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郭苏华—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基于校企合作和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构建郭苏华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一、对人才培养模式的认识(一)“人才培养模式”的狭隘性1.“人才培养模式”的短期性,难以实现培养目标(三年或四年的有限时间)2.“人才培养模式”相对封闭性,难以提供充分的发展空间(学校和企业的有限岗位)3.“人才培养模式”不能与人才的成长轨迹完全吻合(量身定做是一种乌托邦理想,甚至是臆想)包起帆,上海第二工业大学78级机械制造专业毕业,发明创造了多种高效、安全的装卸工具和装卸工艺。(业余时间读完大学)李斌,上海液压泵厂数控工段工段长,上海第二工业大学自动化控制本科毕业,开发五种类型共17台进口数控机床的加工功能,开发新产品55项,公关项目162项。(半脱产读完大学)“人才培养模式”越是细密,越要质疑其合理性(教育者的介入越强,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越弱;教育者的主观性越强,误导和偏向的可能性越大)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逐步扩大高等职业院校招收有实践经历人员的比例。建立学分积累与转换制度,推进学习成果互认衔接。(二)何谓“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模式”是整个学制阶段针对学生发展所作的改革性安排,是对整个培养设计的概括性提炼,是对课程体系改革的依据。界定一个“人才培养模式”可以从几个方面:一是从管理的角度:课程的安排、学生的管理、制度的设计二是从教学内容的角度:与课程体系的差别在于,这一界定更为宏观,主要突出工学结合、做学结合三是从人的发展规律的角度:每一阶段学生的知识技能水平、认知水平与教学训练的关系(三)构建一个“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原则1.“人才培养模式”要有开放性特征(时间、空间、跨学科、跨专业的新技术和新岗位要求的跨领域学习)2.“人才培养模式”要有发展性特征(新陈代谢,不断追踪新的科学技术发展成果)3.“人才培养模式”要有归纳性特征(不断对新的技术和操作进行规范文本的转化)4.“人才培养模式”要有弹性特征(法无定法,有较大的选择和创造的空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完善职业教育人才多样化成长渠道。健全“文化素质+职业技能”、单独招生、综合评价招生和技能拔尖人才免试等考试招生办法,为学生接受不同层次高等职业教育提供多种机会。二、校企合作与”人才培养模式”的关系(一)校企合作对人才培养的意义1.从办学模式来看必须根据就业需求决定招生规模,安排教学内容,必须开辟较为畅通的就业途径。2.从人才培养模式来看职业教育以技能为核心的教学,需要几个基本条件:(1)要决定怎样的技能才是企业岗位所需要的既是企业所需,也是学生就业所需(岗位待遇等适合毕业生)(2)技能的教学是靠训练来完成的职业学校必须营造能够训练技能的环境(3)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组织和设计本身,也需要有丰富实际经验的企业技术人员来参与。兼职教师和带教师傅是一支不可少的师资力量。(二)校企合作对人才培养的局限1.企业资源流动性与教育教学稳定性的矛盾决定了校企合作难以持久,项目目标难以达到2.企业资源片断性与教学内容和过程完整性的矛盾决定了单一企业能够提供的资源很有限,不能较好地满足教学的需要3.企业资源粗放性与教育教学精细化的矛盾,决定了对企业教育资源很难不做提炼地直接搬取4.最基本的矛盾:学校和企业利益不一致校企合作培养人才受到市场制约:企业通过市场取得劳动力和人才学生通过市场选择职业、就业上岗三、工学结合是人才模式中最富创新力的部分,也是最需要谨慎对待的部分(一)工学结合在整个模式中是重要部分,但不是全部教育的基本规律,教育性;学校与工厂两个类型的基本划分;教学模式的规范性、有效性、普适性和可控制性都有待验证工学结合只能是全部学习过程中的一部分环节或几个片段。(二)“人才培养模式”的核心内容:根据专业设计合适的工学结合方法1.设计“人才培养模式”的三个要素时间要素(学制安排)场所要素(校内校外两个类型的实训条件)方式要素(做学结合、做学一体、项目教学、教学型实习)【企业要素的融入(岗位、技能、行业特征、企业要求、文化环境)】2.从三要素看几种模式构建模式举例时间要素场所要素方式要素1.汽车专业巴斯夫涂装“2+1”模式三年教学中两年在学校学习,一年在企业实践企业提供校内实训设备,提供企业生产性实训岗位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分成两个部分2.汽车机电工程的“双元制”模式主要在第三、第四学期开展,一周内分为两部分,或周之间交替有固定的训练场所,一般设在校内。在训练车间配有一体化教师学习和劳作的“双交叉”3.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小班化、模块化、项目化”人才培养模式主要在第三、第四学期校内实训基地,有一些生产性实训基地小团队、知识与技能结合模块、生产项目模式举例时间要素场所要素方式要素4.建筑专业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三阶段实习:第一年两周认识实习、第三年上半年作业型实习、第三年下半年就业实习教学性实习内容集中在校内,就业型实习在校外。突出作业型实习5.会计专业“411”人才培养模式前四个学期校内学习实训短时段交叉,第五学期长时段校内实训,第六学期校外定岗实训校内训练场所为主,校外企业以订单班为基础项目教学6.证券投资与管理专业“3111”人才培养模式前3个学期理论教学,第四学期校内实训,第五学期理论教学、第六学期校外实习校内有完备的实训实施,校外有较大的合作企业,并有就业项目的合作。项目教学7.税务专业“1311”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学期,课堂教学为主,第二三四学期,课堂教学与实训各一半,第六学期顶岗实习。校内实训基地为主干,税务机关提供有限的实习岗位理论教学和实践相结合3.在一个大模式下的细化模式广州机电“三个中心、三层递进”的培养模式主线模式名称时间要素场所要素方式要素1.机电一体化专业形成基于三个中心的“项目三学”人才培养模式。第一阶段,第一学年第二阶段,主要在第二学年第三阶段,第三学年实训中心实践中心技术中心训练中学工作中学科研中学2.数控技术专业“实践导向、能力本位、分层递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第一阶段,第一学年第二阶段,主要在第二学年第三阶段,第三学年实训中心实践中心技术中心基本能力,中级工工艺应用能力工艺开发能力3.工业设计专业“学习站+工作室”人才培养模式第一阶梯第二阶梯第三阶梯学习站工作室技术开发中心岗位技能为主职业素质为主技术开发为主4.在一个专业中的细化模式上海大众工业学校汽修专业基于校企合作的三种人才培养模式模式名称时间要素场所要素方式要素1.引企入校,合作培养模式。贯穿两个学年一个汽车销售企业一个汽车维修企业每班、每周分别有四位学生到两个企业实习,不断轮回交替2.重视专项培训的订单班人才培养模式。第一学年开始,企业提供奖学金第二学年,企业参与教学第三学年,提供有技术的实习岗位先是企业到学校,参与教学然后学校教师到企业学习最后学生到企业实习和就业企业参与编制课程和教材,每年免费安排两次教师培训,两名兼职教师授课3.“三明治”式工学交替1.第一第二学期2.第三学期3.第四、第五学期4.第六学期1.在校学习2.进入企业学习3.回学校继续学习4.顶岗实习第一次到企业是轮岗实习第二次到企业是顶岗实习第二次到学校是考取证书(三)基于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一)基于校企合作的工学结合水平,有两个衡量维度1.就业紧密度:学生到与学校合作的企业就业的机会或可能性。这一指标要注意两个需求的平衡,即学生能够就业(企业需要);学生愿意就业(符合学生意愿)。2.岗位可行性:岗位用于学生实习实训的可行性。因为有些岗位训练成本高、技术保密度高、安全要求高,影响了学生上岗训练的可行性。两个维度的组合形成四种类型类型类型一类型二类型三类型四就业紧密度高高低低岗位可行性高低高低水平状况最佳状态校内实训+订单培养没有意义严密的定向培养代表性行业汽车维修,护理岗位,学前教育机加工、化工、会计岗位、建筑的设计岗位技术含量低、劳动密集型岗位危险、高端、机密、垄断企业岗位注意的要点充分利用企业资源;可以引厂入校充分发展校内实训;部分引厂入校,尽可能引校入厂;购买岗位尽力避免,防止成为企业廉价劳动力。不应引厂入校充分重视学生意愿。引校入厂。两种类型:焊接、高速收费容易进入工学结合误区的专业:服装专业:服装制造业的流水线,不适应学生就业;服装设计和销售,适合就业但岗位较少。解决办法:学校可以举办校办企业和校内实训基地。物流专业:搬运工和仓库管理,不适应学生就业;物流信息化管理适合就业但岗位较少。解决办法:做强校内实训,开展订单班取得企业实习资源。电子专业:电子产品制造业流水线,不适合学生就业;电子产品维修业、销售业适合就业,要寻找这些企业岗位,并用校内实训弥补。会计专业:商店超市收银员岗位,不适合学生就业;企业的核算、统计岗位适合就业,但岗位较少,要注重校内实训和订单培养。(四)四种类型的工学结合分析1.类型一,就业紧密度高,岗位可行性高护理专业案例:上海高等医药专科学校护理专业。全程工学结合,每学期都有下医院实习,并辅以校内先进实训设备的实训。教师均为双重身份,既是教师,也是护士。(评注:护理岗位的特殊性,医院不是真正的企业,而是具有福利事业特点的行业。没有市场竞争,没有用于核心竞争力的技术保密和垄断)。汽车维修专业。案例:上海大众工业学校汽车专业,根据校企合作条件,探索多种工学结合形式。汽修专业多种工学结合类型引厂入校(上海大众工业学校)订单班(杭州技师学院)小模块自主办学模式(广东肇庆工贸学校)双元制(上海城市科技学校)校办企业全面渗透模式(皖江职教中心)1+2专业课转移异地合作学校模式(恩施职高)(评注:汽车专业总体上校企合作条件较好,所以发展充分。各地随时同一专业或类似专业,但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具体方式却五花八门)2.类型二:就业紧密度高,岗位可行性低数控专业数控专业就业岗位质量高,但是生产岗位难以提供训练,主要是报废成本太高。校内训练提供了循序渐进、技能全面的训练条件。可以强化教学性。案例:浙江工业高职学院、上海城市科技学校数控技术应用专业,实施“小班化、模块化、项目化”培养模式。专业训练主要在第三、第四学期。主要建设校内实训基地具有一定的生产性。教师实行小团队、知识与技能结合模块教学、部分生产项目推进真实生产实践。城市科技学校数控专业的专业训练安排车工操作普通车床的操作规范与安全知识,普通车床的基本操作技能与方法(外圆、圆锥面、钻孔、镗孔、切槽、切削内外螺纹等),典型综合零件的车削加工加工工艺分析。考核:按市人保局的车工(五级)技能鉴定要求。数控加工综合训练识读和绘制中等复杂零件图;读懂及编写一般零件的加工工艺文件;编制数控加工程序;加工中等复杂零件;控制和提高零件加工质量的方法。考核:按市人保局的数控车工(或铣工)(四级)技能鉴定要求。会计专业案例:广州财政学校会计专业:“按岗教学,分阶实习,‘双证’融合”模式。校内实训的模拟教学。会计专业实践教学基本构架图出纳岗存货岗往来结算岗工资岗财务成果岗企业的日常会计岗位一体化课程体现双证融合体现实践教学基于梯度的教学逻辑财产物资核算岗成本核算岗报表编制岗(评注:校内实训仍然是学生在校技能训练的基本形态。学生在就业之前,难以在企业的真实生产环境中进行实训,即使有一些企业可以得到实训机会,但受限制大,教学手段难以贯彻,教学目标难以制定并实现。校内实训的最大价值是可以按照教学规律开展训练,循序渐进,边学边干,允许出错并在改错中得到提高,符合学习规律。)3.类型三:就业紧密度低,岗位可行性高是那些技术含量低,劳动强度大,报酬低的各类岗位。各类专业都会有这类貌似对口的岗位。是似是而非的实习实训岗位,需要清理和制止。制造流水线的简单操作工,简单搬运工,超时出纳员,宾馆餐厅服务员等。4.类型四:就业紧密度低,岗位可行性低这类岗位看似没有可行性,但是要区别两种情况:(1)通过补贴专业,就业紧密度提高(如焊接)。垄断行业招收特殊渠道学生也提高就业紧密度(例如电力、电信企业愿意提供生产性实训岗位)。(2)就业紧密度提高后,解决岗位可行性低的问题,
本文标题:郭苏华—人才培养模式构建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341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