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高等院校既是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摇篮
高等院校既是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摇篮,也是社会组成的一部分。大学生活是大学生进入社会开始独立人生的第一站。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迅速发展,高校办学规模不断扩大,校园社会化现象日趋明显,一些治安案件、危及大学生人身财产案件,诱发大学生违法犯罪案件等在高校大学生中也时有发生;加强对大学生安全防范教育和遵纪守法教育使大学生自觉树立安全防范意识和自觉遵纪守法意识成为目前学生管理工作中的重要一环。第一章大学生安全教育的必要性安全伴随人类历史发展的全过程,安全是社会发展的前提,是人类个体生存和发展的保障。高校“象牙塔”中的大学生也难免面对各种危险:或是潜在的,或是明显的;或是因无知造成的,或是由于明知故犯带来的,等等。安全是一个大学生完成学业的保证,安全是一个学生思想进步、健康成长和立志成才的基本条件。在许多发达国家,新生入学的第一天,就要接受有关安全和生存方面的教育。在国内学校的新生入学教育中,安全知识的教育也被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同学们对于安全教育应该高度重视,学习和掌握一些安全知识将会使同学们终生受益。大学生入学之前,基本上都是从家门到校门,保护学生人身安全和健康的职责主要由家长和学校的老师肩负着,在家长和学校老师的呵护下,社会上的各种危害和不安定因素对学生影响相对较小。如今学生千里迢迢走出家门,来到高校学习,一切事情都得靠自己去安排,急需增长安全知识,增强自我保护能力。这就需要学生转变观念,学会独立处理问题,包括一些复杂问题。大学生要通过多种形式学习安全知识,增强安全防范意识,要学法懂法,能依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使国家财产和自己的人身、财产不受侵害。另一方面,要全面提高自身素质,增强法制观念,自觉遵纪守法,不去侵犯国家、集体的财产和他人的人身、财产安全,不危害社会,不参与违法犯罪活动。随着高校改革开放深入,大学生的生活空间大大扩展,交流领域也不断拓宽。在校期间,大学生除了进行正常的学习、生活外,还需要走出学校参加各种的社会实践活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缺乏必要的社会生活知识,尤其是安全知识,势必会导致各种安全问题的发生。因此,加强大学生的安全教育,增强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已迫在眉睫、刻不容缓。第二章高校安全问题的几个诱因近五年来,在校园内外发生了许多涉及学生意外伤害事故,究其原因虽然各不相同,但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大多数当事学生对事故的发生没有任何心理准备和自我保护意识,面对伤害不知所措。当前大学生自我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方面,主要存在以下几个方面问题:一是缺乏社会经验。当代大学生由于从小都是在父母和老师的呵护下长大,没有经受什么挫折,思想比较单纯,对社会上的不良风气和一些坏人坏事不能作理性的认识。由于缺乏社会经验,自我防范能力就相对比较弱,如缺乏保管自己的贵重物品、现金的经验,易于发生财物被盗;缺乏人际交往中的经验,容易上当受骗。二是缺乏安全防范意识。一些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淡薄,对可能发生的各种安全问题,缺乏必要的重视和警惕,留下了种种影响安全的隐患。如人离不锁门、贵重物品不加妥善保管、随意丢放,导致钱物失窃;有的学生违反宿舍安全管理规定,在宿舍内乱接乱拉电线、违章使用电器、吸烟乱扔烟头等,并由此造成各种安全事故。三是缺乏对社会消极因素的抵御能力。目前,我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改革开放时期,乘虚而入的西方资产阶级腐朽思想和没落的生活方式,以及“一切向钱看”的极端个人主义、利己主义、享乐主义,对那些涉世不深、阅历不广、缺乏社会经验、良莠不分的青年大学生来说具有极大的诱惑力。有的学生经不起这种诱惑,自觉或不自觉地接受了这些腐朽观念,如有些大学生受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思想的影响,经受不住来自社会金钱和好逸恶劳、贪图享乐的诱惑,从贪小便宜、小偷小摸而发展到大肆行窃,害人害己、危害社会,堕落成为社会的罪人;有些大学生在西方“性解放”及淫秽书刊、录像的影响下,奉行“青春不美,死了后悔”的人生哲学,在这种腐朽思想的支配下,便很快成为淫乱思想的俘虏。针对上述大学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方面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因此,加强大学生安全教育,使广大学生提高警惕,掌握必要的安全知识,可以起到预防犯罪,减少发案的作用。第三章大学生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安全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安全教育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应与高校的一切教育活动相联系,应与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民主法制教育、校纪校规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相结合,但安全教育又有其自身特色和特定内容,从安全防范角度讲,大学安全教育主要包括国家安全教育、网络安全教育、消防安全教育、防诈骗、防盗窃、防传销教育、交通安全教育、出行旅游或登山时的安全教育、心理安全教育、日常生活安全教育、自我保护教育、教学、实验、实习及社会实践安全教育几个方面内容。第一节国家安全教育的主要内容第一条为了维护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工作和生产的正常秩序,保障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的安全,保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条例。第二条一切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必须实行安全保卫责任制,做好本单位的安全保卫工作。第三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实行安全保卫责任制,应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确保重点、保障安全的方针,以防特、防盗、防火、防破坏、防治安灾害事故为主要内容。第四条企业、事业单位,必须按照国家有关群众性治保、调解组织,依靠群众做好本单位治保、调解工作。第五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对本单位有轻微违法犯罪行为的青年职工和家属青少年要认真做好帮教工作。对列入帮教对象的,单位领导要组织有关人员,在公安、司法部门和所在地街道、学校配合、指导下,建立帮教小组,制订和落实帮教措施,做好思想转化工作。第六条发生反革命案件或刑事、治安案件和重大治安灾害事故,所在单位应及时向当地公安机关报告,保护现场,积极配合公安机关查处,做好抢救、善后工作,堵塞漏洞,加强防范措施。第七条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实行安全保卫责任制,要与本单位实行岗位责任制、经济责任制紧密结合,严明奖罚措施。第八条对认真执行本条例,积极维护治安,勇于检举揭发违法犯罪行为、同违法犯罪分子作斗争,防止案件和事故发生的有功人员和单位,由本单位、上级主管部门、公安机关或各级人民政府给予表彰、嘉奖。第九条对违反本条例规定,或不负责任、玩忽职守,或疏于预防,以致发生刑事案件、治安灾害事故和其他严重治安问题的,应追究直接责任者和有关领导人的责任,视情节轻重,分别由本单位或上级主管部门给予行政处分和经济制裁;或由公安机关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及本省有关法规的规定给予处罚;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第十条对破坏执行安全保卫责任制,或以暴力和其他方法阻碍国家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以及对检举揭发违法犯罪行为的人员进行打击报复的,应依法给予惩处。第十一条本条例适用于本省和驻本省的国家及外省、市、自治区所属的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各单位可根据本条例和实际情况制订实施办法第二节网络安全教育近几年来,网络经济迅速发展,进入网络领域的人越来越多,高校学生几乎人人涉足网络,虽然他们有驾驭网络的技能,但对维护网络安全的法律、法规、条例却知之甚少,网络安全防范意识相对淡薄,非法侵入网络现象日益突出。我国现行有关法律规定的计算机违法犯罪行为主要有以下几种:一、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侵入国家事务、国防建设、尖端科学技术领域的计算机信息系统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五条的规定,犯非法侵入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二、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是指违反国家规定,对计算机信息系统功能进行删除、修改、增加、干扰,造成计算机系统不能正常运行,以及对计算机信息系统中存储、处理或者传输的数据和应用程序进行删除、修改、增加的操作,或者故意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影响计算机系统正常运行,后果严重的行为。根据我国《刑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的规定,犯破坏计算机信息系统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犯本罪且后果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三、我国刑法明文规定了上述两种计算机犯罪行为,除此以外,其他还有许多以计算机为工具或者以计算机的资产为侵害对象的活动和行为,这些行为尽管不构成犯罪,但同样是违法的,即属于计算机违法行为。它与一般的违法行为相比较而言,除了共同具有的社会危害性外,还具有自己的特殊性,即隐蔽性、高智能性等等。实施了计算机违法行为的行为人,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有的由公安机关处以警告或者一定数额的罚款,有违法所得的可以没收违法所得并处以违法所得1至3倍的罚款;对构成违反治安管理的行为,依照我国《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的有关规定处罚;对给国家、集体或者他人财产造成损失的,依照民法的有关规定处理。应当指出的是,对于利用计算机实施上述两罪以外的有关犯罪行为,如利用计算机实施盗窃、诈骗、贪污等行为,依照我国《刑法》相关的条文规定予以定罪处罚。第三节消防安全教育随着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迅速发展,招生数量的不断扩大,校园内人员密度相应增大,消防重点部位不断增多,消防安全形势日益严峻。当前大学生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缺乏必要的消防常识和自救逃生技能,有的学生遇到火灾发生时,惊慌失措,不知道如何报警,由于没有掌握简单救火常识,往往小火酿成大灾。火灾是可以预防的。一旦发生火灾,师生们也不必惊慌失措,而要沉着、及时处置。应立足于自救,尽可能将火扑灭在初起阶段,以减少损失。一、在火场上自救的方法(一)发生火灾及时报警救火必须分秒必争。发生了火情,首先要及时扑救,同时,要立即打火警电话,报告消防机关,讲清火灾的地点和单位,并尽可能讲清着火的对象,类型和范围、着火物质、火情大小、报警使用的电话号码。使消防人员和消防车能迅速赶到火场,将火扑灭在初起阶段。“报警早,损失少”就是这个道理。(二)逃生方法一旦在火场上发现或意识到自己可能被烟火围困,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要立即放弃手中的工作,争分夺秒,设法脱险。要先迅速做好必要的防护准备(如穿上防护服或质地较厚的衣物,用水将身上浇湿,或披上湿棉被等),尽快离开危险区域,切不可延误逃生良机。脱险时,应尽量观察、判明火势情况,查明疏散通道是否被火封堵的情况,明确自己所处环境的危险程度,以便采取相应措施。选择一条最为安全可靠的路线。如逃生必经路线充满烟雾,可做简单防护(如用湿毛巾或口罩捂住口、鼻)穿过烟雾区。选择逃生路线,应根据火势情况。优先用最简单、最安全的通道。如楼层起火时。先选用安全疏散楼梯、室外疏散楼梯、普通楼梯等,如果这些通道已被烟火切断,再考虑利用楼顶窗口、阳台和落水管、避雷线等脱险。如正常通道均被烟火切断时,如果是处于二楼,在等不到消防队救援而完不得已的情况下,应先向地面扔一些棉被、床垫等柔软物品,再利用绳子或将床单撕开连接起来,拴在室内牢固的物体上,顺绳子或布条下到安全楼房层或地面上。切忌不要跳楼逃生。在种种通道都被切断,火势较大,一时又无人救援的情况下,可以退至未燃房间,关闭门窗;还可以用棉被、毛毯、衣物等将门窗遮挡严实,防止烟雾窜入。有条件时,要不断向门窗上泼水降温,延缓火势蔓延,等待救援。(三)人身上着火时的处理办法发生火灾时,如果身上着火,千万不能奔跑。因为奔跑时会形成一股小风,大量新鲜空气冲到着火人的身上,就像是给炉子扇风一样,火会越烧越旺。着火的人乱跑,还会把火种带到其他场所,引起新的燃烧点。身上着火,一般总是先烧衣服、帽子,这时最重要的是先设法把衣服、帽子脱掉,如果一时来不及,可把衣服撕碎扔掉。脱去了衣、帽,身上的火也就灭了。衣服在身上烧,不仅会烧伤人,而且还会给以后的抢救治疗增加困难。烧伤者在治疗时,首先要去除烧剩的布片,否则会给受伤者带来很大的痛苦,特别是化纤服装,受高温融化后会与皮肉粘连,且还有一定的毒性,更会使伤势恶化。身上着火,如果来不及脱衣,也可以卧到在地上打滚,把身上的火苗扑灭,倘使有其他人在场,可以用麻袋、毯子等把身上着火的人包裹起来,就能使火扑灭,或者向着火人身上浇水,或者帮助将烧着的衣服撕下。但是,切不可用灭火器直接向着火人
本文标题:高等院校既是培养高级专业人才的摇篮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391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