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四级上册数学画角教案3篇
四级上册数学画角教案3篇【导读】这篇文档“四级上册数学画角教案3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四级上册数学画角教案1第3单元角的度量第4课时画角教学内容教学目标教材第43页例3重点难点:重点:难点:教学过程:1.30°90°2.二、自主探究教学例3。出示例31.怎样画一个60组织学生在小组中2.(1)画一条射线,使量角器的中心和射线的端点重合,0°刻度线和射线重合。(2)在量角器60(3)以画出的射线的端点为端点,通过刚画的一点,再画一条射线。(4)让学生试着画出60°的角。想一想:量角器上两处都标了60°,这个点应点在哪里呢?为什么?学生在画角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动脑筋想一想,并相互交流。使学生明确:如果与量角器0°刻度线重合的那条边向右就在内圈60°刻度处点上点;如果是向左,就在外圈603.画一个1001.教材第43页“做一做”第2先让学生用量角器画出这些角,并在小组中相互交流,比一比谁画得好。2.教材“练习七”第5先量一量∠1和∠2有多大,把角的度数写在角上,再用量角器画出与∠1和∠2同样大的角。画完后,同桌互相验证,看谁画得标准。3.教材“练习七”第6小组内议一议,再说一说这些角用三角尺怎样画的。教师归纳,再让教学反思:让学生通过自学,动手操作,主动去发现找到画角的方法,进一步巩固了角的有关知识,培养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及分析推理能力。四级数学教案_四级数学教案_2四年级数学教案_四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四年级数学教案点击浏览该文件教学内容: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七册第50—51页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说出含有两级运算的三步混合式题的运算顺序及乘除运算被加减运算隔开,乘除可同时运算的道理。技能目标:会根据运算顺序正确的运算。情感目标:培养自己有序的思维能力和良好得计算习惯。教学重点:掌握运算顺序,并能正确的进行计算。教学难点:明确在式题中,乘除运算被加减运算隔开,乘除可同时运算的算理。教学过程:(一)、铺垫练习20-8×2÷4420×(13+57)×90说说先算什么,再算什么,请学生说出运算顺序。师小结。(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1、揭题展标上面着组题大家做得很好,这节课我们将利用以前学的四则混合运算自己来解答三步运算试题(出示课题),看谁能最快掌握运算技巧,正确计算。2、尝试出示例166×38-987÷21(1)独立思考(2)学生试做(3)反馈讨论(两种情况)66×38-987÷2166×38-987÷21=2508-987÷21=2508-47=2508-47=2461=2461讨论:两种算法结果相同吗?哪一种更为简洁?为什么两边可以同时脱式?(4试一试196÷4+56×1216×50-36÷4(5师生小结4.自学例2(73+65)÷(210-164)(1)学生试做(2)反馈讨论(3)试一试(13+47)×(52-18)(1024+4370)÷(24+38)(三)反馈练习1、“练一练”第1、2题。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2、“练一练”第3题。先说一说运算顺序,再进行计算。3、“练一练”第4题。4、“练一练”第5题。(四)全课小结这节课我们解决了怎样的问题?运算顺序怎样?是怎样得到的?(五)布置作业《作业本》第22页习题精选1.读数练习(1)我国的领土面积约9600000平方千米。(2)1991年我国生产照像机4730000架。(3)1991年我国水果总产量是20580000吨。2.填空练习(1)一个数最高位是万位,它是()位数。(2)一个数最高位是千万位,它是()位数。(3)一个九位数,它的最高位是()位。(4)753000是()位数,最高位是()位,它是由()个十万()个万()个千组成的。(5)30853400这个数要读出()个零,请标出所读的零。3.思考题用三个6和两个0组成一个五位数,使它们分别符合下面的要求(1)一个0都不读出来;(2)只读出一个零来;(3)读出两个零来;参考答案1.(1)九百六十万(2)四百七十三万(3)二千零五十八万2.(1)五(2)八(3)亿(4)6;十万;7;5;3(5)1308534003.(1)66600(2)60660;66060;66006(3)60606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按照顺序观察图画的能力,使学生弄清空间方位和室内陈设。2、了解当时的背景,学会本课生字词。教学过程:一、简介三味书屋及鲁迅,导入课文。1、课前,我们满怀兴趣的查找与课文有关的的资料。哪个同学愿意介绍自己的资料?2、学生介绍鲁迅的资料:(鲁迅:原名周树人。1881年生,1936年逝世。他是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封建破落士大夫家庭。青年时代赴日本学医,后来从事文艺工作。他用笔做武器,同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国民党反动派做坚决的斗争。他一生写了大量的著作,被人们称作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他童年时期家境不好,父亲多病。鲁迅在帮助妈妈照顾爸爸和做家务的同时,仍坚持在私塾里读书。)3、教师导语:鲁迅小时候读书的私塾是怎样的,他又是怎样学习的,下面我们就学习课文。二、指导学生学习生字词。1、检查生字预习情况。(1)指名读生字,读准字音。(2)说一说每个生字的偏旁部首,是几笔写成的?指出笔顺笔划。(3)用生字组词。(注意引导学生把生字放在不同的位置组词。)2、重点指导。(1)区别形近字和同音字:绍()馆()段()厉()弛()招()管()断()历()驰()(2)区别字义:在比较以上几组字形异同的基础上,进行字义的比较,指导学生正确运用。3、归纳多音字。4、理解词语的含义。戒尺--过去私塾先生对学生进行体罚的木板或竹板。形状象尺子,所以叫戒尺。料理--办理,处理。来历--人或事物的历史或背景。课文中是指”早”字这件事的历史。当铺--专门用实物抵押借钱给人的铺子。旧社会,当铺是剥削穷苦人的地方。穷人把东西抵押给当铺,当铺根据东西的质量估给钱。到期还钱时要交很高的利息,才能把东西赎回来。如果到期不赎,抵押品就成了当铺的了。信念--自己认为可以确信的想法。文中是指鲁迅先生自己认为不该迟到,要做到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弛--松弛,一般指(纪律、制度)执行不严格。毫不松弛在课文中的意思是鲁迅严格按照自己所立下的信念去做,一点也不放松对自己的要求。三、默读课文,结合图画内容,理解文章。1、思考:全文三个自然段,分别介绍了什么?2、三个自然段的段意:第一自然段:概述三味书屋。第二自然段:三味书屋的陈设和鲁迅当年的学习情况。第三自然段:”早”字的来历和它对鲁迅一生的影响。四、练习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五、作业:抄写生字新词。熟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图文结合理解课文内容,教育学生学习鲁迅先生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的精神;指导朗读;继续指导学生按照由中间到四周的方位顺序观察图画,理解图文内容;学习给第三自然段分层,总结层意,并且概括本段的段意;试着背诵第三自然段。教学目标: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使学生受到思想教育,进一步学习分层,概括层意和段意。教学过程:一、指名朗读课文,检查上节课学生初读课文情况。二、学习课文第一段。1、选择自己最喜欢的方式,朗读第一自然段。你有什么不理解的问题吗?(引导学生质疑。)2、学生可能提出的问题:”书塾”是什么意思?这一段讲了几个意思?3、学生合作学习,展开讨论。汇报学习效果。(1)所谓”书塾”是指过去私人讲学的场所。这个场所也可以称之为教室。(2)这段讲了三个意思:A.三味书屋从前是一个书塾。B.鲁迅小时候在这里读过书,说明鲁迅与三味书屋有密切的关系。C.三味书屋现在是绍兴鲁迅博物馆的一部分。三、图文对照,学习课文第二自然段。1、读课文,理出文章的叙述顺序。(1)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课文的第二自然段,画出表示方位的词语。(2)按照顺序说说这段运用了哪些方位词语,顺序是怎样的?(从中间到四周)正中的墙上挂着一幅画……画前面是先生的座位(八仙桌,高背椅)……学生的书桌分列在四面(鲁迅的那一张在东北角上)(3)根据这种记叙的顺序和课文中对三味书屋内部陈设的介绍,简单画出草图。(使学生由抽象印象变为具体的认识)(4)实物投影出示学生绘制的草图,与课文的插图进行对比。使学生进一步认清文章的记叙顺序。学习作者由中间到四周的观察方法。)2、图文对照,品味词句。(1)理解”照从前的样子”、”分列”等词语。(2)请学生在插图中找出鲁迅的书桌,读读课文是怎样写的。3、学生朗读课文第二自然段,进行口语交际的训练。出示多媒体投影:(书中插图彩色版)请学生按照方位顺序,以小导游的身份介绍三味书屋的样子。4、通过学习,你对三味书屋有怎样的印象?(古朴,整洁)四、品味词句,理解课文第三自然段。1、小组学习:(1)交待学习任务:小组自学,想想这段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2)小组自学。(3)交流汇报。(先写了”早”字的形状,再写”早”字的来历,最后写”早”字的作用。)2、抓住重点进行理解。。(1)投影出示:鲁迅几乎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奔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天天奔走于当铺和药铺之间?说明了什么?(2)学生自学讨论。(这句话充分体现了鲁迅当时家境十分困难,也体现了鲁迅一面读书,一面帮助母亲料理家务的不易。进而理解”料理”“一面……一面”等词语的含义。这是鲁迅刻”早”的外部原因。)(3)继续读文体会:鲁迅在受到寿老先生的批评后,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他虚心接受先生的批评,后悔不应该迟到。)(4)鲁迅刻”早”时,心情如何?(既后悔不应该迟到,又痛下决心,今后永远不迟到。)(5)他为什么要刻这个”早”字?(要时时刻刻用它来要求自己。)(6)他”把这个坚定的信念深深地刻在心?quot;这个坚ǖ男拍钍鞘裁矗浚ㄊ?quot;早”)这个”早”对他的一生有什么影响?(7)结合课文内容,理解文章最后一句话”从那以后,鲁迅上学再也没有迟到过,而且时时早,事事早,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理解”时时”“事事”“毫不松懈”。启发学生想象、思维,展开讨论。“从此鲁迅上学再也没有迟到过,他时时早,事事早。”难道他再也不需要给父亲买药吗?不需要帮母亲料理家务吗?在这之中,鲁迅克服了多少困难?他是怎样克服的?(8)引导学生结合课外资料和对鲁迅的了解。具体理解”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建议学生引用实例。)3、在理解的基础上,练习有语气地朗读课文。4、指导练习给课文第三自然段分层。第一层:(1--2)”早”字是谁刻的以及”早”字的样子。第二层:(3--6)介绍”早”字的来历。第三层:(7)从那以后,鲁迅再也没有迟过到,毫不松懈地奋斗了一生。5、在分层的基础上,指导学生概括段意。(”早”字的来历以及这件事对鲁迅一生的影响。)6、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五、指导学生练习朗读全文。六、总结全文:课文通过介绍”早”字的来历,使我们了解到鲁迅先生严于律己、勤奋好学的精神。正是这种精神鼓舞鲁迅坚持不懈奋斗一生,成为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我们学习了课文,应以鲁迅先生为榜样,从小把坚定的信念刻在自己的心中,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才。板书设计:习题精选一、把下面的字换个偏旁组成本课的生字再组词。投()()招()()驰()()二、读一读,区别下面的字,再组成词语。塾()绍()砚()毫()戒()熟()招()观()豪()成()三、在下面的括号里填上适当的词语。一()画一()古松一()梅花鹿一()八仙桌一()椅子一()戒尺一()火把一()信念一()花骨朵四、用直线把下面的词语搭配起来。坚定的松树严厉地奋斗古老的文学家默默地刻上没开放的信念深深地批评伟大的花骨朵毫不松弛地想着五、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参考答案:一、段(段意)绍(绍兴)弛(松弛)二、私塾绍兴砚台毫米戒尺熟练招生观察自豪成立三、一幅画一棵古松一只梅花鹿一张八仙桌一把椅子一把戒尺一支火把一个信念一个花骨朵四、坚定的信念严厉地批评古老的松树默默地想着没开放的花骨朵深深地刻上伟大的文学家毫不松弛地奋斗三味书屋题旨说明1.第1题,培养仔细观察、认真阅读的习惯和创造想象的能力,让学生积累表示方位的词语。做题前要看图,弄清”画”、”先生的座位”、”学生的书桌”、”鲁迅的书桌”所在的位
本文标题:四级上册数学画角教案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468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