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说课稿3篇
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说课稿3篇【导读】这篇文档“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说课稿3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说课稿1教材分析:《地砖的周长》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北师大版)三年级上册第五单元《周长》的第四课时。本节课突出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了解、认识正方形的周长,解决实际问题。本节是本单元的第四节课,由于学生对周长的概念、以及怎样计算图形的周长已经有一定的认识和生活经验,因此教材中创设了一个非常有趣的情境——帮我的女儿丫丫测量和计算装修房间所需的相关数据,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探索和归纳出计算正方形周长的正确方法。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拼一拼”、“说一说”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充分掌握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以培养学生解决简单问题的能力。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并掌握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2。能够运用正方形的周长计算方法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3、培养学生通过数学实践活动,进行探究性学习的能力。教学设想:通过计算“地砖的周长”这一真实、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掌握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方法。然后通过量、算、归纳、说、拼等手段,加深学生对正方形的周长的认识。在此过程中,教师不断创设情境,让学生掌握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去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同时,培养学生乐于助人的爱心意识,从小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也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的数学无处不在,将数学课与生活融合在一起。教具准备:正方形图片、实物(地砖)、题单、课件。学具准备:实物(地砖)、尺子。教学流程:一、复习旧知。1。师:同学们师:同学们,前两天大家已经初步认识了图形的周长,那谁能用一句话告诉老师,什么是周长?怎样求图形的周长?2。出示正方形。师:请说出图形的名称。正方形的特点是什么?如果要计算正方形的周长,需要测量它的哪些边的数据?师:真是一群能干的孩子,那现在林老师遇到了一些问题,你们愿意用你们学到的这些本领来帮助林老师,做一个能干、又有爱心的孩子吗?设计意图:巩固旧知,为今天的新课做好铺垫,奠定基础。二、创设情境,教学新知。1。谈话引入新课师:同学们,老师有一个非常可爱的小女儿,名叫丫丫,就快满五岁了,和你们一样,她非常非常渴望拥有一间属于自己的漂亮房间,所以呢,我按照装修师父的要求买了一些材料,需要同学们来帮助老师测量和计算一些数据,你们可以吗?设计意图:情境的创设,是为了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知道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同时,帮他们树立信心,让他们知道原本属于大人的世界,小孩子也可以参与,并有能力去解决一些问题,更在情境创设中培养他们乐于助人的爱心意识。2。教学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A。展示实物(地砖),请生观察其形状。(板书:地砖的)B。学生分组测量地砖边长数据,(提示:测量是尽可能的取整厘米数。)并用至少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出地砖的周长。抽生说算理,师板书。方法一:10+10+10+10=40(厘米)方法二:10×2+10×2=40(厘米)方法三:10×4=40(厘米)C。全班讨论:你觉得那种方法最好记忆,最简便?为什么?如果正方形的边长是20厘米、30厘米、40厘米呢?由此得出:(板书)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生齐读公式两遍,并在题单上默写。师:边长代表什么?4代表什么?师:要求正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知道正方形的边长,就可以求出什么?设计意图:从实际情境出发,充分放手让学生动手、动嘴、动脑、独立思考,通过探索、交流、观察、归纳等形式推导出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三、练一练判断题:(1)正方形的周长等于它的边长的4倍。(2)两个正方形的边长相等,周长也相等。(3)边长5厘米的正方形,周长是25厘米。(4)一个正方形的周长是24米,边长是6米。设计意图:对正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加以巩固。四、数学与生活:丫丫的一张正方形照片,边长30厘米,要给这张照片做一个边框,边框有多长?丫丫的正方形窗帘,边长为100厘米,给三边做漂亮的花边,需要多长的花边?如果做两层呢?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同时检测学生是否掌握正方形周长计算方法,并能在此基础上加以灵活运用,同时,为学生树立“我能行”的自信心。五、实践活动:(1)学生分组用2个地砖拼大的长方形。(2)计算其周长。(3)请生说说想法。(4)与原来两块地砖的周长相比,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设计意图:让学生通过亲手“拼一拼”的操作,再求出新拼成的长方形的周长,并组织小组及小组间的交流,肯定不同的方法,提倡多角度、多层次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策略,逐步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说课稿2一、说教材《周长》是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内容。这节课是学生在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基础上展开教学的。就其内容来说,本课是一堂概念与计算相结合的课,学习难度并不大。但是为以后学习圆的周长以及长、正方形面积奠定基础。因而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正确的计算方法是非常重要的。二、说学情三年级的学生抽象概括能力不是很强,但是本课内容概念性很强,又较抽象,因此要通过个人的探究归纳出长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显然对很多同学是有一定的困难的。为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让学生感知周长的含义,并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测量认识周长,特别是针对长方形的周长要让学生先同桌合作认识长方形的周长,充分发表自己的观点,聆听别人的方法,再同桌合作验证得出结论。只有这样的探究活动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参与到课堂。三、教学目标依据前面对教材的分析和对学情的把握,我确定了以下三维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知道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二)过程与方法通过对长方形周长计算的探索,锻炼初步的空间观念,以及观察、动手操作、比较和迁移的能力。(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进一步了解数学知识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并渗透“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四、教学重难点(一)教学重点理解周长的含义,能正确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二)教学难点理解周长的含义及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计算的算理。五、说教法和学法为了实现教学目标,有效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在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演示法:边演示边讲解周长的一般概念,有利于加深学生对周长概念的理解。这样既能帮助学生突破在认知上的障碍,又可以尝试引导学生对概念进行抽象概括。讨论法:学生积极地参与讨论、合作交流,各抒己见。这样既能启迪思维,又增加了合作的意识,便于形成平等、宽松、民主的.学习氛围,促进学生的参与。同时让学生动手、动脑去探索发现,并解决问题,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六、说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首先是导入环节,我会在教室中间围一个大大的心形,并请几位同学按照我的示范来沿着这个图形的边线走一圈,要求其他同学注意观察。紧接着提出疑问:刚才这位同学是沿着图形的什么走了一圈?从而抽象出周长的直观概念。但是在数学概念的确立过程中我会通过边演示边讲解来勾起学生的理解来感知周长的含义。设计意图:通过教师的示范、学生的观察加之演示过程,真正让学生感知周长的概念。这样的教学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可以真正让学生参与其中。(二)生成新知接下来我会出示若干平面图形,请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计算周长。此时学生可能会提出使用用绳子围一圈,将绳子的长度量一量或是分段用尺子来进行测量周长。期间我会巡视进行指导让学生进一步感知周长的含义。接下来我会要求学生:计算一下课前准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教具的周长。在此过程中,我会要求学生先和同桌指一指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分别是指哪里的长度,再同桌合作验证并做好记录。具体探究长方形周长的过程中主要通过测量数据、计算周长、交流汇报来得出结论;理解正方形的周长计算过程则是将长方形的长逐渐缩短,变成正方形得出结论。设计意图:通过请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计算周长,此时针对学生的不同选择给予适时地指导加深学生对于周长概念的理解。在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过程中由学生来探究、讨论、分析,辅助学生优选方法,加工成常用的计算公式,这样可以充分体现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三)巩固新知下面针对学生容易混淆的易错点: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才是周长,设置判断题。为了进一步突破长方形周长的计算公式这一难点,我会呈现一道基础题和一道变式题,并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探究。1.基本练习(1)学校有一个花坛,长11米,宽8米,求花坛的周长。(2)一块正方形土地,边长是6米,要在它的四周围上篱笆,篱笆至少长多少米?2.提升练习王伯伯有一块一面靠墙的长方形菜地,长10米,宽6米,如果要围上篱笆,篱笆至少要多少米?(四)课堂小结回顾这节课的学习过程,请多个同学谈谈这节课学到的知识并要求学生:寻找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周长的知识、测量一下课桌、凳子、书本的面,并计算它们的周长。希望大家在计算时都能认真、仔细,不做小马虎。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说课稿3说教材:(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在学生了解周长的一般意义及长、正方形的特征的基础上,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1)给出了两种计算的方法:一种是直接应用周长的含义将各边的长度连加;另一种是根据长、正方形边的特征列出简便的计算方法。不仅体现算法多样化,同时体现了思维的不同水平。(2)在探索活动的基础上,进行归纳总结,概括长、正方形的周长的计算公式,以便在解决问题中灵活运用,体会数学的抽象和简洁。(二)、学生分析:学生在二年级的时候已经认识长方形、正方形特征,知道了它们都有4条边,长方形对边相等,正方形4条边都相等。在上一节课学生学习《周长》知道了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就是4条边的总和,这些都是本节课学习的知识基础。三年级的学生还具有一定的动手操作能力,新旧知识迁移的能力,在合作学习解决问题的经历,这些能力为本节课的学习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学生在归纳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公式时有一定的难度。(三)、教学目标:根据本课的具体情况,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心理特征,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结合实例进一步理解周长的含义,经历探索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过程,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并能利用这些方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2.通过量一量、算一算、比一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比较能力、创新能力。3.在探究周长计算方法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获得良好的情绪体验。说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本着课程标准,我在认识了本节课教材在整个知识结构中所处的地位,考虑学生认知情况的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教学重点:掌握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本文标题:三年级数学上册《周长》说课稿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472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