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兽医年度总结【推荐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兽医年度总结【推荐5篇】【前言导读】刀客网友为您整理编辑的“兽医年度总结【推荐5篇】”精选优质范文,供您参考学习,希望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支持呢!县畜牧兽医局二00七年度工作总结【第一篇】县畜牧兽医局二00七年度工作总结今年##县畜牧业遭受了历史以来最严重的疫情打击,但随着一系列扶持政策的落实和畜产品持续高价位的拉动,仍取得了全面的发展。县委县政府正式申报创建畜牧大县,明确将生猪产业纳入全县四大特色农业支柱产业之一予以重点发展,先后三次召开专题办公会,出台了《关于加快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将畜牧产业发展推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一年来,畜牧兽医局按照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在县农业局的领导和上级业务部门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全年的工作重点和目标,制定措施、精心安排、狠抓落实,充分发挥技术部门的职能作用,圆满完成了各项工作任务。一、畜牧业生产情况全县畜牧业中猪、牛、羊、禽四大主要畜种的存栏出栏八项指标四升二平二降,畜牧业产值持续上升。具体为:全年肉猪出栏万头,比去年万头,增加万头,上升%;年末生猪存栏万头,比去年万头,减少万头,下降%;母猪存栏万头,比去年万头增加万头,上升%;牛存栏9188头,比去年10007头减少819头;牛出栏1112头,比去年1013头,增加99头;羊存栏万只,比去年万只,增加万只,上升%;羊出栏万只,与去年基本持平;家禽存笼万羽,比去年万羽,增加万羽,上升%,家禽出笼万羽,与去年基本持平;畜牧业产值亿元,比去年亿元增加亿元,增长%。一是规模化生产持续发展。全县生猪规模养殖大户1311户,比去年1116户增加195户。其中出栏20头以上的926户,出栏50头以上的294户,出栏100头以上的86户,出栏500头以上的5户。规模户出栏生猪万头,占出栏总数的%。全县养羊大户507户,其中,年出栏山羊10只以上的369户,30只以上的115户,100只以上的23户。规模户出栏山羊万只,占出栏总数的27%。全县养鸡专业户16户,存笼蛋鸡2000只以上的9户,出笼肉鸡2000只以上的5户,出笼肉鸡10000只以上的2户。全县首次出现年出笼肉鸡万只以上的专业场2家,其中,茅坪镇月亮包村熊义出笼肉鸡2万多只,茅坪镇九里村颜晓辉出笼肉鸡万多只。二是生猪灾后恢复性增长迅速。我县高致病性猪蓝参考资料,少熬夜!耳病疫情期间,受加速销售的政策引导和扑杀、死亡直接损失的影响,生猪存栏迅速下降。疫情过后生猪生产增长迅速,一是商品仔猪迅速补栏。据调查,蓝耳病期间的空槽户补栏比率已超过95%。9至11月补栏总数估计超过万头。二是母猪发展迅速。近三个月内完成母猪引进1500多头,占全年引种数的75%。如周坪乡一次引进长大母猪253头,远超全年计划。地方良种母猪的选育补栏也十分迅速,全县达1600头。如杨林桥镇鼓锣坪村蓝耳病后存栏母猪30多头,目前已发展到60多头。三是畜产品价格创历史新高。今年初以来,生猪价格逐渐上涨,特别是七月份以后,出现快速上涨,活猪价格从年初的元/公斤,涨至12元/公斤,最高时达16元/公斤,是年初价格的两倍多,且未见回落迹象。其它畜禽产品也随着生猪价格的上涨出现不同程度的价格上涨,肉鸡价格从年初9元/公斤涨至14元公斤。牛、羊价格也不同程度上涨。二、主要工作及成效(一)突出项目建设,推动了畜牧业产业化发展。全县到位畜牧业发展项目资金近600万元,创历史最高。随着一系列项目的实施,将为我县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1、超额完成引种计划,全面完成小区建设任务。为了快速增加全县母猪存量,根据今年种猪行情走高的实际,调高了引种补贴标准,同时对选育的地方良种母猪也给予适当的补贴,调动了农户发展母猪的积极性。全年新引进和选育良种母猪3700头,其中引进良种猪2100头,选育地方良种母猪1600头,超过了2000头的年初计划。在养殖小区建设方面,今年已建成了区畜牧兽医年度工作总结范文与计划【第二篇】各位领导、同志们:根据会议安排,我将年全区畜牧兽医工作情况及年工作安排意见做如下通报:一、年工作情况年,区畜牧兽医工作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和各镇党委政府、区直有关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紧紧围绕加快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全面提升畜牧业综合生产、可持续发展和市场竞争能力的总体目标,以“发展、保护、监管”为工作重心,全力推进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年,全区畜牧业实现了生产稳步推进、规模化标准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主要畜产品数量和质量同步提升的发展目标,呈现出结构优化、运行平稳、后劲增强的良好发展态势。全年未发生重大动物疫情,其它各种动物参考资料,少熬夜!疫病得到了有效控制,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全运会畜产品安全保障任务圆满完成。被区委、区政府评为科学发展先进单位、全运会筹办工作先进单位,被市政府防控重大动物疫病指挥部评为年度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标兵单位,被市畜牧兽医局评为年度全市畜牧兽医工作标兵单位、饲料兽药及畜产品质量监管工作先进单位和动物卫生监督工作先进单位。(一)构建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提高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立足省城综合优势,以发展现代畜牧业为主线,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总体目标,不断调整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加快构建具有省会特色的现代畜牧业产业体系,实现了畜产品数量、质量和效益的同步提升。据统计年全区肉类总产量万吨,增长%,禽蛋总产量万吨,增长%,奶类总产量15万吨,增长%,全区畜牧业产值实现17亿元,增长10%,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达到%。一是政策激励促进发展。认真落实财政扶持等优惠政策,年落实国家、省、市各类扶持资金2080万元,拉动社会投资6000余万元。通过全面落实各项扶持促进政策,实施规模化标准化改造提升项目,进一步提高生产的规模化、标准化水平,有力地提升了全区畜牧业综合生产能力。年,新建新(扩)建标准化畜禽养殖场62个,其中新建2处“百亩千头”奶牛养殖基地;全区存栏大牲畜万头,生猪万头,羊万只,家禽万450只,均保持了稳中有增的态势。通过采取政府引导、典型带动、政策扶持、科技引领等一系列综合措施,大力发展合作组织,全区畜牧业合作组织如雨后春笋快速发展,各类畜牧业合作组织发展到72个,注册资金总额达到近亿元,发展社员万户,社员人均年收入万元。形成了以产业化经营为主线,以畜牧龙头企业为依托,以畜牧业合作经济组织为载体和以社会化服务体系为保障的新型畜牧业发展格局。二是产业化经营带动发展。围绕肉、蛋、奶三大产业体系建设,积极推进优势畜产品区域布局,突出抓好奶牛、生猪、蛋鸡等三大产业经济带建设,进一步形成新的畜牧优势产业群体。积极培育和壮大畜牧业龙头企业群体,规模化生产程度不断提高,全区各类规模化小区达到136处,规模养殖达到90%以上;全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2家,市级3家,年加工能力达到30万吨,带动农户5000多个,为畜牧业形成新亮点、增创新优势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标准化生产推进发展。按照“规范、统一、简便、易行”的原则,大力推进标准化生产,全区畜牧业参考资料,少熬夜!标准化生产基地发展到48处,占规模化养殖小区的35%以上。围绕发展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积极落实上级扶持政策、扶持资金,加快畜产品质量认证,全区无公害、绿色畜产品基地发展到7处。坚持资源化、减量化、无害化的工作方针,大力推广节能减排技术,全区新建、改建标准化养殖场均配套实施了沼气工程,共建设沼气池万立方米。积极推广健康养殖技术,建设自然养猪舍7000余平方米,在节约型、生态型、循环型畜牧业发展建设上取得显著成效,有3家养殖场被评为市级标准化养殖小区。四是科技引领保障发展。依托省农科院等科研单位,全面不断普及畜牧业实用技术,配套良种、良方、良法。区内现有种畜禽场5处,存养种畜禽1万头(只),奶牛、生猪、肉鸡、蛋鸡等良种覆盖率达到了100%,纵向通风、湿帘降温、tmr日粮饲喂等标准化生产技术得到了广泛推广普及。全区青贮池(窖)、氨化池达到377个,专用机械设备达到400多台(套),青贮玉米秸秆40万吨,实现了养殖业与秸秆综合利用的相互促进、协同发展。去年9月份,全省秸秆青贮现场会在我区召开,省市领导对我区的秸秆养畜工作给与了高度评价。(二)构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体系,提高畜牧业发展保护能力坚持发展与保护并重,围绕提高综合防控能力,以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为契机,重点健全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动物疫情监测诊断、动物防疫屏障等四大体系,狠抓各项防控措施的落实,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一是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开局顺利。建设无规定动物疫病区是提高重大动物疫病防控能力,确保畜产品质量安全,保护畜牧业健康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我区无疫区建设计划投资400多万元,力争3年建成,年是无疫区建设第一年,按照无疫区实施方案要求,共计投资100万元,购置仪器设备200台(套),完善1个区级动物疫病监测中心建设。总投资99万元,建立了13个基层疫病检测实验室。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初见成效。二是强制免疫工作扎实有效。面对重大动物疫情新形势和新变化,扎扎实实做好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工作。全区共计调拨高致病性禽流感疫苗3200余万毫升,免疫各类畜禽543万头(只),适免动物免疫率达到100%。分别通过了省、市重大动物疫病防疫检查组检查验收。三是疫情监测及时准确。全面开展样品采集及实验室检测工作,及时、准确的掌握全区主要动物疫病的免参考资料,少熬夜!疫进度、免疫效果和疫情情况,同时查找出免疫漏洞、不足,消除免疫死角和免疫空白点。全年采集畜禽血清样品1790份,棉拭子样品1127对,经检测全区主要动物疫病免疫效果良好,抗体免疫保护率达到85%以上。我区还对6000多头奶牛进行了布病检测,无害化处理12头布病感染牛。四是疫情应急果断迅速。不断强化应急工作,完善应急预案,保障应急物资,应急工作常备不懈。元月份,槐荫发生了“人禽流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突发事件发生后,在李区长亲自指挥下,各镇办政府积极响应,畜牧系统沉着应对,迅速行动,采取措施,保护了畜牧业发展,稳定了社会秩序。(三)构建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提高畜产品安全水平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坚持从源头抓起,全程监管,重点加强五个监管机制的建设,确保了畜产品质量安全,确保了年全运会畜产品安全保障任务的完成。一是生产源头监管机制建设。大力推进畜牧业标准化体系建设。推行标准化、规模化、生态化饲养模式,从生产源头确保质量安全。二是投入品监管机制建设。规范畜牧投入品的生产、经营、使用。生产环节,兽药生产推行兽药gmp,经营环节推行gsp,饲料实行年度备案制度,同时全过程强化兽药、饲料等投入品的监测。年累计检查畜牧业投入品生产、经营、使用单位78个,抽检饲料兽药81批次,查处案件6起,销毁假劣饲料兽药货值3万余元。三是畜产品质量监督监管机制建设。以规模养殖场、屠宰场、畜产品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生鲜牛奶收购站等为重点整治对象,以生鲜肉、蛋、奶等为重点整治品种,开展畜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年活动。检疫监督方面,每个镇都设置了3个以上的报检点,产地检疫开展面达到100%,规模场产地检疫率达到90%以上,屠宰场进场畜禽的产地检疫率、屠宰检疫率、出厂产品持证率、病害畜禽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率达到100%,超市、批发市场、农贸市场畜产品检疫证持证率达到100%。奶站管理方面,全区共取缔流动收奶点7个,新建标准化奶站3个,改造原有奶站23个,共审核颁发生鲜乳收购许可证26个,生鲜乳运输许可证核发13个,发证率达到100%。四是质量监测监管机制建设。以区动物疫病监测中心为依托,健全畜产品质量安全监测机制。年,共监测畜产品105批次,同时,在农业部例行监测中,3次抽检我区样品全部合格。五是质量安全预警监管机制建设。完善动物疫情监测网络建设,实现了区、镇两级畜牧生参考资料,少熬夜!产、动物疫情、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常态化和网络化传输,建立起了突发事件和重大事件预测预警机制;层层签订监管责任状,明确监管责任,确保监管任务和各项监管措施落实;做到严密监测,准确分析
本文标题:兽医年度总结【推荐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6130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