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总结/报告 > 博客让历史教学 “改朝换代”3篇
博客让历史教学“改朝换代”3篇【导读】这篇文档“博客让历史教学“改朝换代”3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博客让历史教学“改朝换代”1博客让历史教学“改朝换代”摘要:近年来“教学博客”成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冲击了传统的教学方式和教学观念,实现了历史教学的“改朝换代”。博客在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合理开发网络课程资源、拓宽信息渠道、促进合作学习和个性化学习、架起空中交流的桥梁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本文作者结合自己的一些教学实际,浅谈如何利用“课堂学习博客”平台,延伸教学环节,打造空中课堂,关注学生成长,最终达到师生的和谐共进与发展。关键词:教学博客;交流互动;个性化学习博客作为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一开始出现便以个性化、开放化、原创性、实时性的优点,成为目前最流行的网络应用模式。《博客中国》说过“博客是信息时代的麦哲伦”,“博客代表着新的生活方式和新的工作方式,更代表着新的学习方式。通过博客,让自己学到很多,让别人学到更多”。在新课程教学大环境中,博客的资源共享、交流互动、跨越时空等特点越来越受到历史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逐步应用到教育教学中去,实现了历史教学的“改朝换代”。在具体教学实践中,我充分利用“课堂学习博客”平台,延伸教学环节,达到师生的和谐共进与发展。一、课堂学习博客平台的构建初次接触博客是在2007年,在偶然的机会有幸浏览了上海聂幼犁教授,北京人大附中李晓峰等史学名家的博客,立即被优美的页面、丰富的内容所吸引。之后我开始建立了自己的博客----“历史的眼光”,又结合学校校园网组建了班级博客群,该群由我的教师博客和每个学生的学习博客组成,各个博客互相链接,教师享有对该博客群的管理权。教师博客主要栏目和作用是发布学习目标、学习要求、学习方法和步骤、评价要求;提供学习资源和网络资源;介绍前沿历史知识;了解和调控学习的学习进展与交流内容;解答学生学习时共性问题提供学生相互交流的空间;反思教学等。学生学习博客的主要作用是作为课堂自主学习的平台和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平台,如实记录学习进展、学习体会、学习反思;积累、整理自己所学的知识;与教师同学交流协作;上传自己的作业等。二、优化教学过程,打造空中课堂(一)延伸课堂,突破基础知识在基础知识学习过程中,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是两个非常重要但又是极易被学生忽略的环节。就目前情况而言,数理化占用学生大部分学习时间,对于历史学科,每周只有两三个课时,真正做到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的学生并不多。因此,历史教师可以利用博客的集成化、便捷性、效益性等特点,课前把自已的授课提纲和相关的备课资料发布到博客上供学生预习,经过“预热”,使学生对即将所学知识有印象,明白本课的重难点,那么听课时更有针对性,听课的效率更高,课堂教学就能在比较顺利的合作互动的条件下展开。课后教师把重要知识点、反馈练习发在博客上,引导学生复习,帮助学生及时巩固上课的知识点。通过这些,大大延伸了课堂环节,有利于学生充分利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并养成良好的预习、复习的习惯。(二)开发网络课程资源,拓宽信息渠道现在的历史教学是开放的和立体的教学,传统的教科书、历史插图等形式的课程资源缺乏动感,视听觉效果不佳,这就要求我们及时补充相关的音频、视频、图片或动画等资料,拓宽学生信息来源渠道,但在短短的四十五分钟内,这一任务有时很难完成,这就需要教师将自己大浪淘沙中筛选得到的学习资源通过博客呈现给学生。如我在讲清朝历史时,充分利用我校毗邻世界文化遗产地----清东陵的便利条件,在博客中上传了网上清东陵的简介、清朝康熙等几位帝王的活动、及清东陵的建筑特点与风水等相关内容,同时又补充了东陵相关的一些传说与历史故事,图片精美,内容丰富涉及到方方面面,这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上面产生了巨大的震撼,使学生对清朝重要历史人物和事件形成了立体丰满的印象,由衷地形成了对家乡的认同感,取得良好的教育效果。此外我还充分链接了中学历史教学园地、历史学科网、血铸中华网等著名的历史网站,使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外面的世界,拓宽了学生收授信息的渠道。(三)丰富教学形式,改变知识传授方式博客教学形式的出现进一步丰富了课堂教学的活动形式,有利于转变教学过程。利用“博客”,教学活动的组织形式,就由传统的课堂教学转变为面向解决问题的探究活动和面向知识运用的实践活动,教师成为学生网络技术的指导者、学习进程的辅助者,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自己上网搜索知识,通过个别学习、在线交流、小组讨论来获取知识,教学活动转变为人机互动、生生、师生互动,使学生有了表现自我的时间与空间,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与欲望,使学生积极投入到知识求解和问题探究中,主动学习、自主探究真正落了实处。(四)展示自我,打造个性化学习青少年思维活跃,学习之余,喜欢交友,渴望自由地表达观点、展示自我,而学生博客正好为他们提供了这么一个表现自我的时间与空间。他们为交流中希望提出具有价值的问题而窃喜,也为能给其他同学解答问题而洋洋自得,为此他们积极提前预习相关内容,搜集有关知识、阅读相关书籍,极大地促进了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他们勇于展示自己的电子报、作业及一些照片等,希望得到同学的好评。而且为了使自己的博客能吸引同学的眼球,精心设计出优美的页面,而同学的好评使自己的“虚荣心”小小的满足了一把,同时也成为学习的动力和源泉。(五)在线讨论,架起空中交流之桥历史教学过程不是单向的信息传递,而是一个互动的信息交流过程,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有效交流是推动学生学习进步的推进器。博客的文章评论、回复、链接等方式,为师生之思的思想交流提供了有效的信息反馈渠道。在这个平台中突破了时空的限制,学生可以共享自己的学习笔记、课堂记录、心情日记等,也能通过博客随时向老师、同学请教,查看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大胆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教师可以对学生所提问题的答疑解惑,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反思自己的教学,及时开展一些在线辩论会。这样通过在博客上的讨论交流,达到了即时的教学交互,师生之间做了真正的平等,实现了情感交流,架起了空中互动之桥,教师不再是学生心目中的“客”。(六)促进合作学习,增强团队意识博客是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和协作学习的平台,基于学生建构知识的方式多元性和多层次性,在实践中教师将学习风格和性格差异较大的学生组成协作学习小组,一般为5-6个人,组长实行轮换制。在这一小组内,每个学生都是共同体的主体,是学习的探索者、实践者、也是其他同学学习的交流者、协作者。学生通过博客能够自由发表大胆而富有创造性的观点,并能与其他学习者随时进行交流,虚心听取他人的意见,吸纳其他人的可取之处,对有疑义的地方坦率地提出自己的看法。通过采用竞争、协同、和角色扮演等形式进行交互合作和沟通,最后互相补充,集思广益,对同一问题得出更为全面、科学的认识,从而顺利完成和达到预定的学习目标及任务。这有利于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增强团队意识,促进学生间的交往和团结协作精神的发展。(七)多元评价,关注学生成长传统的评价机制主要建立在学生的考试成绩上,但博客却弥补了这一不足,因为博客中的教学过程是开放的,学生们学习日志是以时间顺序来呈现的,教师可以通过信息跟踪清楚地看到学生学习的过程,学生瞬间闪现的灵感、解决问题的思路、浏览信息的情况、参与跟帖讨论的统计等,这一切都是学生学习与成长过程的体现,是对学生一个更多层面、不同侧面的反映,通过这些教师可以对学生做出更全面、更完善的评价,及时鼓励、表扬学生的优点与进步,指出不足及前进的方向,使学生感到自己成长的过程中处处有教师的支持。同时在博客中,参与评价的主体,既包括教师、也包括同学、家长及其他的访问者,展现了一个多层面的学习评价空间,评价的角度、唯度不一,评价的结果就会不一样,这有利于促进学生自我反思,感悟自己所得、所失,不断创新,完善自己。总之,课堂学习博客与历史教学的有机结合,延伸了课堂空间,锻练了学生主动学习能力与合作交流能力,构建了和谐师生关系,实现了学生个性化的发展,博客教学冲击了传统的历史教学,实现了历史教学的“改朝换代”。当然博客教学也存在着一些不足,虚拟的网络世界还需要我们进一步潜心研究,教学博客的更大功能还需要我们去挖掘,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仍需要努力。高一历史复习提纲(上册)成长博客博客教育博客教师2高一历史复习提纲(上册)第1课:金属工具1、人类早期历史的划分:石器时代、青铜时代、铁器时代2、两河流域约于公元前4000年代初期最先使用青铜器。3、赫梯是世界上最早发明冶铁术和使用铁器的国家,它约于公元前1300年进入铁器时代。4、从石制工具过渡到金属工具,是人类跨入文明时代的一大标志。第2课:文字1、文字的诞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又一重要标志。2、早期的象形文字有两河流域(苏美尔人)的楔形文字、埃及的圣书字、印度的印章文字、中国的甲骨文和中美洲的玛雅文。象形文字经历了一个由繁到简的演变过程(如埃及圣书字:碑铭体——祭司体——人民体)。3、字母文字:腓尼基字母→希腊字母→拉丁字母(受埃及圣书字影响)↓斯拉夫字母第3课:国家1、国家的产生是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又一重要标志。2、军事民主制:(1)、产生背景:生产力发展→剩余产品出现→私有制产生(2)、管理机构:军事首领、联盟议事会、民众大会(3)、特征:既保留氏族民主制的某些因素,又产生了军事首领的个人权力。3、国家产生的途径:a、部落联盟(中国夏朝);b、城邦联合(西方雅典、罗马)4、国家的主要职能:a、阶级压迫职能;b、社会管理职能第4课:大河文明1、东方村社的特征:(1)、小农的聚居地;(2)、有较多原始公有制的遗风;(3)、相对封闭的社会组织;(4)自给自足的生活方式2、中央集权:(1)产生原因:a、分散的小农经济无力组织实施巨大的农业灌溉等水利工程;b、弱小分散的村社组织也无力抗衡外族的进攻;c、大河流域相对封闭的地理环境(2)特点:全国听命于国君,中央政府设有庞大的官僚结构,各地官员由中央政府或国君直接委派。3、大河文明的特点:小农经济、东方村社、中央集权制度第5课:海洋文明1、海外殖民:腓尼基人→希腊人→罗马人2、城邦政治的三种形式:僭主政治、寡头政治、民主政治3、雅典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梭伦改革(奠定基础)→伯里克利时代(鼎盛阶段)4、雅典民主最高权力机构:公民大会。P235、海洋文明的特点:开放、多元、进取第6课:草原文明1、游牧民族:匈奴、突厥、蒙古2、北匈奴的西迁引发亚欧民族大迁徙3、13世纪初,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建立大蒙古国。被尊为“成吉思汗”。4、蒙古对外征服战争的影响:a、造成了极为严重的破坏;b、促进了东西方的经济文化交流。5、草原文明的特点:畜牧经济、迁徙性、侵略性(尚武)、军政合一政权但不稳定第7课:婚姻与家族1、婚姻制度的演变线索:群婚——辈分婚(族内婚)——族外婚——对偶婚——一夫一妻制。族外婚的出现使人类进入氏族生活2、姓氏:(1)、姓:根据母亲所在的族姓而取。(2)、氏:a、以所在地方的地名命氏;b、以封邑命氏(3)、秦汉以后,姓氏逐渐合一。3、大家族:由父系祖先繁衍而成的聚居血缘团体。4、大家庭:由多个家庭构成的,共同生活的血缘团体。5、现代家庭演变趋势:以爱情为基础的核心家庭日益成为社会的基本细胞。第8课:种族与人口1、三大人种及其分布:黄种(蒙古人种)、白种(高加索人种)、黑种(尼格罗人种)各主要分布:亚洲、欧亚、非洲2、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人口增长的重要因素。20世纪80年代,世界人口已增长到50亿。3、人群迁移的类型:(1)、古代游牧民族的迁移(2)、近代殖民活动(3)、20世纪战争中的难民潮(4)、现代(二战后)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而出现的个体移民第9课:等级与阶级1、在人类进入阶级社会以后,贵族和平民成为最初的基本社会等级。而广大的妇女、被征服者以及奴隶列于等级之外,没有公民权。2、不同历史时期中产阶级的构成:(1)、中世纪:市民阶层(包括商人、作坊主及教师、建筑师等专业人士在内)(2)、近代资本主义社会:握有生产资料的资本家(3)、20世纪70年代以后
本文标题:博客让历史教学 “改朝换代”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6138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