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附城镇:这里招工用工不用愁2007-05-3008:58来源:新华网作者:罗定资讯网网友评论0条浏览次数659一年前,在珠三角打工的莫秋莲决定返回自己的家乡罗定市,在该市附城镇的一家电子企业找到了工作。她的举动或许会令一心只想到珠三角打工的人难以理解。对此,莫秋莲却有她自己的看法:“也许很多人对大城市非常向往,但是那里的生活水平高,每月1000元左右的工资,除去各种费用后一年也攒不下几个钱。而现在在家乡找工作并不困难,工资水平与珠三角企业相差不大,消费水平却相对较低,而且在这里熟悉环境,离家也不远,休息时可以常回家看看。”在罗定,外出务工人员的就业观念更加理性、更加务实,和莫秋莲有着同样想法的人也越来越多,他们开始由珠三角城市回流到家乡。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他们更愿意在家乡工作呢?对此,记者作了一番深入的采访。员工利益有保障农民进城务工最大的期盼是什么?当然是希望在辛勤付出劳动之后,每月能按时领到自己的血汗钱,如果能有更高的工资待遇则更理想。不少的农民工普遍存在这样的看法:珠三角企业的工资会相对高一些,于是很多人都直奔珠三角而去。在罗定,也曾有一部分人在当地工作一段时间,成为熟练工后就盲目地转移到珠三角,然而他们很快就发现当地的很多企业待遇和罗定相比差别不大,于是重新又回罗定找工作。雅达电子(罗定)有限公司的梁少芬,曾经三次进入雅达电子厂。第一次是于2004年3月入厂,一年之后,她想去外面寻找更好的工作,便离开了公司到深圳打工,后因离家太远,牵挂家人又回到罗定。2005年8月,她又进入雅达工作。2006年7月,她离开雅达前往佛山打工,结果发现当地企业在工资、福利等各方面待遇还不如雅达,她才意识到自己的决定有很大的盲目性,当年9月,她再一次进入雅达工作。她说,重新选择雅达的理由是,第一,雅达厂严格遵守国家劳动法,从不拖欠工资,不会让员工超负荷工作;第二,员工享有医疗、社保、生育、工伤、失业五大保险,及各种有薪假期,可以减少后顾之忧;第三,在附城镇上班离家不远,可以省去一大笔交通费用。只要努力工作,不断学习,一样可以得到晋升。温情真情留员工用工荒是眼下困扰企业的一大难题。记者在罗定市附城镇的企业看到,厂房内仍然是机声隆隆,生产秩序井然。原来,为了应对用工荒,附城镇党委、政府积极服务,主动引导镇内企业纷纷推出温情招数,积极动员,用真情留住职工。今年5月13日是母亲节,雅达电子(罗定)有限公司组织开展了庆祝母亲节的活动,邀请部分员工的母亲到公司参加活动。当员工陪着自己的妈妈与雅达公司、罗定妇联、附城镇的负责人共同庆祝这个充满温馨的节日时,台下不少的员工深受感动,其中有几位员工的妈妈流下了热泪,激动地说:做梦也想不到,今天自己能参加雅达公司的母亲节活动,这么好的公司,我们安心让孩子在这里工作。该公司的员工谭兆清告诉记者,之前他曾在其他企业打工,但从来没有一家企业邀请员工的母亲到厂里来过节,这让那些长年在外的年轻人有机会向母亲表达感恩之情,也让母亲了解自己的工作环境,赢得家人对自己的支持。其实,这只是附城镇企业人性化管理一个例子。据介绍,该镇雅达电子(罗定)有限公司还采取了多项人性化的措施来留住员工。比如,如果员工对工作有意见或看法可以通过建议箱、免费咨询热线、员工沟通活动、部门经理电子邮箱等多种渠道反馈,以便使问题能够得到及时有效的解决。如果真的要离开公司,公司高层会与员工共同进餐,充分了解是什么原因使其离去,并与其保持经常联系,以真情力促其再加入公司。目前,有的公司还设立心理咨询室,请心理专家为员工进行咨询,解决员工的心理困境。由于公司的人性化管理,使得很多员工愿意为公司服务,雅达电子(罗定)有限公司员工也由最初的180人发展至如今的13000多人。生活环境舒适安全为给员工营造良好舒适的生活环境,罗定市不少企业都配套建设了各种文体活动场所,免费提供给员工使用。当地政府也积极开展工作,为进驻当地的企业积极做好服务,为企业排忧解难。雅达电子(罗定)有限公司等许多企业都已经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员工活动方案,可将其归结为五个一,即每年举办同乐会一次,规模大、档次高的大型晚会;每季度开展一次车间评优比赛,获奖员工有机会获得公司提供的丰富奖品;每个月都为当月过生日的员工举办集体生日晚会;每周举办一次卡拉OK比赛,同时播放免费电影,丰富员工的业余生活。在依利安达磁电实业(罗定)有限公司的员工欢乐小区,记者看到这里卡拉OK室、棋牌室、电视室、羽毛球场等娱乐活动设施一应俱全,每当下班之后,这里便成了员工的乐园。罗定市附城镇不仅专门成立了对外引进实业有限责任公司,为落户附城镇的企业开展后勤服务工作。附城镇政府还专门派出镇干部联系或进驻各企业,除了为员工创造一个舒适的工作环境之外,员工的安全也非常重要。在员工宿舍区,很多公司安装了大量的监控摄像头,安排人员24小时值班,严密监控生活区周围的情况,确保员工的人身和财产安全。如今,随着电子行业的日益壮大和农民就业观念的转变,罗定市出现了外出务工人员由外流到回流的趋势转变。附城镇党委书记梁国锋说:现在外出务工人员就业观念更加务实,我们为务工人员提供周到的服务措施,回家乡找工作已成为一种潮流,这一点在已婚的人员身上表现得更加明显,在家乡务工的最大好处是既可以赚钱又可以照顾家庭。(完)新一轮招工难现象的背后摘自:创业网时间:2009-10-308:34:02我国经济企稳回暖,长三角、珠三角等沿海经济发达地区却出现了企业招收农民工难的问题。新一轮“招工难”让人猝不及防:珠三角,深圳缺工12万,东莞预计缺工10万,顺德、南海、中山也纷纷告急;长三角,苏州工业园区20多家电子企业需要招工1.2万人,缺口多达1万人……订单回升,企业措手不及降低门槛,提高待遇仍招不足工人“现在订单不缺,就缺工人!”走访广州、东莞、佛山等地劳务市场,记者的第一印象是:一方面市场用工需求扩大,另一方面前来找工作的人并不踊跃。放宽年龄、经验等要求成了招工企业不得已的“妥协”。佛山欧司朗人力资源部招聘代表朱国光告诉记者,从6月开始,迅速上升的订单让企业措手不及,急需招聘大量熟练工人,但即使提高了工资待遇,仍然缺口很大。企业只能边招工边培训,无论如何订单是不能耽搁的。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不少企业自去年底开始停止招聘甚至裁员,从2008年下半年至今年上半年,光东莞就有上百万农民工离开。然而仅仅时隔半年,从今年二季度开始,萎靡不振的加工制造业开始出现回暖,而且势头越来越明显,企业急需加招人手。为了应对眼下不断增加的订单,也为从圣诞节到春节前企业可以预期的忙碌做应对准备,珠三角的一些工厂打出了“晚上正常招工”的招牌,有些企业开始提前“打点”劳务中介。苏州工业园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亢越介绍说,为了缓解企业招工难,下半年开始,他们派出4路人马,分赴东北、西北、华南及周边地区招工。“虽有所收获,但也仅是解燃眉之急,缺口仍很大。”熟练工都到哪里去了就近就业吸引力大增眼下,无论是珠三角还是长三角,企业最缺的是熟练工,很多企业都问:熟练工都到哪去了?受金融危机影响,这些人有一部分留在了家乡。“以前我们的员工主要来自江苏北部城市,随着这些地区经济发展,到那里投资的公司增多,当地人很多选择了在家门口就业。”日立显示器(苏州)有限公司人事课长陈敏华告诉记者。不仅如此,经济快速发展的内地城市也加入了“争抢”一线熟练工的行列。为了吸引当地外出的农民工回乡就业,今年,江苏淮安的本地企业明显提高了工资待遇。而在江苏另一个农民工输出大市盐城,本地企业的空缺岗位数量就有21000多个。收入待遇和生活成本的对比账,在明显地影响着农民工“用脚投票”。以苏州为例,从2007年至今,一线操作工人的工资水平年递增率约2%,这和当地消费水平的涨速很不相称。“相对而言,在员工福利待遇上做得比较好,管理比较人性化的企业,就容易招到人、留住人。”亢越说,“如果农民工在家门口就业,跟沿海发达地区待遇相差不多,生活成本却低不少,那何必还千里迢迢到外地就业?”矛盾重重的“招工难”不是所有工种都“招工难”,供需双方各有难念的经这一轮“招工难”,更多的是结构性短缺。在广州劳动力市场,江西小伙子王金涛挨家看广告,脸上没有丝毫紧张。“现在不是没有工作,但我想看看有没有工资更高、待遇和工作环境更好的企业。”王金涛在纺织厂、家具厂都干过,让他悠然自得的理由很简单:“家家工厂都缺电工,有的是机会。”来自湖南的姜华却一点也乐观不起来。她想找一个工资高点的工作,但招聘会上月薪2000元以上的“高薪工作”基本都归属于钳工、焊工、电工等高级工,她3年来一直在内衣厂流水线上做一颗“螺丝钉”,一些手袋厂、皮革厂倒是也要人,但工资一律只开到1000元左右,工作时间长又累,她不想去。东莞鸿图服装公司副总经理李奕也有难念的一本经。企业需要增加工人,但现在的订单都是小单、碎单,而且加工费压得很低,工资低了招不到人,工资提高一点,成本就吃不消,这两个月他只能在这两点之间“走平衡木”。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农民工“千军万马”南下的场景令他记忆犹新,厂门口挂个“招工”牌,600元的月工资招多少有多少。现在出口产品加工费没增加多少,工人的工资早已翻番。对此,姜华有自己的看法。现在20岁出头的第二代农民工出来打工,大多数一为见世面,二为找发展机会,他们向往都市生活,但太脏太累的活他们不会干,工资太低也不会干,他们甚至在骨子里瞧不起父辈们所过的“打工仔”、“打工妹”生活。年过四十的曹小萍说,上世纪80年代末她来东莞打工,每月可挣200元以上,她最崇拜的姑妈是老家县医院很有名的医生,当时一个月工资才120多元。现在打工虽说可以挣1000多元,但姑妈的退休金都1300多元,而他们在外打工医疗、养老等很多保障都不太好。她坦言,自己不希望现在读高中的女儿再像她一样出来打工。“招工难”如何不再呈常态用工制度、增长方式急需转变,农民工保障应更完善这几年,伴随着春节的结束,“招工难”必将如期而至,大有呈常态之势。如何才能让“招工难”不再?工资待遇是大多数农民工最关心的问题,工资高、待遇好的企业自然容易招到工人,保障员工权益也日益成为决定中小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因素。《苏州工业园区2008年员工流动工作报告》充分支持了这点。《报告》显示,低学历一线操作员工的流动比例较高,占离职总人数的85%,而企业中高级管理及Cye.com.cn技术人才队伍相对稳定。出现这种情况主要与一线员工所处的工作环境、收入待遇及保障等有很大关系。外单位月收入略高50至100元,均有可能引起一些企业一线员工的集体跳槽。但格兰仕副总经理鱼尧昌认为,农民工工资低的更深层原因在于我们目前的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我们很多企业的出口产品没有技术含量,附加值极低,企业只能赚到极少的加工费,这就决定了我们的工人只能是低工资低福利,否则人家就将订单下到越南等劳动力更廉价的新兴市场。“如果我们的产业结构和增长方式不改变,那大幅提高农民工工资和待遇只是一句空话。”“无论是企业还是政府,面对‘招工难’需有长远的应对之策,比如,地方急需加大对中职教育的投入,并形成鼓励技术工人成长的环境。”亢越说。广东省社科院竞争力研究中心主任丁力看得更为深远。他认为,随着劳动力供给结构的改变,以及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崛起,农民工打工地点呈多元化选择趋势必将越来越明显。传统的农民工打工地珠三角、长三角及京津等经济发达区域,即便产业转型,如果还延续老一套的用工制度,招工难问题也不会得到彻底解决。如果农民工在某地打工有完善的养老、医疗、教育、住房等保障,使农民工真正成为“城里人”稳定下来,他们就不会像候鸟一样季节性迁徙。当不再东奔西走成为农民工常态后,“招工难”问题也就容易解决了。乡村论坛:家门口招工好2月8日上午,益阳市资阳区政府把市内43家企业的2500个招聘岗位搬到该区沙头镇,让来自6个乡镇的4000多名返乡农民工进行盛大“联姻”。政府把就业岗位送到农民家门口的这一做法,令许多返乡农民工兴奋不已。针对金融风暴以来返乡农民工剧增的现实,各地政府都在采取积极措施,想方设法为这些失业的群体献计献策,但如何真正而有效的帮助农民工解决实际困难
本文标题:招工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760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