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xx地区中等职业学校发展规划[2010—2015]为了贯彻落实国家中职教育发展的方针政策,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效益,整合xx地区中职教育的有效资源,主动服务地方经济建设与发展,特制定本规划。一、学校发展的背景(一)基本情况xx地区中等职业学校是2010年3月经xx地区行政公署批准成立的一所全日制公办中等职业学校,前身是2002年由原xx农校(国家级重点中专)、xx财校、xx卫校、xx职校、xx商校五校组建成的xx职业技术学院中专部。现办学地址:xx市清水南路137号(原xx农校)。学校占地面积102.1亩,现有建筑面积60143.6平方米。学校可利用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654.27万元,图书馆藏书12.3万册,建有畜牧兽医技术、药物制剂技术、计算机应用技术、医学技术、会计、旅游管理等8个实验实训中心和xx地区民族兽药厂、附属医院等12个生产性实训基地。学校设有畜牧兽医、药物制剂、针灸推拿、会计、旅游管理、护理、计算机及应用、酒店管理等16个专业。目前有全日制在校生3007人,专任教师162人,高级职称41人,“双师素质”教师112人,硕士12人,兼职教师35人。(二)取得的主要成绩1、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学校充分利用五校合并的优势资源,以及原农校为国家级重点中专的名校影响,确立了以中职教育为主,兼短期职业技能培训的办学方式,培养面向生产、服务、管理一线的具有良好思想素质的实用技能型人才。2、办学具有一定规模学校根据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现开设专业16个,在校学生3007人。3、以教学为中心,教学条件得到了改善学校在现有的条件下,为教学工作提供足够的政策支持和条件保障。在收入分配上向一线教师倾斜;高度重视教学实训条件的改善,每年投入足够的经费购置实训教学设备及材料,保证各专业、班级校内实践教学活动的顺利开展。4、师资队伍建设取得一定成绩通过实施“双师素质教师培养”、“骨干教师”等措施,建成了一支理论水平、实践能力较强的专兼结合教师队伍。现有专任教师162人,高级职称41人,“双师素质”教师112人,硕士12人,兼职教师35人。5、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以素质为基础,以能力为本位,强化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培养,注重毕业生就业指导和就业跟踪服务工作,年均就业率为92%。(三)存在的主要问题1、教学资源(教室、实验实训室、学生宿舍、运动场所)不足。2、师资队伍建设虽然有成效,但专业发展不平衡、教师结构不够合理、教师实践能力不够强。3、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较高,但就业质量与学生要求还有差距。二、办学指导思想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根据《教育部关于进一步深化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08〕8号)和《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精神,紧贴我区产业发展需求和新农村建设需要,树立“立德树人,以技立业,服务新农村”的办学理念;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能力为主线,专业建设为重点,课程建设为核心,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大力推行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加强专业教学团队和生产性实训基地建设,强化顶岗实习管理,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增强学生就业和创业能力;提升服务能力,服务地方产业升级发展和新农村建设,密切校企关系,拓宽产学结合之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在建设中服务,在贡献中发展,成为黔东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的摇篮和技术服务的阵地。三、发展思路巩固各中专学校的办学成果,整合各县的优势资源,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把工作重点放到提高教育教学水平和发展建设上,全面提高育人质量。1、加强组织领导,推进和谐学校建设。深入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广大师生。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加强学校领导班子队伍建设,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办学治校能力。重视学校共青团工作。切实维护学院和谐稳定。重视解决好师生员工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完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机制,完善学院突发事件应急管理机制,妥善处置各种事端。加强师生安全教育和学校安全管理,提高预防灾害、应急避险和防范违法犯罪活动的能力。加强校园和周边环境治安综合治理,为师生创造安定有序、和谐融洽、充满活力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2、重视德育教育,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立足于加强学生的行为规范教育,丰富品德教育内容,拓展品德教育渠道,以“五元文化”作为教育载体,营造品德养成环境,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3、以能力教育为核心,提高教学水平。以就业为导向,服务为宗旨,着力培养各级各类实用型人才,结合xx地区行业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新农村建设及职业岗位的需求,加强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实训基地建设和管理制度建设,提高学生的职业综合素质。4、以“服务新农村”为目标,提高服务地方经济发展的能力。以校企结合、校校联办为依托,依据行业、企业及新农村建设需要,开展订单办学、定向培养,搞好技术服务、技术培训等,提高服务能力和水平。5、整合优化的职业教育资源,成立黔东中职教育集团。理顺管理体制,打破部门界限,推行中职教育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从根本上解决目前中职教育存在的:管理体制不顺、专业建设重复、投资渠道不畅、教育资源浪费等弊端。四、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为目标,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不同专业各具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党委领导下的校企合作理事会管理体制机制,切实推行多层次、多形式、多渠道办学,加强“双师”教师队伍建设,培养品牌学生,打造精品专业,积极主动为xx地区经济结构调整和技术进步服务,3-5年跻身“全国重点建设的1000所中等职业学校”行列。(二)具体目标与主要任务根据国家职业教育发展规划和地方产业经济形势的变化,结合学校建设和发展的实际,确立以下目标和任务。1、办学规模到2015年,招生专业达30个,在校学生达6000人。2、专业建设积极适应国家、地方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需要,科学开发新专业,调整改革老专业,继续办好药物制剂、护理、社区医学、畜牧兽医、会计电算化、汽车维修、数控技术等16个专业,稳定现有的招生规模。同时,结合地方产业结构调整,增设机电技术、电工技术、焊工技术、特种动物养殖技术、中草药栽培技术、野生植物资源开发与利用、食品加工技术、食品营养与检测、兽药生产与营销等专业。力争2015年专业总数达30个,建成国家级重点专业2-3个、省级重点专业5-7个。3、人才培养①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深化重点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建立和完善具有专业特色的才培养模式,建立校企“双主体”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机制,提升人才培养力。以我校和xx地区所辖的思南、印江、石阡、沿河、德江、江口、松桃、玉屏县及万山特区和xx市实行校县(市)订单培养和校企联合培养为主要合作办学方式,根据社会需求开设专业,按照时代要求培养学生,学生应具备“职业道德良好,职业技能初显,职业潜力可控,创业精神尚可”的要求,形成“强内联外、校企合作、互利双赢、服务社会”的办学模式,通过企业冠名办专业,企业挂牌建基地,企业出人当教师等形式进行校企合作办学。②制定特色鲜明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结合xx地区产业升级的需求及岗位技术需要,确定专业人才培养规格、培养目标。③课程建设与改革。完善课程负责人制度和课程建设成果奖励制度,实施任务驱动课程教学模式,与企业共同构建以核心课程为重点、特色课程为亮点的课程体系,突出培养学生胜任力,引导学生学习力、创新力的形成,建设一批体现xx地方文化特色的特色课程。以工作过程为导向,以毕业生就业岗位所需的品德、知识和技能为逻辑起点,以工作知识为参照点,按照“够基础、强技能、重发展”的原则,进一步推进校企、校校合作开发课程,每年开发出版教材2-3本。④健全和完善各种教学制度。结合教学改革和校企共育人才培养需要,到2015年,力争全校重点专业主干课程的优秀率达到70%,一般专业达到40%以上,所有专业的主干课程均达到合格标准。⑤完善过程考察与关键点控制考核相结合的评价机制。建立学校、行业、企业、学生的多元评价体系。4、师资队伍建设以建设一支“师德好、业务精”的教师队伍为目标,坚持对教师进行继续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技能素养和文化知识素养,建立专业课教师定期参加生产实践的制度,提升专任教师双师素质能力;完善从企业引进或招考兼职教师制度,提高兼职教师授课津贴,加强兼职教师分类管理,建设一支以专业骨干教师为核心、双师素质教师为重点、行业专家和企业能工巧匠为辅助的专兼结合双师教学团队,实现双师素质教师比例达80%和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教学课时比例达30%的目标。①教师总数:按在校生6000人的规模,配备专任教师320人。其中:专任基础课教师80人,专任专业课教师240人。②职称结构:专任教师高级职称达30%以上。③学历结构:本科学历100%;青年教师中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比例≥10%。④双师结构:双师素质教师占专业专任教师总数的80%以上。⑤兼职教师结构:根据教学需要,聘请行业专家、行业名人、技术骨干、能工巧匠承担专业课教学,课时比例达专业课总学时的30%以上。5、服务能力建设依据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培养需要和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引入行业企业资源,与xx职业技术学院合作共建应用技术服务中心,完善“120”技术服务体系和专家服务系统,强化产业技术服务,加强横向课题研究,强化科技成果的推广和应用,提升学校社会服务的能力,促进学校发展。积极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力争年培训能力达全日制在校生人数的1.5倍以上。6、校园环境建设进一步绿化、美化校园环境,丰富校园网络资源,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新建综合大楼7500平方米,学生宿舍4160平方米。7、实训基地建设依托政校企合作理事会力量,提升学校资源整合能力,扩建xx地区民族制药厂和附属医院,改扩建生态养殖科技园、生态农业科技示范园、茶树种植科技示范园等重点生产性实训基地,形成“厂校融合”的实训基地共建模式。根据教学需要,配齐配足相关实验实训设备,力争2015年教学仪器设备总值达3000万元。积极建设校外实训基地,保证每个专业有3个以上教学密切型基地、2个以上技术合作型基地和4个以上就业型基地,加强基地运行管理,提高运行效益和质量,力争四分之一的专业课到企业实施。8、图书馆建设建设一支专业结构合理的图书信息技术管理队伍,实现信息检索网络化、存储方式数字化、服务方式多样化和管理队伍专业化。平均每年新增图书3万册,到2015年图书馆纸质图书藏书量达28万册。9、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依托地方政府,建立政校企合作理事会,明确政府部门、行业企业、学校各方合作培养职责权限和义务,实施校县订单合作培养和校企村联合培养,完善人才需求调研、校县企高层领导互访、教师与技术人员互兼互聘、教师联系企业村寨等制度,采取引企入校、校企合作等方式,分类创建教学型、就业型和技术型合作基地,形成政府依法管理、部门企业共同参与、学校按章自主办学的校企人才共育紧密型校企合作办学体制机制。10、资金筹集为保证上述各项建设的顺利进行,除正常开支外,争取地方财政专项拨款1000万元、国家项目资金1500万元、企业资金100万元,学校自筹500万元。五、主要措施(一)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核心,加强专业建设1、优化专业结构根据xx地区社会经济发展和经济结构调整的需要,整合资源、改造老专业,增设新专业,建立与xx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及新农村建设要求相适应的专业体系。2、准确定位人才培养目标与培养规格根据地方产业发展需要,针对职业岗位的现实及发展要求,结合行业职业标准,准确定位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与规格,并组建适于学生就业岗位纵、横发展的教学标准体系。3、完善校企共育的人才培养模式紧贴地方产业发展,以校企合作为切入点,完善具有专业特色的分项目、分季节、分阶段、分学期的校企共同育的
本文标题:中等职业学校规划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84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