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篇】
写作好帮手1/19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篇】【导读】这篇文档“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下载吧!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一篇】学习目标:1、有感情朗读课文;2、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学习重难点: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内容,陪阿姨能够自读能力,并是学生感到劳动是快乐的。学习时间:1~2课时学习准备:1、学生自己读熟课文,利用的方法学习词语,≮≯并提出疑问;写作好帮手2/192、教师准备站;学习过程:一、引导认识略读课文,略知学习方法;1、从“*”认识略读课文2、略知学习方法:通过朗读、质疑、思考、讨论,读懂课文。二、引导自己读懂课文1、默读课文,借助拼音和字典认识生字,了解重点词语意思;2、再读课文。思考:(1)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2)槐乡的孩子可爱吗?你从课文哪些描写重体会到的?(3)自己还有什么不动的地方?记下来,和同桌讨论一下;三、利用网站,交流反馈:1、打开网站:(1)积累词语;(2)在网站提示下理解:满载而归、耷拉(3)利用网站学习解疑,然后组内交流;2、反馈学习情况:从课文词句体会课文内容:槐乡孩子的可爱体现在:写作好帮手3/19勤劳懂事、吃苦耐劳、以苦为乐;3、读出劳动的欢快、轻松、活泼。四、巩固练习1、完成网上练习:交流学习体会。2、积累自己喜欢的句子;3、说说自己课余所从事过的劳动内容;课后记: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2.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3.懂得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知音。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教学难点:懂得什么样的人才能算是知音。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古筝曲《高山流水》、《知音》教学流程:一、设疑板书“知音”写作好帮手4/191.同学们,走进课文之前,让我们闭上眼睛进入音乐殿堂,仔细聆听来自高山流水的天籁之音。请同学们谈一谈你从乐曲中听懂了什么?我们从曲子中没有听懂什么,可是有一个人却能听懂。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快乐读书屋《知音》,感受这优美旋律背后的动人故事。2.板书课题《知音》学生齐读课题。二、初读感知“知音”1.请同学们把书打开71页,在我们读课文之前,请同学们朗读阅读提示,明确本课的学习任务。(1)怎样的人才能算是知音呢?(2)你有知音吗?了解了学习任务,就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一遍,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指名读文,检查学生是否把句子读通顺了,并及时纠正字音。3.同学们,课文我们读了两遍了,相信你们已经与文中的生字成为了朋友,谁愿意领同学们一起读一读。(大屏出示生字)4。我们已经与生字成为了朋友,相信这次你再读课文,一定会通顺、流利、有感情的。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是()的知音,写作好帮手5/19你对俞伯牙和钟子期有什么了解?俞伯牙:晋国的上大夫,是著名的琴师。钟子期:是一名戴斗笠、披蓑衣、背冲担、拿板斧的樵夫。三、再读领悟“知音1.他们是怎样成为知音的?学生学习第二自然段寻找问题答案,2.学生朗读相关的段落、语句。3.根据句子学生展开想像,教师适时指导重点句子的朗读。(①真好啊!雄伟而庄重,好像高耸入云的泰山一样!②真美啊!宽广浩荡,好像看见滚滚的流水,无边的大海一般!既然又好又美,就请你美美地读出来吧!师:正是由于钟子期听懂了俞伯牙的琴声,所以俞伯牙高兴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师:俞伯牙终于找到了让他等三十多年,也寻觅了三十多年的人,此时俞伯牙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师:俞伯牙十分兴奋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师:看着这个不起眼的樵夫,俞伯牙百感交集地说:写作好帮手6/19“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4.其实,同学们想一想,听俞伯牙弹琴的人还少吗?为什么他见到钟子期会这样激动啊?师:请同学们默读第一自然段,寻找俞伯牙遇到钟子期无比激动的原因。用笔圈画出问题的答案。生汇报蕴藏在琴声中的心情被谁听出来了?(钟子期)师:是啊!钟子期不仅能听懂俞伯牙的琴声,更能听出他琴声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同学们试想一下,如果俞伯牙的琴声是哀婉的,那钟子期就能知道他现在的心情是什么样的?(悲伤难过忧伤)师:如果俞伯牙的琴声是欢快的的,那钟子期就能知道他现在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开心、高兴、兴奋、快乐)师:钟子期是最了解俞伯牙的人,他才是俞伯牙的(知音)。师:同学们,你们说一说什么样的人能被称为知音呢?(喻意:懂得你的心意,最了解你的朋友、知己就是你的知音。)师:刚才我们说的不仅是这个词的由来,也是这个词的表达的意义。在钟子期之前,俞伯牙有没有遇到能写作好帮手7/19听懂琴声心意的人呢?你从哪里看出来的?师:一个“从来没有”让我们感受到了一代琴仙的孤独寂寞。根据资料记载:37岁时俞伯牙遇到钟子期,试想一想,当他遇到既能听懂琴声,又能懂得他的心意的人。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四、升华体会“知音”1.来之不易才更显珍贵,所以俞伯牙无比激动地说:(“知音!你真是我的知音!”)正所谓“相识满天下,知音能几人”,虽然伯牙当时已是一位朝廷官员,而子期只是一个砍柴的樵夫,但是凭着对音乐的心有灵犀,凭着志趣的情投意合,他们结为了知已并结拜为兄弟。当俞伯牙得知钟子期去世的噩耗时,他是怎么做的,又是怎么说的。请同学们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圈画相关的语句。2.你感受到俞伯牙的悲痛了吗?从哪儿感受到的?读一读。这种场面让我们也忍不住要落泪了,同学们,除了悲痛,我们从俞伯牙摔琴的动作、和他再也不弹琴的语言中还能感受到什么?(绝望)师:再也找不到这样的知音了,这是何等的绝望呀!写作好帮手8/19让我们一起读一读“出示课件”正是这样才留下了“千金易得,知音难求”的千古的慨叹。师:同学们,你有知音吗?孔子说:“益者三友:友直、友谅、友多闻。”让我们多与正直、诚实、博学的人交朋友吧!最后祝你们都能找到与自己知心的朋友。五、拓展珍惜“知音”1.出示拓展短文《李白与杜甫的友情》,生自由阅读回答课后问题。关于知音的故事太多太多,唐代诗人李白与杜甫的友情,可能是中国文化史上除了俞伯牙和钟子期之外最被推崇的了。请同学们读一读阅读材料《李白与杜甫的友情》读后把文章补充完整。2.出示《如梦令》学生读后谈感受。同学们说得可真好。老师送给同学们一小令。(大屏出示)3。推荐“八拜之交”的故事。古代有“八拜之交”。一般人都认为八拜之交是行八次下拜之礼,但其实这八拜,拜的是八份感天动地的友情典故。(大屏出示)在这些典故中,有我们敬重的十七位古人,更有舍得我们去深思的情谊与诺言;最重要的是它让我们懂得写作好帮手9/19了该如何对待自己亲密的朋友。请同学们课下认真阅读,有时间的时候我们再做交流。小学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第三篇】学习目的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设计、参加、雄伟、全部、横跨、创举、减轻、冲击力、重量、节省、坚固、美观、石栏、栏板、图案、前爪,回首、遥望、双龙戏珠、才干、宝贵、遗产“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背诵喜欢的部分。3、了解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增强民族自豪感。4、在积累语言的同时,学习怎样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课前准备生字卡片教学挂图指导学生了解关于赵州桥的知识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揭题导入:同学们,近年来,随着咱们重庆的的发展,嘉陵江写作好帮手10/19和长江的江面上修建了很多座桥,今天老师老师要带同学们去河北省赵县的河上的一座石拱桥(板书:19、赵州桥)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1、请同学们打开书本,选择自己喜欢的读书方式读读课文,遇到带拼音的生字时,多留意识记,力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自己不明白的词语或句子做上记号。2、生读文,解决生字,教师巡视。3、指名读文,抽查课文熟练度。4、生字卡片检查生字认读情况:重点指导“智(zhi)慧(hui)”;“县”可以结合生活识记;用熟字变偏旁“底、低”识记“抵”,“准、谁”识记“雕”;多音字“爪”可以通过来识记。5、交流质疑,并且疏通课文的结构:一自然段写赵州桥的位置在什么地方,什么时候,谁设计的和参加建造的,离现在多长时间了。先给赵州桥一个很简要的介绍,并且指出,赵州桥世界闻名。二自然段接着就写它设计的特点。写它与其它的桥不同的地方三自然段写桥的美观。四自然段写一座这样雄伟、美观的桥,是劳动人民写作好帮手11/19设计建造的,表现了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三、合作写字:1、“县”可以在识记时就提示写法:上面是两横,不是三横,且与竖相连。2、“设”的右上角的第二笔是横折弯,不是横折弯钩。3、“横”不要把“由”写成了“田”。4、“举”字下面只有两横,不是三横,并注意上面三点的写法。5、“参”的下面三撇的写法,占位。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认真模仿。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师:上节课我们通过朗读课文,知道了赵州桥是一座非常有名的桥,它的设计非常独特,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课文,去看看它到底为什么这么出名。它的设计到底有什么独到之处,请翻开书听老师读课文。2、请大家像老师这样读课文。(学生自由朗读,教师个别辅导)二、学习课文(一)学习第二自然段、同学们读得不错。下边让我们用心地把课文读懂:写作好帮手12/19师:谁先把第一段读一下?这座桥世界闻名,全世界很多人都知道这座桥。这座桥为什么这么闻名呢?因为它在设计上有独特的地方。第二段就写赵州桥在设计上的特点,下面请同学们默读第二段。一边看课文,一边看书上的插图,弄清赵州桥在设计上有什么特点,也就是它和别的桥比,有什么独特的地方。学生默读2、出示赵州桥的挂图,拿它跟别的桥比较,特别的地方是什么呢?(1)、别的桥下有桥墩,这座桥没有桥墩,只有拱形的大桥洞。这是它的第一个特点。非常雄伟,(板书长、宽)这么长的桥全部用石头砌成,没有桥墩,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横跨在三十七米多宽的河面上。(板书:只有一个拱形的大桥洞)(2)、一般的桥只有一个大桥洞,没有两边的小桥洞,而大桥洞顶上的左右两边,还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板书:各有两个拱形的小桥洞)3、理解“创举”:师:为什么说“这种设计,在建桥史上是一个创举?”写作好帮手13/19生:以前的桥从来都没有设计过桥身上加小桥洞,赵州桥却有了,并能减轻冲击力,节省石料。教师见机激发学生的自豪感。4、有感情的朗读第二自然段。(二)学习第二自然段1、这一段是写赵州桥的什么呀!课文中的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谁能找出来?第一句话告诉了我们,这段是写赵州桥的美观。2、第一句话好在哪里?既总结了前一个自然段的内容是写赵州桥的坚固,又提示大家这个自然段要讲的是赵州桥的美观。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这是一个过渡句。3、赵州桥的美观体现在哪些地方?主要体现在赵州桥栏板上的雕刻很美上。4、找出写这些雕刻很美的句子读读。图案有几种?(三种)指导朗读,并解决学生不懂的地方。(可以借助图片,让学生较形象的了解赵州桥栏板上的美丽图案。四、结尾升华1、师:这样一座设计独特、雄伟美观的大桥,是什么时候建的?设计人是谁?(隋朝、李春。)写作好帮手14/192、一个普普通通的石匠,他和广大劳动人民一起建造了这样一座桥,而且这座桥建造在远离今天一千三百多年前,举世闻名,所以,这充分表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赞扬了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板书赞扬劳动人民)五、看板书复述课文,试着背诵。六、课后拓展1、抄写自己喜欢的自然段,背诵自己认为写得很好的自然段。2、运用自己的语言夸夸赵州桥。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第四篇】教学目标:1、认读13个字。2、默读课文,能说出司马台长城和八达岭长城各有什么特点。3、向同学介绍自己看到的一处长城的景象。4、积累文中优美的词句。5、联系《龙》感受祖国的壮丽河山,进行爱国主义教育。6、培养学生搜集课外资料的能力。7、学习写景文章抓住景物特点的方法。写作好帮手15/19教学重点:了解两处长城各自的特点,感受长城的雄伟壮观。文本分析:课文介绍两处长城,分别用了小标题的形式。都写长城,但是介绍的方式不同:写司马台长城的时候是用介绍、说
本文标题:三年级上册语文教案【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882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