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精编5篇)
好范文解忧愁1/30《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精编5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精编5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1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能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说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的实验过程。通过对重点了理解和想象,感知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着求实的科学精神。3、学习通过具体的实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法。教学过程:一、直奔课题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29课《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板书课题,齐读课题。2、检查字词:信奉哲学违背宣布怀疑固执解释英镑伽利略胆大妄为好范文解忧愁2/303、想一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二、导读感悟(一)走进亚里士多德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是伽利略实验证明的,那亚里士多德是怎么说的呢?出示句子:“两个铁球,一个10磅,一个1磅重,同时从高处落下来。10磅重一定先着地,速度是1磅重的10倍。”1、亚里士多德何许人也?交流课前搜集资料。2、文中是怎么介绍的?出示句子:那时候,研究科学的人都相信亚里士多德,把这位两千多年前的希腊哲学家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真理。(1)“信奉”是什么意思?结合生活理解说说,只是“相信”的意思吗?(2)人们这样信奉亚里士多德,假如有人说他的话是错误的,会怎么样呢?你能从文中哪些词句能够体会到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3)谁要是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就会责备他:“你是什么意思?难道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从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你体会到了什么?(4)带着你的体会,自己再读一读这句话。读出好范文解忧愁3/30人们对亚里士多德的“信奉”“责备”的语气。(5)再读亚里士多德的话,指名读,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句话的?小结:当时,亚里士多德的话就是真理,不容置疑,不容更改。一千年过去了,有人怀疑吗?没有,两千年过去了,有人怀疑吗?有!谁这么有胆量?伽利略。(二)品读伽利略1、伽利略是怎么想的呢?出示语句:“他想:如果这句话是正确的,那么,把这两个铁球拴在一起,落得慢的就会拖住落得快的,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慢;但是,如果把拴在一起的两个铁球看作一个整体,就有11磅重,落下的速度应当比10磅重的铁球快。(1)指名读,说说伽利略是怎么想的?(2)伽利略想的这句话说了哪两层思,用句子中的一个字概括每层意思。(3)出示课件演示,从中你发现了什么?2、伽利略又是怎么做的呢?出示:伽利略带着这个疑问反复做了许多次试验,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的确说错了。(1)提出问题:伽利略做试验有什么特点?(反复、许多次)好范文解忧愁4/30(2)换词比较:(3)设境想象:伽利略反复做试验,每次做的都不同,可能有什么不同?你读出了一个什么样的伽利略?3、当伽利略要公开试验的时候,人们有什么反应?画出来,读好语气。4、你读出了人们对他的什么态度?用几个词来概括当时人们的态度。只有这两个人在说吗?想一想,还有人在说什么?5、人们的反映告诉了我们什么?面对人们的态度,假如你就是伽利略,你会怎么想?你犹豫了吗?你退缩了吗?伽利略的表现又让你感受到了什么?,6、多么不屈的伽利略,多么执着的伽利略!顶着巨大的压力,试验开始了。试验的结果到底怎样呢?出示句子:伽利略在斜塔上出现了。他右手拿着一个10磅重的铁球,左手拿着一个1磅重的铁球。两个铁球同时脱手,从空中落下来。一会儿,斜塔周围的人都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因为大家看见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了,正跟伽利略说的一个样。(1)指名读。人们惊讶了!他们信奉了两千多年的结论竟然是错误的!多么不可想象!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吧!一起读。好范文解忧愁5/30(2)想象补白:当看到两个铁球同时落地,伽利略走下斜塔时,人们有什么表现?7、理解:“这个时候,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三、鼓励质疑1、伽利略是怀疑亚里士多德的一句话,如果你碰到书中有错,你敢不敢提出来?仔细读读课文中亚里士多德说的话和第4段中写伽利略试验结论的话,你会发现也有值得怀疑的地方。2、读了这篇课文,你明白了什么呢?请你用一两句话把自己的感受写出来四、学习写法,积累言语1、总结写法:伽利略不畏困境、献身科学、实事求是、坚持真理的人物形象和崇高品质,课文是如何表现出来的?(一是选择怀疑权威、反复试验和公开试验三个典型事例;二是描写了人物心理、语言和动作。)2、课外练笔:选择自己熟悉的一个人,学用这种方法写一段话或1篇习作。3、课外阅读:推荐阅读《哥白尼的日心说》走近并结识更多的伟人。《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2好范文解忧愁6/30教学目的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读悟课文内容,渗透“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3、领悟“胆大妄为”、“固执”、“惊讶”等词语,体会“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对的”的意思。教学重难点使学生弄清伽利略产生疑问的根据,即由一个事实推导出两个相反的结论,进而体会“原来像亚里士多德……也不是全对的”的意思,渗透“不迷信权威,认真求实的”科学态度。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提出任务1、复习:上节课,我们初步学习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这篇课文,你们知道了什么?(学习回忆,教师小结,重点让学生说说人们是怎样信奉亚里士多德的)2、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请大家自读课文,待会儿请你们说说从课文中读懂了什么?二、自由读悟,初步感知好范文解忧愁7/301、学生读悟第三、四段,教师提醒学生边读边画,边读边议。2、学生简要复述课文内容,教师适时梳理并板书:“产生疑问──反复试验──公开验证”。三、细读课文,引导感悟1、细读第三自然段,领悟伽利略“产生疑问”的根据和“不迷信权威”的科学精神。⑴默读课文,划出第三自然段的中心句(“这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⑵扣紧中心句设问,引导学生读悟:①亚里士多德的哪句话,使伽利略产生了疑问?a、读读这句话并填空:这句话是说物体落下的速度与物体的重量(有,没有)关系,物体越________,落下的速度越___________。b、引导学生根据话意,划出示意图。(出示课件)②对这句话伽利略有什么疑问?他是怎么想的?a、教师引导学生读读课文有关句子,并边复述边画示意图。b、再读课文,并按课文内容填空:如果亚里士多德的话是正确的,……就可能产生两种结果:a、好范文解忧愁8/3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对于这两种不同结果,伽利略提出了什么疑问?(“这怎么解释呢?”)说明了什么?(善于思考,不迷信权威)2、细读第四自然段,领悟伽利略“试验结果”和“求实”的科学态度与方法:⑴伽利略“试验”的结果怎样?读读课文,用“~~~”划出来(两个不同重量的铁球……跟铁球的轻重没有关系)⑵这个结论可靠吗?你是从什么地方知道的?用“△”标出有关词语(反复、许多次、都、的确、总是、同时)⑶再读课文,按课文填空:(思考练习2,⑵)伽利略带着……结果都证明亚里士多德的这句话。两个不同……总是,铁球往下落的跟铁球的__________没有关系。3、细读第五、六自然段,领悟伽利略“公开验证”的意义和“敢于追求真理”的勇气。⑴读读课文,想想人们在观看试验前后的态度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并联系第二自然段填好范文解忧愁9/30表:试验前胆大妄为,固执,会让他丢尽了脸。试验后忍不住惊讶地呼喊起来态度变化研究科学的人都信奉亚里士多德,把他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思想变化这时,大家才明白,原来像亚里士多德这样的大哲学家说的话,也不是全都对的。⑵组织学生讨论(思考练习3):“原来像亚里士多德……也不是全都对的。”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联系生活实际说一说这句话给你的启示。(小结并板书“尊重而不盲目迷信权威”)四、朗读升华,读写结合1、结合板书,简要小结,让学生带着自己的感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附板书设计: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伽利略亚里士多德产生疑问反复试验不迷信权威公开试验勇于追求真理《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好范文解忧愁10/30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地试验过程,学习伽利略不迷信权威,执著求实地探求科学真理的精神。3、初步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理解伽利略实验的过程与结论,并受到启发。2、初步学习通过对具体事例及人物的动作、语言等描写来表现人物品质的方法。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流程:一、揭题导入,整体感知。1、揭题:今天,我们学习1篇新课文,看老师板书。(板书课题:25.《两个铁球同时着地》)咱们一起来读读吧!(齐读课题)正音、标调。2、理解“着地”。“着地”就是落地。“着”是个多音字,你会用它另外的读音组词吗?(请2—3位同学说)3、师:课题都理解了,那赶紧去读读课文吧,在读课文时,如果遇到难读的词语或句子多读几遍。4、师:你们有不认识、不会读的生词吗?(生答:好范文解忧愁11/30没有)你们真棒!师:我们今天学的就是发生在伽利略身上的一个故事。(板书:伽利略),这个“略”是我们要写的字,写这个左右结构的字时,左右宽窄大致相同,应注意左边的“田”部要占“各”字的中间。请同学们在书上练写一个。5、师:课文讲的是在伽利略身上发生的什么事呢?(请2位同学说:伽利略做试验的事)6、师:(指着课题)课题就是试验的结果。7、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想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叙述这个故事的,作者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什么?(生答,板书:疑问、试验、公开试验)二、学习1、2自然段。1、师:(学习课文第一段)课前的交流,让大家初步了解了伽利略,那文中又是怎样介绍的呢?(生答,找出第一段)师:他是个怎样的人呢?生答:他是个辩论家。师:辩论家就是说他的口才、辩论能力很强。表现在哪些方面呢?生:提问不寻常,老师很难解答。师:“寻常”就是(生:“平常”),“不寻常”就是(生:“不一般、很独特”)。好范文解忧愁12/30师小结:是啊,伽利略就是一个善于思考、见解独特的人。2、理解“信奉”。师:就在伽利略的那个年代,人们都很信奉亚里士多德。你们家里有谁信奉什么吗?生自由说生:我外婆信奉佛,我常常看到我外婆带庙里去烧香拜佛。师:你知道她去拜佛是为了什么吗?生:求佛祖保佑子孙健康、幸福。生:保佑大家平安。生:我奶奶去拜佛,求佛祖让我姐姐能考上大学。师:奶奶、外婆心中都有一个美好的心愿,她们觉得佛祖是能让她们实现这些美好的心愿的,对吗?那你们说说,奶奶外婆对佛祖,心中是一种怎样的感觉?生:崇敬的。生:是敬仰。生:很虔诚的。师:说的好。怀着崇敬的、敬仰的、甚至是虔诚的,这就是信奉。课文中,人们是怎么信奉亚里士多德的?(找出句子,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师:人们对亚里士多德就像信奉神佛一样,当别人怀疑亚里士多德,人们会(生答:非常愤怒的)。(带着好范文解忧愁13/30那份愤怒之情说说那些怀疑亚里士多德的人吧!朗读:你是什么意思?难道你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仅仅是愤怒对述说吗?生答:不是那是什么?生答:是责备带着我们进一步的体会再来读读。朗读:你是什么意思?难道你要违背人类的真理吗?)3、(课件出示:第二自然段)在这段话中,还有一对反义词,看谁找的又快又准。(指名答:信奉——怀疑)三、学习第三自然段。1、师:就当人们都信奉大哲学家亚里士多德,把他的话当作不容更改的真理时,年青的数学教授伽利略却对他说过的一句话大胆地提出了自己的疑问,有谁知道是哪句话吗?(多媒体出示句子:“亚里士多德曾经……产生了疑问。”,全班齐读)2、从伽利略的这一举动看,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生答:伽利略是个不迷信权威的人。)3、小结:正是其他研究科学的人的迷信与伽利略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让我们深刻地感受到了伽利略那不迷信权威的可贵品质。(板书:对比)4、师:伽利略的疑问是怎样产生的?请同学们自由地
本文标题:《两个铁球同时着地》教学设计(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8931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