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临时分类 > 高中化学教案样例三维目标【5篇】
写作好帮手1/23高中化学教案样例三维目标【5篇】【导读】这篇文档“高中化学教案样例三维目标【5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下载吧!新高中化学教案模板【第一篇】一、教材本节内容属于人教版上册第三单元课题1的内容。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典型生活经验出发,运用宏观现象帮助理解微观的原理,反过来,微观的原理也可用于解释这些宏观现象。将探究活动聚焦于“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这一核心问题。本节课对于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二、学情学生根据已有的生活经验已经认识了物质发生的不少奇妙变化,并且有了“物质之间为什么会发生变化”“物质到底由什么构成”等疑问。这些问题正是本课题的切入点,也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对初学化学的中学生来说,分子、原子这些肉眼看不到、手摸不着的微观粒子的确非常抽象,因此在本节课的授课中应该注意写作好帮手2/23形象直观,帮助学生建立微粒的观点。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知道物质是由微观粒子构成的;能说出分子的三条性质。2、能够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生活中某些常见的现象。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微粒的观点解释日常现象,学习日常现象与课本理论相结合的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数据、音像资料等分析分子的性质,提高对奇妙的化学世界的探索兴趣,认识到化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四、教学重难点重点分子的性质。难点运用分子的性质特点,解决生活中常见的现象。五、说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情境创设法、讲授法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包括了四个环节:导入新课、新课讲授、巩固提升、小结作业。我将会这样展开我的教学:写作好帮手3/23环节一:新课导入在这一环节中,我会结合实际创设问题情景:在学习氧气的性质时,做过硫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虽然实验是在实验台上完成的,但是很多人都闻到了二氧化硫的刺激性气味。不仅如此,生活中还存在很多类似的现象,由此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提起学习本节课内容的兴致。环节二:新课讲授1、物质由微观粒子构成在这里我会向学生演示品红在水中扩散的实验,他们通过观察品红分子在水中运动的现象和特点,会得出物质是由看不见的微小粒子构成的猜想。接着我会肯定他们的猜想,提出物质是由分子或者原子等微观粒子构成的,并且会通过出示苯分子、硅原子图片,说明肉眼不能直接观察到分子和原子,但是目前人类已经能利用现代科学技术直接观察到分子、原子,使学生感受到科学进步可以推动人类文明的发展。接下来我将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和理解微观粒子及其运动特点。2、分子的性质(1)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首先通过1滴水中分子数目的介绍让学生意识到写作好帮手4/23分子的质量和体积都很小。(2)分子间有间隔接着提出水、酒精都是由分子构成的物质,那么50ml水和50ml酒精混合,总体积是否等于100ml,请学生观看视频并解释原因。之后通过分析实验现象可知酒精分子和水分子之间是存在空隙的。我会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来分析固体、液体、气体分子之间的空隙大小关系,通过物质热胀冷缩的现象判断物质分子间的间隔与温度有关。接下来是分子的第三个性质,我会通过演示实验来引导学生。(3)分子总是在不断运动着,运动的快慢与温度有关。首先根据生活中衣服晒干、酒精蒸发等现象提问学生“分子还具有什么性质”引发学生猜想,接下来我会通过氨分子扩散现象来检验学生的猜想。由于氨分子扩散现象需要的时间较长,所以我会采用视频播放的形式来进行。通过实验现象的分析可以得到结论:分子在不断运动。并且利用这一结论解释品红在水中扩散、水蒸发、桂花飘香等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认识生活中的化学,感受化学的奇妙。写作好帮手5/23接下来补充事例:炒菜只需要几分钟菜就可以变咸,腌萝卜需要很多天,引发学生思考:分子运动的快慢与哪些因素有关,最终得到分子运动快慢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分子运动越快的结论。环节三:巩固提升提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用本节课学过的知识来解释,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景和社会实践中感受化学的重要性。了解化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关系,逐步学会分析和解决与化学相关的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环节四:小结作业化学学习不仅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还要关心学生学习的过程。课程最后,我会请学生回答本堂课的收获有哪些,可以回答学到了哪些知识,也可以回答学习的感受。最后布置作业:预习下一节内容并思考,从分子的角度来说,水的蒸发和水的分解两种变化有什么不同。为下节课的知识做好铺垫。七、说板书设计最后说一下我的板书,根据我的板书设计学生很明显能看出来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有哪些,并且我将其提纲挈领地反映在板书里,便于学生抓住要领。写作好帮手6/23新学期高中化学教学设计模板【第二篇】教学目标1、使学生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和用途。2、通过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实验,使学生了解鉴别它们的方法。3、使学生认识对比的学习方法。4、使学生学会归纳,总结。5、通过了解侯德榜制碱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精神。●教学重点的性质。2、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教学难点:过氧化钠和水、二氧化碳的反应。●教学用具投影仪、小试管、大试管、小烧杯、脱脂棉、胶头滴管、酒精灯、火柴、气球、小烧杯、铁架台、镊子,na2o2、na2co3、nahco3固体,nahco3、bacl2溶液,稀盐酸、澄清的石灰水、水、酚酞试剂。●课时安排:共1课时●第一课时:钠的氧化物:氧化钠与过氧化钠●教学过程[设问]有人打电话119,意味着有什么事情发生?[学生]有火情发生。写作好帮手7/23[设问]这时,我们首先想到用什么灭火呢?[学生]水、灭火器等。[讲解]通常使用的灭火器是由于反应产生了比空气重且一般不支持燃烧的二氧化碳。而今天,我却要用水和二氧化碳来点火,大家相信吗?[演示实验2—6]蘸有na2o2的脱脂棉与水的反应。[补充实验]在一个盛有少量碳酸钠固体的小烧杯中加入盐酸,并用镊子夹取蘸有过氧化钠粉末的脱脂棉伸入烧杯,脱脂棉剧烈燃烧。[补充实验]也可以用此法:用脱脂棉包一定量的过氧化钠,请学生用玻璃管吹气,过一段时间,棉花就会剧烈燃烧,所以也叫“吹气生火”[设问]发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什么呢?[展示过氧化钠][教师]原来,是这种叫做过氧化钠的化合物在起作用。[引入新课]由于钠的性质活泼,其化合物的种类繁多,用途也广。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钠的化合物。[板书]第二节钠的化合物[板书]一、过氧化钠[教师]由刚才的实验我们可知,na2o2可与h2o和co2发生化学反应,它们反应后的生成物是什么?写作好帮手8/23[演示实验2—5]把水滴入盛有na2o2的试管中,检验生成的气体,并在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讲解]由刚才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和溶液变红可推知,na2o2与水反应后生成了相应的碱naoh和o2,请大家写出该反应的反应方程式,并标出电子转移的方向和数目。[学生活动][教师板书]2na2o2+2h2o====4naoh+o2↑[讲解]na2o2与co2反应时也生成了o2(支持了脱脂棉的燃烧),同时生成了na2co3。na2o2既是氧化剂有时还原剂。[板书]2na2o2+2co2====2na2co3+o2↑[补充实验]在盛有少量酚酞试液的试管中逐渐加入na2o2粉末,振荡。[学生描述所观察到的现象]溶液先变红,后褪色。[讲解]上述实验说明了na2o2具有漂白性。实际应用中,我们常用其来漂白织物、麦秆、羽毛等。[投影思考题]1.呼吸面具中常用na2o2来做供氧剂,说明理由。应怎样保存?设问:na2o2与盐酸反应产物呢?学生完成[学生活动]2na2o2+4hcl====4nacl+o2↑+2h2o写作好帮手9/23[过渡]同样是由钠元素与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na2o,却有着与na2o2不同的性质。2022高中化学教案优秀模板【第三篇】教学目标了解钠的重要化合物的性质、用途。掌握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相互转化规律及性质的不同点。能力目标运用“对立统一”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分析掌握物质之间的相互关系。情感目标通过阅读材料“侯氏制碱法”,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方面的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教材分析钠的化合物很多,本节教材在初中已介绍过的氢氧化钠和氯化钠等的基础上,主要介绍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对于过氧化钠,重点介绍它与水的反应,及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同时,还简单介绍了过氧化钠的用途。其中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是本节的难点。对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重点介绍它们与盐酸的反写作好帮手10/23应,以及它们的热稳定性。同时,通过对它们的热稳定性不同的介绍,使学生进一步了解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鉴别方法。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同时也是本节的重点。本节教材与第一节教材相类似,本节教材也很重视实验教学。例如,教材中对过氧化钠、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介绍,都是先通过实验给学生以感性知识,然后再通过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分析,引导学生共同得出有关结论。这样编写方式有利于学生参与教学过程,使他们能主动学习。教材最后的家庭小实验,具有探索和设计实验的性质,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培养能力。在介绍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及它们的热稳定性时,采用了对比的方法,这样编写,可使学生在比较中学习,对所学知识留下深刻的印象,有利于理解、记忆知识,也有利于他们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教材也重视知识在实际中的运用及化学史的教育。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来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对学生进行化学史方面的教育及爱国主义教育。教法建议1、加强实验教学。可将一些演示实验做适当的改进,如〔实验2-5〕可改为边讲边做实验。可补充Na2O2与CO2反应的实验,把蘸有Na2O2的棉团放入盛有CO2写作好帮手11/23的烧杯中,观察棉团的燃烧,使学生更好地理解这一反应及其应用。还可以补充Na2O2漂白织物的实验,以说明Na2O2的强氧化性。Na2O2的性质也可运用滴水着火这一引人入胜的实验来引入。2、运用对比的方法。对于Na2CO3和NaHCO3的性质,可在学生观察和实验的基础上,让学生填写表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使他们积极参与。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及训练学生科学的方法。3、紧密联系实际。教学要尽可能地把性质和用途自然地联系起来。对NaHCO3的一些用途所依据的化学原理(如制玻璃、制皂),可向学生说明在后面的课程里将会学到。4、阅读材料“侯氏制碱法”是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素材。指导学生认真阅读,或参考有关我国纯碱工业发展的史料,宣扬侯德榜先生的爱国主义精神。也可指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利用综合实践活动课进行侯氏制碱法讲座。教学设计示例课题:钠的化合物重点: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的性质及其鉴别方法难点: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的反应写作好帮手12/23教学过程[提问]钠与非金属反应,如Cl2、S、O2等分别生成什么物质?而引入新课1、钠的氧化物(1)展示Na2O、Na2O2样品,让学生观察后总结出二者的物理性质。(2)演示课本第32页[实验2一5]把水滴入盛有Na2O2、Na2O固体的两只试管中,用带火星的木条放在试管口,检验生成气体(图2-6)。演示[实验2-6]用棉花包住约Na2O2粉末,放在石棉网上,在棉花上滴加几滴水。观察发生的现象。让学生通过观察现象分析出钠的氧化物的化学性质。①Na2O、Na2O2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放出氧气)Na2O+H2O=2NaOH(不放出氧气)②Na2O2、Na2O与CO2作用2Na2O2+2CO2=2Na2CO3+O2↑(放出氧气)Na2O+CO2=Na2CO3(不放出氧气)[讨论]①Na2O2是否是碱性氧化物②Na2O2是否是强氧化剂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可得出结论:写作好帮手13/23Na2O2与水作用除生成NaOH还有氧气生成,与二氧化碳反应除生成Na2CO3外也还有氧气,所以Na2O2不是碱性氧化物,由于与某些物质作用产生氧气,所以是强氧化剂。[补充实验]Na2O2溶于水后①作有色织物的漂白实验,有色织物褪色。②将酚酞试液滴入该溶液,酚酞开始变红,又很快褪色。[结论]过氧化钠有
本文标题:高中化学教案样例三维目标【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974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