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本【4篇】
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本【4篇】【导读】这篇文档“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本【4篇】”由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希望这篇范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吧!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本【第一篇】一、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4—50页的内容。二、教材分析: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学生已经学过加法、减法,这一节是学生学习乘法的开始,由于学生没有乘法的概念,加之这个概念又难以建立,在这种情况下,教材一开始就专列了一节乘法的初步认识,使学生知道乘法的含义,为以后学习乘法的其它知识奠定十分重要的基础。教材十分重视让学生实际操作,首先提出了让学生摆一摆、算一算。通过实物图、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相对照;乘法算式的读法、意义与乘法算式相对照。这样形数的有机结合,使学生初步认识乘法。在认识乘法过程中学会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从中我们可以清晰地得出二个知识点:一是初步认识相同加数及相同加数的个数,从而引入乘法,这是本节教学的一条主线。二是乘法算式的写法和读法,这是理解乘法的意义和实际计算的基础。2、教材的编写意图“乘法的初步认识”内容的编排,分两个层次:第一,以学生活动情境提供同数相加的式题,进而引出乘法运算。第二,沟通同数相加和乘法的关系,说明乘法算式各部分名称。教材结合具体活动情景,从让学生认识相同数相加开始,结合具体的事例,通过动手操作、观察、探究等学习活动,逐步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掌握乘法算式各部分的名称。这样编排由学生活动中同数相加的计算引出乘法,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乘法”产生亲切感。3、教材重点和难点重点: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解决重难点的策略:让学生用三角板、五角星、小雨伞和小棒,通过小组合作,动手操作来理解和掌握乘法的算理。三、学前分析学生在已经学过多个数相加的基础上,初步来学习乘法对学生来说并不困难。我班学生大部分能掌握,有一小部分不能很好掌握,对于这几个小朋友还需花时间来辅导帮助他们理解两位数减法的算理。四、目标预设1、使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2、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认识乘号。使学生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3、在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4、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写出乘法算式。5、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五、课时安排2课时六、教学过程课前5分钟(略)(一)情景导入1、小朋友们你们喜欢摆小棒吗?(出示小朋友们摆小棒的情景。他们边摆小棒边进行对话:“我会用小棒摆小旗。”“我摆了五棵小树。”“我也会摆。”“我也会。”)师:你们会摆吗?你们会摆什么呀?(学生踊跃回答。)师:你们会用小棒摆这么多的作品,那咱们也来做一个摆小棒的游戏好吗?(生:好!)师:请你选一个自己最喜欢的图案,老师帮你看着时间,看看你在规定的时间里能摆出多少个相同的作品。(学生操作。)师:谁愿意给大家介绍一下你的作品?生1:我摆了3座小房子。生2:我摆了2颗星星。生3:我摆了10个三角形。生4:我摆了4棵小松树。(二)、发现问题,合作探索,解决问题1、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用不起眼的小棒摆出了这么美丽的作品。那么,请你观察一下你摆了几个作品?一个图案用了几根小棒?你摆的作品一共用了多少根小棒呢?你能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学知识来解决这个问题吗?请你把算式写在作业纸上。(学生活动)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算式:6+6+6=7+7+7+7=3+3+3+3+3+3+3+3+3+3=3、师:小朋友们通过摆小棒列出了那么多加法算式,观察这些算式你发现了什么?生:都是一样的数。4、师:对,每个算式中的加数都相同。小朋友们,以前我们学的加法顶多只有三个数相加,今天小朋友们列的加法算式有这么多数加在一起,你们能列出这么长的算式,真了不起。如果老师给你足够的小棒让你继续摆,你打算摆出多少个?你还能列出算式吗?(生:能)如果你摆了100个作品,你还能列出加法算式吗?(学生:能!)那你想像一下你列的算式会怎么样啊?生1:算式很长。生2:本子上都写不下了。生3:可能写满了黑板也写不完算式。生4:写起来太麻烦了。5、师:是啊,看来这样的算式写起来还真麻烦。那你们能不能研究一种写起来简便的方法,让很长的连加算式变得简便点呢?例如黑板上同学列的这个10个3相加算式,能不能想个办法让这个算式写起来简单些,或者发明一种新的表示方法来代替这个加法算式呢?《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反思在学校进行的教研活动中,我讲了二年级的《乘法的初步认识》这一课,这是小学生第一次接触有关乘法的知识,在新课的导入时,我主要是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为基础,提问学生有关乘法你们了解哪些知识?学生从各个方面说,首先教师对学生已有的知识做一个了解。其次为揭示“相同加数”和“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意义为新知识的学习作了铺垫。巧妙设疑,创设情境,激发起学生求知的欲望。本节课教学中,充分相信学生的能力,让学生通过自己活动去探究生成。如新课阶段,教师让学生算一算每个图形各用了几根小棒,列出算式。这时,并不规定列加法算式,而是让学生自由发挥,有的列出加法,有的列出乘法算式,然后通过对左右两边算式的观察比较发现加数相同时可以改写成乘法算式,加数不同时不能直接改写成乘法。在学生动手操作的基础上,认识乘法,建立乘法的概念。放手让学生自己尝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加法算式与乘法算式,表示的意义一样,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两种算式的写法与读法不一样。求几个相加数的和,用乘法计算比较简便。简便在写法与读法上。通过观察、比较和概括,达到初步认识乘法的目的,并培养学生分析、综合、抽象、概括的思维能力。精心设计的练习,避免了集中练习对学生造成的疲劳感,特别是在课的末尾安排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表示“5×2”的意义,将趣味性、创造性、思维性融为一体,丰富了学生对乘法的认识,同时也让学生体会到学习数学的乐趣。由于给了学生自由发挥的空间,学生的情绪饱满,参与面广,思维活跃,学生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主体地位,学习效果非常好。本节课主要的问题是我没有掌握好学生自学的时间,这个环节放的有点时间多了,导致后面的练习时间紧,这说明教师还是对学生的能力不是太了解,就这一点也希望和其他老师们共同探讨研究一下。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本【第二篇】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44~46页的内容。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乘法产生的过程,初步感知乘法的含义。2、知道乘法算式的读法,认识乘号。3、在探索乘法算式的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4、能与同伴合作探究,写出乘法算式。5、在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初步体验乘法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学重点:初步了解乘法的含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教学难点:理解乘法的含义。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1、出示课件。小朋友们去过游乐园吗?去游乐园干什么?今天这节课老师要求大家带着一双数学的眼睛去逛逛游乐园。(课件出示主题图)2、引导学生观察画面。(1)从面画上,你们看到了什么?(2)根据你们看到的情景能不能提出一些数学问题?(3)想一想:怎样才能解决这些问题?(4)学生汇报,教师板书:3+3+3+3=122+2+2+2+2+2=124+4+4+4+4=203+3+3=9(5)请同学们看看这些算式,它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它们的共同点是每一道算式中的加数都是相同的。像这样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可以用另一种运算表示,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乘法。(板书课题:乘法的初步认识)二、探究新知1、引导学生写出乘法算式,教学读法。(1)“3+3+3+3=12”这道加法算式,如果用乘法去计算,该怎样写?(2)如果有更多的3相加,例如10个3、100个3又该怎么写?(3)这道题的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结果是多少?像这样好多个3相加求和的,还可以用“乘法”来算。我们就先来研究3+3+3+3这道算式吧,数学家们把4个3连加的算式写成乘法算式是——板书:3×4=12。(4)认识“×”号。“×”号,它与我们认识的加号、减号一样,也是一种运算符号。(5)教学乘法算式的读法。3×4=12读作:3乘4等于12。(6)教学“3×4=12”的意思。“3”表示相同加数,“4”表示相同加数的个数,“12”表示相同加数的和。(4个3相加可以写成3×4=12,也可以写成4×3=12,这里都表示4个3相加。)(7)请同学们将其余三道加法算式也改写成乘法算式。(8)听学生汇报,评价学生的汇报结果。2、玩游戏。(1)同学们喜欢用小棒摆图案吗?现在我们就和图中小朋友们一起摆一摆图案,比比看谁摆得又快又好!(2)出示例子。(3)说一说摆出了什么图案?(4)要摆出这些漂亮的图案,分别要用多少根小棒?A、组织学生交流(教学根据学生回答相应板书)。B、让学生仔细观察,将板书的算式进行分类。C、引导学生发现上面算式的加数有什么特点?(一边加数相同,一边加数不相同)(5)想一想:14+6=20能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为什么?(不能改写,只有加数相同才能改写成乘法算式,因为这两个加数不相同,所以不能写成乘法算式。)三、巩固练习。1、完成教材第46页“做一做”。2、完成教材练习九第1、2、3、4题。3、试一试,你是最棒的。6×3读作(),表示()5×4读作(),表示()2×7读作(),表示()4、我最棒。()+()+()+()+()=()×()四、课堂小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几个相同的数连加,可以用乘法计算。写乘法算式时,要明确相同的加数是几、有几个这样的加数,在这两个数中间写上乘号。读乘法算式时,按从左到右的顺序读。这节课,同学们都学了不少新知识,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的知识。板书设计:乘法的初步认识3+3+3+3=122+2+2+2+2+2=124+4+4+4+4=203+3+3=93×4=12读作:3乘4等于12。4×3=12读作:4乘3等于12。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本【第三篇】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4~46页例1,练习九的第1~4题。教学目标:1、学生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知道同数相加可以用乘法计算,体会乘法算式的简便性,掌握乘法算式的读法和写法,知道乘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2、通过情境活动,培养学生分析、比较、综合、抽象概括等初步逻辑思维能力,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合理性。3、渗透数学知识来源于实践的思想,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体会乘法运算的意义,能把相同加数连加改写成乘法算式。教学难点:理解同数连加与乘法的关系。教具、学具准备:教科书第44页游乐场情景放大图,以练习九的第2题为基本内容的乘法算式卡片;每个学生准备20~30根小棒。教学过程:一、情景引入。1.出示游乐场情景图。师:小朋友们节假日你们喜不喜欢跟爸爸妈妈去公园里的游乐场玩呀!生:喜欢。师:那今天你们愿不愿意跟蔡老师去公园里的游乐场看看呢?生:愿意。师:瞧,他们玩的多开心呀!我们来看这些小朋友和他们的爸爸、妈妈在做什么。(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向画面。)2.让学生观察画面,提出问题。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从图中你都看到了什么?谁来说一说?生:有摩天轮、过山车、小火车......师:你能根据你所说的提出一些数学问题吗?适当给予启发引导:有小朋友跟爸爸、妈妈坐小火车,瞧;这列小火车上坐了多少人呢?(请学生自由发言,提出问题。)生1:过山车上坐了多少人?生2:5个观缆车吊厢里有多少人?3.解决问题。师:同学们真棒!发现了这么多问题,谁能解答刚才的问题呢?(1)算一算:(学生解答,教师有选择地板书算式)3+3+3+3=122+2+2+2+2+2+2=124+4+4+4+4=20(2)交流计算方法和结果。师:小朋友们,要分别算出玩各种游戏的人数,除了用加法计算外,还有其他方法吗?那么就请小朋友和老师一起去寻找。二、新课。1.摆图形游戏。谈话:同学们会用小棒摆图形吗?请同学们拿出准备好的小
本文标题:乘法的初步认识教学设计范本【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39832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