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伯牙绝弦》教案【参考4篇】
好范文解忧愁1/17《伯牙绝弦》教案【参考4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伯牙绝弦》教案【参考4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伯牙绝弦》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1.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感情。2、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和魅力,初步了解学习、理解古文的方法。3、积累更多的中华经典诗文。二、能力目标:能利用所学方法去自主朗读学习其他古文。三、情感目标:感受知己的难觅,赞颂心心相印、心灵相通的真挚友情。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导语:有一段友谊至诚至深,感人肺腑;有一对朋友心心相印,心灵相通;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古文《伯牙绝弦》。好范文解忧愁2/17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感受古文的魅力。1、齐读课题。2、解题。你们知道伯牙是谁吗?怎么知道的?(板书:查阅资料)“绝”是什么意思?怎么知道的?(板书:借助注释)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板书:变通理解)二、整体读文,感受古文的节奏韵律1、质疑:伯牙为什么绝弦?带着问题走进课文,朗读古文。2、出示学习古文的方法。3、读通全文。①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正腔圆。教师抓住不足适时指导,并出示节奏指导朗读。预设:“兮”是语气词,应延长,所以要停顿,但不用强调重读。最后一句,师可直接出示节奏,领读。②教师范读。③学生根据节奏自由朗读。④检查朗读。先指名,再齐读,过渡:读古文不仅要读出它的节奏韵律,还要读出好范文解忧愁3/17情感,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体会人物情感。三、品读古文,悟知音导语:在刚才的朗读中,我们知道这个故事讲了两个人物,一个是——伯牙(板书),一个是——子期(板书)。1、默读古文,揣摩意思。同学们默读古文,想一想,古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你读懂了哪句话的意思,不要忘了借助注释,变通理解。小组交流古文意思。把你读懂的句子意思,说给本组同学听,请同学评价是否准确。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同学们,你读懂了哪句话的意思?预设:句1:这两个“善”字理解为?——(擅长,善于)。老师通过查阅工具书,发现善有擅长、善于的意思。所以“使用工具书”是理解古文字词的一个好方法。(板书:使用工具书)句2:这里的善和前面的善是一个意思吗?若学生不理解,可先说说后面文字的意思,再来推测善的意思。(板书:联系上下文)(应指2至3名学生说句子意思,再要求朗读,读出泰山雄伟壮观之意。)好范文解忧愁4/17句3:同上指导,然后2、3句全班齐读。句4:学生说出意思后,指导朗读时,强调“必”重读。句5:学生说出意思即可,暂不作过多拓展。2、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领会“必得之”的含义。导语:我想,作为名满天下的音乐家,伯牙的琴声里不单只有高山流水,可能还有——(出示词语,教师引读)好一个善弹的伯牙,好一个善听的子期,这正是——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板书所念和必得之)无论伯牙是所志,所念,所想,钟子期都——必得之。我想问,子期听懂的仅仅是伯牙的琴声吗?还听懂了什么?什么心声?(可再次引读2、3句中的内容)怎样的人才能弹出如泰山般雄伟壮观,如江河般宽广豪迈的曲子?小结:原来钟子期不仅在说琴声,也道出了伯牙倾注在琴声里峨峨泰山一般的志向、洋洋江河一般的胸怀。伯牙虽为宫廷乐师,与皇宫贵族做伴,人们只知他琴艺高超,琴声美妙,但他寄托在琴声中的志向和胸怀他们能得之吗?唯有谁得之?谁必得之?这才是——(齐读第四句)好范文解忧愁5/17这样的默契,我们可以用哪些成语来形容?是啊,只有这样心心相印、心有灵犀的人,才可以叫做——知音(板书)配乐,师生对读。(老师和你们一起来读读这篇古文,好吗?)读着,读着,发现前面四句,在语言编排上是一句——伯牙,一句——子期,这让我们仿佛看到当时的他们,一个在鼓,一个在听,一个在倾诉,一个在回应。这是何等的幸福,何等的默契!从此,高山流水成了知音的象征,伯牙、子期成了知音的代表。3、知音之死,感悟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真谛。导语:这对知音约定第二年中秋在老地方见。可是,当伯牙赶去的时候,看到的是钟子期那冰冷的坟墓,原来分手后不久,子期就病死了。我们齐读最后一句。你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引导学生从体会到的情感中朗读最后一句)悼知音俞伯牙为了表达自己丧失知音之痛,在钟子期的墓前写下了这首短歌。(师生共读)这绝的是弦,不绝的是对知音深深的怀念之情啊!子期一死,俞伯牙又要回到那无人理解的生活中去,就算他有再高的琴艺,又有谁能真正听懂,走进他的内心好范文解忧愁6/17呢?因此,子期死——(齐读最后一句)四、高山流水,回味知音,诵读全文古人说“士为知已者死”,伯牙绝弦所喻示的正是一种真知己的境界,这也正是它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魅力所在。后人为了纪念这知音之情,根据这个故事谱成了《高山流水》这首曲子。让我们伴着这段动人的曲子,再一次朗诵全文。五、作业出示1篇小古文《北人不识菱》,学生运用所学方法自学古文。《伯牙绝弦》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了解祖国悠久灿烂的古代文化,感受文言文独有的语言特点和魅力,激发学生学习文言文的兴趣。2.读准字音,读通课文,能借助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用自己的话初步讲讲这个故事。3.通过朗读,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体会知音难觅,珍惜知音的情感。教学重点:1.指导学生正确、流利、较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朋友间相互理解、相互欣赏的真挚友情,感受艺术(音好范文解忧愁7/17乐)的美好。2.通过朗读,读出自己的理解,读出自己的感悟。教学难点:通过朗读,体会伯牙为纪念知音子期而破琴绝弦的情感。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解题质疑,引入课文。初读课题后,学生理解“绝弦”的意思,大致了解伯牙,就课题提出疑问。二、读准字音,初知课文。1.学生自由练读。2.检查初读情况,读准字音,读通句子。三、联系注释,读懂文意。1.指导学生联系注释尝试疏通文意,并练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2.在学生讲述时,教师相机指导理解重点词句“善”“志”等。3.学生练习朗读,读出文言文韵律。四、深入体会,品味文情。思考:伯牙为何绝弦?好范文解忧愁8/17(一)感悟“知音相遇之喜”1.学生自学:你是从哪些语句感悟到伯牙、子期就是知音,勾划相关的语句,读一读,品一品。2.学生交流,教师相机点拨,引导学生理解善鼓的伯牙志在高山与流水时,善听的子期能准确听懂伯牙的琴音所传达的心声。学生练习朗读,读出文言文的韵味。拓展理解“伯牙所念,子期必得之”。师生共读,表达知音相遇之喜。(二)感悟“知音离世之悲”借助冯梦龙《警世通言》中《俞伯牙摔琴谢知音》的部分内容,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伯牙为何破琴绝弦。学生练读,体会伯牙失去知音的复杂情感。对比朗读,再次体会知音离世之悲。五、回味诵读,升华文心。1.善鼓的伯牙为了知音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此时此刻,你想说些什么?2.学生讨论,教师点拨。3.师生诵读全文。《伯牙绝弦》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目标好范文解忧愁9/17基础知识积累会读会写文中出生的生字新词,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方法与能力背诵课文,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词句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讲这个故事。情感与思想积累中华经典诗文,感受朋友间真挚的友情。拓展与延伸阅读《伯牙学琴》重、难点突破重点是让学生凭借注释和工具书读通、读懂内容,在此基础上记诵积累。教学手段本课采用多媒体flash课件进行教学。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非常注重友情的民族,中华文化在这方面最形象最深刻的阐释,莫过于春秋时期楚国俞伯牙与钟子期的故事。“伯牙绝弦”,是交朋结友的千古楷模,它流传至今并给人历久弥新的启迪。正是这个故事,确立了中华民族高尚人际关系与友情的标准,说它是东方文化之瑰宝也当之无愧。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故事。板书课题:伯牙绝弦好范文解忧愁10/17二、初读古文。1、回忆我们五年级上册学习的《杨氏之子》一课的学法,说说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学习这篇古文效果会好一些呢?教学提示:学习古文方法有两点:一是要读通,即要符合断句的要求;二是要读懂,即结合课文注释理解古文的意思。这两点是相辅相成,相互影响的。要求学生运用以前学过的方法来学习本课。2、学生读课文,教师加以指导。教学提示:根据学生读古文的情况,可以判断出学生在文中的哪些地方理解得不够。以进行有针对性的引导。课件展示:范读并画面提示: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三、理解课文的意思。教学提示:结合注释理解古文每一句话的意思,有不明白的地方可以讨论交流,确实自己不能解决的,可以向老师求教。然后,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故事的意好范文解忧愁11/17思。可用意译的方法,也可采用意译加直译的方法。四、有感情地读古文。1、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与对“朋友”感情的体会,自由读古文。2、学生个性化朗读古文主。3、学生齐读古文。4、试着背诵古文,时间大约是5分钟。五、课件展示:伴着高山流水的音乐读古文。六、作业:搜集一些关于交友的名言附:古今交友的名言名句“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之交淡如水”“莫逆之交”“士为知己者死”“管(仲)鲍(叔牙)之交”“刎颈之交”“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忘年之交”“患难之交”“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酒逢知己千杯少”等。《伯牙绝弦》教案【第四篇】教学目标一、知识目标:好范文解忧愁12/171、朗读课文,体会人物感情。2、感受文言文的特点和魅力,初步了解学习、理解古文的方法。3、积累更多的中华经典诗文。二、能力目标:能利用所学方法去自主朗读学习其他古文。三、情感目标:感受知己的难觅,赞颂心心相印、心灵相通的真挚友情。教学过程一、解题导入导语:有一段友谊至诚至深,感人肺腑;有一对朋友心心相印,心灵相通;一个故事千古流传,令人吟诵至今,它就是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古文《伯牙绝弦》。这节课,让我们走进课文,感受古文的魅力。1、齐读课题。2、解题。你们知道伯牙是谁吗?怎么知道的?(板书:查阅资料)“绝”是什么意思?怎么知道的?(板书:借助注释)谁来说说课题的意思?(板书:变通理解)二、整体读文,感受古文的节奏韵律好范文解忧愁13/171、质疑:伯牙为什么绝弦?带着问题走进课文,朗读古文。2、出示学习古文的方法。3、读通全文。①指名朗读,要求读准,字正腔圆。教师抓住不足适时指导,并出示节奏指导朗读。预设:“兮”是语气词,应延长,所以要停顿,但不用强调重读。最后一句,师可直接出示节奏,领读。②教师范读。③学生根据节奏自由朗读。④检查朗读。先指名,再齐读,过渡:读古文不仅要读出它的节奏韵律,还要读出情感,我们再次走进课文,体会人物情感。三、品读古文,悟知音导语:在刚才的朗读中,我们知道这个故事讲了两个人物,一个是——伯牙(板书),一个是——子期(板书)。1、默读古文,揣摩意思。同学们默读古文,想一想,古文讲述了一个什么故事,你读懂了哪句话的意思,不要忘了借助注释,变通理解。好范文解忧愁14/17小组交流古文意思。把你读懂的句子意思,说给本组同学听,请同学评价是否准确。全班交流,教师相机指导有感情地朗读。同学们,你读懂了哪句话的意思?预设:句1:这两个“善”字理解为?——(擅长,善于)。老师通过查阅工具书,发现善有擅长、善于的意思。所以“使用工具书”是理解古文字词的一个好方法。(板书:使用工具书)句2:这里的善和前面的善是一个意思吗?若学生不理解,可先说说后面文字的意思,再来推测善的意思。(板书:联系上下文)(应指2至3名学生说句子意思,再要求朗读,读出泰山雄伟壮观之意。)句3:同上指导,然后2、3句全班齐读。句4:学生说出意思后,指导朗读时,强调“必”重读。句5:学生说出意思即可,暂不作过多拓展。2、多种形式引导学生领会“必得之”的含义。导语:我想,作为名满天下的音乐家,伯牙的琴声里不单只有高山流水,可能还有——(出示词语,教师引读)好范文解忧愁15/17好一
本文标题:《伯牙绝弦》教案【参考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40208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