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鸟的天堂》精编教学设计精编3篇
好范文解忧愁1/22《鸟的天堂》精编教学设计精编3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鸟的天堂》精编教学设计精编3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鸟的天堂》教学设计方案1教学目标:1.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中自己喜欢的部分。3.默读课文,理解内容,感受文中描写的“鸟的天堂”那人与自然友好相处的和谐之美,增强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4.领悟作者抓住景物特点进行静态、动态描写和寄情于景的表达方法。教学重点:1.了解大榕树的外形特点,体会“鸟的天堂”的含义。2.学习描写事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好范文解忧愁2/22教学难点:理解文中含义较深的句子: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3.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检查预习情况,质疑问难。2.学会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下列词语:纠正、逼近、做巢、树梢、静寂、应接不暇。3.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主要内容。4.理清课文脉络。教学过程:一、导入1.巴金是我们比较熟悉的著名作家,以前曾经读过他的《海上日出》。今天我们再来学习1篇他的作品。板书课题。好范文解忧愁3/222.播放《鸟的天堂》情景朗读,边看边思考:作者去了几次“鸟的天堂”,分别看到了什么景色?你喜欢哪一次的?为什么?二、预习课文1.读通课文,学习生字新词。2.“天堂”指什么?在文中怎样理解?文中“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3.认真读读课文,想一想,鸟的天堂指什么,作者去了几次,看到的景象有什么不同。4.再想一想,作者是怎样描写景物、表达感情的。5.朗读课文,划出文中你认为写得美的词句来读一读、细体会。6.质疑。三、交流预习情况1.指读课文,正音。2.解题。3.交流学习生字新词的收获。4.作者几次去“鸟的天堂”?每次看到的有什么不同?(作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第一次是在黄昏鸟都栖息了。因此作者着重描写了“天堂”本身——大榕树的奇特景象;第二次,是在第二天早晨,太阳刚刚升起好范文解忧愁4/22的时候,正是鸟儿最活跃的时刻,所以着重写了“天堂”里的居民——鸟儿热闹活动的情景。)5.美读。6.质疑,同学间通过交流仍然解决不了的问题,留待深入学习时解决。四、理清课文脉络我们把作者两次游览“鸟的天堂”各为一段,那全文可分成几段?各段的大意是什么?第一段(1-4):傍晚,“我”和朋友们划船出去游玩。第二段(5-9):“我”和朋友们第一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三段(10-13):第二天早晨,“我”和朋友们再次经过“鸟的天堂”时看到的情景。第四段(14):作者对“鸟的天堂”的赞美和留恋。五、布置作业1.抄写生字新词2.朗读课文。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分析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初步了解课文描写景物静态和动态的方法。好范文解忧愁5/223.体会作者热爱大自然、赞美大自然的思想感情。教学过程:一、学习第一段1.读一读,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出来的?2.练习朗读,体会作者游玩时愉悦的心情。二、学习第二段1.投影出示课文插图,读读描写大榕树的句子:(1)用一个词或一个短语概括说说这是一棵怎样的大树。(2)作者是按什么顺序描写榕树的?主要写了榕树的什么特点?2.理解重点语句,学生交流、教师点拨:(1)我有机会看清它的真面目,真是一株大树,枝干的数目不可计数。枝上又生根,有许多根直垂到地上,伸进泥土里。(2)那翠绿的颜色,明亮地照耀着我们的眼睛,似乎每一片绿叶上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3.指导朗读。4.小结:这一段作者由“远”及“近”地对榕树的大小,它的根、叶、干、枝的形状、颜色、大小等进行了描写,好范文解忧愁6/22这是静态描写。三、学习第三段1.指名读第三段,大家思考:这一段主要写了什么?2.再读讨论:作者是怎样描写众鸟纷飞的活动情景的?标出有关语句,体会作者当时的心情。3.感情朗读,体会这一段作者是怎样描写的。4.小结:这一段作者主要写了鸟的活动——不同大小,不同羽色,不同动态的鸟,构成了一幅“百鸟图”。是对事物变化活动的描述,这是动态描写。四、学习第四段1.自由读第四段,说说你从哪些语句中读懂了什么。2.理解重点句: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3.感情朗读。五、围绕重点,学习表达方法我们知道这篇课文按游览路线写了作者两次到“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两天的记游,重点不同,方法也不同。那么作者是怎样来写所见所闻的,我好范文解忧愁7/22们一起来研究。1.默读课文相关部分,思考:(1)作者第二次去“鸟的天堂”和第一次去“鸟的天堂”有什么不同?(2)这棵大榕树为什么会成为鸟的“天堂”?(3)文中哪些地方是静态描写?哪些地方是动态描写?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2.讨论交流六、总结1.总结全文,归纳中心。2.学习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什么启发?七、布置作业1.朗读课文,把自己喜欢的部分背下来。2.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句子?请你把它抄下来。3.“鸟的天堂”已成为一处游览胜地。请你根据课文内容,并搜集一些有关材料,为导游写1篇解说词。《鸟的天堂》教学设计2一、整体感知,激发情感1、同学们,昨天我们同巴金老先生一同去了鸟的天堂,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2、作者去了鸟的天堂,发出了怎样的感慨。(这美好范文解忧愁8/22丽的南国的树。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分别是在什么情况下有感而发的呢?谁能与作者心通,有感的读出作者的心声。3、“鸟的天堂”到底指的是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一看这棵神奇的树。(设计意图:通过抓住作者去了“鸟的天堂”发出的感慨导入新课,并通过有感情地品读作者的心声,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热情,拉近了学生、作者、文本之间的距离,为下文的学习奠定了感情基础。)二、品词读句,感悟这美丽的南国的树1、指名读5-9自然段,思考这棵有什么特点?2、默读思考:作者是怎样写出这棵大榕树的特点的?把你感触最深的句段多读两遍,在旁边写上你的体会。3、交流:(1)预设学生可能会首先读第7自然段,并会强调“大”字。师:你强调了“大”字,想用朗读突出榕树的特点大,有没有不同的看法。老师认为应该强调“一”,谁能帮老师说说理由。是啊,这句话是承接前面的争论而来的,让我们先去看看他们是怎么争论的,谁能读一读5、6自然段。从他们的争论能看出榕树的特点吗?这两段该用好范文解忧愁9/22什么语气读呢?指导朗读。(2)到底是怎样的一株大榕树,让我们如此的争论,让我们再来看一看第7自然段,指名说一说。“不可计数”什么意思?指导看第一幅插图。谁能用一个词语表示大榕树的大(独木成林)。一个“卧”字让你仿佛看到了什么?想了什么?再引导看第二幅插图。谁能用朗读来展示大榕树的“大”。师:人常说“独木不成林”,但这棵却覆盖整个小岛,形成独木成林的奇观,她是那样安详、优雅、自然、宛若一个隔离尘世的人间天堂,难怪作者这样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齐读)(3)学生引出第8自然段,闭目听老师读,你仿佛看到了什么?“颤动”什么意思?换成“抖动”行吗?想像“颤动”和“抖动”的样子,引导学生联系整个句子,理解颤动表现了新的生命虽是弱小的,但生命力是旺盛的。师:多么旺盛,充满生机的大榕树啊!难怪作者如此赞叹——这美丽的南国的树。(回读)让我们一起齐读这一段。好范文解忧愁10/22(4)如果你是一只小鸟,你愿意来这棵南国的树上安居乐业吗?可是作者却没有看见一只鸟的影儿。“鸟的天堂”里没有一只鸟,对吗?让我们再次走进鸟的天堂。(设计意图:语文是基础工具性学科。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段进行朗读、思考、想象、感悟,进行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训练,做到了扎扎实实学语文。)三、品读想像,渗透写法1、闭目听老师读11-13自然段,想像。2、说说你看见了什么?3、从中我们发现鸟的天堂有什么特点?4、谁能用朗读表现鸟儿的多和自由快乐?5、“应接不暇”什么意思?你是怎么知道的?师:理解词语的方法很多,你可以查字典、工具书,也可以联系上下文。6、“鸟的天堂”里有许多鸟,可作者为什么只具体写一只画眉鸟呢?这就是我们曾经说过的点面结合的表达方法。这只画眉鸟就是这里的点,许许多多的鸟就形成了面。以一只画眉鸟展示鸟儿们的自由快乐,让我们感受到了群鸟欢腾的壮观景象,这又叫动态描写。那么前面的大榕树就属于(静态描写)。动静结合是本文的又一表达方法,在今后的写作中,同学们要善于运好范文解忧愁11/22用这两种表达方法。(设计意图:语言文字的感悟中轻松自然地渗透表达方法的学习,学生既学文又学作文,发挥了语文学科的工具性作用。)四、引导质疑,感悟“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默读第14自然段,谁能火眼精睛发现问题?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前面一个“鸟的天堂“加了引号,而后一个没有?(设计意图:学源于思,思源于疑。本环节的教学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质疑能力。)五、深化中心,迁移教育1、学完了课文,谁能告诉我这里为什么成了“鸟的天堂”呢?2、除了大榕树的大和茂盛外还有什么原因呢?(人类的保护,大自然的恩赐。)3、是啊,大自然多么的神奇、美丽,我们应该学习这里的人们,保护鸟类、保护环境,让我们的地球母亲成为人间的天堂。(设计意图:“这里为什么成了“鸟的天堂”呢?”精心一问激起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巧妙地引人保护生态环境的教育,立足文本,超越文本,深化了中心。真正做到了语文学科工具性、人文性的统一。)六、拓展延伸、激情写作作业:如果你是鸟的天堂里的一只小鸟,你会怎样向别人介绍你的家园呢?以榕树上一只小鸟的身份写好范文解忧愁12/221篇导游词。(设计意图:以自己是榕树上一只小鸟的身份写导游词,激起了学生的自豪感,这样的作业设计充分调动了学生习作热情。)七、板书设计鸟的天堂树:大、茂盛、勃勃生机——美丽的南国的树(傍晚)[静]鸟:多、自由、快乐——的确是(早晨)[动]画眉鸟(点面结合)《鸟的天堂》优秀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课文内容。2、认识南国榕树的奇特和美丽,体会榕树上中众鸟纷飞的壮观景象。3、学习作者表达事物的方法,掌握动态和静态的描写方法。4、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体会文章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教学重点:1、学习作者表达事物的方法,受到美德教育。2、理解重点语句:“昨天是我的眼睛骗了我,那好范文解忧愁13/22‘鸟的天堂’的确是鸟的天堂啊!”教学难点:学习、体会做这两次到鸟的天堂所见到的不同景象,理解动态和静态的描写方法。教学方法:教学中采用小组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抓住重点语句情中研读,境中探究。教学用具:媒体课件,朗读录音,字词卡片等。教学时间: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节一、启发谈话,导入新课1、思考:“天堂”是什么意思?2、“鸟的天堂”指的是什么?二、自由读文,理解课文内容1、思考:作者几次到鸟的天堂?2、指名读第一次、第二次到鸟的天堂见到的景象。三、指导分段:思考:(媒体课件出示)1、哪几个自然段写“我们”第一次和第二次去鸟的天堂的?好范文解忧愁14/222、文章开头就写了“我们”已经到了鸟的天堂么?3、在到鸟的天堂前写了些什么?4、最后一个自然段讲的还是我们在鸟的天堂吗?5、课文可分几段?四、学习第一段讨论回答:1、这段讲“我们”在去鸟的天堂的路上,你了解到哪些内容?2、你从对天气和景物的描写中,可以看出“我们”又怎样的心情?3、感情朗读第一段。(评析:从题目的关键词语入手,设疑激趣,直奔文章重点。文章较长,第一课时从整体入手,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脉络。在教师的引导下,组织学生围绕学习问题进行讨论,将学习活动化难为易。)第二节一、引言:上节课我们初步的学习了课文,分了段,学习了第一段内容,那请同学们思考:师:我们已经陪伴着作者两次游览了鸟的天堂,那么,你感受最深的是什么呢?(请同学们快速读文,找书上的句子来回答。)生:昨天是我的
本文标题:《鸟的天堂》精编教学设计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402418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