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三峡》教学设计精编5篇
好范文解忧愁1/28《三峡》教学设计精编5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三峡》教学设计精编5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三峡》教学设计一等奖1教学目标1、朗读课文,理解文意。2、品析课文,引导学生领略三峡景色之美。3、展开想象,体味文章意境。教学重点品读课文,感受三峡的独特美。教学难点体味文章意境。辅助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3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好范文解忧愁2/28一、导入新课:学者余秋雨说过这么一件事,一个外国朋友曾经问他说:“中国有意思的地方很多,你能告诉我最值得去的一个地方吗?请只说一个。”同学们猜是哪个地方?(三峡)那么,三峡何以有那么大的魅力呢,请看:(播放三峡风光片)看来,三峡的确魅力无穷。这节课就让我们追随着郦道元,一起走进一千五百多年前的三峡,去领略三峡的无限风光吧。二、整体感知课文。1、教师范读课文。2、请同学配乐朗读课文。(多媒体课件)3、请大家齐读课文。(多媒体课件)4、同学们自读课文,理解句意,自由欣赏三峡风光。(如对课文理解有困难的地方,可与同学或老师交流解决)。刚才我们初步领略了三峡风光,你能说说你的感受吗?(学生自由发言)三、赏读课文,理解文意。过渡:听这些同学一说,我们脑海里有了一些对三峡的印象了,但还有点儿模糊,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边读课文好范文解忧愁3/28边透过文字领略三峡的美,四人小组合作,任选一景,用自己的话把它详细描述下来,好吗?(四人小组合作,一人执笔,其余三人口头描述。)(组内代表发言)过渡:听了我们同学的描述,真的让人晃如身临其境,如此雄伟壮丽的奇景,散文家郦道元却仅用一百五十余字来描绘,且尽传其神。归纳起来看:课文主要写了三峡的哪几方面的自然景观?(山水。)请同学们用简洁的文字归纳三峡的山水各有什么特点?(山是高峻的、连绵的、水是湍急的、清澈的、凄寒的、等等。)第二课时四、拓展延伸:过渡:三峡自古就有“山水画廊”之称,三峡的山,千年屹立,三峡的水,从古流到今,今天的三峡又是怎样的一幅景观呢?三峡现在正在进行一项规模空前巨大的水利枢纽工程,那就是--三峡大坝工程。好范文解忧愁4/28大家有查到关于三峡大坝工程的资料吗?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师生共同交流,多媒体展示三峡大坝工程的资料:1994年12月14日,三峡工程正式破土动工。2002年11月6日,具防洪、发电、航运等综合效益于一体的世界上的水利枢纽工程--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明渠截流工程取得成功。2003年10月26日,三峡工程开始第二次蓄水,三峡水库的水位在135米的基础上悄然涨到米,10月31日,坝前水位提高到139米。2009年,三峡水库将是一座长达600公里,最宽处达2000米,面积达10000平方公里,水面平静的峡谷型水库。)到2009年三峡三期工程竣工,水位将抬高175米,请对照课文和查找的资料及图片,展开想象,描绘一下那时郦道元所描写的景观会有怎样的变化?(小组讨论,谈谈自己的看法。)小结郦道元笔下的山水画卷已成为三峡历史的美好回忆,今朝的三峡正放射着世人瞩目的光辉,宏伟的葛洲坝工程,红火的三峡工地,正在成就着一个又一个世界奇观。我相信,不管这块神奇的土地怎么变,三峡在我好范文解忧愁5/28们心中的位置永远不会变,三峡是我们心中永远的三峡!三峡承载着我们永远的爱!作业:1对三峡工程众说纷纭,你的看法呢?结合课文和你查找的资料,谈谈你对建立三峡水利工程的看法。2课后以小组为单位出一期以“三峡”为主题的板报。板书设计:(山)--奇险夏湍急三峡--(美)(水)--春、冬清幽秋凄清第三课时一、背诵并墨写课文。二、完成课后习题。教学后记:学生能熟练朗读课文,能理解文意,领略三峡景色之美,并能展开合理想象,体味文章优美意境。《三峡》教学设计一等奖2教学设想好范文解忧愁6/28教学本文应着眼于培养学生自读文言文的习惯,废止“字字讲解,句句对译”的串讲,代之以学生自读(学生借助工具书和课文的注释大体弄懂文句,了解课文内容)、辅以教师的指导、学生讨论的教读方法,使学生悟得学习文言文的门径。在此基础上了解课文内容,思考问题,完成课堂教学目标。努力做到:务使学生对课文内容有整体的感受;文言语句的教学要结合具体的语境,服务于深入理解课文内容和表达的需要;使整个教学过程带有明显的语言、思维的训练的特征。媒体运用多媒体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师:同学们,这是一组“长江三峡”邮票(幻灯2),三峡风光能上邮票,必然有其非同寻常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郦道元的《三峡》(幻灯3出示课题),领略三峡独特的美。请同学来看一下本堂课的“学习目标”二、出示学习目标:(幻灯4)师:请同学们把目标齐读一下:1、抓住景物特征,领略三峡的美。好范文解忧愁7/282、背诵课文。重点:在解疑的过程中重点突出三峡的山、水之美。三、关于作者师:下面我们来学习课文,先请同学对照注释1,完成下列填空。生举手回答本文选自,作者是____他是____时候的地理学家、散文家。三峡是指长江上游的_____、_______、_____(幻灯5)四、教学过程㈠朗读课文师:伴着音乐,我们来朗读课文,大家说说看,在我们班谁朗读得?生:推荐。师:好!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他为大家朗读。其它同学要当好小评委,等下请你发言。学生对朗读同学作评价。师:刚才大家评价的很好,朗读的同学也读得不错,在古文的朗读中特别不能把停顿停错。举例“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示范朗读。㈡师:看着这图画,老师要考大家一个字的解释:(由三峡的“峡”字破题导入课文)好范文解忧愁8/28师:峡是什么意思?看它的偏旁和字义生:两山夹水的地方(幻灯6)师:那郦道元要写三峡,必然抓住什么景物来写呢?生:山、水师:对,那请同学快速阅读课文,完成下列思考题(幻灯7)㈢出示思考题,请同学思考、讨论完成,做好圈点勾画(幻灯7)1、快速阅读课文,找出具体描写三峡山和水的语句来,分别做好记号。_2、在描写三峡山的语句中,找出关键字词来说明三峡山的特点。用“”表示。3、文章是按照什么顺序来描写三峡水的?每个季节的水有什么特征?找出关键字词用“~~”表示。㈣分析课文1、师:请一位同学把描写山的语句朗读一下。思考:从句中找出关键的字词来说明山的特点。幻灯显示一邮票作背景,请同学看一下邮票中的山与所说的特点是否吻合?投影打上关键字词:连、高、陡、险、窄,根据那些特点来背诵山的语句。请一个学生来背2、师:离开了水,也无以为峡,且奇山之下,必好范文解忧愁9/28有异水,那三峡的水又有什么独特的美呢?作者又按什么顺序来写水的呢?请学生先来看一幅描写三峡水的动画,说说那画面中的水有什么特点,然后根据内容用书中的语言评述一下画面中的水。(抓住“有时朝发白帝,暮至江陵……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这句作文章,指导学法。)(——齐背)3、如果说这是三峡水迅疾、凶险的一面的话,那三峡水也有其恬静、温柔的一面。请从课文中找出相关的语句来描述画面景物(素、绿、清、影。)(“清荣峻茂。良多趣味”值得细嚼)。4、师:秋天水枯谷空,这时的三峡又给人什么样的感受呢?从那些景中传达了这种情呢?生:凄异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㈤在感受了三峡的美后,我们边欣赏录像,边试背课文。㈥布置作业:完成文后练习题。《三峡》教学设计一等奖3一、教学目标1、积累一些常见的文言实词、虚词、句式。2、学习文中描写景物的方法:抓住景物特征,动好范文解忧愁10/28静结合,情景交融。3、体会作品的意境和作者的思想感情,逐步提高鉴赏能力。4、感受大自然的美,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感。二、教学重难点:1、把握作品景物描写的方法。2、文章描写景物生动、传神,语言精美的特点。3、背诵全文。三、教学准备学生准备:1、以四人小组为单位,查找有关三峡的资料或图片,要求学生对三峡有些了解。2、收集有关长江或三峡的诗句。教师准备:1、网上搜集有关三峡的图片,各个角度的精选一副。2、搜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和诗句。四、教学过程:1、导入:认识作者郦道元。郦道元,字善长,是北魏着名地理学家。《水经注》是记叙我国江河分布的专著,提到好范文解忧愁11/28我国的江河,长江与黄河代表性,关于黄河的诗句我们学了不少,那么关于长江呢?(师生共同吟诵有关长江的诗句)2、长江确实壮美,尤以三峡为甚,让我们目睹一下三峡的美景。(多媒体展示三峡的美景)三峡指上游自重庆白帝城至湖北宜昌之间的瞿塘峡、巫峡、西陵峡,都说瞿塘雄、巫峡绚、西陵险,下面的几句诗各是写哪个峡的?是否验证古人的说法?多媒体展示:有关三峡的诗句1、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2、十二巫山见九峰,船头彩翠满秋空朝云暮雨浑虚语,一夜猿啼月明中3、扁舟转山曲,未至已先惊白浪横江起,槎牙似雪城4、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5、巴东三峡巫峡长,猿啼三声泪沾裳6、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7、峡尽天开朝日出,山平水阔大城浮8、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注此设计让学生从总体上了解三峡的特征,并能理论联系实际,培养他们观察能力和判断能力。好范文解忧愁12/283、看着现代的画面,读着古人的诗篇,我们知道,长江不仅壮丽于现在,更壮丽于过去,你觉得三峡最美在什么地方?这个问题还是朗读过后再来解决。(学生齐读)①示范朗读课文,学生按要求在书中画出难读的字词来。阙嶂曦襄御溯湍啸属漱②学生试读课文,结合书下注释把语句读通顺,注意文句停顿。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注此项环节设计意在强化学生的诵读能力,切实抓好基础。4、齐读课文。多媒体展示:注意下列加点字的读音quēxiāngyǎnzhǔsùshùxītuānxiàozhàng阙处襄陵绝巘属引沿溯飞漱曦月急湍长啸重岩叠嶂5、译一译,记一记:学生圈点勾画,试译短文。一段一人,先读后译。注意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补充注释)好范文解忧愁13/28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如果)B、至于夏水襄陵。(到了)C、或王命急宣。(有时)D、其间千二百里。(代指两地)E、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即使)(认为)F、良多趣味。(很)G、沿溯阻绝。(断)H、绝巘多生怪柏。(极)I、哀转久绝。(停止)J、每至晴初霜旦。(每当到)6、读一读,说一说:在译读的基础上梳理课文内容。①文章先写山后写水;②写水则抓住三峡不同季节(夏季、春冬之时、秋季)的景物特征来写。7、师生带着寻美的眼光找寻三峡最美的所在,教师引导:在山水(学生回答一有沾边,便及时鼓励:你们跟郦道元真是心有灵犀,他也觉得三峡美在山水)8、好的诗文不需要也不要求每个字都会翻译,因为美需要的是体会而不是肢解,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的语言描绘一下文中三峡的美景。(各组一名学生1分钟好范文解忧愁14/28描绘)①三峡很美,哪你觉得它美在哪里呢?你能用“三峡的(景物)美,你看。”的句式说一说吗?示例:三峡的山美,你看,七百里三峡,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重重的悬崖,层层的峭壁,遮蔽天空,挡住阳光。这样美的三峡,作者仅用150余字就描绘得如此传神入化,其语言之美,其笔法之妙,实在令人称奇。②如此美景,作者是怎样将其描绘得传神入化——抓特征写景。山——连绵不断、高峻挺拔夏水——凶险、迅疾春冬之景——清幽、秀丽秋景——凄凉、哀婉(对渔歌的理解)《三峡》教学设计一等奖4教学目标:1、利用工具书熟练掌握生字,翻译、理解课文内容并熟读成诵。2、品析课文,展开想像,领略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3、学习抓住特点描写三峡自然景物的方法,体会好范文解忧愁15/28文章整体布局的妙处。教材分析北魏郦道元的《三峡》,描写了三峡春、夏、秋、冬四季的美丽景色,是写景散文中的上乘之作。文美,也容易理解,对初一学生而言,结合树下注释读懂弄通不困难,关键是要适当地学会学习文言文的一些方法,如读准句读,特殊字词和句子的用法;关键是了解写景散文运用的写作手法和文章的布局(写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教学设想:教学过程中尽
本文标题:《三峡》教学设计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4030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