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会计职业道德第五章讲解
第五章会计职业道德第一节会计职业道德概述一、职业道德的概念1、职业道德的概念广义:是指从业人员在职业活动中应该遵循的行为准则,涵盖了从业人员与服务对象、职业与职工、职业与职业之间的关系。狭义:是指在一定职业活动中应遵循的、体现一定职业特征的、调整一定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多项选择题】职业道德的特征有()。A.职业性B.广泛性C.实践性D.继承性【答案】ACD2、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1)爱岗敬业:基础、首要规范(2)诚实守信:精髓。(3)办事公道:(4)服务群众:核心(5)奉献社会:出发点、归宿。职业道德的主要内容爱岗敬业是职业道德的基础,也是社会主义职业道德所倡导的首要规范诚实守信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职业道德的精髓办事公道―――服务群众服务群众是职业道德的核心奉献社会奉献社会是职业道德的出发点和归宿(二)会计职业道德概念与特征会计职业道德是指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应当遵循的、体现会计职业特征的、调整会计职业关系的职业行为准则和规范。1、是调整会计职业活动利益关系的手段允许个人和各经济主体获取合法的自身利益,但反对通过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而获取违法利益。2、会计职业道德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会计人员在对单位经济业务事项进行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中,在会计标准的设计、会计政策的制定、会计方法的选择中,都必须遵循其内在的客观经济规律和要求。3、会计职业道德具有广泛的社会性会计职业道德的特征1、具有一定的强制作用法律是具有强制性的,而道德一般不具有强制性。我国会计职业道德中的许多内容都被纳入了会计法律法规。如:《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均对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容和要求做出了规定。例如,会计职业道德中的提高技能、强化服务、参与管理、奉献社会等内容都是非强制性要求。2、较多关注公众利益。要求会计人员客观公正,在会计职业活动中,发生道德冲突时要坚持准则,把国家利益、社会公众利益放在第一位。(二)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的区别区别会计法律制度会计职业道德两者性质不同他律性自律性作用范围不同客观性自律性实施形式不同成文成文或不成文实施保障机制不同强制性自愿性(四)会计行为的德治与法治1、会计法律制度所规定的行为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低要求。2、违反会计法律制度的行为必定违反会计职业道德,而违反会计职业道德的行为则不一定违反会计法律制度。3、会计职业道德与会计法律制度作为社会规范,相辅相成。第二节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会计职业道德规范的主要内容: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廉洁自律、客观公正、坚持准则、提高技能、参与管理、强化服务。二、诚实守信(精髓)(一)诚实守信的含义诚实,是指言行跟内心思想一致,不弄虚作瑕、不欺上瞒下,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守信,就是遵守自己所作出的承诺。讲信用,重信用,信守诺言,保守秘密。诚实守信要求会计人员在职业活动中讲求信用,保守秘密,对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进行真实、完整的会计核算。诚实守信是会计职业活动和职业道德的精髓。(二)诚实守信的基本要求1.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不搞虚假总之.会计人员应言行一致,实事求是,正确核算,尽量减少和避免各种失误;不得为了个人和小集团利益,伪造账目,弄虚作假,损害国家和社会公众利益。2.实事求是,如实反映《会计法》规定,各单位必须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进行会计核算,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账簿,编制会计报告。会计人员只有根据实际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真实正确地记录,如实反映单位经济业务活动情况,才能实现会计核算、监督的真正内涵。3.保守秘密,不为利益所诱惑很重要会计人员应依法保守单位秘密,这也是诚实守信的具体体现。秘密主要有国家秘密、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三类。除法律或经单位规定批准外,不得以任何借口和形式向其他单位或个人提供单位的会计数据和相关资料。4.执业谨慎,信誉至上侧重于对注册会计师行业的要求。要求注册会计师在执业中始终保持应有的谨慎态度,对客户和社会公众尽职尽责,形成“守信光荣、失信可耻”的氛围,以维护职业信誉。三、廉洁自律(一)廉洁自律的含义(灵魂)廉洁是指不收受贿赂、不贪污钱财。自律是指自我约束、自我控制、自觉地抵制自己的不良欲望。会计职业自律包括:会计人员自律和会计行业自律;会计人员自律是会计职业道德的最高境界。廉洁是会计职业道德自律的基础,自律是廉洁的保证。会计人员必须做到既廉洁又自律,二者不可偏废。(二)廉洁自律的基本要求廉洁自律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前提,这既是会计职业道德的内在要求,也是会计职业声誉的“试金石”。1.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会计人员必须加强世界观的改造,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自觉摒弃个人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加强自身的道德修养,这是廉洁自律的基础。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打铁还需自身硬2.公私分明,不贪不占公私分明,是指严格划分公私界限。不贪不占,是指会计人员不贪、不占、不收礼、不同流合污。四、客观公正理想和目标(一)客观公正的含义客观是指按事物的本来面目去反映,不掺杂个人的主观意愿,也不为他人意见所左右,既不夸大,也不缩小。公正要求会计工作要按照国家统一的会计准则、财经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的要求办事,不偏不倚,铁面无私,不分亲疏。【提示】诚实守信和客观公正的区别。诚实守信强调不弄虚作假。而客观公正则侧重于在客观真实的基础上作出公平合理的判断。(二)客观公正的基本要求1.依法办事法律不仅包括会计法,还包括与会计相关的各种法律规范。依法办事是会计工作保证客观公正的前提。2.实事求是,不偏不倚3.保持独立性会计人员应当以会计准则、制度为准绳,做到客观公平。对注册会计师尤其重要。注册会计师保持其独立性当做到以下两点:一是注册会计师应当回避可能影响独立性的审计事项,实现形式上的独立。具体是指注册会计师必须与被审计企业或个人没有任何特殊的利益关系。二是注册会计师应当恪守职业道德,保持实质上的独立。实质上的独立就是要求注册会计师能在审计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偏不倚的态度。五、坚持准则(一)坚持准则的含义坚持准则,要求会计人员在处理业务过程中,严格按照会计法律制度办事,不为主观或他人意志左右。这里所说的“准则”,不仅指会计准则,而且包括会计法律、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以及与会计工作相关的法律制度。【提示】此处容易考判断题。(二)坚持准则的基本要求1.熟悉准则熟悉准则是指会计人员应了解和掌握《会计法》和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及与会计相关的法律制度,这是遵循准则、坚持准则的前提。2.遵循准则遵循准则即执行准则。会计人员在会计核算和监督时要自觉地严格遵守各项准则、自律在先,同时也要求他人遵守准则,将单位具体的经济业务事项和经济行为与国家统一的会计制度相对照,先做出是否合法合规的判断,对不合法的经济业务不予受理。3.坚持准则在企业的经营活动中,国家利益、集体利益与单位、部门以及个人利益时常发生冲突。会计人员坚持准则,不仅是对法律负责,对国家、社会公众负责,也是对单位负责人负责。【提示】重点掌握坚持准则。当发生道德冲突时,一定要以国家和社会公众的利益为重,顶住压力,自觉抵制违法乱纪行为。六、提高技能(一)提高技能的含义提高技能,是指会计人员通过学习、培训和实践等途径,持续提高会计职业技能,以达到和维持足够的专业胜任能力的活动。会计职业技能包括会计理论水平、会计实务能力、职业判断能力、沟通交流能力以及职业经验等。不同岗位、不同级次的会计人员有不同的技能要求。【重点提示】此处容易考多选题。(二)提高技能的基本要求1.要有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技能的意识和愿望只有具备不断提高会计专业技能的意识和愿望,才能不断进取,才会主动地求职、求学,勤学苦练,精益求精。2.要有勤学苦练的精神和科学的学习方法只有具有锲而不舍的“勤学”精神,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理论水平、操作技能和职业判断能力,才能推动会计工作和会计职业的发展,以适应不断变化的新形势和新情况的需要。同时,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必须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锤炼提高职业技能。七、参与管理(一)参与管理的含义参与管理,简单地讲就是间接参加管理活动,为管理者当参谋,为企业管理活动服务。参与管理就是要求会计人员积极主动地向单位领导反映本单位的财务、经营状况及存在的问题,主动提出合理化建议,积极地参与市场调研和预测,参与决策方案的制订和选择,参与决策的执行、检查和监督,为领导者的经营管理和决策活动,当好助手和参谋。【提示】参与管理是会计人员“间接”参加管理活动,为管理者当好参谋,为企业管理活动服务。(二)参与管理的基本要求1.努力钻研业务,熟悉财经法规和相关制度,提高业务技能,为参与管理打下基础娴熟的业务、精湛的技能是会计人员参与管理的前提。会计人员只有努力钻研业务,不断提高业务技能,深刻领会财经法规和相关制度,才能有效地参与管理;会计人员只有业务娴熟,并具有精湛的技能,才能更好地参与管理,为改善经营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2.熟悉服务对象的经营活动和业务流程,使参与管理的决策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会计人员应当熟悉本单位的生产经营、业务流程和管理情况,掌握单位的生产经营能力、技术设备条件、产品市场及资源状况等情况,结合财会工作的综合信息优势,积极参与预测。根据预测情况,运用专门的财务会计方法。从生产、销售、成本、利润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拟订可行性方案,参与优化决策。对计划、预算的执行,要充分利用会计工作的优势,积极协助,参与监控,为改善单位内部管理、提高经济效益服务。八、强化服务(一)强化服务的含义强化服务要求会计人员具有文明的服务态度、强烈的服务意识和优良的服务质量。强化服务的关键是提高服务质量。单位会计人员和注册会计师的服务内容各有侧重,其服务效果的表现也不同。(1)强化单位会计人员的服务就是真实、客观地记账、算账和报账,积极主动地向上级领导者反映经营活动情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协助领导决策,参与经营管理活动。(2)强化注册会计师的服务就是以客观、公正的态度正确评价委托单位的经济财务状况,为社会公众及信息使用者服好务。(二)强化服务的基本要求1.强化服务意识会计人员要树立强烈的服务意识,不论是为经济主体服务,还是为社会公众服务,都要摆正自己的工作位置。只有树立了强烈的服务意识,才能做好会计工作,履行会计职能,为单位和社会经济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2.提高服务质量质量上乘,并非无原则地满足服务主体的需要,而是在坚持原则、坚持会计准则的基础上尽量满足用户或服务主体的需要。服务不仅要文明,还要讲质量,更要不断创新。第三节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与修养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一)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含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是指为了促使会计人员正确履行会计职能,而对其施行的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的道德教育活动。它通过一定的教育方式和方法,把会计职业道德观念灌输到会计人员的头脑中,逐渐培养其职业道德情感。(二)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内容1.职业道德观念教育。普及会计职业道德基础知识,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基础,也是重要的一环。要广泛宣传会计职业道德基本常识,使广大会计人员懂得什么是会计职业道德,它对社会经济秩序、会计信息质量有何重要影响。2.职业道德规范教育。职业道德规范教育是指对会计人员开展以会计职业道德规范为内容的教育。这是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核心内容,涵盖的内容非常广泛,应贯穿于会计职业道德教育的始终。3.职业道德警示教育。职业道德警示教育是指通过开展对违法会计行为典型案例的讨论,给会计人员以启发和警示。从而提高会计人员的法律意识和会计职业道德观念,提高会计人员辨别是非的能力。其他与会计职业道德相关的教育包括法制教育、形势教育、政策教育等。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途径会计职业道德教育途径具体分类重点内容岗前职业道德教育学历教育职业观念取得会计从业资格中的教育职业情感职业规范岗位职业道德继续教育信念教育义务教育荣誉教育二、会计职业道德修养(一)会计职业道德
本文标题:会计职业道德第五章讲解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403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