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 班主任座谈会发言稿(样稿)(最新8篇)
班主任座谈会发言稿(样稿)(最新8篇)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需要使用发言稿的场合越来越多,使用正确的写作思路书写发言稿会更加事半功倍。你知道发言稿怎样才能写的好吗?下面是网友精心分享的“班主任座谈会发言稿(样稿)(最新8篇)”,供您参考阅读。班主任座谈会发言稿【第一篇】开学第一天,领导安排我在第一次全体班主任会议上介绍我们班的管理经验。通知我是隔夜的晚上,由于春节的原因,晚上喝了点米酒,晕乎乎的,自己主动放弃了构思文章。开学的上午在全体教师会议上坐在座位上的我偷偷匆忙整理自己的思绪,搭完文章的框架后,突然自己告诉自己,下午介绍的时候脱稿试试看,应该可以的,毕竟都是一些和学生亲历的教育故事。以下就是我当天班主任会议的回忆录:各位领导、老师们,大家新年好,借这个场合给大家集体拜个晚年!在讲述前,我想先纠正一下魏主任在介绍我的两点夸赞:第一,我今年39岁了,已经不算年轻了。第二,我在学校的名气没有魏主任说的那么大、那么好,我今年是第一年担任普通班的班主任,对我来说是全新的开始,所以一路感觉如履薄冰,压力很大。以下我向大家汇报我这一个学期的工作,希望大家提出批评意见。早在1509年,我国著名的教育家王阳明在他38岁时就正式提出了“知行合一”的教育理念,再到后来的陶行知的“生活就是教育”。这些大教育家们强调了教育的一个原则,那就是“做”。我知道,每一位教育同仁都有担当教育的理想,即“此心光明”,但光明需要实践去开启。所以我更愿意把“做”、“实践”理解为“行动研究”,这样或许我们在工作中更严谨,更科学。上学期我做了以下一些工作:1、带领学生赴邹区的大型现代化企业参观工厂。之所以这样做其实目的很简单,其一,可以让我和我的学生学习、借鉴现代企业管理的经验,从而有可能更好地共同管理班级,其二,我们的学生即便考上大学,毕业后,他们中的大多数人将进入现代企业,我让学生去感受现代工人的严谨与辛苦,降低他们对考上大学以后自以为就成为天之骄子的畸形想法,从而让他们自己的目标更明确,埋藏一颗责任的种子。2、开展户外拓展活动。之所以这样做,其一、是想提高这个集体的团队意识、竞争意识、合作意识、责任意识。在这个竟争日趋激烈的社会中,单靠一个人的优秀,很难获得全面的胜利,团队合作精神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其二,我记得我们的黄校长这样对我说过:“人是在各种活动、仪式中长大的。比如结婚典礼上,一对新人在亲朋好友的见证和祝贺中,在神圣的结婚仪式中,完成了对爱、对责任的认识,从而成熟起来。”用活动本身来唤醒学生自我教育,这是我想的。当然,不是所有的活动设计都能如期举行。比如,我和家委会共同策划的在敬老节赴敬老院开展活动就没有能够成行。原因是当时快要召“十八大”了,出于安全出行的考虑,学校领导建议暂时搁置。虽然有点遗憾,但我还是作了一些补救的工作。那次学生放假的时候,我让同学们回家主动帮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做些事,希望让温情留在彼此间。3、我和语文老师、同学们共同完成了一本语文课前演讲集。这只是为了记录留存学生成长的痕迹。我还在期中和期末把我所拍摄的有关班级、学生的一千余张照片,精心挑选了一些用绘色绘影软件做了两段各5分钟的视频,分别是“年轻的战场”和“心似狂潮”送给了我们的学生。我个人很满意这两段视频的名字,因为我觉得贴合了这些年轻人一个学期以来的发展。我个人也完成了9万字的教育案例、叙事、反思的撰写。我想,驱动我记录下这些文字的动力有两点:第一,当我退休的那一天,我可以回忆回忆我的教育。第二,写这些,是希望自己的实践能有反思的环节,以期做的更好些。这让我想起了三年前在加入潘勤名班主任工作室自己写下的一句话:“当我在面对学生的时候,我今天感受到的是快乐还是痛苦?这两种感觉我都很喜欢,快乐说明我的教育又进一步,痛苦说明我还有机会纠正我的'教育。最让我不喜欢的感觉是今天的麻木,我很害怕自己陷入麻木中去,因为那和一具僵尸没什么两样。”对于这些记录,也算是用文字的一种自我鞭策吧。上述的活动也好,记录也好,具体的教育过程其实都是一些细小的事。我想,做这些细小的事,需要遵循的又一原则应该是表率、参与、真诚。真的这样去实践的话,我想教育的影响力你就可以预见,但你无需期待。否则,你就得不到教育的快乐,因为在很多情况下,你的教育期待不一定能够得到学生的呼应和实现,从而无端地使自己痛苦不堪。以下的教育小例让我感到了快乐。当我带领学生一起在新学期开始时学唱校歌的时候,我们仅用了四遍就唱会并记住了校歌。有学生在后来的文章中写道:“学唱原来可以这么高效,它让我找到了高中的学习方法——专注。”;当两位军训教官打架我冲上去阻止他们的冲动、鲁莽行为后,学生在军训日记中告诉我学会了什么是理性并拒绝围观;当一学生犯错,我拿起《弟子规》让他读时,该生在后来的全校弟子规演讲中提起了我。杨校长在今天上午全体教职工大会上提出了这样三个问题:“我们应该做什么事?”“怎么做?”“做到怎样?”我想,这些就是我作为班主任在做的一些事吧。校长的第二个问题其实更具有挑战性,“怎么做”摆在了我们的面前。既然我们是班主任、教育者,结合自己的工作,我想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阐述:一、教育的可能性。在班级建设中,教育的可能性是需要班主任设想的。我和学生一起设计了班徽、班旗,并在合适的时间购置了班服。关于班服购置,教育的可能性就比较突出地表现出来。我创立了家长QQ群,成立了家长委员会,班服的购置由家长出面联系厂家,班干部利用假期试穿不同款式,拍成照片,回到班级供大家选择。这个过程家长和学生的合力就此产生,一件看似难办的事变为了可能。它的更大意义更在于把家、校、班紧紧地结合在了一起,向上的团队精神得以彰显。二、教育的选择性。在教育的选择性上,我想既然是选择,那么就必须注意以下两点:1、教育节点的准确把握。2、教育支点的准确寻找。还是举两个例子吧:高中生早恋一般发生在进入学校一段学习测试后开始了萌动,究其原因,年轻的他们在学习上遭到了挫折,又没有得到及时的帮助,于是把精力和精神转而寄托到男女关系上。对于这样的教育节点的把握很重要,我选取了月考后举行了主题为“我眼中的优秀男生、女生”的主题班会,把他们认为的优秀标准统计罗列张贴在宣传栏中。他们都惊讶做一个优秀的男生或女生需要如此多的修炼,环顾四周,找不到可以“爱”的同龄异性。在比较长的一段时间内,我们班级没有恋爱的萌动。但这一办法并不能完全阻止成长的需要,我们班周同学和顾同学先后都曾萌动了爱的想法。对于早恋的教育,我认为寻找到好的教育支点很重要。当我发现初有端倪的时候,我私下叫来了周同学,给了他一本余承翰同学写的《十七岁,我走路中央》。对于顾同学,我也如法炮制。既保护了他们的隐私,又很好利用了同龄人写的早恋感悟,让他们受到教育。事后,顾同学还特意告诉我,看完书后,发现自己其实是单相思,很是幼稚。在抓住每一个教育节点并持续不断地关心学生是需要的,比如我刚才讲的顾同学,他是我重点关注的对象。一个学期在教育节点上对他的影响,让他成长了很多,每次考试成绩都有进步,现在跃升到班级第十名。听到这儿,大家可能产生了这样的想法:似乎顾同学的例子暗合了很多现有教育案例中共有的一个漂亮结尾,这个孩子成绩好了,是德育的效果。其实我想说的是,顾同学成绩的进步与教育间只是一种巧合,我内心其实不太在乎他的学习,因为学习仅仅是做人的一小部分。三、教育的自主性。在建设这个班级的时候,节约水资源主题班会、小组合作学习、爱问角、拓展活动,甚至包括我们的打雪仗等等,我认为在现有的高中学习生活中还是有很多教育的自主性可以得以实施和发挥的,因为时间的关系,在此不作展开。四、教育的长期性。语文课前演讲是我和语文老师及全体学生长期做的一件事,贯穿了一个学期。学生主题演讲的自我进步,语文老师和我的德育点评,我从不奢望这样的教育能给全班以巨大的提升,但至少当演讲稿张贴在学习园地里时,写那篇文章的学生一定能好好地看,并留下深刻的印象。其实这些痕迹,我所做的就是保留它们,当我们回忆的时候一定会很幸福很丰满。就像著名作家刘亮程所说:“最好留下一小块泥皮——————留下泥皮上的烟垢和灰,留下划痕、朽在墙中的木头和铁钉,这些都是我今生今世的证据啊。”我想我试图在回答杨校长提出的“怎么做”这个命题,至于“做到怎样”我想我没有办法主观地认定我所做的是一份优秀,但我还是愿意说出三点感受:1、通过行动研究我认识到了团队的重要性。2、我认为教育的合力有巨大的提升空间。3、借用一句广告语:“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个人很喜欢雅斯贝尔斯的一句名言:“教育意味着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在此和大家共享。讲到这儿,我想可以结束我的发言了,最近中央电视台第9套节目在播的一档“微观世界”揭示了许多普通事物的奇妙,这让我联想到我们其实对我们的教育对象认知还太少,如果我们一直坚持行动研究那么就能体会到“一沙一世界,一花一天堂,一人一梦想”。谢谢大家的聆听。班主任座谈会发言稿【第二篇】我不是师范院校毕业的,没有接受过正规的师范教育,不知道什么样的教育才是好的教育。我只能听从心的指引,全身心地去爱我的学生。我的治班方针就是让孩子“快乐学习、快乐成长”。我把我的班级称作“我们的家”,把每个学生当做自己的孩子来看待。教师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学习的榜样,我努力让孩子从我身上学到积极、乐观、善良和正义,学会宽容与合作,我不喜欢在课堂上绷着脸,但也决不允许上课时孩子开小差。因为我知道,如果学生走神,不管你讲得有多精彩,也等于做无用功。我努力把每堂课讲得生动有趣,充分利用自身长处,在课堂上穿插表演、唱歌、简笔画、讲故事,顺手拈来,只要是对学习有利,我可以在课堂上眉飞色舞、手舞足蹈、滑稽搞笑,哪怕有损教师形象也在所不惜。在教育教学中,我注重孩子的全面发展。就拿这次艺术节来说吧,只要孩子们有这个特长,我就让孩子们去尝试、去锻炼。我们班参加了课本剧、跳绳、唱歌、跳舞、器乐、经典诵读的比赛,哪怕没有取得好名次,对于孩子来说,都是一次难得的体验。在管理班级中,我没有什么好的经验,我很佩服郭老师的管理出来的班级,上课纪律出奇得好,有时就幻想如果自己在这样安静的班级中讲课,该是多么幸福!我注重孩子的课外阅读。组织孩子们捐书、读书;在班级后面抄写《弟子规》,让孩子们多一些经典文化的浸润,也许现在还看不出来,但在对他们的气质培养、文化积淀上,一定会起作用。我对学生使用的是“怀柔政策”,我真心对孩子们好,我希望他能理解老师的一片苦心,进而自觉地学习和守纪。但是现在孩子还小,体会不到老师的心,我期待着孩子快快长大。在教学中,使用儿童化的语言孩子们容易接受。举几个小例子:在孩子们写字的时候,我会轻轻地说,“田字格是生字宝宝的房子,墙壁很凉很凉,别让你的字宝宝挨着墙壁,不然它们会生病的。”要是有的小朋友把字写得不够舒展,我会夸张的缩着头缩着胳膊,“你们看这样好看么?”孩子说,“不好看。”“那这样呢?”我舒展开双臂,露出开心的笑容。“好看!”“对!你的字要像跳舞一样,把手脚都自信地展开,这样才好看。”看到有的小朋友在课堂上边坐在板凳上边摇晃着。我会皱着眉头说,“你听到板凳的哭泣了么?小板凳真可怜!它为小主人做贡献,还要受折磨,它该有多疼啊!”这样会激起孩子们的爱心,至少在短时间内会安静地做好。检查作业时,有的小朋友怎么也找不到作业本了,我会说,“没关系,作业本在和你捉迷藏呢。等你找到了再让我检查吧。”相信老师的宽容会让孩子自觉完成作业。打造有效课堂,是的目标和追求。我不喜欢死学的学生,也不做死教的老师。唯分数至上的思想不可取,那只能是拔苗助长,过早的耗尽了孩子们的精力,让孩子们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导致厌学情绪的发生。我们当老师的要有长远的目光,不能为了眼前的利益而毁了孩子们长远的一生。咱学校实行的是“一岗双责”制,每一个学生都是我们的教育对象。见到有人踩花园、扔垃圾,我会上前制止;看到有校外人员不怀好意的窥视我们校园,我会想办法请走他们。监考高年级时,看到学生不认真对待考试,我会苦口婆心去说教。去年我校实行了家长巡视监考制度,这是一个创新。可是,我怎么那么担心家长的到来呢?因为
本文标题:班主任座谈会发言稿(样稿)(最新8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40493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