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次北固山下》教案设计【范例4篇】
好文档,供参考1/21《次北固山下》教案设计【范例4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次北固山下》教案设计【范例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次北固山下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初步掌握古代诗歌的朗读技巧,背诵诗歌。2、理解并掌握诗作文吧歌中字词的释义。3、品味鉴赏诗歌。。感受古代诗词的艺术魅力,培养学生鉴赏诗词的能力。4、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蕴。教学重点、难点:1、初步掌握古代诗歌的朗读技巧,背诵诗歌。2、通过反复诵读,体会诗词所表达的思想感情,领悟诗词中隽永的意蕴。教学时间:一课时一、导入新课:诗歌小常识1、按内容:送别诗、抒情诗、边塞诗、山水田园诗、怀古诗、好文档,供参考2/21咏物诗、战争诗、叙事诗2、按形式:。①古体诗,包括古诗(唐以前的诗歌)、楚辞、乐府诗。古体诗不讲对仗,押韵较自由。②近体诗,包括律诗和绝句格律诗分为绝句(每首四句)和律诗(每首八句),字数有五言和七言。律诗注重格律,对偶工整。每一首分为首联、颔联、颈联和尾联四部分。③词④曲二、作者简介及写作背景王湾:唐代诗人。生卒年、字号均不详。洛阳(今属河南)人。现存诗10首。其中最出名的是《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是他这次途径北固山去游吴中,“江春入旧年”,快到除夕的时节,虽然江南山水如画,但时近年关,远离家亲人,旅次北固山下,船下江水东逝,头顶南雁北归,不能不催人乡关何处之思,于是写下了这首传世佳作。这首诗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三、朗读:停顿按意义单位分: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好文档,供参考3/2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四、理解诗词大意首联: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游客在青山之外,航船在绿水中前行。颔联: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潮水平缓,两岸之间江面宽阔,风平浪静,一片白帆高高悬挂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褪去,江面上已散发出春天的气息。尾联: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家乡的音讯什么时候能到达呢?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信到洛阳。五、简要概括诗中四句话的内容。1、首联写旅途所见的大江两岸的景色。2、颔联写春潮涌张、江水浩渺,波平浪静、视野开阔的景色。3、颈联写在江上行舟即天亮时的景色。4、尾联用“鸿雁传书”集中表达作者思乡之情。六、描绘: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湖水平缓,两岸之间江面宽阔,风平浪静,一好文档,供参考4/21片白帆高高悬挂。(写景名句,以大景传小景之神。)赏析:平”、“阔”、“正”、“悬”四个字用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这四个字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景物阔大和作者放眼山川的博大胸襟。七、“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历来被人称道。请选择一角度,作简要赏析。1、在描写景物、节令之中,蕴含着一种时序交替的自然理趣。2、表现了时光匆匆、光阴荏苒,身在他乡的游子顿生思乡之情。3、把“日”、“春”作为新生的美好事物的象征,表现了作者积极、乐观、向上的思想感情。4、“生”“入”用了拟人的手法,富有情趣。5、两句诗对偶工整,形象生动。八、用自己的话描述“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所展现的画面。在残夜将尽未尽之际,一轮红日已经从海上冉冉升起,旧年还未过去,江面上春天已悄然而至。九、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哪两句诗句集中表达了这种感情?明确:思念故乡之情。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好文档,供参考5/21十、请从内容和感情的角度,谈谈你对“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的理解。诗人希望北归的大雁捎一封家书到洛阳,表达了浓浓的乡愁。十一、主旨本诗写诗人泊船北固山下时所见江南的景色及感受,抒发了诗人思乡之情。十二、写作手法1、寓情于景,即景生情。诗人善于借用景物特征表达情思。如“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中的“阔”字,抓住了江湖这一景物特征;“生残夜“入旧年”中的“生”与“入”,写拂晓日出,突出表现江南早春的特征,表现了诗人的思乡之情。写法生动、传神。2、景中出情,景中出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联中“日生残夜”“春入旧年”都表示时序的交替,但“日”“春”却具有新生美好事物的品质。作者本意说理,但写景抒情的句子里却蕴含理趣,妙不可言。3、语言清新,意境开阔。诗人用淡雅的文字描述了途中大江两岸的青山绿水,为读者勾画出一幅江南舟行图,表现出江南风光壮美的一面。十二、作业。好文档,供参考6/21十三、板书设计:首联:青山绿水难掩旅途的抑郁之情颔联:写景名句,以大景传小景之神。颈联:哲理名句,时序变迁,季节更替尾联:主旨句,思乡之情《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第二篇】教学目标1、对照注释口头翻译课文,理解文意。2、积累文言词汇,掌握重点词句。3、理解诗词的含义。教学重点:学会诗词的分析教学难点:学会诗词的分析教学方法1、课件教学。个人、小组学习。教师导学。2、整体引导,个别点拨,学生自主、合作。教学过程与学生活动导语:学习第一首诗词:一、原文次北固山下王湾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好文档,供参考7/21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二、注释①客路,当指驿道,是旅客来往所走的道路。镇江是当时水陆交通的枢纽,故以“客路”与“舟行”相对应。②潮平,指潮与岸齐,因而两岸显得宽阔,这是春潮初升时的景象。③风正,指顺风,且风力不大,所以帆是悬挂之形。④残夜,夜将尽时分,太阳从东方升起,又因镇江跟东海相距不远,故称海日。⑤旧年,相对于新年而言,旧年未尽而江上春潮已生,故谓“江春入旧年”。⑥乡书即家书,指诗人寄给洛阳家中的信;旧谓鸿雁可以传递书信,故诗人有托书于归雁之意。按:鸿雁传书,实无其事。《汉书苏武传》载:苏武被匈奴扣留19年,汉使求苏武,单于谎称武已死,后汉使得密报,知武在某泽中,于是也谎称汉天子在上林苑射落一只大雁,脚上捆着苏武从某泽中寄来的信,单于无可奈何,只好放还苏武。三、诗的分析:1、问: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好文档,供参考8/21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这是诗人的想象,很明显,船到镇江后,他要上岸再乘驿车转往别的地方去。2、问: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是诗人在何时何地见到的景象?在天将明未明之时,在船接近目的地即北固山的长江之中3、问: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4、问:为什么要特地提到“潮平”?为下句“江春人旧年”张本5、问:这个“旧年”指的是一年中哪一段时间?残冬腊月6、问:为什么诗人突然想到要寄一封家书呢?由于新年将到,这正是家人团聚之时,而他却不能回家,自然要写一封平安家书,更何况他此刻看见了北归的雁,必定要路经洛阳的——洛阳在镇江西北方。四、名句分析“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1、先说这两句所写的景象。2、这两种景象有相同的地方吗?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都描写了时序交替中的景物。)好文档,供参考9/213、这两种景物跟诗人的乡愁有关吗?提示:白日和黑夜的交替,新年和旧年的交替——如此一天一天地过去,一年一年地过去,而诗人依旧在外奔波,不得回乡,怎能不产生乡愁呢?提示:残夜未尽,而旭日已升;旧岁未除,而江上春潮已至——不正是包含着新的希望吗?(有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探究:4、读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你还有什么新的感受?例如“海日”两句就可以使我们产生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并且相信它会突破一切阻力出现在我们眼前。第二首学习:《赤壁》一、作者简介杜牧,字牧之。京兆万年(今陕西省西安市属县)人。他喜欢兵法,注释过《孙子》,他的诗文亦受兵法影响,意气纵横,抑扬跌宕。其诗与李商隐齐名,人称“小李杜”。以七言绝句著称。擅长文赋,其《阿房宫赋》为后世传诵。二、诗的分析“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好文档,供参考10/21折断的铁戟沉在江底积沙中还没有锈蚀,拿来磨光洗净还能认出他属于过去的朝代。折戟:折断的铁戟。戟,古代兵器。销:锈蚀。将:拿起。磨洗:磨光洗净。认前朝:认出戟是东吴破曹时的遗物。“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倘若东风不给周瑜火攻曹军的方便,那么大乔和小乔这两个绝代美人,就会被曹操抓走锁进铜雀台。东风:赤壁之战以火攻,时值东南风大作,火乘风势,尽烧北船。周郎:指周瑜,字公瑾,年轻时即有才名,人呼周郎。后任吴军大都督。1、诗的小结:诗的前两句借折戟这一历史遗物引发对前朝人物的和事件的慨叹,这是交代兴感之由。后两句议论,提出假使不是“东风”帮了周瑜的忙,那么胜败双方就要易位,历史形式将完全改观。诗人在感叹历史上英雄成名机遇的同时,也在慨叹自己生不逢时,政治抱负不能施展。2、这是一首咏史诗。诗人见解独到,不以成败论英雄,把赤壁之战的胜利归于东风的帮助,把周瑜的成功归为偶然机遇,其观点不同与史家的评论,其用意在好文档,供参考11/21于自负知兵,借史事吐露心中不被重用的抑郁不平之气。咏史诗,不仅是对历史沧桑的歌咏,更包孕了作者的认识和感情,即所谓名为咏史,实为咏怀。在这首诗中,赤壁之战已不是作者关注的重点,历史兴亡之感才是本诗所要表达的情感,只是表现得形象含蓄而已3、赤壁是东汉末年周瑜大败曹操的地方,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政治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政治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折戟沉沙铁未销,(兴感之由)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议论感慨)铜雀春深锁二乔。怀古伤今第三首: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苏轼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萧萧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好文档,供参考12/21一、诗的分析:上阕(写景)兰芽浸溪;路静无泥暮雨萧萧;子规轻啼(自然的美景和生机令人心旷神怡。)下阕(抒情)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徒发衰老之叹。)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二、唐代诗人白居易《醉歌》中有“听唱黄鸡与白日”句,意思是说,黄鸡催晓,白日西落,时光流逝,人生易老。苏轼在这里却说“休将白发唱黄鸡”,反用其意,劝阻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三、预习布置:;泰戈尔诗三首的预习四、课堂小结。课堂练习课堂小结1、读了“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一句,你还有什么新的感受?2、咏史诗,不仅是对历史沧桑的歌咏,更包孕了作者的认识和感情,即所谓名为咏史,实为咏怀。3、黄鸡催晓,白日西落,时光流逝,人生易老。苏轼在这里却说“休将白发唱黄鸡”,反用其意,劝阻人们不要徒发自伤衰老之叹。好文档,供参考13/21课外作业1、完成课本P21~P24页的注释的整理。2、熟读背诵这三首诗。板书设计一、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二、折戟沉沙铁未销,(兴感之由)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议论感慨)铜雀春深锁二乔。怀古伤今三、上阕(写景)兰芽浸溪;路静无泥暮雨萧萧;子规轻啼(自然的美景和生机令人心旷神怡。)下阕(抒情)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不要徒发衰老之叹。)热爱生活,旷达乐观的性格《次北固山下》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目的1、理解诗的内容,领会其中抒发的感情和表现的好文档,供参考14/21生活情趣。2、体味诗词情景交融的特点和遣词造句的妙处。3、学习一点诗的韵律知识。教学设想1、教学重点是引导学生体味各首诗中作者所创造的意境,难点是作品中表达的感情和生活情趣的领会。2、以多种形式加强诵读,在熟读的基础上适当分析、点拨,加深对诗的理解。教学过程一、导入课文古代诗词是我国古代文学宝库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其中有很多佳作,不仅语言隽美,而且意境深远;它们有的充满了生活的情趣,有的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因此千百年来广为传诵,成了流传千古的'名篇。我们中学生学一点优秀的古代诗词,不仅有助于提高我们的语言水平,而且能陶冶我们的思想情操。所以我们要认真学习和努力掌握
本文标题:《次北固山下》教案设计【范例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40957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