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设计优秀4篇
好文档,供参考1/19《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设计优秀4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设计优秀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第一篇】一、学习目标1、正确朗读课文,在此基础上背诵课文2、了解文章思路和论证方法3、理解作者的观点二、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理解作者的观点教学难点:了解文章思路和论证方法三、导入1、故事激趣,导入新课一、导入课题:(2分钟)同学们,你们都知道“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吧!越王勾践在患难中发愤图强,矢志不渝,终于打败了吴国,重振国威,然而自此之后,处于安乐中的越好文档,供参考2/19王,。“宫女如花满春殿,只今惟有鹧鸪飞”。最后还是重蹈了吴王的覆辙。越王勾践的经历给我们什么样的启示呢?今天就让我们走进孟子的散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起去探个究竟吧!2、介绍和作者有关的文体常识。(课件孟子图片和旁解)3、解题(忧患能激人奋进,使人生存发展,安逸享乐会让人委靡死亡)4、检查上节课对知识的掌握情况一、写出划横线字的拼音畎()亩傅说()拂()乱法家拂()士胶鬲()曾()益二、解释加横线的词语曾益()衡于虑()拂士()举于士()发于畎亩之中()行拂乱其所为()三、翻译重点句子(1)、人恒过,然后能改(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5、一读课文:朗读课文好文档,供参考3/196、正确、流利,并逐步做到有感情。(1).发音要正确、清楚。(2).轻重、停顿要准确、合理。(3).速度的快慢要合适。(4).语气、语调要恰当,有感情。四、二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合作学习1、文章的论点2、课文的论证方法3、列出的六个人有什么共同特点,说明什么道理4、文章的写作思路是怎样的?5、文章最后总结出什么论点,这个观点在今天还有什么现实意义?五、展示交流结果,教师点拨六、课外拓展延伸谈感悟,积累相关的名言,事例。七、考点训练(三读课文:积累运用)练习: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下列问题1、下列划线字注音错误的一项是()A.、舜发于畎亩之中(quăn)B.、傅说举于版筑之间(yuè)C.、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yù)D.、入则无法家拂士(fú)好文档,供参考4/192、解释下列划线的词语A.管夷吾举于士()B.必先苦其心志()C.曾益其所不能()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A.孙叔敖举于海:B.人恒过然后能改:八、小结,教师寄语。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第二篇】教学目标:1、了解《孟子》一书的主要思想2、学习孟子的重要思想3、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学习古人说理论证的方法2、把握朗读节奏教学课时: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好文档,供参考5/19同学们,大家有没有听过“温水煮青蛙”的故事?有没有哪位同学给我们讲诉一下(请同学讲述)二.巩固复习孟子相关知识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期,邹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对后世中国文化的影响全面而巨大,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孟子及其门人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的主要思想:性本善、施仁政、行王道、民贵君轻。此文选自《孟子·告子下》。《孟子》记载了孟子的言行,是一部对话体著作。其显著特点一是气势充沛,雄辩而色彩鲜明;二是善于以典型事例、比喻和寓言阐述事理。《孟子》在儒家典籍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为“四书”之一。《孟子》当中的代表作有《鱼我所欲也》《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乃至今天都有很高的探索价值。三.讲授新课(一)完成学习目标一:朗读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注意节奏2、听读课文,注意语气和停顿好文档,供参考6/193、反复诵读,理解文章大意(二)完成学习目标二:疏通文章,掌握重点字词要求:1、明确重点字词的含义2、语句翻译流畅,语义表达准确方法:1、先自我翻译2、小组交流3、教师指导(三)完成学习目标三:理解文章第一段1、了解文中的人物事迹2、学习并掌握重点字词3、翻译本段四.小结本节课一起了解了孟子及《孟子》的相关知识内容。本段采用举例论证的方法,提出人才要在困境中造就。学习了由个别到一般的推论方法。五.作业布置熟读课文,背诵并默写第一段。完成练习册基础部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学设计【第三篇】好文档,供参考7/19教学目标:1、通过各种阅读方式积累文言词汇,提高文言文阅读能力;2、熟读成诵,增强文言语感;3、理解“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懂得要正确面对逆境。教学过程:一、导入孟子名轲,战国时人,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是继孔子之后儒家学派又一位代表人物,被尊称为亚圣。主张行“仁政”而“使天下人皆归之”,主张以民为本,曾说“民为贵,社稷轻之,君为轻”。曾游说各国,但主张不被采纳,退而与弟子们闭门著书,成《孟子》一书。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其中的名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二、熟读课文(一)学生通读课文,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给生字注音。(二)全体朗读,正音。(三)给学生时间自由朗读,要求读准确,读通畅。学生散读。好文档,供参考8/19(四)全体朗读,教师指出失误及不足,提醒注意;教师范读(做到“零失误”),请学生找茬;再给学生自由朗读时间,鼓励他们也像老师一样做到“零失误”。(五)请学生自告奋勇举手在全班面前朗读,尽力做到读准确,读通畅。其他学生认真听,数数朗读失误。采用“破纪录”的方法激发学生朗读的兴趣。(如:第一位学生朗读中出现四个失误,第二位同学就要努力将失误控制在四个以下,以此类推,直至零失误。)三、学生自读理解学生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自读,理解课文,适当做笔记,疑问处可与同桌探讨,不能解决的做好记号。教师巡视,给予适当引导(如查阅工具书,选择义项等方面)。四、布置作业(一)朗读课文,尽力做到“零失误”;(二)抄写课文一遍。第二课时一、理解分析第一段(注意:1、结合朗读;2、指导督促学生做好字句解释的笔记)(一)请学生说句子大意,间以师生质疑、释疑,指导学生根据上下文选择词典中的义项。借助注释、学生的阅读积累及教师的讲解了解六个人物的故事。(关键词:发、举、士、市)好文档,供参考9/19(二)师:这六个人物有什么共同特点?(板书:六个著名历史人物)生:出身卑微,有的是农夫,有的是囚犯、有的是奴隶……;后来都干出了一番大事业。师:仅是“出身卑微”的地位相似?况且像管夷吾,并非生来就是囚犯,百里奚也非生来就做奴隶的啊。看看他们的生活状态吧!农夫——面朝黄土,背朝天,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泥水匠、筑墙工——辛苦的体力劳动;鱼盐贩子——辛苦奔波,社会地位低;囚犯——徘徊在生死边缘;隐士——生活清贫;奴隶——失去尊严,自由掌握在主人手里。(学生与教师应和着分析)生:他们生活艰苦,经历了磨难。师:是的,他们都经历了一番磨难,经历了一番艰苦磨炼,而最后都干出了一番大事业,名垂青史。从中我们可以悟出什么道理吗?生:要干出一番大事业,必须经过一番艰苦磨炼。师:正是如此,逆境出人才,人才是在忧患中造就的。(板书:人才在忧患中造就)二、理解分析第二段(一)教师提问关键字意思,提示“使动用法”,请学生试着解释句子大意。难点教师给予帮助。(关键字:故、是、苦、劳、饿、空乏、拂、乱、所以、动、好文档,供参考10/19忍、曾益)(二)师:经历磨难的好处是什么?用原文回答。生: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师:要使他内心惊动,性格坚韧,增加他原本没有的才能,途经是——生:(必先)苦其心志,……行拂乱其所为。师:是啊,必须让他在各个方面都经受一番磨难,由此磨炼出杰出的品格和才华。这样,才能担当起上天赋予的重任啊!(板书:苦劳饿空乏拂乱——动心忍性曾益不能)(三)师:这一段所说的中心意思可以怎么来概括?生:人必须经历一番艰苦磨炼才能成才。师:咦,是不是与上一段意思一样啊?——这两段说的是同一个意思。不过,论说的方法可不一样。生:第一段是举例子,第二段是在分析道理。师:严格地说,第一段是以事例为议论的依据,我们称为“举例论证”,人们常说“事实胜于雄辩”,举例论证例证是人们议论分析时常用的方法。(板书:举例论证)三、师生齐读课文。四、教师简单归纳本文写法上的特点。五、结束语:两千多年前的孟子就提出了“生于忧好文档,供参考11/19患,死于安乐”,历史无数次地证明了他的观点。当我们遇到挫折,身处困境之时,不要埋怨,不要害怕,不要气馁,你应该感谢生活给了你一个磨炼自己的机会,好好把握这个机会,努力锻造自己的品格和学识才干,你就会走出逆境,开创出一片新天地!六、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自由背诵。时间允许则当堂背诵。七、布置作业:背诵课文,复习字句解释。所以上天要把重任降临在某人的身上,一定先要使他心意苦恼,筋骨劳累,使他忍饥挨饿,身体空虚乏力,使他的每一行动都不如意,这样来激励他的心志,使他性情坚忍,增加他所不具备的能力。一个人,常常出错,然后才能改正;心意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奋发;别人愤怒表现在脸色上,怨恨吐发在言语中,然后你就会知道。一个国家,如果在国内没有坚守法度的大臣和足以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之匹敌的邻国和来自外国的祸患,就常常会被消灭。这样,就知道忧愁患害足以使人生存,安逸享乐足以使人灭亡的道理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教案设计【第四篇】好文档,供参考12/19教学过程:(一)预习检测,导入新课:具体内容:“我所知道的孟子”资料搜集展示:孟子:名轲,战国时期的思想家、教育家,是继孔子以后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合称“孔孟”,有“亚圣”之称。《孟子》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记述了孟子的言行、政治主张、哲学主张及个人修养。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哲学、伦理、教育思想等学术问题论争。《孟子》在先秦诸子散文中独具风格,对后世散文发展有很大影响。《孟子》与《大学》、《中庸》、《论语》合称四书。孟子生活在战国,社会动荡不安,人民生活十分痛苦。当时,各大国间“争地以战,杀人盈野;争城以战,杀人盈城”。对此,孟子的政治主张主要是“兼爱”“非攻”,主张和平,反对战争。孟子最早提出“民贵君轻”主张,呼吁各国诸侯重视人民作用;主张残暴之君是“独夫”,人民可推翻;强烈反对不义战争,认为只有“不嗜杀人者”,才能统一天下。孟子向往历史上尧舜功绩,到处游说,宣传他的“仁政”、“王道”,并把这寄希望于封建统治发“仁心”,力图维护原始井田制度,使天下归顺,以成就王业,“黎民不饥不寒”。好文档,供参考13/19这反映孟子继承并发展前代政治家提出民本思想,对恢复经济,发展生产,使人民休养生息,有一定作用。今天看,孟子思想虽有阶级时代局限性,唯心倒退,但许多间接主张,客观上对人民有利,值得肯定。设计策略:课前搜集资料;评价方式:以单元组为单位抽层展示资料搜集情况;设计意图:一个好的导语能有效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孔孟思想影响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历史,作为生活在孔孟之乡的中学生应该对孟子有一定的了解,但他们大都相对对孔子了解得多一些,对孟子知之甚少。所以课前设计搜集关于孟子的资料,一方面培养学生搜集资料、归类整理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对孟子及其思想的了解。课前检测时,各组学生纷纷发言,介绍自己所了解的孟子及其思想。既展示了课前预习的结果,又顺势导入本篇课文学习。(二)自主学习,理解内容1、反复诵读:具体内容:诵读课文:设计策略:自由诵读、录音范读、齐读和指导诵读、评读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主动性,反复诵读。教师指导诵读分三个层次:一读,读准字音;二读,读对停顿;三读,读出气势和感情。好文档,供参考14/19评价方式:指名诵读设计意图:诵读是古诗文教学方法之首选,也是学生感知课文内容的前提和基础,是古诗文教学的关键环节,决定着课堂教学的成败,因此,本节课要充分引领学生诵读。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诵,让学生与文本对话,与哲人对话,初步感知文章的思想
本文标题:《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教案设计优秀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4105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