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2022年度八一勋章获得者杜富国事迹介绍【最新4篇】
精编资料,供您参考2022年度八一勋章获得者杜富国事迹介绍【最新4篇】【前言导读】由三一刀客最美丽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2022年度八一勋章获得者杜富国事迹介绍【最新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呢!杜富国优秀事迹【第一篇】连日来,一个英雄的故事在云贵大地广为传颂:南部战区陆军云南扫雷大队中士杜富国,在边境扫雷行动中面对复杂雷场中的不明爆炸物,对战友喊出“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英勇负伤,失去双手和双眼,同组战友安然无恙。为人民扫除雷患,为战友血染雷场。杜富国英勇负伤后,军地领导机关和医疗机构全力进行抢救。经多级医疗机构接力营救和精心治疗,目前杜富国已脱离生命危险。英雄,流血显本色,壮举定乾坤。入伍以来,杜富国先后获得嘉奖2次,被表彰为“优秀士兵”“优秀士官”各1次,荣立一等功1次。2018年10月11日下午,在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西侧坝子雷场扫雷时,杜富国面对半露出地面的加重手榴弹,对同组的战友呐喊一声:“你退后,让我来。”在进一步查明情况时突遇爆炸,他下意识地倒向战友一侧……。他用惊天一挡书写了“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铁血荣光。认准了路,并坚定地走下去,必将成就一番事业。面对危险“让我来”,脏活累活“我先来”,开辟通道“跟我来”,遇到困难“有我在”。入伍8年,在杜富国这个年轻战士的身上体现了一种崇高的爱,体现了一种精神。这种爱,是支撑杜富国克服难以想象的困难,做出令人敬佩的奇迹的爱;这种精神,是把爱国、爱军队和爱人民统一起来的崇高精神。杜富国以自己的一腔热血真切诠释了勇于献身使命的奉献情怀。在他和他的战友们身上,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不怕苦、不怕死、不怕亏的“老山精神”得到了集中体现,不怕千难万险、不惜伤残牺牲、不计个人得失、扫除雷障为人民的“扫雷精神”得到了弘扬。一身男儿血,满腔报国志。这是杜富国灵魂深处最珍贵的品质,值得我们学习和发扬。我们欣喜地看到,无数杜富国式的优秀共产党员,为了祖国和人民的需要,一腔热血报效疆场,奉献在云岭大地。无数热血青年响应祖国的召唤,纷纷选择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扎下根去。他们在鲜艳的战旗上续写着我们的荣光。精编资料,供您参考杜富国英雄事迹简介【第二篇】入伍以来,他始终把忠诚和信仰刻在心中,把使命和责任扛在肩上,主动请缨征战雷场,苦练精练过硬本领,为人民利益和边境安宁挥洒热血,在平凡岗位干出了突出业绩。2018年10月11日,杜富国随队参加排雷作业时,危急时刻冲锋在前,为保护战友身受重伤,失去双眼和双手。杜富国同志曾先后获得“全国自强模范”“感动中国十大人物”、陆军“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标兵等称号,荣立个人一等功。由于战争、冲突、恐怖等原因,雷患,给世界上许多国家、地区的平民造成巨大伤害。在祖国南疆云南边境的雷患面前,人民解放军坚决执行统帅号令,历时3年,在中越边境上百公里的悬崖、丛林之中,为人民扫雷,为军旗增辉。官兵们用生命担当使命,胜利终结南疆雷患,向党和人民交出了一份优秀答卷,涌现出了以英雄战士杜富国为代表的许许多多的新时代“四有”革命军人。3年时间里,陆军某扫雷排爆大队战士杜富国进出雷区千余次,勇蹚雷场16个,处置各类险情20多起,扫除各种爆炸物2400余枚。特别是在面临危险的生死关头,他表现出的“你退后,让我来”的大无畏革命英雄主义精神,震撼人心,催人奋进,激励广大官兵在建设世界一流军队伟大进程中奋力前进。“让我来!”是新时代革命军人的铁血担当。每个时代都需要精神的引领,精神的高地。这种精神就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家国情怀和担当精神。1919年,青年毛泽东在《湘江评论》创刊词中疾呼:“天下者,我们的天下。国家者,我们的国家。社会者,我们的社会。我们不说,谁说?我们不干,谁干?”2019年,在纪念五四运动100周年大会对新时代中国青年提出殷切希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迫切需要迎难而上、挺身而出的担当精神。生命担当使命,雷场就是战场。英雄战士杜富国身上所迸发出的“让我来!”革命精神,体现了强军思想对建设现代化人民军队的伟大引领作用;体现了近年来我军传承红色基因、锻造“四有”革命军人的巨大成果;体现了人民军队回归本色、重塑精神、永不变质的坚强意志和能力。这种铁血担当,必将成为推动部队各项建设的强大精神动力。“让我来!”是新时代革命军人的英雄本色。雷场锤炼血性,阵地属于英雄。历时3年多的云南边境第三次大扫雷行动,官兵们人工搜排出地雷和各种精编资料,供您参考爆炸物19。82万枚(发)。他们手拉手、肩并肩,用担当和自信,把踏过的57。6平方公里的土地,放心地移交给了当地政府和人民群众。这是新时代人民军队全心全意爱人民、为人民的实际行动,是我军“一不怕苦、二不怕死”革命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是广大官兵练精兵、谋打赢,用实战成果向党和人民交出的合格答卷。边疆各族人民群众称赞扫雷部队官兵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让我来!”是新时代革命军人的打赢标杆。沧海方显本色,临危岂能贪生。杜富国“让我来”的榜样力量是无穷的,他给新时代青年官兵心中立起了一个打赢的标杆,履行我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根本宗旨的标杆,努力实现人生价值观的标杆。这个标杆的根本出发点,就是来自崇高的信仰、正确的人生价值观。正像杜富国在日记里写的那样:“怎样的人生才真正有意义,有价值。我感到,衡量的唯一标准,是真正为国家做了些什么,为百姓做了些什么。”“立志而圣则圣矣,立志而贤则贤矣”。立志,就要像杜富国那样,立报国志、富国志、强国志。时代需要“让我来!”在各项事业和建设中,只要我们每一个人都像杜富国那样,勇挑重担、勇克难关、勇斗风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就一定会充满活力、充满后劲、充满希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一定会早日实现。2022八一勋章获得者杜富国事迹介绍【第三篇】在炮台山创造世界爆破史上新纪录1992年,珠海机场扩建迫在眉睫,却被炮台山拦住去路。炸掉它,是最佳方案。消息一出,咨询者一波接一波地涌入珠海,却又一波接一波都走了。这次爆破的难度实在太大:爆破总方量超过1000万立方米;要求一次性爆破成功;一半的土石方要被定向爆破抛入大海,另一半要松动破碎;必须确保1000米内两处村庄的安全……一筹莫展之际,钱七虎带领团队七赴珠海,反复试验,最终设计出科学可靠的爆破方案。那一年的12月28日,万吨炸药在38秒内分33批精确起爆。直到今天,被称为“亚洲第一爆”的炮台山爆破,仍保持世界最大爆炸当量的爆破纪录。科技强军,为国铸盾。钱七虎始终放眼国际前沿,急国家之所需,制定了我国首部城市人防工程防护标准,提出并实现全国各地地铁建设兼顾人防要求;2000年,他参与撰写了我国第一部关于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方面的专著《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2004年,他开创了城市地上地下空间一体化规划的理论体系和精编资料,供您参考实践探索,先后组织编制了全国20多个重点设防城市的地下空间规划,有力促进了我国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他参与南水北调、西气东输、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工程的战略咨询,提出能源地下储备、核废物深地质处置、盾构机国产化等战略建议,多次赴现场解决关键性难题。钱七虎一生获奖无数,其中一项格外特别:2010年,南京市委、市政府授予他“南京长江隧道工程建设一等功臣”称号。非常之奖,缘于非常之功。21世纪初,钱七虎建议在长江上修建越江隧道。后来,南京长江隧道工程上马。这个工程是当时已建隧道中地质条件最复杂、技术难题最多和施工风险最大的,被称为“万里长江第一隧”。而专家委员会主任的重担,落在了钱七虎肩上。设计单位提出采用“沉管法”的建设方案。但钱七虎调查发现,三峡等水利工程减少了长江下游泥沙含量,江底冲刷大于淤积,“沉管法”存在较大隐患。由他提议并经反复论证,盾构机开掘成为最终建设方案。后来,钱七虎又攻克盾构机突发故障停工等一系列重大难题。2010年5月,南京长江隧道全线通车运营。当年,这项工程获鲁班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等10多个奖项。杜富国优秀事迹一览7篇相关文章:★2019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党员学习心得优秀范文大全★学习只争朝夕不负韶华精神心得体会5篇杜富国英雄事迹简介【第四篇】“你退后,让我来!”这是南部战区陆军某扫雷大队四队作业组长、中士杜富国面对死神威胁时的一句“口头禅”。时隔1个多月,杜富国的这句话依然在战士艾岩耳边回响。面对笔者,艾岩的眼眶红了,哽咽着说:“是他救了我的命啊!”云南省麻栗坡县老山西侧坝子雷场,山高坡陡,灌木丛生,本是个风景秀丽的地方,却处处游荡着死亡的幽灵。10月11日,杜富国在扫雷行动中发现一枚加重手榴弹,他立即让同组战友艾岩退后,独自上前查明情况。突然,一声巨响,手榴弹爆炸了,杜富国下意识地向艾岩方向一侧身,挡住了爆炸后的冲击波和弹片。艾岩得救了,自己却失去了双手、双眼。11月20日,南部战区陆军某扫雷大队在杜富国的精编资料,供您参考病房内,举行了一场庄严的仪式:扫雷大队领导宣读了南部战区陆军为扫雷英雄杜富国记一等功的通令。杜富国1991年11月出生于贵州省遵义市,2010年12月入伍,2016年11月入党。3年来,他1000余次蹚过雷场,拆除2400余枚爆炸物,处置各类险情20多起,先后获得嘉奖两次,被表彰为“优秀士兵”“优秀士官”各一次,荣立一等功一次。杜富国所在的云南边境雷场,是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区,作业区最高坡度达到80度,即使世界上最先进的扫雷设备也派不上用场,只能人工用探雷器扫、用手排。在马嘿雷场,战士唐世杰探到10多枚引信朝下、高度危险的火箭弹。杜富国让战友退到安全地域观察,独自上前处理。在八里河东山某雷场,班长刘贵涛探到1枚罕见而危险的抛撒雷。没等刘贵涛命令杜富国撤下时,他就抢先道:“班长,我来吧。”“他就是这样,不管与上级还是下级同组作业,都‘强词夺理’争着上。”杜富国负伤后,刘贵涛回忆起这些细节,抹着泪说:“他其实是不想让别人冒险,这早已成了他的习惯。”探雷器是扫雷兵的“手中枪”,为了早日奔赴扫雷场,杜富国将各种金属物埋了排、排了埋,把训练场的土地翻了个遍。他还和战友“背靠背”对抗,请别人随意埋设铁钉、硬币、弹片,通过斜放、深埋、混合、缠绕增加难度,以此训练“听声辨物”本领。经年累月,他熟练掌握了10多种地雷的排除法,将探雷器练成了“第三只手”。老山地区,地雷、炮弹等爆炸物种类繁多、交织混埋、辨识难度大。“扫雷兵脚一滑,甚至一块石头滚过,都可能引爆地雷。”扫雷大队政委周文春说,官兵们在这样的雷场作业,每天走的是“阴阳道”,过的是“鬼门关”,拔的是“虎口牙”,使的是“绣花针”。2015年,杜富国申请到边境扫雷,父母一直很担心。3年多来,杜富国从不和家里多讲扫雷的事。杜富国负伤后,他的父亲杜俊来到儿子作业雷场,当他听了麻栗坡县猛硐乡乡亲们含泪的讲述,这位老党员愈加明白了儿子这些年经历了什么,又为何不愿退伍。杜富国负了重伤,猛硐乡乡长盘院华几度哽咽:猛硐全乡共2万亩茶园,有8000亩在雷区,群众不敢进去耕种,只能撂荒。部队进驻当地扫雷后,已将三分之二以上的雷区土地安全地移交给村民耕种,目前已产生经济效益。他说:“我们与全国人民一道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目标有希望了。”11月18日傍晚,由南部战区陆军与麻栗坡县县委、精编资料,供您参考县政府共同举办的“让我来——勇扫雷障为人民”主题文艺晚会在县礼堂隆重举行。麻栗坡驻地官兵赶来了,当地群众赶来了,能容纳近千人的礼堂座无虚席。杜富国的父母、妻子应邀出席。每当舞台背景上出现儿子的身影,杜俊都会含着泪拿起手机拍个不停,也许他是想让曾经健全的儿子定格在心中。杜富国妻子王静说:“我们结婚一年多,两地分居,离多聚少,他说我是他的‘小公主’,以后我就是他的眼。”此时,舞台背景上闪现出一个镜头:在医院陪护丈夫时,她拉着杜富国的胳膊,一只手从他袖口里伸了进去,当她摸到那光秃秃的胳膊那一刻,泪水夺眶而出。杜富国是扫雷兵的骄傲,也是扫雷兵的代表。这群与死神较量的90后扫雷兵,始终把遗憾、愧疚和思念压在心底,把人民的利益高高举过头顶。
本文标题:2022年度八一勋章获得者杜富国事迹介绍【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42386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