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精编4篇】
好文档,供参考1/11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精编4篇】【题记】这篇精编的文档“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精编4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学习参考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下载分享吧!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第一篇】1、作品简介:唐太宗说:“以铜为镜,可以正衣;以古为镜,知其兴衰;人是一面镜子,能看到得失。”历代帝王如果没有几个敢出谋献策的大臣,是不可能取得巨大成功的。忠言是否奏效,取决于皇帝是否明智,告诫是否注重建言的艺术,从而使“良药”“益口”、“益病”。战国时期,齐威王很幸运地遇到了这样一位贤惠的大臣走吉。而以雄辩著称的谋士的讽刺和规劝方式更令人惊异。在这一天,我们欣赏的历史散文“邹骥讽刺性齐王谋略”选自“战国政策”。(写《邹忌讽谏齐王》)2、解决问题1、摘要《走极讽谏齐王并受谏》巧妙地用并列句式指出了文章资料的两个方面:走极讽谏齐王,齐王受谏。好文档,供参考2/112、今译齐国的谋士邹骥经历了桓公、魏王、宣王三个朝代,以敢言善辩而闻名。今译齐威初,谋士春雨·昆奈好色而不从政。春雨用耳语告诫他:“天下有大鸟。他们在王宫里停了下来,三年不飞不唱。国王知道这只鸟的什么事?”齐威王听了,恍然大悟:“如果这只鸟不飞,它就会展翅高飞;如果它不唱歌,那就太棒了。”从那以后,齐威王努力治理国家。三世。战国战略与战国时期信息(学生介绍、教师补充)由于该书主要记录了战国时期军事家们的意见和行动,故流传至西汉末年,经刘向校勘校勘,定名《战国策》。它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部佳作,对后世史学和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4、引导学生有目的地阅读课文。(1)第一次读课文,读正确的发音。产品(y)李朝(z)服装冠(GU)相机(KU)周期(Jī)从CHo霁西安(2)再读一遍课文,把句子读清楚。诉整体感知1、根据笔记,学生可以理解课文。2、讯问。(学生互相交流,直到他们解决问题,老师引导他们)好文档,供参考3/113、转到对段落的研究。(在这个环节,我们会整理课文中的关键词、虚词和句型,先分组交流,然后派代表到课堂上展示。)老师讲的很清楚(学生可以在节目结束后利用多媒体重新播放,提高自己的知识点):(1)理解课文中单词的意思邹骥讽刺齐王接受规劝(讽刺:委婉地暗示、劝告或指责)。规劝:大臣对君主的意见。能够诽谤和嘲笑这座城市。公开揭发而不加贬损;嘲笑。注意区别:飞,在背后议论和嘀咕)那些能刺的过错少(指责)那些写信的规劝少(信,也指文件和文件一般)。在期间年(期间,第一周年称为期间年;整个月份称为周期月(2)词性灵活运用:1、在法庭上,名词是状语;在法庭上,名词是动词2、如果我的妻子对我来说是美丽的,那么我的自我也是美丽的3、能刺破少数人过错的人(face,名词作状语)4、听不见的人(嗅觉,动词)(3)一词多义1、维修好文档,供参考4/11A.改造岳阳楼(施工、施工)B.利用好孙权的外部资源,修复内部治理(整改)C.雨村抢修(写)D.邹继秀有超过八英尺(长,高)2,超《廉颇史记》中记载的《蔺相如传》中,每个朝代都称“相如”为“病”燕、赵、韩、魏文志都对邹骥讽刺齐王的做法表示了敬意,并接受了建议C.于是我到朝廷去看魏王的《战国策》,邹忌讽刺齐王,给他出谋献策。能力目标【第二篇】1.朗读课文,疏通文句,提高借助语境推断文言实词意义的能力。2.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理解讽喻说理的特点。《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1、了解大概故事梗概,解决生字生词。2、了解《战国策》的有关知识。教学重点、难点好文档,供参考5/111.掌握课文中的文言实、虚词。2.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学习方法自主、合作、点拨、训练预习导学一、解题与作品介绍。邹忌是齐国的谋臣,以敢于进谏和善于辩论著称。据史载,有一次邹忌听齐威王弹琴,他借谈琴来说明治国安民的道理:弹琴要音调谐和才算善于弹琴;治国也和弹琴一样,能安抚百姓才算是善于治国。威王听后,大为赞赏,于是封他为齐相。《邹忌讽齐王纳谏》讲述的是邹忌用设喻的方法规劝齐王,使齐王接受别人的意见。讽,婉言规劝。谏,直言规劝。“讽”与“谏”是相对的,目的相同,但方法不同。这题目不能解释成“邹忌劝告齐王听取意见”,而应该把题目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邹忌讽齐王”,一部分是“齐王纳谏”。《邹忌讽齐王纳谏》选自《战国策》,《战国策》是记东西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诸国之事。上接春秋,下至秦并六国,约240年(460—220)。《战国策》是国别体。作者不可考,西汉刘向重加整理,定名为《战国策》。好文档,供参考6/11《战国策》的基本内容着重记载了策士谋臣的策略和言论,保存了不少纵横家的著作和言论。《战国策》的文章特点是长于说事,无论个人陈述或双方辩论,都喜欢夸张渲染。就历史散文的明白流畅来说,已经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书中说事常常运用巧妙生动的比喻,通过许多有趣的寓言故事,说明抽象的道理,富有说服力和鼓动性。合作探究1、给下面加点的字注音。(1)昳丽()(2)窥镜()(3)寡人()(4)纳谏()(5)谤讥()(6)期年()(7)暮寝()(8)妻妾()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6分)(1)形貌昳丽()(2)吾孰与徐公美()(3)徐公不若君之美也()(4)暮寝而思之()(5)臣诚知不如徐公美()(6)期年之后()3、翻译下面的句子。1)我孰与城北徐公美?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3)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4)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好文档,供参考7/114、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理解本文的结构层次,概括各层意思。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展示提升各小组在预习的基础上讨论、交流,其他同学订正补充。教师点拨穿插于以上各个环节中。达标测评1、给下面的多音字注音并组词。(8分)(1)朝()(2)与()()()(3)观()(4)燕()()()2、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4分)(1)邹忌修八尺有余()(2)徐公何能及君也()(3)旦日,客从外来()(4)徐公来,孰视之()(5)王之蔽甚矣()(6)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好文档,供参考8/11(7)能谤讥于市朝()(8)朝廷之臣莫不畏王()3、指出下面句子中“之”字所指代的内容。(2分)(1)问之:“吾孰与徐公美?”(2)暮寝而思之(3)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4)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布置预习《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第四篇】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掌握巧妙的论辩能力2、认识纳谏除弊在今天的现实意义重点难点教法1、体会文章的说理方法和劝谏技巧2、归纳相关知识点一、品读课文,品味赏析。学习文言文不能仅停留于浅层次的字、词、句的理解上,还要进一步品味语言的感情、韵味,分析人物形好文档,供参考9/11象,赏析行文技巧,领悟所含哲理。本文可通过以下问题引导学生品味赏析:1、邹忌是由一件家庭琐事联想到国家政事的。这件家庭琐事是什么?明确:邹忌向他的妻、妾与客提出自己与徐公谁美的问题。2、由于感情的不同及身份地位的差异,其妻、妾、客回答问题时的语气有差别。有何不同?请从原文中找出并说明其感情色彩。明确:其妻曰:“君美甚,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由衷的赞美,口气易毋庸置疑。妾曰:“徐公何能及君也!”感情色彩是讨好,口气有点勉强。客曰:“徐公不若君之美。”感情色彩是礼貌、尊重,口气有点客气。(可让三位同学分角色表演。)3、面对妻、妾、客的程度不同,或真或假的赞美,邹忌的态度如何?明确:面对赞美,邹忌并未得意忘形。“明日,徐公来,孰视之,自以为不如;窥镜而自视,又弗如远甚。暮寝而思之,曰:‘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妾之美我者,畏我也;客之美我者,欲有求于我也。’”可见邹忌很有自知之明。4、邹忌是如何“讽”齐王的?好文档,供参考10/11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威王进谏,而是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正如《古文观止》编者评价:“邹忌将己之美,徐公之美,细细详勘,正欲于此参出微理。千古臣谄君蔽,兴亡关头,从闺房小语破之,快哉!”5、讽谏的结果如何?明确:齐威王接受了谏言,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纳谏。始而“门庭若市”,继尔“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二、归纳整理:(一)词类活用:1、朝服衣冠(朝,名词作状语)2、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美,形容词意动用法)3、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名词作状语)4、闻寡人之耳者(闻,动词使动用法)(二)古今异义1、今齐地方千里(土地方圆)2、宫妇左右莫不私王。(国君旁边的'近臣)3、邹忌讽齐王纳谏。(委婉劝说)4、能谤讥于市朝(公开指出)(三)句式1、忌不自信(宾语前置)好文档,供参考11/112、我孰与城北徐公美(介词结构后置句)3、此所谓战胜于朝廷(判断句,兼介词结构后置)4、王之蔽甚矣(被动句)(四)实词见课后练习。三、作业1、背诵课文2、完成练习册附:板书设计邹忌讽齐王纳谏妻私我→宫妇左右私王妾畏我→朝廷之臣畏王客有求→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本文标题:邹忌讽齐王纳谏教案【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42394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