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绕口令》大班语言教案【最新5篇】
《绕口令》大班语言教案【最新5篇】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来参考自己需要的教案吧!以下是网友收集分享的“《绕口令》大班语言教案【最新5篇】”,欢迎学习下载与收藏。《绕口令》大班语言教案【第一篇】一、课程目标:1、学习作者将中心论点自然地化于文中的论证方法和平易近人的谈话方式。2、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3、学会规范的使用语言。二、教学策略:讨论法、默读法。三、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把握本文的论点以及展开论点的方式。难点:使学生从自身做起,规范地使用口语和书面语。教学活动四、研讨重点句子1、师:请大家看这句话:“他们不懂得,文章脱离了口语,脱离了人民大众的语言,就不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请划出这句话的主谓宾;2、抽学生回答,明确答案。3、师:从结构上说,这只是一个单句,“不懂得”的宾语又是由—个多重复句充当的,复句的第一层是什么关系呢?4、师:前一个分句本身又是—个并列复句:作者在此要表达前一个分论点“书面语不能脱离口浯”,但又不能直说,因此就批评反面现象“脱离了口语”;为了表意更加充分和饱满,也为了句式更加流畅,作者又换个角度说“脱离了人民大众白勺语言”:又进而指出其结果“可能是准确、鲜明、生动的”于是形成了一个多重复句:于是作者就把这个复句结构作“不懂得”的宾语,最终形成了这个结构复杂的单句(见板书没汁3)五、完成课后习题:1、指导完成课后习题一。2、让学生拿出准备好的作文,对之进行修改。3、请学生阐述自己修改的内容,对之进行评价。板书设计1、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大意。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爱好写作的人应当爱语言,掌握好语言。第二部分(第2—5自然段):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2段:讲某些人华而不实、弄巧成拙;3、4段:例证某些人的华而不实、弄巧成拙;5段:举朱自清的例子说明作品还是朴素自然的好。第三部分(第6712自然段):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6、7段: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8、9段:例证某些用语的不规范;10段:既要规范,又要大众化;11段:不应以“约定俗成”反对规范化;12段:规范的标准是发展的。2、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1)“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把这话作为论点的困难在于:第一,所指不明,究竟这里的规范化和大众化指什么?第二,文章谈的是书面语和口语的关系,而“大众化”在此所指不确;第三,“考虑”一词,不符合这句话成为论点的标准。(2)“在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直接表达论点的句子应该较为简约,这句话也不符合标准。(3)“书面语应当口语化,规范化。”这样说逻辑不通,只有“口语书面化”,没有“书面语口语化”的说法,“书面语规范化”,也行不通,因为书面语已经是经过规范化的语言了。(4)“文章要口语化,规范化。”这样说会使人误认为文章形式本身的规范化。论点: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a书面语不能脱离口语;b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课后体会“最好水平”,作者说在书面语中不能用,在口冲勉强可用,因为本文是在谈论书面语,其实用在口语中也是很蹩脚的,不可取,教学可顺便点到口语也要规范。《绕口令》大班语言教案【第二篇】学习目标:1.了解物候的相关知识;2.品味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趣。学习重点:1.训练学生快速筛选信息,初步概括内容要点。2.学习本文生动优美的语言,体会说明的生动性。学习难点:说明的条理性。学习过程:一、检查预习,把握文本内容(师生问好)刚才同学们和老师是怎样问好的?我们是用“语言”来表达的。别以为只有人才会用语言说话,我们赖以生存的大自然也有它的“语言”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说明文《大自然的语言》。以问题形式检查大家的预习情况。1、什么是物候?什么是物候学?草木枯荣、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利用物候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就是物候学。2、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物候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比较简便,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3、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这四个因素能否调换顺序?为什么?纬度、经度、高下差异和古今差异。不能。课文是按照四个因素的影响程度,由大到小,从空间到时间的顺序来安排的,并用序词标明,使文章条理清楚。--“纬度影响”同学们一定深有感触,寒冷的冬天大家喜欢去海南旅游,因为那里风光正明媚。4、研究物候学有什么意义?预报农时,安排播种日期;安排农作物区划,确定造林和采集种子的日期;引种植物到气候条件相同的地区;避免或减轻害虫的侵害;便利山区的农业发展。二、分析结构,把握文本条理性过渡:同学们都概括得非常好,那你能说说你是怎样快速捕捉到这么多的重要信息的呢?第4段中结尾有这么一句话--“物候对于农业的重要性就在这里。”“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首先是……”“……是……第二个因素”“……第三个因素是……”“此外……”“物候学的研究首先是……,此外还有多方面的意义”。找总括句:根据经验,这些总括句一般在语段的开始或结尾,有时在中间。找设问句:设问句,往往提示了下文作者要介绍的内容,也是要重视的信息。衔接各段的连接词语。(阅读时可以把这些语句划出来,就能比较清晰掌握文章的内容了。小结方法:学习说明文,只要抓住文章中的关键性词句,理解起来就会方便、快捷和准确。希望大家平时读书看报,经常有意识地训练自己,培养抓关键词句的能力。教师小结:本文围绕“物候学”这门科学,先解释什么是物候学,再回答为什么要研究物候学,这符合我们对事物的认知规律,也使文章显得条理清楚,层次分明。体现了说明的条理性。三、品味语言,体悟文本生动性1.经过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全文就是围绕“物候”、“物候学”展开的,而且课文提示语也告诉我们“这篇课文就是介绍物候学的”,而标题却不用“物候”,为什么偏偏要用“大自然的语言”这个说法呢?(教师温馨提醒:注意文章开头的提示语)请同学们浏览课文,试从文中找出相关语句来说明。(学生浏览、思索、作记号)明确:课文第2自然段末尾和第3自然段开头有句话足以说明:课文采用了形象化的说法,可以激发我们的阅读兴趣。这两句话是:A.“这样看来,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B.“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齐读这两句话)2.课文说:“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那么竺可桢又是用怎样的语言来介绍这些大自然语言的呢?--请同学们想一想,这篇文章的语言你觉得有什么特点?(1、2节的语言又有什么特点)(板书:准确、生动)说明事物不仅要注意准确、科学,而且还力求做到生动形象,而此文是科普作品--要求文字浅显易懂,切合读者对象的实际文化水准,又要贴近读者心态。读起来令人爱不释手,欲罢不能。所以本文用语形象生动。四、延伸课外,激发学生情趣教师:“大自然的语言呵,真是妙不可言:懒汉永远看不懂,粗心人怎么能发现。”同学们,你们甘心作懒汉,愿当粗心人吗?《绕口令》大班语言教案【第三篇】一、课程目标:1、学习作者将中心论点自然地化于文中的论证方法和平易近人的谈话方式。2、通过本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口语和书面语的关系。3、学会规范的使用语言。二、教学策略:讨论法、默读法。三、重点难点:重点使学生把握本文的论点以及展开论点的方式。难点使学生从自身做起,规范地使用口语和书面语。教学活动一、导入师:我们生活中每天要说很多话,可能是太平常了,大家反而不会注意其中的规范和修饰。我们平时常用的口语大多有它相对应的书面语,大家能不能举几个例子?生:父亲——爸爸师:那么,你们有没有想过书上的语言和我们平时说的口语究竟有什么关系?生:书面语更规范。书面语是经过加工的口语。师:今天我们就在语言学家王力先生的带领下,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二、默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1、适当介绍作者情况和作品背景:2、师:这是相当于学术讲座的谈话文,下面请大家默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把握文章结构和大意。3、抽多名学生发言;4、师小结:见板书设汁㈠三、组织学生讨论,归纳中心论点1、师:本文的论点未直接提出,而是自然地蕴含在谈话之中,下面我们来看看这篇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2、组织学生进行课堂讨论,归纳文章的中心论点,以提高其分析课文和组织语言的能力。3、鼓励学生踊跃发言,教师加以点拨,对学生有可能提出的说法逐一进行辩驳。(见板书设计2)由每组的负责人发言,说出讨论出的中心论点。(1)“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考虑大众化。”(2)“在对口语进行加工时,既要考虑规范化,又要号虑大众化:”(3)“书面语应当口语化,规范化:”(4)文章要口语化,规范化:”4、纠正学生习惯于在文章中找原句作为论点的做法,使学生明确以下内容:作者淡沦的足书面语的使用问题,其论点可以归纳为“书面语应当是口语的规范化”,它又可分为两个分论点,第一个是“书面语不能脱离u语”,第二个是“书面语应当是规范的”。这是由本文的形式决定的,因为谈话必须乎易,而直接说出论点可能过于庄重,而且谈话中,句子与语境的关系更为密切,因而不能生硬。同时,谈话是个逐步展开的过程,往往先把最主要的观点说出来,然后逐步把思想表达完整。课后体会本文的教学不仅要使学生在初步接触议论文之后掌握相关的知识,还要借用课文,的例子,启发学生,使其具备一定的应用能力,规范地使用口语和书面语。如文中“七月流火”的例子是为了说明弄巧可能成拙,但此例的直接意义却在于读书不能望文生,,教学中可借此例引导学生认真读书。《绕口令》大班语言教案【第四篇】活动目标:1、喜欢学习绕口令,能口齿较清楚地跟读绕口令。2、引导幼儿注意倾听词句,能敏捷地变换拗口的词句。3、体会语言的趣味。活动准备:1、图片:白猫黑鼻子,黑猫白鼻子。(图1)2、幼儿用书(绕口令内容的图片三幅。(图2--4))3、道具:白猫,黑猫面具各一副。绿色地毯两块及红色粉笔灰。指导要点:1、重点:能口齿较清楚地念绕口令;2、难点:能敏捷地变换拗口的词句。3、指导要点:通过情景表演让幼儿理解绕口令的内容,同时引导幼儿听听、看看、说说、念念,帮助幼儿理解记忆词句,变换拗口的词句。活动过程:1、介绍角色,引起学习兴趣。(1)猜一猜(教师):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对好朋友,请你们猜猜是谁?教师念谜语::“胡子翘,妙妙叫,夜晚捉老鼠,白天睡大觉。”猜猜是谁?(幼儿回答)(2)看看,讲讲(猜出后出示图片白猫和黑猫)瞧!就是这一对小猫,你们看它们多可爱呀!可是你们发现它们俩有什么不一样吗?(幼儿回答)(3)师:是的,白猫黑鼻子,黑猫白鼻子。可是有一天,这对猫的鼻子都成了花鼻子,这是怎么回事呢?2、跟读绕口令,理解绕口令的内容。(1)情景表演(事先让两个幼儿准备)(2)表演后问全体幼儿:白猫、黑猫为什么哈哈大笑?(3)幼儿回答,分享答案。3、师:听听!刚才呀,老师把白猫黑猫玩耍时发生的趣事,编成一首绕口令给你们听。(1)教师以平时速度示范朗读绕口令。朗读后问:你听到了什么?你觉得哪句话很有趣?(幼儿按自己的意思讲,教师以绕口令句强化印象。)(2)以三幅小图提示,帮助幼儿理解,记忆词句。图一:白猫、黑猫有什么不同?它俩怎么会成花鼻子?(学习1-2句)观察图二-四:在自由讲述的基础上,学习3-7句。(3)幼儿看图,教师以较快的速度朗读绕口令,给幼儿一个完整的印象。(4)互助与练习。看谁的本领大,会自己看着图,自己学会这绕口令,千万别把词读错了。(5)教师以快速示范朗读绕口令,增进幼儿学习的兴趣,知道绕口令要念得很快。(6)幼儿跟随教师快速念,体会和找出念得快时,容易读错的词。鼓励幼儿在日常生活中练习多使用普通话说话,只有这样词句才会更加清晰。评价要素1、是否喜欢听、念绕口令,感受绕口令带来的乐趣。2、是否在口齿清晰、快速地读绕口令。活动建议1、在语言角看图练习读绕口令。2、在美术区放置白猫和黑猫图让幼儿涂色。情景表演(幼儿戴着猫面具出场,自我介绍与表演)白猫:我叫白猫。黑猫:我叫黑猫。白、黑猫:我两颜色相反,你们千万别搞错哟!白猫:我是白猫黑鼻子。黑猫:我是黑猫白鼻子,有趣吗?白猫
本文标题:《绕口令》大班语言教案【最新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42463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