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商业/管理/HR > 人事档案/员工关系 > 工程制图常用机件的表达方法
第七章机件常用的表达方法7.1视图(GB/T17451—1998)7.2剖视图(GB/T17452-1998)7.3断面图7.4局部放大图和简化画法7.5表达方法综合应用7.1视图(GB/T17451—1998)7.1.1基本视图国标规定正六面体的六个面为基本投影面,如图7–1(a)所示。物体在基本投影面上的投影称为基本视图。表示一个物体可有六个基本投影方向。国标还规定采用第一角投影法,即物体处于观察者与投影面之间进行投影,然后按规定展开投影面,便得到六个基本视图,如图7-1(b).各视图名称规定为:主视图(A)、俯视图(B)、左视图(C)、仰视图(E)(自下方投影)、右视图(D)(自右方投影)、后视图(F)(自后方投影)。右视图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后视图仰视图从右向左投射从下向上投射从后向前投射1.基本视图的形成图7-1(a)⒉六个投影面的展开主视俯视仰视图7-1(b)除后视图外,靠近主视图的一边是物体的后面,远离主视图的一边是物体的前面。⒊六面视图的投影对应关系长高上下左右前后右左度量对应关系:仍遵守“三等”规律方位对应关系:主视俯视仰视左视右视后视长7.1.2向视图绘制向视图应注意:1)在视图的上方标注视图的名称:“×”(“×”为大写拉丁字母);2)在相应视图的附近用箭头指明投射方向,并标注相同的字母;字母均应正写。有时为了合理利用图纸幅面或其它原因,不能按规定位置配置视图,可将视图移动到适当位置,这种可以自由配置的基本视图称为向视图,如图7-2。图7-2向视图的标注7.1.3局部视图将机件的某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影所得的视图称为局部视图。局部视图是一个不完整的基本视图,利用局部视图可以减少基本视图的数量。当机件某一局部形状没有表达清楚,而又没有必要用一完整基本视图表达时,可单独将这一部分向基本投影面投影,从而避免另一部分结构的重复表达。如图7–3所示。1)用带字母的箭头指明要表达的部位和投射方向,并注明视图名称。2)局部视图的范围用波浪线表示。当表示的局部结构是完整的且外轮廓封闭时,波浪线可省略。3)局部视图可按基本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也可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ABCCAB画局部视图的注意事项:图7-3(a)适合作局部视图的机件适合作局部视图的机件图7-3(b)局部视图7.1.3斜视图机件向不平行任何基本投影面的平面进行投影所得的视图,称为斜视图。如图7–4所示的机件,其倾斜部分在俯视图和左视图上均得不到真形投影。设立一个与该倾斜部分平行且与正面投影面垂直的新投影面,将该倾斜部分向这个投影面进行投影,以反映倾斜部分的真形,即得到斜视图,如图7–5所示。图7-4斜视图VA斜视图的画法:斜视图一般按箭头所指的方向,且符合投影关系配置(图7–5(a));有时为了合理利用图纸幅面,也可配置在其它适当位置(图7–5(b))。图7-5斜视图AA斜视图的画法画斜视图的注意事项:斜视图通常按向视图的配置形式配置。允许将斜视图旋转配置,但需在斜视图上方注明。A图7-5(a)(b)7.2剖视图(GB/T17452—1998)用视图表达机件时,机件内部的结构形状需要用虚线表示,如图7–6所示。如果不可见的结构形状愈复杂,视图中虚线就愈多,这样会使图形不够清晰,既不利于看图,又不便于标注尺寸。为此,机件不可见的内部结构形状常采用剖视图表达。图7-6视图中的虚线⒈剖视图的形成7.2.1剖视图的概念假想用剖切面(平面或柱面)剖开机件,将处在观察者与剖切面之间的部分移去,将剩下部分向投影面投影,所得到的图形称为剖视图(简称剖视)。剖视图主要用于表达机件的内部结构形状。虚线不画2.剖视图的画法3.剖面符号国标规定对剖切面与机件接触的部分(断面)要画出剖面符号。并且规定不同材料要用不同的剖面符号。画金属材料的剖面符号时,应遵守下述规定:①金属材料的剖面符号(也称剖面线)为与水平方向成45°(向左向右倾斜均可)且间隔相等的细实线。②同一机件所有各剖视图和断面图中的剖面线应方向相同,间隔相等。③当图形的主要轮廓线与水平线成45°或接近45°时,则该图形的剖面线应改画成与水平方向成30°或60°的平行线,同一机件各剖视图剖面线的倾斜方向和间隔均应一致,如图7–8所示。图7–8画金属材料剖面符号的规定A—AAA30°45°AAA-A②剖切符号:表示剖切面起、迄和转折位置及投射方向。③剖视图的名称。标注内容:①剖切线:指示剖切面的位置(细单点长画线)。一般情况下可省略。4.剖视图的标注关于剖视图标注的几点说明:①用线宽(1~1.5)b、长约5~7mm断开的粗实线作为剖切符号,在相应的视图上表示出剖切平面的位置。为了不影响图形的清晰,剖切符号应避免与图形轮廓线相交。②在剖切符号的起、止处外侧画出与剖切符号相垂直的箭头,表示剖切后的投影方向。③在剖切符号的起、止及转折处的外侧写上相同的大写拉丁字母,并在剖视图的正上方标注出剖视图的名称“×—×”,字母一律水平书写。在以下几种情形下,可省略对剖视图的标注:①当剖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而中间又没有其它图形隔开时,可省略标注中的箭头。②用单一剖切平面通过机件的对称平面或基本对称的平面,且剖视图按投影关系配置,而又中间没有其它图形隔开时,可省略标注。③用单一剖切平面剖切,其剖切位置明显,不标注不致引起误解时,也可省略标注。例如图7–8、图7–7的剖视图均省略了标注。5.画剖视图的注意事项:①剖切平面一般应通过机件的对称面或孔、槽的轴线、中心线,以便反映结构的真形,如图7–9所示。②剖切是假想的,实际上并没有把机件切去一部分,因此,当机件的某一个视图画成剖视图以后,其它视图仍应按完整的机件画出。③剖切面后方的可见轮廓线应全部画出,不能遗漏。④剖视图中一般不画不可见轮廓线。只有当需要在剖视图上表达这些结构时,才画出必要的虚线,如图7–7所示。⑤根据需要可同时将几个视图画成剖视图,它们之间相互独立,互不影响,各有所用,如图7–8中主、俯视图都画成剖视图。(1)正确(2)错误图7-9剖视图画法(a)图7-9剖视图画法(b)(1)正确(2)错误图7–7剖视图上的虚线⒌几种结构不同的零件的剖视A-AAABBBB-CC-CC7.2.2剖视图的种类按剖切范围,剖视图可分为全剖视图、半剖视图和局部剖视图三种。1.全剖视图用剖切面完全地剖开机件所得的剖视图,称为全剖视图。如图7–7中的主视图即为全剖视图。当机件的外形比较简单(或外形已在其它视图上表达清楚),内部结构较复杂时,常采用全剖视表达机件的内部结构形状。当剖切平面通过机件的对称面且按投影关系配置,中间又无其它图形隔开时,全剖视图可省略标注,如图7–7的主视图所示。对于一些具有空心回转体的机件,即使结构对称,但由于外形简单,亦常采用全剖视图,如图7-11。图7-112.半剖视图当机件具有对称平面时,在垂直于机件对称面的投影平面上的投影所得的图形,以对称中心线为界,一半画成剖视图,另一半画成视图,如图7–12(b)所示,这样组合的图形称为半剖视图。图7–12(c)所示机件,其主、俯、视图都是半剖视图。不能表达外形AAA—A图7-12(a)解决办法:以对称线为界,一半画视图,一半画剖视。半剖视已表达清楚的内形虚线不画A—A图7-12(b)BB适用范围:内、外形都需要表达,而形状又基本对称时。AAA-AB-B图7-12(c)适合作半剖的机件图7–13近似对称机件的半剖视图当机件形状接近对称,且不对称部分已另有视图表达清楚时,也可画成半剖视图,如图7–13所示。半剖视图的标注方法及省略标注的原则与全剖视图相同。画半剖视图应注意:①半个剖视图与半个视图的分界线应是细点划线,不能是其它任何图线。如果机件的对称中心正好有一条轮廓线,此机件不适合使用半剖视图绘制。②由于机件内部结构已由半剖视图表达清楚,因此在表示机件外部结构形状的半个视图上,一般不需要再画虚线来表示内部结构。BB用剖切平面局部地剖开物体所得的剖视图。AAA-AB-B3.局部剖图7-14局部剖视图的适用范围:局部剖是一种较灵活的表示方法,适用范围较广。1)实心杆上有孔、槽时,应采用局部剖视。2)需要同时表达不对称机件的内外形状时,可以采用局部剖视3)当对称机件的轮廓线与中心线重合,不宜采用半剖视时。错误正确AABBA-AB-B4)当机件的内外形都较复杂,而图形又不对称时。5)表达机件底板、凸缘上的小孔等结构画局部剖应注意的问题:①波浪线不能与图上的其它图线重合。错误正确②波浪线不能穿空而过,也不能超出视图的轮廓线。×××××③当被剖结构为回转体时,允许将其中心线作局部剖的分界线。④在一个视图中,局部剖的数量不宜过多。7.2.3剖切方法由于机件内部结构形状多种多样,故剖切方法也不尽相同。1.用单一剖切面剖切AAA-A一般用平行于基本投影面的单一剖切平面剖切。标注方法应注意的问题:①两剖切面的交线一般应与机件的轴线重合。②在剖切面后的其它结构仍按原来位置投射。适用范围:当机件的内部结构形状用一个剖切平面剖切不能表达完全,且机件又具有回转轴时。AAAA-A用两相交的剖切平面(交线垂直于某一基本投影面)剖开机件的方法称为旋转剖.2.用两相交的剖切平面剖切图7–15旋转剖图7–16旋转剖3.用几个相互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切用几个相互平行的剖切平面剖开机件的方法称为阶梯剖。如图7–17所示的机件,用了二个相互平行且平行于基本投影面(正面)的剖切平面剖切,即为阶梯剖。图7-17剖切方法演示阶梯剖标注方法:注意问题:①两剖切平面的转折处不应与图上的轮廓线重合,在剖视图上不应在转折处画线。②在剖视图内不能出现不完整的要素。只有当两个要素有公共对称中心线或轴线时,可以此为界各画一半。适用范围:当机件上的孔槽及空腔等内部结构不在同一平面内时。AAAAA-AAAAAA-A4.用组合的剖切平面剖切当机件的内部结构形状较复杂,单用阶梯剖或旋转剖仍不能表达清楚时,可以用组合的剖切平面剖开机件,这种方法称为复合剖。采用这种剖切方法画剖视图时,可用展开画法,如图7–18、图7–19所示。图7–18复合剖图7–19复合剖5.用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的剖切平面剖切用不平行于任何基本投影面的剖切平面剖开机件的方法称为斜剖,如图7–20所示。斜剖主要用于表达机件上倾斜的内部结构。图7-20斜剖用斜剖方法画剖视图,应注意以下几点:①剖切平面应与倾斜的内部结构平行(或垂直),但垂直于某基本投影面,剖开后向剖切平面的垂直方向投影,并将其翻转到与基本投影面重合后画出,以反映所剖内部结构的真形(图7–20)。②斜剖视图最好配置在箭头所指的前方,以保持直接的投影关系。7.3断面图假想用剖切平面将机件的某处切断,仅画出断面的图形,称为断面图(简称断面),如图7–21所示。断面图有重合断面和移出断面之分。图7-21断面图与剖视图的比较断面图剖视图视图图7-22断面图的形成动画演示断面图的形成7.3.1重合断面图断面图形配置在剖切平面迹线处,并与视图重合,称为重合断面,如图7–24所示。重合断面的轮廓线用细实线绘制,当视图中的轮廓线与重合断面的图形重叠时,视图中原有的轮廓线仍需完整,连续地画出,不可间断,如图7–25所示。配置在剖切符号上的不对称重合断面,应用箭头表示投影方向,如图7–24所示。对称的重合断面不必标注剖切符号,如图7–25所示。图7-23重合断面图的形成动画演示重合断面图的形成图7–24不对称重合断面的画法与标注图7–25对称重合断面图画在视图轮廓线外面的断面图形,称为移出断面。移出断面的轮廓线规定用粗实线绘制,并尽量配置在剖切符号或剖切平面迹线的延长线上,如图7–26所示移出断面图的画法图7–267.3.2移出断面1.移出断面图的画法2.移出断面图的标注方法1)移出断面图一般应标注断面图的名称“×-×”(“×”为大些拉丁字母),在相应视图上用剖切符号表示剖切位置和投射方向,并标注相同字母。2)配置在剖切线延长线上的移出断面,均可省略字母。3)对称的移出断面、按投影关系配置的移出断面,均可省略箭头。4)配置在剖切线延长线上的对称的移出断面,以及配置在视图中断处的对称的移出断面
本文标题:工程制图常用机件的表达方法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426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