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20202021学年沈阳市皇姑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
第1页(共17页)2020-2021学年沈阳市皇姑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物理试卷一、选择题1.(2分)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一个苹果的质量约为5kgB.人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C.教室门的高应为1.5mD.人脉搏1min跳动约为70次2.(2分)下列常识中蕴含的物理知识,说法正确的是()A.判断物体运动和静止可以不选择参照物B.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大约是3×105km/hC.光射到两种介质的界面处,传播方向不一定改变D.铁的密度大于棉花的密度,因此铁比棉花质量大3.(2分)下列一些关于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原因分析,错误的是()A.医生利用听诊器听患者心跳和呼吸的声音,能提高响度B.拍摄房屋倒塌伤人的特技镜头时,房屋道具的模型一般用泡沫塑料制作,这样做的主要原因是泡沫塑料的密度较小C.超声波碎石是利用声音传递能量D.日食的形成原理与镜中花、水中月的原理相同4.(2分)如图所示,为A、B两物体从同一地点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速度一时间图象。由图可知()A.0~15s内,B物体的速度与路程和时间无关B.前10s内,A、B两物体的平均速度相同C.10s末A、B相遇D.5~15s内,A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5.(2分)冬季,在家里洗澡时会发现浴室墙壁上的镜子很快模糊起来,洗完澡后,将浴室的门敞开一会儿,镜子又变得清晰。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镜子变得模糊是因为水蒸气在镜面上发生了液化B.镜子又变得清晰是因为镜面上的水滴升华了第2页(共17页)C.寒冷的冬天,汽车前挡风玻璃容易出现水雾,与浴室的镜子变模糊原理相同D.将浴室的门敞开,是为了加快空气流动,加快蒸发6.(2分)如图是在探究甲、乙两种物质(甲、乙均为实心物体)质量跟体积关系时的图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物质的密度比乙物质的密度小B.物质的密度与质量成正比,与体积成反比C.用甲、乙两种不同的物质做成质量相同的实心体,则它们的体积之比为1:4D.若将甲物体截取三分之一,将乙物体截取三分之二,则甲、乙两物体剩余部分的密度之比为8:17.(3分)下面各种说法中错误的是()A.体育课上测量跳远距离时,把皮尺拉得过紧会导致测得的跳远成绩偏大B.用天平测量物体质量时,使用锈蚀严重的砝码会导致测得的质量偏大C.百米赛跑时,终点计时员听到发令枪声才开始计时会导致测得赛跑时间值偏大D.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某未知液体密度时,先用天平称出空烧杯的质量,然后再称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再将烧杯中盛装的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测体积,会导致测得的液体密度值偏大8.(3分)如图所示,某同学用自制的水凸透镜做凸透镜成像实验,在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像,关于下列现象分析,正确的是()A.此时在光屏上得到的是倒立放大的实像B.如果利用注射器继续向水凸透镜内注水,发现光屏上的像不清晰了,这时将光屏向透镜方向移动,又能得到一个清晰的更小的实像C.由于实验时间过长导致蜡烛燃烧变短,发现光屏上的像偏上D.若在水凸透镜前放置一个近视眼镜,为使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应将光屏靠近透镜第3页(共17页)9.(3分)一个空瓶的质量是200g,装满水称瓶和水的总质量是700g,将瓶里的水倒出,装入一些金属的颗粒,称出瓶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为878g,然后再将瓶内装满水,称出瓶、水和金属颗粒的总质量是1318g,则()A.瓶子的容积为500cm3B.金属颗粒的质量为440gC.金属颗粒的密度为11.3g/cm3D.金属颗粒的体积为60cm3二、解答题10.(4分)控制环境污染是沈阳市创建文明城市的重要举措。居民小区禁止汽车鸣笛(如图甲)是从处减弱噪声;城区步行街上安装的噪声监测装置(如图乙),显示了噪声的(填“音调”、“响度”或“音色”)。11.(4分)小明在“测小车平均速度”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实验中为了方便计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填“大”或“小”);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间和底端不同时刻,则全程的平均速度是vAC=m/s。12.(4分)我们在照镜子时能看见镜中的自己,是因为光发生了(填“反射”、“折射”或“光沿直线传播”)的缘故;当我们逐渐远离平面镜时,我们在镜中像的大小会(填“变大”、“变小”或“不变”);当把平面镜放在水中并调整其对太阳光的角度我们就可以看到由此产生的“彩虹”,这是属于光的。(填“反射”、“折射”或“光沿直线传播”)第4页(共17页)13.(4分)小明观察“碘锤”中碘的升华现象,采用如图所示的方式加热。小红经查阅资料知道,酒精灯外焰的温度约为800℃,碘的熔点为113.7℃,小红认为在碘温度升高的过程中小明所做的实验(填“能”或“不能”)得出碘蒸汽都是碘升华的结论,因为在看到碘蒸气产生的同时,还出现了少量液态的碘,这些液态的碘是固态碘(填物态变化的名称)产生的。14.(4分)放假期间,小明一家开车去棋盘山游玩。行驶途中,小明看到公路两旁的树木都向后退,这是因为他选择了为参照物;阳光透过车窗,照到车里非常温暖,是因为太阳光含有大量的。15.(6分)小丽将发声的音叉靠近乒乓球,乒乓球被弹开说明音叉在;在实验过程中,小丽不小心将球踩瘪了但球没有破裂(如图所示),则球内气体的质量,密度(后两空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16.(4分)某瓶氧气的密度是5kg/m3,给人供氧用去了氧气质量的一半,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是kg/m3;一个最多能装5kg水的瓶子,它最多能装下kg的酒精。(ρ水=1.0×103kg/m3,ρ酒精=0.8×103kg/m3)17.(4分)小明利用凸透镜自制了一个照相机模型,如图甲所示。在纸筒M的一端嵌上这个凸透镜,纸筒N的一端蒙上一层半透明薄膜,把纸筒N套入M中,并能前后滑动。小明用自制的照相机先拍摄了远处的物体,再把凸透镜正对着室内近处点燃的蜡烛,为了使薄膜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应该(填“拉长”或“缩短”)凸透镜和薄膜之间的距离;如图乙为小明绘制的蜡烛成像的简易光路图,则该透镜的焦距为cm。第5页(共17页)三、计算题18.(10分)周末小明和同学约好一起去沈阳故宫拍摄雪后的美景。小明选择打车前往,如图甲所示是小明乘坐的出租车发票。求:(1)在小明乘车的全过程中,出租车的平均速度是多少?(2)出租车行驶过程中,如果按如图乙所示的速度行驶了1.8min,求这段时间所通过的路程。(3)出租车以速度v驶出某直线路段时,有一处测速仪,测速仪内有能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传感器,如图丙。在出租车行驶距离测速仪为66m时,测速仪发出超声波,经过0.2s后超声波会被汽车反射,反射后接收到超声波信号,则该出租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此路段限速为40km/h,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19.(7分)酒的度数表示每100毫升酒液中所含酒精量的毫升数,若现有某酒厂生产的一种瓶装白酒,瓶上标有“500mL,60度”的字样(不考虑酒精和水混合后体积的变化)。求:(1)这瓶白酒中酒精的质量是多少?(2)这一瓶白酒中水的质量是多少?(3)这瓶白酒的密度是多少?(ρ水=1.0×103kg/m3,ρ酒精=0.8×103kg/m3)四、实验、作图题20.(2分)如图所示是投影仪的成像原理。光线a平行于凸透镜主光轴,F为凸透镜的焦点。请在图中画出光线a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到屏幕的光线。第6页(共17页)21.(2分)某物理兴趣小组做完探究声音产生原因的实验后,小组成员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真空能否传声?(1)为验证猜想,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把音乐贺卡里的电子发声器放入暖瓶中,此时能听到贺卡发出的音乐声,将瓶塞盖紧后,就几乎听不到声音了,此现象可以得到的结论是。(2)有的小组成员还做了探究“看”到自己声音的实验(如图乙所示)。把两个纸杯底部用细棉线连接起来,固定其中一个纸杯,在纸杯口上蒙上薄膜,膜上粘一小片平面镜,拉紧棉线,将激光笔发出的光照射在平面镜上,小明对另一纸杯说话(不接触纸杯)。会看到墙上反射的光点在晃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小明发出的声音是由声带振动产生的B.该实验说明声音不能传递能量C.两个纸杯间声音的传播主要是通过空气实现的D.在月球上做该实验也能看到光点的晃动22.(4分)某物理小组利用如图甲、乙装置探究“冰和石蜡熔化特点”的实验。冰和石蜡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图象如图丙、丁所示。(烧杯中水的初温和环境温度为20℃)第7页(共17页)(1)如图甲将装置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缺少酒精灯加热是(填“正确的”或“错误的”),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2)如图丙,根据探究可知,熔化过程中冰的温度,纵坐标t表示的温度是(填“水的沸点”或“环境温度”)。(3)根据图丁判断石蜡为(填“晶体”或“非晶体”)。23.(4分)某小组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时,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1)当水温升高到90℃时,每隔1min记录一次水的温度,直到水沸腾后再持续几分钟为止。并绘制了如图乙所示的图线①。现将烧杯中的水冷却至90℃,倒掉约三分之一的水,保持其他条件不变,重做上述实验并绘制了图线,此图线是,水的沸点是。(2)生活中,常把碗放在锅里的水中蒸食物,如图丙所示。当锅里的水沸腾以后,碗中的水(填“会”或“不会”)沸腾。(3)小明在家中安全改装了一个玻璃电热水壶(去盖,如图丁所示),把水加热至沸腾,发现了很多现象,小明尝试用自己学过的知识来解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水沸腾时,产生大量气泡,气泡里的主要成分是空气B.实验过程中,壶里的水不断汽化C.水沸腾时,水面出现“白气”是水的汽化现象D.水沸腾时,图中温度计的示数就是水沸腾的准确温度第8页(共17页)24.(5分)某物理小组做探究“平面镜成像的规律”实验时,其情形如图甲所示,先把一块平板玻璃B垂直立在水平桌面上,再准备A、C两支大小、外形完全一样的蜡烛,然后把点燃的蜡烛A立在玻璃板前,又把蜡烛C放在玻璃板后面,并移动蜡烛C的位置,使它与蜡烛A的像完全重合。(1)在利用蜡烛C确定出蜡烛A成像位置时,眼睛应该在蜡烛(填“A”或“C”)侧观察,移动蜡烛C,使它与蜡烛A的像重合。眼睛透过玻璃板看见的“蜡烛C”实际上是光的折射形成的(填“实”或“虚”)像。(2)如果把蜡烛A向镜面移动一段距离,又移动蜡烛C去与蜡烛A的像比较,会发现蜡烛A像的大小(填“变大”、“变小”或“不变”)。(3)实验中如果把平面镜向左倾斜转向自己(如图乙),发现镜中的像转向自己,有的同学发现,这种情况与汽车的前风挡很像(如图丙所示)。此时司机通过风挡玻璃所成的像在司机的(填“正前方”或“前上方”)。HUD是一款汽车上时常配置的抬头显示器,它将水平显示重要的车辆信息,如车速、油耗等。避免驾驶员低头看仪表而造成事故,如图丁为该同学所画的简图,想通过前风挡玻璃成垂直于水平面的像,则风挡玻璃与水平面夹角为度。25.(5分)学习了密度的知识后,某物理小组想测量老师所用粉笔的密度。(1)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把游码拨至零刻度线处,发现横梁稳定时指针偏向分度盘的左侧,要使横梁在水平位置平衡,应将平衡螺母往(填“左”或“右”)调。(2)把10支粉笔放到调好的托盘天平上,当天平再次平衡,右盘的砝码和标尺上游码的位置如图甲,则这10支粉笔的质量为g。(3)在量筒中加入体积为V1的水,把一支粉笔放入量筒,发现粉笔在水面停留一会,第9页(共17页)冒出大量的气泡后沉底,询问老师后得知是因为粉笔吸水的缘故。若此时量筒中水面到达的刻度为V2,若把(V1﹣V2)作为粉笔的体积来计算粉笔的密度,测得粉笔的密度会比真实值(填“大”或“小”)。(4)为了解决粉笔吸水的问题,小王把一支同样的粉笔用一层保鲜膜紧密包裹好放入水中(保鲜膜的体积忽略不计),发现粉笔漂浮在水面上,于是他用水、小金属块、量筒和细线测量粉笔的体积(如图乙),则粉笔的密度为g/cm3。(5)测完了粉笔的密度后大家还想测量酸奶的密度(如图丙所示),先借助天平测量了整盒酸奶的质量为238.7g,喝掉部分酸奶后,测质量为151.3g,用纯净水将喝掉的酸
本文标题:20202021学年沈阳市皇姑区八年级上学期期末考试物理试题解析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42725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