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精推】大班优秀数学教案3篇
【精推】大班优秀数学教案3篇作为一名人民教师,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以下是网友为大家分享的“【精推】大班优秀数学教案3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大班优秀数学教案1活动目标:1、学习6的加法运算,正确理解图意,进一步理解数字相加的含义。2、在操作中,能根据图意列出相关的算式,提高运算能力,初步理解加法交换律。3、感受数学活动的趣味性。4、通过各种感官训练培养幼儿对计算的兴致及思维的准确性、敏捷性。5、能与同伴合作,并尝试记录结果。活动准备:1、课件ppt。2、数字卡和操作板。3、6以内的加法算式题。4、印章。活动过程:一、导入活动:玩游戏碰球,复习6的分解、组成。小朋友,我们一起来玩6的碰球游戏吧!准备好了吗?师:我的1球碰几球?幼:你的1球碰5球。师:为什么?幼:1和5合起来是6。(依次提问6的几种分解、组成)二、新授:教师用ppt演示6的加法。1、学习1+5=6的加法运算。小朋友,今天我带你们去动物园玩吧!你们看,这是谁啊?(长颈鹿)有几只长颈鹿?(1只)1只长颈鹿用数字几来表示?(用数字1来表示),你们看,又来了几只长颈鹿?(5只),5只长颈鹿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5来表示),请问:一共几只长颈鹿?一共用加法还是减法?(加法)为什么?(因为数量变多了,所以用加法),那1只长颈鹿加上5只长颈鹿一共有多少只长颈鹿啊?(6只)对了,等于6。我们一起来把算式念一遍:1+5=6。2、学习2+4=6的加法运算。好,我们再看,它是谁?(大象)有几只大象?(2只)2只大象用数字几来表示?(用数字2来表示),你们看,又来了几只大象?(4只),4只大象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4来表示),请问:一共几只大象?一共用加法还是减法?(加法)为什么?(因为数量变多了,所以用加法),那2只大象加上4只大象一共有多少只大象啊?(6只)对了,等于6。我们一起来把算式念一遍:2+4=6。3、学习3+3=6的加法运算。我们接着看,它是谁?(斑马)有几只斑马?(3只)3只斑马用数字几来表示?(用数字3来表示),你们看,又来了几只斑马?(3只),3只斑马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3来表示),请问:一共几只斑马?一共用加法还是减法?(加法)为什么?(因为数量变多了,所以用加法),那3只斑马加上3只斑马一共有多少只斑马啊?(6只)对了,等于6。我们一起来把算式念一遍:3+3=6。3、学习4+2=6的加法运算。你们看,这又是谁来啊?谁能像老师方才一样把这个故事说出来?(幼儿讲述)4只熊猫用数字几来表示?(用数字4来表示),你们看几只熊猫在吃竹子?(2只),2只熊猫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2来表示),请问:一共几只熊猫?一共用加法还是减法?(加法)为什么?(因为数量变多了,所以用加法),那4只熊猫加上2只熊猫一共有多少只熊猫啊?(6只)对了,等于6。我们一起来把算式念一遍:4+2=6。4、学习5+1=6的加法运算。你们看,这又是谁来啊?谁能把这个故事说出来?(幼儿讲述)5只猴子用数字几来表示?(用数字5来表示),你们看几只猴子挂在树上?(1只),1只猴子用数字几表示?(用数字1来表示),请问:一共几只猴子?一共用加法还是减法?(加法)为什么?(因为数量变多了,所以用加法),那5只猴子加上1只猴子一共有多少只猴子啊?(6只)对了,等于6。我们一起来把算式念一遍:5+1=6。三、拓展迁移:幼儿根据图意,列出相关的算式,初步理解加法交换律。1、根据图意列出算式1+5=6。我们走得累了,来喝点水吧,哎呀!水壶里的水喝完了,请小朋友拿出操作板,一起来列出算式,算算我一共买了多少瓶水吧!1+5=62、根据图意列出算式5+1=6。肚子咕噜咕噜叫了,我请你们吃汉堡包吧,请你们在插班上算出我买了几个汉堡包?5+1=6。3、通过算式1+5=6和5+1=6,引导幼儿理解加法交换律。我们看看,在1+5=6和5+1=6这两道算式中,你们发现了什么?(两道算式中的数字一样),第一道算式和第二道算式都有1,那这两道算式有5吗?(有)真有趣,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都是6。4、根据图意列出算式2+4=6。5、根据图意列出算式4+2=6。6、通过算式2+4=6和4+2=6,引导幼儿理解加法交换律。7、根据图意列出算式3+3=6。小结:通过我们操作,我们发现,交换加号前后两个加数的位置,得数不变。四、结束活动,游戏检票复习6以内的加法运算。今天,我们玩了一天,我们也该回家了,待会儿,请小朋友每人拿一张票,到老师检票员处检票,你们要答对票上问题,老师检票员才能给你盖上印章,你的票才能上我的大巴车哦!好,请你们拿着你们的票去检票吧!活动反思:这个活动让孩子们学会了很多,在快乐的心情中讲述,幼儿也很快乐的学习,而且6的加法算式他们全都学会了。最重要的是快乐,孩子们快乐,作为老师的我也很快乐。大班优秀数学教案2活动目标:1、了解倒计时的含义,对倒计时的方法产生兴趣。2、体会倒计时与我们生活的关系。3、了解数字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初步理解数字与人们生活的关系。4、体会数学的生活化,体验数学游戏的乐趣。活动准备:相关ppt、每组一张大的月历、笔活动过程:一、导入出示“倒计时’:“你们知道什么是倒计时吗?”小结:倒计时是用倒着数的方法来计算时间叫倒计时。二、寻找生活中的倒计时生活中的现象。提问:你们平时在哪里看到过倒计时?1)幼儿:电扇。师:a我们一起来找一找电扇上的倒计时在什么地方?b你们平时用过电扇上的倒计时吗?谁用的?(妈妈、小朋友)C妈妈为什么要用电扇上的`倒计时呢?幼儿:妈妈开好倒计时我睡着后不感冒。师接:妈妈真关心我们小朋友,对了,电扇设置好倒计时后,可以预防我们睡着后着凉,有了倒计时可以保护我们的身体健康。幼儿:节约电。(为什么会节约电?)师接:对了,现在我们提倡低碳生活,要节约用水、用电,有了倒计时器在我们睡着后电扇会按照规定的时间自动关掉,这样就更加节约用电了。小结:有了电扇上的倒计时可以在我们小朋友睡着的时候帮我们关掉电扇,防止我们着凉,还可以节约用电做到低碳生活,倒计时的用处真大呀!2)幼儿:微波炉教师:微波炉上面的计时器上写了什么你们看到过吗?(有一分钟、两分钟、30分钟等不同长短的时间)教师:为什么要有不同的时间?(还有那些家电业用到倒计时的?)小结:我们可以根据不同的食物来确定不同的时间,这样既保证食物不会烧焦,而且不需要我们照看可以去做其它的事情,既安全又方便。3)火箭发射:今天老师带来一短火箭发射的录像,我们一起来看看好吗?(看录像)a火箭发射最后倒计时怎么念得?(火箭发射时我们要倒数十秒。)B火箭发射前几秒为什么要倒计时呢?(一起做好准备、大家心里很激动、期盼这一时刻的到来)师接:火箭发射需要许多科学家叔叔阿姨做许多的准备工作才能保证火箭的成功发射,有了倒计时,他们可以听统一的口令一起做好准备工作。师接:对了,我们中国的火箭要上太空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中都非常的激动期盼这一时刻的到来。小结:对了,火箭发射前的倒计时提醒我们科学家叔叔阿姨要一起集中注意力努力做好最后的准备同时让我们所有的中国人记住这个重要的时刻,记住我们中国人真了不起。4)红绿灯红绿灯上的倒计时告诉我们什么?小结:绿灯上的数字告诉我们,时间越长过马路越安全,时间越短过马路就越危险。有了倒计时我们过马路就更加的安全、方便了。5)广告倒计时你看到什么电视节目有广告倒计时?为什么要有广告倒计时?(知道还要等多久,不会很着急。可以让我知道上个厕所来得及吗。)小结:有了广告倒计时使我们了解要等待的时间,心里不会很着急。小结:在我们的生活中有许多的地方会用到倒计时,有的倒计时用“秒”(火箭发射广告、新年的钟声),有的倒计时用“分”(电扇、微波炉、电热毯)、有的倒计时用到“天”,不同的地方有不同的用处,倒计时和我们生活的关系真大呀。过渡:你们想做倒计时吗?想做什么倒计时呢?三、尝试计算倒计时1、交流并讨论倒计时的方法。2、激发幼儿计算倒计时的愿望。6月1号马上就要到了,让我们一起做个倒计时的牌子吧。找着六月份有哪些节日?提问:今天是几月几号?除了要找到今天的日期,还要找到那个日期?3、幼儿操作,教师观察幼儿采取倒计时的方法。4、交流提问:离6月1日还有几天?你是怎么计算的?(1、顺着数2、倒着数3、两个两个数、5、一个月加上多余的天数——一个月都是30天吗?6、为什么天数会相差一天呢?6月1日当天不能算进去。为什么不能算进去)7、小结:有了六一节倒计时,可以让我们清楚的知道今天离6。1节还有几倒计时的天,我们可以在不这段时间做好准备。8、6。5世界环境日倒计时。9、引出离园倒计时,让幼儿做离园倒计时。大班优秀数学教案3活动目标:1.能将物品按用途进行分类。2.能正确表述自己的分类理由。3.培养幼儿的尝试精神,发展幼儿思维的敏捷性、逻辑性。4.喜欢数学活动,乐意参与各种操作游戏,培养思维的逆反性。活动准备:1、经验准备:幼儿已掌握物品用途的相关经验。2、物质准备:若干实物,图谱标记、实物图片,分类盒,分类板等。活动过程:一、以认识物品导入活动,激发幼儿的兴趣。二、整理物品,让幼儿初步学习按物品的用途分类。1.引导幼儿将篮子里的物品,按照它们的特点分到篮子里的三个格子中,想想看可以怎么分。2.分好后和同伴说说你的分类理由。三、师观察幼儿操作并个别指导。四、师幼互动交流。师:谁来说说他是怎么分,为什么要把它们分在一起?五、运用图谱标记帮助幼儿梳理分类经验。1.师:出示嘴巴、手、苹果、积木、汽车等标记卡,引导幼儿从中选出分别代表“吃的”“玩的”“用的”的标记。2.师引导幼儿根据标记,将自己篮子里的物品按标记摆放好。六、分组练习,巩固按物品的用途分类。1.介绍操作材料。2.提出要求。3.幼儿操作,师巡视指导。活动反思:一、活动开始我用为“小白兔”搬家作为引入让我们班的孩子自由去探索“小白兔”家的物品,这样不但可以加深他们的印象,还能更有兴趣学习。虽然有兴趣,但是可能我想的不够周到,我只考虑孩子的兴趣,却完全没有去考虑孩子们的能力水平,我提供的搬家物品(桌面玩具)类型太多了,如果我先2.3样再慢慢增加,我想就会更完美了。二、我在让幼儿第一次探索时候,孩子刚开始很有兴趣,也有积极参与在活动中,这让我表示很欣慰,但是在探索活动的过程中,我发现能力强的孩子和能力弱的孩子有差别,能力强的孩子一直拿,一直再进行分类,而能力弱的孩子却在那边玩玩具,所以在针对这点的时候,我觉得我应该多去帮助能力弱的孩子进行活动,而不是只顾着能力强的孩子。还有在幼儿探索完成的时候,我的小结不够明了,我只是一句带过,让很多幼儿都懵懵懂懂,他们分玩具是要干嘛。这点很需要反省。三、第一次探索完接下来就是第二次探索,第二次探索的物品,我选择的是生活中幼儿常见的水果:苹果、香蕉、梨子这三样水果。在环节开始时,孩子们看到一堆水果,不知有多兴奋,多开心。好的开始就是成功的一半。我让孩子先认识这3样水果,然后再进行名称分类,并让幼儿学会用XX和XX放在一起。在分水果的时候,几乎全部的孩子都能够参与在活动当中,无论是能力强还是能力弱的,这让我感到很开心。在操作过程中孩子们表现很棒,可是在让他们说是怎样分了?把XX和XX放在一起?能力强的孩子就会说,但是也没有说的很完整,而能力弱的孩子就不会说了,可见我们班的孩子在语言表达方面还是要更加加强的。四、整堂课下来,还是有很多不足的地方,我认为如果将第一次探索和第二次探索交换一下会更好些,因为分水果只有3样,而且比较明了,桌面玩具太多,而且形状也多,让孩子一开始就探索比较难的会比较不合理。总之,要上好一堂好的公开课,没有充分的准备,充实的思考,是不能够诠释好一堂好的公开课的。在这次的公开课,我将反省我自己,改变自己,让自己成为更优秀的一名教师。
本文标题:【精推】大班优秀数学教案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43708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