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范文 > 最美孝心少年事迹【实用4篇】
精编资料,供您参考最美孝心少年事迹【实用4篇】【前言导读】由三一刀客最美丽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最美孝心少年事迹【实用4篇】”文档资料,以供您学习参考,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呢!最美孝心少年事迹材料【第一篇】路玉婷的父亲很早就离开了她们到外地,路妈妈为了生计在外面给客户送机票,工作的艰难和家庭的重任让路妈妈积劳成疾患了慢性肾衰竭。照顾母亲和外婆的重任落在路玉婷肩上。因母亲孙小燕罹患尿毒症无法工作,成都15岁女孩路玉婷一边上学、一边骑车送机票维持家里开销。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后,路玉婷也成了小名人,如今的路玉婷进入成都树德协进中学就读高一,学校免除学杂费、书本费,还免费提供中晚饭和校服。一家人的生活总算安定下来。然而就在上个月,孙小燕突然去世。路玉婷这才得知,去世前的母亲被手机短信诈骗了9万元,这9万元是家里借来和存下的所有积蓄,对10来块钱都会心疼半天的孙小燕自责不已,却一个字也不向女儿吐露。去世前3天,孙小燕给路玉婷班主任朱君打电话:希望卖掉房子供女儿读书,还希望今后她好好照料路玉婷……被骗:今年9月,路玉婷进入成都树德协进中学就读高中。学习压力逐渐繁重,路玉婷已经不再送票。10月16日早上7点半,班主任朱君接到了孙小燕的电话,声音断断续续,“孙小燕一直在哭,说妹妹,我发生了一点意外,可能活不久了。”朱君以为,是孙小燕病又犯了,但接下来的话让她有些隐约的担心,“她让我帮她想把房子卖了,供路玉婷读书。还委托我今后好好照顾路玉婷。”孙小燕让朱君千万别把这些事告诉路玉婷,朱君很不安,她主动提出去孙小燕家里看望,孙小燕却一再拒绝。接下来两天繁忙的工作,也让朱君抽不出空子。18日,朱君和张勇约好第二天(19日)一起前往孙小燕家里看望,为了避免对方拒绝,他们想到先斩后奏。19日上午,朱君却接到了路玉婷的打来的电话,“路玉婷语气很平静,告诉我,她母亲孙晓燕已经在19日凌晨1点过去世了。”张勇、朱君一行人到达路玉婷家里时,路玉婷单独把朱君叫到一边,表示自己家里的亲戚正在赶往成都的路上。路玉婷这才说起孙小燕此前电话所说的“意外”是什么。原来前不久,孙小燕被短信诈骗了9万元,这精编资料,供您参考9万元是一家子借来和存下的所有积蓄,掉10块钱都会怄气半天的孙小燕着实想不通,“她对谁都没有说,路玉婷也不知道,一个人默默承受,给我打电话的第二天(17日)也没有像往常一样去做血液透析。”朱君表示。朱君这才把孙小燕打电话托付的事告诉路玉婷,“我才晓得,掉钱、托付这些事路玉婷都不晓得。”打电话传递母亲死讯时,路玉婷语气也比较平静,此时眼泪却紧紧包在眼眶里,拼命点头。托付:10月21日,孙小燕遗体火化仪式进行。那一天的路玉婷穿着一身黑衣,帽子的帽檐把头压得低低的,一句话也没说,只是抱着母亲的遗像。在遗体告别仪式时,隐忍的路玉婷情绪才爆发出来,大声呼喊着:“妈!妈!”在火葬场等待骨灰时,路玉婷一个人坐着,一直不停的流泪。在母亲孙小燕整个去世的过程中,路玉婷就哭过三次。周围人担心更多的,还是路玉婷以后的生活。孙小燕去世前,正在申请居民最低生活保障,“还没申请下来人就走了,现在是路玉婷以她的名义在申请。”张勇透露。一直以来,路玉婷、孙晓燕和外婆住在成都新城市广场附近,目的是方便孙晓燕就医和路玉婷上学,孙晓燕和丈夫共同拥有的住房出租用来补贴家用。征得各方的意见,孙小燕名下的房产并未卖掉。由路玉婷的好朋友的母亲伍阿姨帮忙,将两套房产转移到路玉婷名下。“说的是两套,其实非常窄,加在一起才等于一套的面积。”朱君解释道。路玉婷的父亲在外地多年,一直没有联系过孙小燕母女。在孙小燕去世后,主动打电话给路玉婷,提出每月打1000元作路玉婷生活费。基于路玉婷学业上的考虑,伍阿姨甚至提出:由姨妈抚养外婆,让路玉婷住校,寒暑假在自己家住。让朱君和张勇疑惑还有路玉婷的眼镜。在孙小燕去世后,路玉婷就佩戴上了一副黑框眼镜,朱君透露:“和她妈妈的那一副很相像!我问过婷婷你近视吗,她告诉我说她600度。”让张勇疑惑的是,路玉婷膝盖受伤时,轮椅坐最后一排,并未佩戴眼镜依然可以看清楚最远处的黑板。朱君随后问过路玉婷身边的同学,对方表示路玉婷确实一直眼睛近视,上个月底、母亲去世后,就配了一副和孙小燕一样颜色、很是相似的黑框眼镜。纪念:在孙小燕去世后,路玉婷周围人告诉她,你现在也只有好好读书、考上大学这一条出路了。事实上,虽然精编资料,供您参考平时事情繁多,但路玉婷的成绩不差。今年中考时,成都树德协进中学分数线是573分,而路玉婷考了575分。和刚刚进校的擦边线不同,学校前段时间的一次阶段性考试中,路玉婷考到了班上第六名,整个490人的年级中在118名,成绩提高不少。进入高中后,路玉婷学习压力逐渐繁重。如今的路玉婷依然重复着和过去同样的事,每天早上6点半,给外婆煮鸡蛋、炖牛奶、买包子。早上7点过赶去学校上早自习,一直要在学校呆到晚上8点30分下晚自习才能回家。外婆的中餐和晚餐由姨妈负责。上个月29日,路玉婷整顿好家中事务,恢复正常上学,学校老师都格外关心她的情绪反应。路玉婷在课外和同学有说有笑,偶尔情绪起伏比较大。“比起同龄人,路玉婷更显得成熟坚毅,也更沉稳内敛。她从不主动跟别人说起自己的心事,你问她时她却也会告诉你。”朱君说道。在此之前,路玉婷一直主动担任班里的清洁委员,“清洁委员要求来得最早、走得最晚,考虑到她家里的情况,我们想过让她换一个。”张勇的提议没有得到路玉婷的支持,她认为自己得到了帮助,希望能够做些事回馈大家。最近,路玉婷以“忙不过来”为由终于辞去了清洁委员。谈到最近发生的事造成的影响,路玉婷表示“人走的每一步都是有影响的,只是我现在不能预想未来。”在朱君印象中,路玉婷从未透露将来想干什么,或者读什么大学。只是在一次班委会时,路玉婷说起过自己的心愿:“我希望一家人快快乐乐,平平安安的。”记者手记:路玉婷不想再做“路玉婷”路玉婷出名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播出的“最美孝心少年”和“奔跑女孩”,谷歌上关于她的信息就有五万多条。“我感觉不到荣誉感,也不想被大家关注。”现实中的路玉婷回答起来直截了当。采访时的她显得有些“酷”,双手紧紧插在校服上衣口袋里,只是偶尔推推眼镜才拿出来,嘴却一直抿着,双脚也不是随意的放着,而是紧紧依靠板凳,面无表情、不苟言笑。不回答问题时就低下头来。接受媒体采访前,成都树德协进中学校长助理张勇去接她时,路玉婷有些想反悔:“一定要去吗?烦得很。”有记者问她想过什么生活,路玉婷脱口而出:“就和其他同学一样。”对于被关注带来的压力,路玉婷直言“反正很烦躁。”乍一看去,她跟我心中的积极向上“奔跑女孩”形象差距很大,但路玉婷班主任朱君坦诚,生活中的路玉婷还是会和其他同学有说有笑,生活中她精编资料,供您参考还有个死党,关系好到和死党的母亲也有联络,路玉婷并不是一个孤立难相处的小孩。不到10分钟的采访结束后记者道谢,路玉婷愣了愣,轻不可闻地说了声谢谢,浅浅地对着一群记者鞠了一躬,才迅速离开会议室。那声谢谢把路玉婷之前的冷漠都融化开了,她只是不想被“路玉婷”光环笼罩而已。最美孝心少年事迹【第二篇】xxx,女,2004年6月出生,延安市延川县南关小学四年级学生(延安市文明办推荐)xxx是延川县南关小学四三班的一名学生。爷爷瘫痪在床,每天放学后,她就打盆热水给爷爷擦洗,为爷爷按摩。吃饭时无论多饿,总是等长辈坐下后再吃;吃完饭后帮妈妈收拾碗筷,擦桌子;有好吃的东西,她总是先请长辈吃后自己才吃;经常帮爸妈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像叠被子,收拾书柜,自己穿衣服,把门口的鞋挨次放好等等。她是语文课代表,她的作业总是收得最齐,她做的清洁总是最干净,她执勤的时候,教室里总是最安静。因此也多次被评为优秀学生干部。班上有几个同学,成绩跟不上,xxx发现后,就利用自己的课余时间给他们补习功课,同他们探讨学习方法,鼓励他们努力学习。在她的带动下,这些同学学习上有了劲头,学习成绩进步很快。与此同时,这些同学也成为了她的好朋友。在课堂上,她是最活跃的分子,积极发言,大胆的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还经常热情地与同学们进行讨论。每天都在最快的时间内写完作业,发现问题,及时地请教。她非常喜欢看书,一有空就会捧起一本书看,她的学习成绩一直在班上名列前茅。每次学校捐款,她都毫不犹豫地捐出自己的零花钱。每当她遇到乞讨的老人,,将自己口袋里的零用钱给这些需要帮助的人,或是将饭菜送给他们吃。她还是家里的低碳宣传员,洗菜的水她告诉爸爸要浇花;洗衣服的水冲马桶。用过的易拉罐、包装盒做成小收纳盒,装饰居室。外出游玩、小区散步,她总不忘随手捡起地上的奶盒、纸屑,她是学校文明志愿者,常带着几位小伙伴主动为社区做好事。捡拾绿化带白色垃圾,擦洗楼道栏杆,清理墙壁上的小广告等。经常帮助父母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打扫卫生,摘菜洗菜、洗衣服,休息时间绝不会制造噪音影响邻里的休息。遇到邻居,主动问好,经常搀扶老爷爷老奶奶,帮他们拎东西,有时帮邻居家看小孩,并辅导邻家小孩学习,深得邻里喜爱和称赞。精编资料,供您参考最美孝心少年事迹【第三篇】向小康,11岁。母亲患间歇性精神分裂症,父亲打零工赚钱。妈妈发病时,她一遍遍深情呼唤;妈妈病情稳定时,她给妈妈唱歌,陪妈妈看电视,给妈妈讲学校的开心事。她成了妈妈的最佳护理,成了家里的核心。乐观的她,她还被选入北京卫视《音乐大师课》,成为杨钰莹的学员。迟凯琳,14岁。7岁时母亲因车祸去世、父亲重伤失去劳动能力,姐姐先天失明。8岁时,同情这个家遭遇的继母来到了这个家。迟凯琳一直喊继母“姨”,为了给继母分忧,她不仅做家务,还一手带大了今年4岁的弟弟。晚会现场,工作人员请来了继母田薇上台为迟凯琳颁奖。平生第一次,她对着“姨”喊出了“妈妈”。俩人相拥而抱的一幕,看哭了现场的很多人。周蕊,16岁。父母离异,母亲到外地谋生,她几乎从小被舅舅带大。小时候,做体育老师的舅舅最爱抱起小周蕊投篮,但现在,舅舅患上运动神经元病,成为一名“渐冻人”。于是,周蕊成了舅舅的依靠。她给舅舅买菜、做饭、洗衣,抱着舅舅康复训练,还在每个周末送外卖挣钱,给舅舅治病。今年高二的她,希望报考中国医科大学。田应志,17岁。父母常年在外打工,田应志8岁就开始每天照顾剩患有癫痫手脚残疾的哥哥,帮助93岁的奶奶操持家务、下地干农活。在他的坚持下,哥哥也上了学,和他成为同桌和室友。今年,他又以年级第三的成绩,考上了省级示范高中。兄弟手足情,艰难有爱心,他说:一家人就是要相互扶持,这才是一家人。李佳,14岁。爱美的小姑娘偷偷开始猛吃猛喝,在几个月里胖了20斤,这才告诉患白血病的妈妈原因:“医生说干细胞移植的供受双方,体重不能相差太大,妈妈,我的体重和你一样了,我要和你做骨髓配型。”今年5月,李佳和妈妈配型成功,但是由于病痛,妈妈的体重降到103斤,为配合手术,李佳又开始了减肥历程。曹胤鹏,8岁。为了给爸爸移植骨髓,挽救患白血病的爸爸的生命,8岁的曹胤鹏两个月里让自己胖了20斤,终于达标。5个小时的抽血,从小爱哭的他一声没吭。这个可爱的小胖子,像小大人一样“教育爸爸”要好好吃饭,每天想办法给妈妈跳舞、讲笑话,逗妈妈开心。小小的他,成为爸爸妈妈最强大的支柱。任芳芳,13岁。汶川地震震毁了任芳芳家的房子。为重新盖房,家里贷了款,身体虚弱的爸爸不得不外出打工,妈妈面对沉重的生活压力,选择了离开。懂事的精编资料,供您参考芳芳和奶奶相依为命。尽管日子很苦,但是任芳芳却想方设法成为奶奶的开心果,用自己的孝心,让家里时常充满了笑声。张钊,13岁。张钊出生前,父亲在一次意外中丧生,出生后不久母亲离家出走,奶奶因为失去儿子精神恍惚。张钊在爷爷的抚养下长大,也慢慢地成为爷爷最好的帮手。他不仅帮爷爷干完地里的活,还会去采草药补贴家用。2014年爷爷查出冠心病,他又主动跟着镇里的医生学会了拔火罐。13岁的男孩儿,成为了家里的顶梁柱。余虽,13岁。从母亲过世起,10岁的小余虽就承担起了母亲的角色,那时,弟弟只有一岁多,妹妹半岁。她给弟弟妹妹洗衣、做饭、剪头发,背着弟弟妹妹去上学,同时还照顾着生病的父亲。她被同学们称为“13岁的小妈妈”。站在晚会的舞台上,余虽显得有些紧张
本文标题:最美孝心少年事迹【实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4479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