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女娲补天》教案【实用5篇】
好文供参考!1/23《女娲补天》教案【实用5篇】【引读】这篇优秀的文档“《女娲补天》教案【实用5篇】”由网友上传分享,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此文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下载吧!《女娲补天》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了解课文内容,弄清女娲补天的艰辛,从中受到教育。2指导复述故事。教学重点:了解课文内容,弄清女娲补天的艰辛,从中受到教育。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过程:一、导入。1检查生字。2回忆上节课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补天,怎样补天,补天后的情形)二、初步合作学习。1出示合作学习的要求,默读课文,然后进行小组好文供参考!2/23交流。2全班交流。(一)解决“为什么补天?”1归纳得出“天崩地裂”。2出示图片和录像,学生补充:“到处是的情景。”3引导学生找出文中表现情景可怕的句子,并找出关键词句进行体会。4指导朗读。(二)解决“怎样补天?”1引导学生用精炼的词语归纳出补天救人的过程。2出示提示,引导学生简单复述补天救人的过程。(三)解决“补天后的情形”。交流归纳。三、在次进行合作学习,深入理解女娲身上的精神品质。1出示问题:女娲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要求学生再次默读课文,找到相关句子进行说明,然后在小组中进行讨论。2全班交流。(1)女娲善良的特点。引导学生找到有关句子,如“女娲难过极了……好救出挣扎在洪水中的人们。”然后,找出关键词句进行好文供参考!3/23体会,并指导朗读,评价。(2)女娲勇敢的特点。如“可是,天上的大窟窿……把天补上。”,“女娲把它……立刻被补好了。”指导朗读。(3)女娲不怕困难的特点。引导学生抓住句子,并找出自己认为特别关键的词。体会后指导朗读和进行评价。“她跑到山上……泉水中找到了。”,“五彩石找齐了……很稠的液体。”(4)女娲的力量神奇。女娲能请雨神,能造船救人,能炼石补天等。四、朗读最后一段,把女娲给自己留下的印象转化为对她的赞叹。那天边的五彩云霞是女娲冒着生命危险,不怕艰辛换来的,所以显得格外美,那么你认为该怎样读好最后一段?齐读。复述故事。五、谈启发。读完这篇优美的神话故事,你有什么启发?好文供参考!4/23六、联系实际,拓展思维。1女娲补天是个神话故事,在现实生活中,会不会因为人类的行为,而使天破了呢?(例举破坏大气层的例子)2如果天真的破了,我们人类可以运用什么科学方法来补救?3与其到时想尽办法去补,倒不如从现在开始,从我做起,去保护地球。七、总结。1梳理知识结构。2布置作业。《女娲补天》教案【第二篇】教学目标:1、了解女娲是怎样把天补好的。2、为了补天,女娲在找五彩石和炼石的过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难。教学重难点:1、了解女娲在补天的过程中,是怎样克服一个又一个困难的。2、了解女娲是怎样找齐五彩石补天的。教具准备:好文供参考!5/23录音磁带、图片教学过程:一激情引趣,导入新课人类有史以来,就流传着各种各样美丽的神话故事。通过这些神话故事,可以反映人类共同的、美好的愿望,能表达广大人民群众的思想、感情和心态。今天,我们学的课文《女娲补天》就是一个流传千百年的神话故事。女娲,我国古代神话中炼石补天的神。二初读课文,标出自然段,看一看可以分成几部分。(教师适时点拨、启发)学生学习后汇报。三理解课文内容。(出示图片)1、读第一自然段,说一说讲了什么?(请学生自由发言,教师适当指点)学生发言。教师肯定并引导:天塌了,可了不得,给人类带来那么多灾难。我们看看听到巨大的响声,女娲是怎么做的?找到表示动作的词语。学生学习后汇报。2、学习第二部分课文。(放录音,学生跟读,体会感情)(1)女娲看见天塌了,怎么办呢?分小组议论议好文供参考!6/23论。学生讨论。教师引导:为什么说冒着生命危险补天呢?怎么补天呢?请大家自由读课文,体会思想感情。学生说。教师引导:五彩石找齐了,能补天吗?又怎么办呢?读读课文,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学生说。教师总结:女娲为了补天,克服了重重困难。先是费尽力气找齐五彩石,然后是用了五天五夜炼石,最后是把炼石的液体泼向大窟窿,把天补好了。3、齐读第三部分,说一说这一部分的意思。学生说。教师总结:对。天塌下来,给人民带来那么大的灾难,女娲把天补好了,只见金光四射。反映出人们共同的、美好的愿望。所以,女娲补天的神话故事一直流传到现在。四板书设计女娲补天创造人类欢歌笑语突然巨响急忙起跑看天塌一大块地裂(灾难)大火好文供参考!7/23洪水决定冒危险补天找五彩石终于挖放炼石装端泼补好金光四射五彩霞云传说五作业设计1、写出近义词。创造——()出现——()立刻——()决定——()以为——()终于——()2、写出反义词。难过——()危险——()稠——()幸福——()巨大——()黑——()3、积累四字词语。课文《女娲补天》教学设计【第三篇】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熊熊大火、围困、挣扎、熄灭、喷火、缺少、冶炼、金光四射、云霞”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受女娲善良和为了拯救人类不怕危险、不怕困难、甘于奉献的精神。好文供参考!8/233、复述故事,积累优美生动的词语。教学重点:了解女娲为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1、生词很多,学生理解起来费时。2、在阅读中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教学时间:3课时。第一课时一、导入:师:同学们,你们喜欢看书吗?喜欢看什么?谁喜欢看神话故事?你们看过或者听过哪些神话故事呢?今天,老师就和你们一起来欣赏一个神奇的故事。(板书:女娲)师:哪位同学听说过女娲的名字和故事?简介:女娲是中国历史神话传说中的一位女神,人首蛇身。相传她仿照自己的样子造出了一个个小泥人,她是中华民族伟大的母亲,不仅创造了人类,又勇敢的照顾人类,使我们免受天灾,是被民间广泛而又长久崇拜的创世神好文供参考!9/23和始祖神。自从女娲创造了人类,大地上到处是欢歌笑语,人们一直过着快乐幸福的生活,可是发生了一场灾难,究竟发生了什么灾难?人类之母女娲又是如何做的呢?同学们想知道吗?就请大家打开课文,到书中寻找答案吧。二、初读课文,思考刚才的问题。三、检查初读:师:发生了什么灾难?(天烂了)女娲是怎么做的呢?(求神,造船,采石,补天)(板书:补天)接下来请同学们四、再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借助字典或者小组交流解决不懂的词语。五、检查:1、出示字卡,认读。2、出示词卡,认读,并相机指导书写。3、通过刚才自学,你们自己解决了哪些不懂的词语?还有没有解决不了的?六、分小组进行提问题比赛,写在纸条上,看哪个组提的问题最有思考价值。七:对学生提的问题进行整理,归纳出关键问题。第二课时一、揭示问题:交流每个小组提的问题,选择重点好文供参考!10/23问题板书在黑板上。通过试教,归纳了学生提的几个关键性问题:天空为什么会塌下来?女娲为什么很难过?女娲是神仙,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的力气忙了几天几夜才找到五彩石?为什么要五天五夜才能把五彩石炼好?二、小组讨论问题。三、你们小组解决了哪个问题?第一个问题:天空为什么会塌下来?天有不测风云。指导读出女娲的害怕、着急的心情,读好第一自然段。第二个问题:女娲为什么很难过?联系上文“女娲创造了人类,现在人类遭受了苦难,她能不难过吗?”指导读好“难过极了”,想像女娲求雨神时会怎样说,感悟女娲的善良。第三个问题:女娲是神仙,为什么还要费那么大力,忙了几天几夜才找到五彩石?指生读第三自然段,边读边想像女娲采五彩石时的情景。点拨:连神仙都需要费这么大的力才能解决的事情,可以想见做起来有多么困难!但是女娲为了人类,还是决定冒着生命危险去山上采石,谁能通过读把她的决心和艰辛表达出来?学生试读,指名读,评议,范读,齐好文供参考!11/23读。第四个问题:女娲是神仙,为什么要五天五夜才能把五彩石炼好?指读第四自然段,画出表现女娲补天艰难的词句,说说自己的感受。出示句子:女娲把它装在一个大盆里,端到天边,对准那个大黑窟窿,往上一泼,只见金光四射,大窟窿立刻被补好了。指导读好这句话。(寥寥数语,从看似轻松的动作中,显示了女娲的神力,使故事更加具有神奇的色彩。)想像:天补好后,大家会怎么说?以此丰富女娲的形象。四、齐读最后一自然段,再次感受神话故事的神奇。五、总结课文。第三课时复述故事,积累优美词句,拓展延伸,课外阅读神话故事,为口语交际“神话、传说故事会”做准备。《女娲补天》教案【第四篇】教学目标:1.会认5个生字,会写5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轰隆隆、塌下、露出、燃烧……”等词语。好文供参考!12/232.理解课文内容,积累精彩的词句。3.体会神话神奇的想象,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重点:了解女娲为了拯救人类,怎样冒着生命危险,克服重重困难把天补好的过程。教学难点:体会神话神奇的想象,激发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课文。(3)师:同学们,黎明和黄昏的天空,常常会出现一片片绚丽多彩彩霞。传说那就是女娲补天的地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优美动人的神话故事——《女娲补天》(板书:女娲补天)(播放云霞场景,给学生以感官上的强烈刺激。课件1)生齐读课题。师:我们来看看“女娲”的“娲”字,你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记住它?生:换偏旁“蜗牛”的“蜗”换成火字旁。师:再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师:女娲是我国古代神话中一位了不起的女神,让我们赶快来认识一下她吧,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圈出生词,读准字音,读不好的词句多读几遍。生读课文,好文供参考!13/23师巡视。师:好,听同学们美妙的读书声,看同学们读书的态度,老师想到一个词“专心致志”。老师想考考大家,生字词都会读了吗?(二)再读课文,理清课文的脉络师:扫清了字词障碍,读起课文来一定会顺畅流利,现在老师请几个同学来读读课文,其余的同学边听边注意正音。正音、评议、轻声读课文并想想: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什么故事?交流故事内容。三、现象比较,聚焦可怕(7)师:女娲为什么要补天呢?请你们默读一下课文,找一找补天的起因,用喜欢的符号划出。随机出示课件4:指名读,初识可怕:远远的天空塌下一大块,露出一个黑黑的大窟窿。地被震烈了,出现了一道道深沟。山冈上燃烧着熊熊大火,田野里到处是洪水。许多人被围困在山顶上,许多人在水里挣扎。⑴如果用一个词来概括这一幕情景?你会怎么说?生:可怕、悲惨、天塌地陷,水深火热……师:到底有多可怕吗?谁来读读?学生齐读。师:满意吗?生:师:老师也想试读一下,听,感觉到了什么?生:我仿佛看到了恐怖的场景…生:老师读出了心中的担心和焦急…师:再给你一个机会,你再来读读?师:看课件提示一起读。生齐读。师:读得真好,读文好文供参考!14/23章就要这样,读出味道来。四、拓展想象,感悟精神。(15)看到这样的景象,女娲的心里难过极了!因为她是人类的母亲啊!人类的救世主女娲,是怎样把人们从天塌地裂、水深火热的灾难中拯救出来的呢?让我们来看看故事的经过〖〗。在第几段?生:第2、3、4段。师:同学们真是火眼金睛!我们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看看女娲做了哪几件事?生:请雨神下雨救火。生:造船救洪水中的人们。生:寻找五彩石补天上的窟窿。师:一点都没错,你们真是一群善于思考的孩子!这三件事情当中,具体写了哪件事?生:寻石补天!师:女娲是一位神哪,补天对她来说,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对吗?生:不对!师:这么说,你觉得女娲补天不容易。找出句子来证明你的观点。(生默读,画句子)师:有同学画好了,画好就可以举手了,举手向老师示意一下。(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出示语句)生:女娲决定冒着生命危险,把天补上。师:同学的口到,你的笔到。赶紧把他说的画下来。生:她忙了几天几夜,找到了红、黄、蓝、白四种颜色的石头,还缺少一种纯青石。生:于是,她又找啊找啊,终于在一眼清清的泉水中找到了。生:炼了五天五夜,五彩石化成了很稠的液体。师:好,刚才我们是抓关键句子来体会,现在,我请同学读好文供参考!15/23这写句子。看看哪些词语最能表现女娲补天的辛苦。生:冒着生命危险、忙了几天几夜、找啊找啊、终于、炼了五天五夜(课件出示红点)师:是
本文标题:《女娲补天》教案【实用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46612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