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讲稿
教师职业生涯规划与教师专业发展吴清华问同事:1.为什么当老师?2.愿意当老师吗?3.想当一个什么样的老师?4.怎么才能当成这样的老师?……老师的工作状态:忙繁烦凡盲茫问自己:1.为什么当老师?2.愿意当老师吗?3.想当一个什么样的老师?4.怎么才能当成这样的老师?……问自己:我是谁?我从哪里来?我现在在哪里?我要到哪里?我怎样到哪里?我怎样知道到哪里?……问自己:1.为谁而工作?2.事事等待领导安排,还是主动出击寻找机会?3.遇到困难,你是以抱怨和牢骚来应对,还是以积极的心态去化解?4.想做一个纯粹的生命消费者,还是一个不断为自己生命增值的人?5.着眼于当下谋划自我,还是着眼于未来规划人生?6.是否善于抓住影响你专业发展的关键人物和关键事件?7.你是把工作当做课题来研究,还是把课题当作工作来对待?……规划你的职业生涯(专业发展规划)一、生涯、职业生涯、教师职业生涯。生涯就是人生的发展道路。职业生涯:指一个人一生中职业经历过程。是指一个人一生连续从事和承担的职业,职务,职位的过程.教师的职业生涯:指一个人作为教师从事教师职业的整个过程。二、什么是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所谓规划,就是指向未来的一系列思考、步骤和措施。简而言之,规划就是让人明确:我要去哪里?应该如何去?生涯规划即一个人生涯过程的妥善安排。二、什么是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教师职业生涯规划是对有关教师职业发展的各个方面进行的设想和规划,具体包括:对教师职业的选择,对教师职业目标与预期成就的设想,对工作单位和岗位的设计,对成长阶段步骤以及环境条件的考虑等。三、为什么要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现代社会的四大变化:(1)知识不断更新→饱读诗书不能终身受用;(2)科技飞速发展→“一招鲜”不可能吃遍天;(4)观念不断改变→“一劳”可能不再“永逸”。(3)工作不断变动→“从一而终”已不再可能;先知先觉的人后知后觉的人不知不觉的人只知不觉的人变化中四类人创造变化,打伏击战-----是人物;适应变化,打游击战-----是人才;被动变化,打追击战-----是人手;顽固不化,打消耗战-----是人员。人总是要有所追求:故事:英国有一个百万富翁,辞世前决定把自己的财产赠送给一个人,前提是必须答对他所提出的一个问题“富人和穷人的最大区别是什么?”并且在全国范围内征求答案,一时间举国轰动,应者云集。最后他将财产赠送给一位年轻人,他的答案是“想成为富人的野心。”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富人和穷人的最大区别就是,富人想成为富人,而穷人从来不去想,不敢想,或者至少不能持之以恒地想成为富人。不是你不能成功,而是你不追求成功。人总是成为他所想成为的人。它向我们揭示了一个简单而又深刻的哲理:人总是会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有一则报道:最困扰一个人的不是生活的艰辛,而是看不到前途。最困扰一个人的不是没有钱,而是没有追求,看不到前途。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礼记·中庸》:教师有规划的生涯,比没有规划的生涯,更有目标性,更容易取得个人事业的成功。“取法乎上,仅得其中;取法乎中,仅得其下;取法乎下,其下下矣”——《易经》。作为教师,目标定位高比定位低,更能取得较大的成功。借用一句广告词:如果你知道自己要去哪里,全世界都会给你让路。一般印象而言,中小学教师的工作稳定,步调规律且单纯,还需要有生涯规划吗答案是肯定的.教师的生涯发展是为自己规划出自己的「心灵蓝图」,也是一种「虚拟实境」的演练.在教师的生涯发展方面,必须作系统的思考,从整体观照,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来进行生涯思考,这样教师会自觉地,妥善地完成生涯规划,实属重要.三、为什么要制定职业生涯规划1、终身教育的需要2、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3、有助于教师确立发展目标4、适应竞争与社会需求的需要5、克服和解决教师职业倦怠的需要1、终身教育的需要20世纪70年代以后,终身教育理念日受重视,生涯发展的研究,已不只偏重个人的职业选择方面,进而扩大到个人自我潜能的发挥。如何使人生各阶段的潜能达到最大实现的可能性,逐渐成为生涯发展研究的重要课题;换言之,不仅要使个人乐在工作;而且也要使个人能安享晚年.教育工作者受到此种理念的冲击,逐渐感受到生涯发展和生涯规划的重要性.教师逐渐体会到在职进修的必要性,光凭过去所学的知识和经验,很难胜任目前的教学工作,必须不断地进修,吸取各种经济,政治,科技和教育知识,以扩大知识领域,提升专业能力.所以,教师生涯能力的规划与发展,越来越凸显其迫切性.2、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教育质量的提升,主要系于教师能否将教学工作当作终生的事业,或是将教学工作当做一生值得奉献的专业.因此,教师必须有自我发展需要.教师要具有自我发展意识。教师的自我发展意识,按照时间纬度,其内容构成至少包括三方面:——对自己过去发展过程的意识——对自己现在发展状态,水平所处阶段的意识——对自己未来发展的规划意识.理智地复现自己,筹划未来的自我,控制今后的行为,使得已有的发展水平影响今后的发展方向和程度,使得未来发展目标支配今日的行为.教师发展应有的模式:自我认识和自我反思——制定职业生涯规划——理论的学习和准备——实践和行动研究——总结提升。传统的模式:学校要求——学校组织学习——教师实践——总结.3、有助于教师确立发展目标由于我们过去缺乏生涯设计的概念和意识,不少教师对自己要达到什么目标,通过几个阶段达到自己的目标,现在自己处于什么阶段,等等问题,脑子里往往是模糊的,不清楚的,有的甚至从来就没有这样考虑过。表现在工作上,就是听从领导安排;以完成任务为目标,没有多少自己的追求,态度比较被动;当工作不满意时,往往归因于外部的环境制约,认为自己尽了力,没有办法克服困难。所以,生涯规划,可活出快乐人生、积极人生、成功人生!这里我介绍几种关于快乐的技巧:要有目标和追求经常保持微笑学会和别人一块分享喜悦乐于助人并保持自己的一颗童心学会和各种人愉快的相处保持幽默感要能处乱不惊学会宽恕他人有几个知心朋友常和别人保持合作,并从中获得乐趣享受你的天伦之乐保持高度的自信心尊重弱者偶尔放纵自己一下有空来论坛坐坐具备胆识和勇气不要财迷4、教师适应未来的竞争与社会需求处于世纪的转型期,教师面临的问题将愈来愈复杂,所要处理的问题,可能不只是学校内教学的事情,同时还要面对社会,科技,家庭所带来的各种挑战.所以,教师必须对生涯发展有所了解,并且进行有效的生涯规划.教师生涯所面临的社会冲击有以下几个方面:1、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来临2、学生发展水平的提升3、师范教育演变为教师教育教师教育:是对教师培养和培训的统称.在终身教育思想指导下,按照教师专业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师的职前培养,职初培训和在职研修通盘考虑,整体设计,体现了对教师的教育是连续性的,可发展的,一体化的,目标就在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加快教师专业化进程.4,教师权威的重新认识5,知识更新速度的加快6,知识来源的多渠道化7,从本土或地域性的学习转变为全球性的网络学习8,多元智能理念的盛行5、有助于解决教师的职业倦怠1、由于缺少有意识地训练,因而教学水平和能力往往处于高原状态,没有成就感和发展感,这样很快就会出现职业的倦怠和退缩.2、职业倦怠指的是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为了克服职业倦怠,很有必要使教师树立生涯设计的意识,掌握生涯设计的方法,真正把自己的职业生涯置于理性的思考之上.3、教师生涯发展并非一帆风顺,而有其危机与困惑.4、要深入了解教师生涯发展的历程,并透过适当的生涯辅导与规划,使所有教育工作者都能顺利走出成功的生涯道路.5、教师生涯是一个意义深长的生涯,我们的生命在学习中成长,在付出中完成.通过制定教师职业生涯规划,将使教师个人的生涯获得极致的发展.思考,生活,学习,工作与行动;健康,婚姻与家庭;知识,情感与技能都将得到健全的发展,得到真正的人生幸福.6,教师生涯规划要作为校本培训的重要内容。四、如何制定职业生涯规划1,明确影响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2,了解教师职业生涯发展阶段理论3,把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基本框架4,掌握制定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步骤和方法5,确定教师生涯规划的表达形式四、如何制定职业生涯规划1、明确影响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一是来自主观方面:如个人的素质、心理活动、个人能动性的发挥等。主要是个人的智力、性向、能力、兴趣、成就、价值观、学历、资格、经历。二是来自客观方面:如社会环境、人际关系、机遇、机会等。三是不可预期的因素。2、了解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理论有关教师职业发展阶段理论傅乐(Fuller)的教师阶段关注理论1、职前关注;2、早期生存关注;3、教学情境关注;4、关注儿童阶段。有关教师专业发展阶段理论傅乐(Fuller)的教师阶段关注理论1、职前关注(任教前关注自己与理想的教师角色)此阶段是师资培养的时期,对于教师角色仅处于想像,因为未曾经历教学角色,可以说无教学经验,所以只关注自己。对于教师观察初期,常常是不表同情的,甚至还带有敌意的,在观察中,持有批判的态度。2、早期生存关注(关注自我胜任能力,关注对课堂的控制、是否被学生喜欢、和他人对自己教学的评价)此阶段是初次实际接触教学工作,所关注的是做为教师自己的生存问题。所以,教师们关注班级管理、熟练教学内容以及上级督导者的评鉴。故在此阶段,具有相当大的压力。初任教师最常遇到的24个问题1、课堂纪律2、激发学生动机3、处理个别差异4、评价学生作业5、与家长的关系6、组织班级活动7、教学材料和设备欠缺8、处理个别学生问题9、由于没有充分的准备时间而形成的教学负担过重10、与同事的关系11、制订授课和教学工作计划12、有效运用各种教学方法13、对学校政策和规则的意识14、确定学生的学习水平15、学科知识16、行政工作负担17、与校长/行政人员的关系18、学校设备不足19、处理学习困难学生20、处理不同文化和贫苦背景的学生21、有效利用教科书和课程指南22、缺少闲暇时间23、缺少指导和支持24、班级规模大3.任务关注阶段(教学情境关注)––––此阶段所关注的是教学情境的限制和挫折,以及对教师们各种教学的能力与技巧要求。因此在这个阶段里,教师重视自己的教学所需之知识、能力、技巧,所关注的是自己教学的表现,而不是学生的学习。3、关注教学情境阶段(如何正常完成教学任务,掌握相应的教学技巧)从“生存关注”阶段到“任务关注”阶段的过渡是有一定条件的,只有满足或基本满足这些条件,教师才可能进入稳定的专业发展期。条件:彻底承诺献身教学;成为受益者;拥有满意的师生关系;掌握了关键的一套教学技能;与同事保持密切联系;恰当处理工作需要和家庭需要的关系。4.学生关注阶段(关注儿童阶段)––––许多在职前接受师范教育的教师们,在当时都表达了对学生学习、社会、品德和情绪需求的关注,但是却没有实际的行动,当时不是不行动,而是不知道该如何做。一直到这些准教师担任了真正的教师后,从实际工作的经验中学习到如何克服困难、繁重工作的调配时,才能真正的关注到学生的一切学习。4、关注学生阶段关注知识技能与态度情感价值观(范围);关注学生终身发展的愿望和能力(跨度);关注学生的需要(核心);关注学生的个性学习(细微);关注学生的自主性(权力,因为今天的学习方式就是未来的生存方式);关注学生的尊严。5、教师自我更新关注阶段教师的专业发展动力转移到了专业发展自身,不受外部评价和职业升迁的牵制;有意识地自我规划,以谋求最大程度的自我发展;经常保持专业发展的“自我更新”取向;关注课堂内部活动的实效性;认识到学生不仅仅是工作对象,而且他们是学习的主人。教师知识结构发展的重点是学科教学法知识(特定内容向特定学生有效呈现和阐释的知识)费斯勒(Fessler)教师生涯循环论费斯勒依据多年的研究教师职业生涯发展的成果,提出了一套动态的教师生涯循环论,将教师职业生涯发展
本文标题: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讲稿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47005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