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小学美术六年级教案(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小学美术六年级教案(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学美术六年级教案(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小学六年级美术教案【第一篇】一、教材分析1、重点:让学生了解浅显的宇宙知识,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2、难点:以想象形式画出各种飞行器并表达出太空旅行的愉快的心情。二、教学目标1、了解浅显的太空知识。2、能画出各种想象的飞行器以及太空背景。3、培养从小热爱科学的思想感情。三、课前准备教师:图片学生:了解有关地知识。四、教学过程(一)师生谈话,激发兴趣。1、配合图片,引入课题。(二)讲解,介绍1、介绍有关的知识。(1)太空是指上下,左右,前后无限大的所有空间。(2)地球存在于太阳系中。(3)太空中没有大气,没有空气。2、学生自由讨论:如何飞向太空?在太空中怎样遨游?3、飞行器的特征和外形如何?4、在干什么?背景特征?(三)学生作业1、画出太空的背景。2、画出人物惊奇、愉快的表情。3、画出飞行器的完整构图。(四)作业讲评表扬有创意的同学。小学六年级美术教案【第二篇】一、教学目标:1、观察了解自己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以绘画的形式来表现社区新貌。参考资料,少熬夜!2、培养学生细致的观察力及美术表现能力。3、通过学习,使学生深刻地感受到社会巨大的变化,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二、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社区的人物活动和景色,并画下来。难点:能从独特的角度表现社区美好的生活景象。三、教学准备:彩色笔、学习材料。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语:同学们,随着发展,现在,人们的生活条件与生活环境是越来越好了。今天,我们就来画一画我们的社区。(板书课题)2、什么叫社区?(自己居住的小区一带;农村叫村庄)、3、谁来想大家介绍一下自己生活的村庄或小区有些什么?是怎样的?4、师小结:看来,同学们对自己生活的社区都非常关心,了解得可真多!(二)新授。1、那么,通过课前的了解,你觉得自己社区最美的景色是什么?把你所了解到的讲给同桌听一听。(同桌交流,指名描述)师:真羡慕你们的社区!2、在这么美的社区里,人们的生活怎么样呢?有些什么有益的活动呢?(学生描述)3、师:社区里的人们真是生活的有滋有味啊!我们来看看一些小朋友是怎样来夸自己的社区的?4、欣赏(书上的学生作品)。(1)社区全貌(线描):表现了社区的繁华与热闹。(2)海岛(色彩):表现了社区的宁静与朴素。(3)健身、下棋(线描):表现了社区健康、活力的生活。通过欣赏,使学生明确表现的形式(线描与色彩)以及从哪个角度去反映社区,表现社区的哪些方面(环境与生活)。(三)学生作业。1、想一想,你准备夸一夸社区的哪方面?你想用什么绘画形式来表现?2、学生作业,教师巡视辅导。(四)作业展评,课堂总结。小学美术六年级教案【第三篇】教学目标:参考资料,少熬夜!1.了解物体在光照射下所产生的明与暗。2.培养学生对客观世界存在的自然现象的研究兴趣。教学重点:引导观察、分析和比较物体在光照射下的明暗变化的原理和规律。教具准备:球体、立方体石膏模型数个、射灯、静物桌、衬布、范画两幅第1课教学过程:一、欣赏导入1.出示素描范画,说说这些作品有什么特点?小结:这些作品都是用明暗造型方法表现的石膏体。板书课题。二、探究新知1.研究明暗怎样产生的。①把一张白纸放在灯光下观察,它的表面上有没有明暗变化?②把纸卷一下,观察在光的照射下发生了什么变化?总结:有了从明到暗的渐渐过渡。③把纸折一下,放到灯光下,有什么变化?总结:明和暗有了一条明显的分界线,对比非常强烈。④把纸揉皱了,在灯光下又会发生怎样的变化?总结:纸上出现了丰富的明暗变化。2、通过观察,你能总结出明暗是怎样产生的吗?总结:有体积的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会呈现出一定的明暗变化。三、观察体会1、把石膏球体摆在桌上,观察光线照射时,我们有什么发现?球体的亮部有没有明暗变化?暗部呢?(学生思考、讨论后回答)总结:光照后,球体表面出现了明、暗半球。球体的明暗变化比较复杂,而且是逐渐转变的,可概括为:亮面(即直接受光面),灰面(即侧面受光面),暗面(即没有受光的面),明暗交界线(区分明暗两部的界限),反光(侧面环境光影响),投影(物体挡住光源产生)。2.出示石膏几何体观察,找找看四、课堂小结这节课你发现了什么?这节课我们学习了物体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希望同学们能将这些知识运用到绘画中,画出优秀的作品。第2课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目标:1.了解物体在光照射下所产生的明与暗。2.学习用铅笔表现石膏立方体或圆柱体的明暗关系。教学重点:初步运用物体的明暗画法规律,表现出物体的立体感。教具准备:球体、立方体石膏模型、射灯、静物桌、衬布。教学过程:一、演示绘画同学们,怎么作素描画呢?师用铅笔画素描的形式表现圆柱明暗关系,并讲解画法。1.整体观察分析。确立光源方位,找出明暗交界线所在的位置。2.起稿。直线画出圆柱的结构轮廓;标出明暗交界线、投影。3.铺大色调。铺出暗面、投影的基调。(注意:用直线排成块面,顺着球的弧面画;投影近实远虚。)4.细致刻画。从明暗交接线入手,先画出背光面基本调子;背光面近暗远灰,但不能比受光面的灰调亮;再从明暗交界线向亮调子由深到浅过度;亮调子用较硬铅笔画。二、学生实践1.选择立方体或圆柱体画明暗素描,师巡回指导2.注意把握以下问题:A、灰调过少或高光位置不对;B、明暗交界线不准;C、投影不准;D、排线问题;E、反光太亮。三、欣赏讲评展示作品,学生欣赏讨论,说出自己的观点。四、课堂总结通过同学们动手作画,谈谈你的感受。这节课我们运用物体明暗变化的基本规律表现了石膏几何体的立体感,希望同学们能观察生活中各种不同物体的明暗,并用画笔把他们描绘出来。小学美术六年级教案【第四篇】教学目的:1:通过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与掌握色彩的冷暖知识,并能辨别美术作品的冷暖色调参考资料,少熬夜!2:使学生初步掌握处理画面冷暖对比的方法。重点难点:重点:了解并初步掌握色彩的冷暖知识,以及冷暖色调的一般处理方法。难点:运用冷暖色调处理画面。教学准备:课件、水彩画工具等。一:组织教学二:导入新课1:课件展示色轮挂图,提问:以前我们学过三原色和三间色,请在色轮上指出来2:用白纸将色轮遮住一半,只露出红、橙、黃等色彩。问:看到这些色彩,联想起什么东西?(学生答:太阳、火)由于這些色彩接近火與太陽的颜色,使人联想到温暖,因产生一种温暖、热烈、光明、突出的感觉,因此叫暖色。用白纸将色彩遮住别一半,露出蓝、绿、紫等色彩。提问:看到这些色彩,联想起了什么?和刚才说的暖色有什么不同?(学生答:冰雪、夜晚)由于这些色彩反映冰雪、夜晚和颜色,使人产寒冷、凉爽、幽静、阴暗、深远等感觉,因此叫冷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色彩的冷暖》3:板书课题三:新授1:课件欣赏美术作品,讲解冷暖色调一幅美术作品,如果大面积色彩是暖色,那么这幅作品就是暖色调,如果冷色点绝大部分,那这幅作品就是冷色调。《喂食》,画面呈橙红色调,也就是暖色调,充分表现了孩子活泼可爱及母子间亲热的温暖气氛,而用冷色调是难以表达这种亲情的。《清澈的湖》,画面呈蓝绿色调,也就是冷色调,渲染了大自然的宁静、幽远、清新的气氛,使人心旷神怡。反之,用暖色调是难以达到这种艺术效果的。2:讲解并与学生讨论画面色调中的冷暖对比课件出示作品让学生讨论,,使他们了解不同冷暖倾向的色块摆在一起,便产生冷暖对比。“万绿丛中一点红”,秋日的蓝天映衬着红橙色的枫叶,使得色彩对比更明显,色彩更生动活泼,主体物更突出,艺术效果更佳。让学生分析教材中的《逢图瓦兹的红屋顶》、《雪夜》、《金鱼》、《工厂》、《吹笛的男孩》等作品,分析画家是如何运用色彩的冷暖对比,教师加以概括。四:作业练习参考资料,少熬夜!1:作业要求;运用色彩的冷暖知识,在作业纸上画一幅冬景(冷色调)或秋景(暖色调),强调色彩的冷暖感觉,注意运用冷暖对比方法。2:学生作业,教师行间指导五:讲评作业,全课
本文标题:小学美术六年级教案(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49136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