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编3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编3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编3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数学五年级下册优秀教案1教学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知道3的倍数的特征,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2、使学生在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比较、分析、归纳以及数学表达的能力,感受数学思维的严谨性及数学结论的确定性,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教学重难点探索3的倍数的特征,使学生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会判断一个数是否是3的倍数。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课件出示:填一填:1、个位上的数是_________________的自然数一定是2的倍数,也叫_________。2、个位上的数是________的自然数一定是5的倍数。3、一个数,如果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这个数的个位上一定是_____。这个数最小是。4、最小的偶数是,最小的奇数是,最大的偶数,最大的奇数。2的倍数有:。5的倍数有:。既是2的倍数又是5的倍数有:偶数有:。奇数有:。。课件出示师:用5、6、7三个数字组成一个三位数,使这个数是2的倍数?说说什么样的数一定是2的倍数?可以摆成5的倍数吗?说说怎样摆?什么样的数是5的倍数?(生:口答)师:可以摆成既是2的倍数也是5的倍数吗?为什么?参考资料,少熬夜!师:同学们,我们已经能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只要观察这个数的个位。那么你能从个位上发现3的倍数的特征吗?今天我们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揭示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设计意图]创设问题情境,既可以巩固已学知识又可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3的倍数的特征的教学过程中来,有利于学生轻松、愉快的学习新知。二、探究新知1、课件出示:(学生填一填)师:学生独立填在课本19页上,然后观察。生:汇报结果1、课件出示:(学生填一填)师:学生独立填在课本19页上,然后观察。生:汇报结果12345672、观察讨论(一):师:同学们观察一下3的倍数的个位上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呢?(课件出示)生结论:3,6,9是3的倍数,但12,15,18个位上的数就不是3的倍数。(出示课件)师:根据一个数个位上的数字,能确定一个数是3的倍数吗?(不能)那么3的倍数究竟有什么特征呢?3、观察讨论(二):3的倍数12和21。(课件出示)谈话:比较观察这两个数,你能发现什么有趣的现象?(生:数字相同,数字排列的顺序不同)师:在3的倍数中,再找几个数,把他的数字顺序改变一下,看看是不是3的倍数?你有什么发现?生:3的倍数,改变数字的顺序后,仍然是一个3的倍数。师:在不是3的倍数中,也有这样的数,你能把他们一组一组地排列起来吗?(13,31;14,41;23,32;25,52;)这里又说明什么呢?生:一个不是3的倍数,改变数字的顺序后,仍然不是3的倍数。师:由此推想,3的倍数的特征和数字的排列顺序没有关系,那与这个数的各个数位上的数字有关吗?这里到底有什么奥秘呢?4、探索发现规律(1)活动:每个同学手中都有一些小棒和一张数位卡,我们在数位卡上分别来摆几个3的倍数,看看分别用了几根小棒。现在请你在3的倍数中任意选几个来摆一摆,开始。生:小组中完成并记录,然后汇报,教师板书如:参考资料,少熬夜!12:1+2=3师:有什么发现?(是3的倍数)(2)活动:下面我们反过来试试看,请你数出21根小棒,摆成一个两位数,看看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学生操作后汇报结果21:2+1=3)师:现在你猜想什么样的数一定是3的倍数?(猜想:3的倍数,它的各位数的和一定是3的倍数)(3)活动:为了验证这一猜想,举例,如49×3=147,166×3=498等,使学生进一步确认这一结论的正确性。还可以任意写一个数,利用这一结论来验证,如3697,3+6+9+7=25,25不是3的倍数,而3697÷3也不能得到整数商,因此,它不是3的倍数。5、出示总结:一个数各位上的数的和是3的倍数,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设计意图]为了突出学生的自主探索,使学生在观察——猜想——推翻猜想——再观察——再猜想——验证的过程中,概括出3的倍数的特征。通过活动的方式,减缓学生在概括时的思考难度。教学时,引导学生经历观察、猜测、验证的完整过程。由于学生在概括2和5的倍数的特征时,只注意到了个位数,因此,学生在概括3的倍数时,也会很自然地寻找个位上的数的特征。但通过观察,发现这些数的个位上的数有的是3的倍数,有的不是,于是产生认知冲突。经过进一步提示,引导学生观察发现: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通过这样的方式也使学生认识到:找出某个规律后,还要找出一些正面的、反面的例子进行检验,看是不是普遍适用。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探究解决问题方法的兴趣。三、练习中提升认识通过完成“做一做”,哪些数是3的倍数?你是怎样判断的?明确方法: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可以先把这个数各位上的数相加,看得到的和是不是3的倍数。练习三,4、下面哪些数是3的倍数?在下面的()里面“√”。42781111656555988()()()()()()49953118220372222()()()()()()1、下面用数字卡片摆出的数中,哪些是3的倍数?在每个数后面增加一张卡片,使这个三位数成为3的倍数。2、在□里填一个数字,使每个数都是3的倍数。3、解决问题,[设计意图]为了使学生更好地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进行课堂练习时,还可以把一些数各个数位上的数参考资料,少熬夜!经过不同的排列,再让学生判断,以加深对“各位上数的和是3的倍数”的理解。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谈话: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设计意图]对本节课的学习做一个简单的回顾整理,形成基本的知识网络,整理学习思路,正确判断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的方法,为后面的学习打好基础。四、课堂总结:今天你有什么收获?五、布置作业作业:根据3的倍数的特征找出100以内3的倍数。数学五年级下册教案2教学内容:《因数与倍数认识》第5页。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互为关系的辨析(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如你和爸爸、妈妈的关系,你和老师之间的关系,存在这些关系的双方互相的关系表示为例,辨析互为关系)2、小结互为关系,引入课题。(板书课题:因数与倍数)二、探究新知(一)认识因数与倍数1、回顾学过学过的几类数(自然数,小数,分数)2、揭示因数与倍数的研究范围,(现在我们来研究自然数中数与数之间的关系。)3、整除算式的辨别(给下面算式分类,并描述算式的特征)(出示课本P5例1)4、学生自我分类,小组讨论分类结果,完善分类。5、辨析整除的意义,自学了解因数、倍数的意义,组内交流自学成果,议一议,辨明因数与倍数。6、全班交流,选择分类后的算式,说说什么是因数和倍数?说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7、当堂训练(1)完成课本P5下面的“做一做”(独立说、组内互相说、全班交流说)(2)判断:课本P7T5(1)(二)因数和倍数的求法1、自学课本P6例2和例3,初步了解因数与倍数的求法。2、组内讨论因数与倍数的求法,一个数的因数与倍数的个数、一个数的最小的因数和最大的因数、一个数最小的倍数和最大的倍数。3、全班交流上面组内交流的知识点,适时辅导,各自完善。4、当堂训练参考资料,少熬夜!(1)完成练习二T1(独立练习、组内交流完善、选择性全班交流)(2)完成练习二T5(独立判断、组内交流完善、全班交流)三、总结与分享与老师和同学分享你的收获与感悟。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3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猜想、验证、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2.引导学生学会判断一个数能否被3整除。3.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概括的能力。重点难点理解并掌握3的倍数的特征。复习导入1.学生口述2的倍数的特征,5的倍数的特征。2.练习:下面哪些数是2的倍数?哪些数是5的倍数?3241533452460986756教师:看来同学们对于2、5的倍数已经掌握了,那么3的倍数的特征是不是也只看个位就行了?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板书课题:3的倍数的特征。新课讲授1.猜一猜: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2.算一算:先找出10个3的倍数。3×1=33×2=63×3=93×4=123×5=153×6=183×7=213×8=243×9=273×10=30……观察: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有什么特征?能不能只看个位就能判断呢?(不能)提问:如果老师把这些3的倍数的个位数字和十位数字进行调换,它还是3的倍数吗?(让学生动手验证)12→2115→5118→8124→4227→72教师:我们发现调换位置后还是3的倍数,那3的倍数有什么奥妙呢?(以四人为一小组、分组讨论,然后汇报)汇报:如果把3的倍数的各位上的数相加,它们的和是3的倍数。3.验证:下面各数,哪些数是3的倍数呢?2105421612992319876小结:从上面可知,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如果参考资料,少熬夜!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板书)4.比一比(一组笔算,另一组用规律计算)。判断下面的数是不是3的倍数。34025003127229675.“做一做”,指导学生完成教材第10页“做一做”。(1)下列数中3的倍数有。1435451003328767488①要求学生说出是怎样判断的。②3的倍数有什么特征?(2)提示:①首先要考虑谁的特征?(既是2又是5的倍数,个位数字一定是0)②接着再考虑什么?(最小三位数是100)③最后考虑又是3的倍数。(120)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11~12页练习三的第4、6、7、8、9、10、11题。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活动,你有什么收获和感想?课后作业完成练习册中本课时练习。3的倍数的特征一个数各位上的数字之和是3的倍数,那么这个数就是3的倍数。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教师要注意学生的自主探索过程,通过猜一猜、算一算、想一想、验一验、比一比等教学环节,循序渐进地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但教师在想一想这个环节中要进行适当点拨、引导,这样效果更明显。
本文标题: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编3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491371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