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经济与管理学院职业生涯规划作品
1作品目录序言.....................................................3一、自我效能篇...........................................4(一)自我意识..................................................41、性格特质..................................................42、能力结构..................................................53、优劣势分析................................................6(二)职业意识..................................................71、职业兴趣..................................................72、职业价值观................................................7(三)职业人格..................................................8(四)职业预期..................................................9二、职业规划篇..................................................10(一)确立总目标(职业锚).....................................10(二)制定具体实施目标.........................................11(三)工作岗位分析.............................................121、招聘原则..................................................................................................122、招聘对象.................................................123、招聘条件.................................................134、招聘程序.................................................14(四)内外环境分析.............................................15(五)风险预案..................................................16三、行动构建篇..................................................17(一)职业目标分解.............................................18(二)职业目标整合.............................................19(三)职业目标追求.............................................201、遵循的原则...............................................202、实施的计划...............................................20(四)目标控制与反馈...........................................221、目标控制与反馈原则.......................................222、目标控制与反馈方案.......................................22结束语..................................................232规划蓝图自我意识职业意识目标分解岗位分析行动方案性格特质质能力结构职业兴趣职业人格职业价值观风险预案对准差距职业锚控制反馈目标管理自我效能人—职匹配3序言2003年9月,怀着无限的追求和梦想来到了孜孜以求的象牙塔,当几天的新鲜和热度退却后便遭遇了突然轻松带来的“空虚”和缺乏明确目标的“迷惘”,思乡的情绪也左右着稚嫩的心灵。随后的“新生教育”将我引入了正轨,那时便喜欢上了富于人以思想、阳光和自信的“辅导员”职业。同时,有幸遇到了经验丰富、和蔼可亲的辅导员李老师,其新颖的管理理念、缜密的思维方式、极强的人格魅力都深深的影响了我的职业价值取向的形成,大一时便要立志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专家”,并围绕这一奋斗目标构建自身的素质修养和能力结构,一直都积极的活跃在学术和基层学生工作上。2005年4月—11月,有幸与老师一同研究“我国大学生在校期职业生涯规划”问题,对有关大学生在校期职业生涯规划的现状、必要性、实施步骤以及相关理论等都有了较清晰的了解和认识。刚好就参加“动感地带,第二届广东省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的契机,让理论更好的指导实践,有的放矢、经营自我。本作品主要根据Bandura(1986)提出的社会认知职业理论(SCCT)的三个核心要素即自我效能、结果期待、个人目标为规划基本框架,在职业锚的指引下结合职业性向理论、职业——人匹配理论、目标管理理论来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实现人生的最大价值。4一、自我效能篇(一)自我意识1、性格特质性格是个人较为稳定的对待现实的态度和行为方式,是一个人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综合反应,是一个人的成长环境和自身修养的复杂积淀,也是职业生涯规划必须考虑的因素,因为只有适合的才是最好的。我来自飘雪的北国——辽宁,在一种自由、民主的环境中接受着中国的正统教育。踏踏实实做人,认认真真做事是我为人处世的原则,只要是我确定的事情就会义无返顾的做下去,但有时难免也会较情绪化、多愁善感。为人宽容、大气、善解人意,有奋进、向上的勇气和力量,并善于说服和鼓舞他人,但有时考虑问题具有局限性且较敏感;谦虚、谨慎、有原则、讲程序,但不会充分的利用现有和潜在的资源。表一:运用橱窗分析法自我剖析气质缺乏安全感、从众、孤独、趋利避害善良、认真、宽容、大气价值观以一种不孤单的方式完成自己的梦想努力实现自我,尽我所能带给身边的人幸福态度性格感性、敏感、多愁善感依赖、情绪化积极、乐观、谦虚、自信踏实、有原则知识技能创新能力、社会交往能力良好的领导、组织沟通能力较强的学习能力气质理性、独立完美主义、观察细致、正义感价值观以一种不孤单的方式实现自我,用所学知识鼓励引导身边的人发挥其潜能极强的责任感,把每一件事做到最好态度性格自信、好学、大方拖拉、逃避知识技能领导能力、组织管理能力换位思考能力别人不知道别人知道公开的我隐私的我潜在的我背脊的我52、能力结构人的能力结构呈现较为明显的差异化,也是做好职业生涯规划重要的切入点。下图为本人在本次比赛的承办单位之一的中国职业咨询网上所做的能力倾向测评报告,该网站提供的人才素质测评较为权威,在业界和用户中都有一定的口碑,因此其测评结果可以作为相应的参考。该测评结果显示,本人的社会交往能力、学习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察觉细节能力、言语能力较强,而动手能力、空间判断能力较弱,也基本与自我评价相一致。至从大一明确了要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专家”的职业目标,便注重具有较强的目标导向性,围绕其素质修养和能力结构来打造自身的核心竞争力。大学两年多来一直在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并注意培养自己的思辨能力、学习能力、创新能力,学习成绩始终名列前茅,积极参加各类学术科研比赛。在兼顾学业的同时,一直积极的活跃在学生基层工作上,曾担任副级长、院团委科技部副部长、院学生会副主席、党支委等职务,组织策划了一系列高质量、有影响力的大型活动并多次担任主持,自己的组织管理能力、人际协调能力、社会交往能力等等都得到了相应的提高。怀着共产主义的崇高信仰,努力修炼内功并积极的向党组织靠拢,成为了年级最早发展的唯一一名中共党员,具备较强的政治鉴别能力和思想宣传能力。同时,所学的专业为人力资源管理,对管理的思维、心理学的知识等都经受过系统的学习和训练。图一:能力倾向测评报告(中国职业咨询网)63、优劣势分析根据中国职业咨询网的测试结果,并参考对自我的分析,得出自己在组合素质和实际操作的优劣势如下表。表二:自我意识优劣势分析优势(S)劣势(W)综合素质◆大气、踏实、认真的特质◆积极乐观的心态◆沉着冷静的气质◆较强的学习、创新、领导、组织、协调、表达能力◆较高的思想政治素养◆逃避、感性、多愁善感的特质◆较差的心理承压能力◆较弱的空间判断能力◆薄弱的动手能力实际操作◆明确的目标导向性◆极强的责任感◆做事系统、规范◆缺乏成本意识◆时间管理效率较低◆有时优柔寡断7(二)职业意识1、职业兴趣偏好具有一定规范化、舒心愉快的工作环境和氛围,能够拥有一定的平台不孤单地实现自我,用自己已有的经验和知识去挖掘他人潜能、提升他人发展空间,实现彼此的人生价值;倾向于很多时间与人打交道的说服、教育和治疗工作。2、职业价值观职业价值观测评结果显示,本人为志愿取向、自尊取向和自我实现取向。即在工作中会重视他人的感受和价值,喜欢帮助他人;做事目标明确,具有强烈的提升和发展意识;重视群体规范,具有责任感,富于同情心。图二:职业价值观测评报告(中国职业咨询网)8(三)职业人格职业性向是决定一个人选择何种职业的重要因素,是劳动者的价值观、动机和需要的直接反映,其与职业类型相关系数越大,二者的适应程度就会越高(约翰·霍兰德,1971)。测评报告显示了本人的职业人格倾向为社会型、管理型和常规型,其类型特征作为职业生涯规划的重要依据。表三:职业规划测评报告(中国职业咨询网)图三:职业规划测评报告(中国职业咨询网)9(四)职业预期根据测评报告中的职业适应性解释和职业人格所适合的职业得出了本人较为适合从事的职业,也较符合本人的价值判断和职业预期即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职业发展总目标,对职业生涯规划与设计具有相当的借鉴和指导意义。管理学教授企事业管理商品性经营教育培训行政管理文秘教育训练大众传播客户服务公共关系行销企划公务人员教育教学工作者行政人员与管理图四:适合从事职业示意图(中国职业咨询网)10二、职业规划篇(一)确立总目标(职业锚)确立明确的职业生涯发展终极奋斗目标对整个职业生涯规划和执行具有极强的导向和指导作用,其所焕发的无穷的行动和精神力量是不可估量的。本人围绕“管理型职业锚”的职业定位不断构建自身的素质修养和能力结构,以成为行政与学术并举的“思想政治教育专家”为职业生涯的终极奋斗目标。思想政治教育专家11(二)制定具体实施目标以时间为纵坐标,以职业终极奋斗目标为导向,步步为营,经营自我,形成较为完整、系统的职业生涯发展目标树。图五:职业发展路径图上图为本人的职业发展路径规划图,围绕成为“思想政治教育专家”的职业发展的终极奋斗目标,在学历、职务、职称三个方面的晋升实现最终目标。其目标树中,达到职业生涯终极奋斗目标(思想教育专家)最理想的途径是本科毕业后留校担任辅导员,工作后继续攻读中山大学思想政治教育方向的在职研究生以及在职博士生,不断的充实自己在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知识储备和能力素养。并随着职务的不断晋升,拥有更多的权力和平台去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在做好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同时立足于教师的讲台,走“行政与学术并举”的高校辅导员事业化之路!上图目标树中本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作——从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辅导员)成为整个职业生涯发展的切入点和突破口,也是决定职业锚能否实现的最重要一环,因此围绕此分目标构建自身的综合素质并顺利实现就具有及其重要的现实意义。高校
本文标题:经济与管理学院职业生涯规划作品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49172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