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工作计划 > 经理人职场“士兵突击”心法16条
经理人职场“士兵突击”心法16条一部由王宝强等人主演的军事题材电视剧《士兵突击》前一阶段在全国各大卫视热播,该剧其实是2006年出来的,犹如一份上好的心灵鸡汤,虽然没有什么宣传,但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观看,越来越多的人喜欢上许三多、史今等剧中的人物形象;甚至不少企业也组织观看,比如:2007年11月20日,格兰仕集团副总裁曾和平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的时候还提及说“最近播放的一个电视剧《士兵突击》非常好,格兰仕人也在收看,格兰仕之所以能在微波炉领域夺取世界冠军,靠的就是坚持,把事情做到极致,做绝做深做透。现在我们仍然需要坚持,永不抛弃、永不放弃”。一部好的电视剧不仅造就了很多班长许今以及士兵许三多的粉丝,更让很多人看完电视剧之后,因为感动而行动起来,在网络上专门建立了“钢七连”的网站,组建了世界上最大的网络连队。笔者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平常难得有时间看全一部电视剧,前些阶段红遍全国的《亮剑》也只是断断续续观看了一些。因为格兰仕的曾和平被采访时的提及,笔者心动之余,特地找来电视剧进行了观看,没有想到,自己竟然能异乎寻常的一个人整整花了2天时间看完了30集约20个小时的“一部没有一点女人戏的纯爷们电视剧”,熬红眼睛的同时,心中却引起了很多管理感悟与共鸣——剧中许三多从一个窝囊“龟儿子”成长为陆军最顶级的特种部队的优秀士兵的过程能带给职业经理人有哪些启示呢?作为一名职业经理人,尤其是作为当前中国市场经济环境下的职业经理人,该采用何种的个人“士兵突击”职场心法以求得在职场的更大发展呢?职场心法一:职业经理人不管你身处何处、何种外部环境,都不能没有目标!中国人对孩子从小的教育目标很多就是模糊的,父辈在孩子很小的时候所进行的教育是简单朴素的,却也是宏观神秘的,往往令孩子小小的脑袋觉得似懂非懂的。传统一些的父辈说的都是些:甘罗十二为宰相啦,男儿有志在四方啦等等;现代一些的父辈说的都是些:到哈佛、剑桥留学啦,再不就是清华、北大啦。其实,父母对目标的不明确,也导致了在这种教育体制下的很多孩子所说的“我长大了要当科学家”的目标因为太笼统、太不清晰而不能称之为目标。与国外的教育偏向于鼓励人如何勇敢地面对现实生活的困境、如何以正确的态度看待困难不同,咱们中国人对孩子的教育都是比较鼓励人从小就立下宏大志愿,然后头悬梁、锥刺股以求未来的中状元、着红袍的非富即贵;虽然最后两者在追求的结果上基本相同,但是两种教育体制的出发点不一样。相对来说,前者更显务实,更有利于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自己想要的东西,我们称之为个人的目标。树立目标的核心问题在于:你目前是谁?你想成为谁?要用多长时间成为?目标定位不同,则个人的成长路径选择、达成目标的实施手段以及个人的精力付出等方面一定会有很大不同。就像现在的大学生在毕业时,还没有面对单位,就先听好多的一些法律专家讲授如何有效地利用《劳动合同法》去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当然,合法权益是要保护的,但是从笔者接触到的一些大学的情况来看,目前媒体的宣传似导致了不少大学生保护自己的心理有一点过的感觉!实际上,现在有不少的大学毕业生的人生目标很不清晰的,甚至有不少人几乎没有深入地思考过自己的人生目标是什么。有极少数一些人即使有了所谓的目标,但目标却是不准确的,都是些当上什么职务、拿到多少万元年薪的类似回答。如果你继续问他:计划用多少时间,从哪些方面着手以帮助自己实现目标等具体问题时,他们很多人基本就答不上来了。一个刚走上社会的大学毕业生在毕业后的短时间内一般还不太可能为企业创造太多的价值,此时如果不能认真地思考、并清晰地规划自己的目标问题是非常可怕的!现实生活中,很多人处于《士兵突击》中五班班长老马所说的“你现在混日子,小心将来日子混你”的状况而不自知,成天处于郁闷、忐忑、烦躁的不快乐状态。细细分析这种不快乐的根源后,其实就是因为不知道自己的目标是什么!一个人没有准确与清晰的奋斗目标,所以也就不知道现实与目标的差距是什么、有多大,不知道差距有没有、有多大,所以也就无法补足什么,差距没有被补足,所以现状不会改变什么,现状没有改变,所以也就得不到什么;得不到什么,所以很多人就不快乐!因为这个世界上幸福与成功的人较少,或者说幸福与成功很不容易获得,所以人和人之间的祝福语言经常用“祝你成功、祝你幸福”来表达,如果成功与幸福都是不费吹灰之力而唾手可得,相信也就不会再有人这样的表达对他人进行祝福了。相对于目标来说,最后的结果可分为成功与不成功两种,成功就是按时、按质、按量地达到自己的目标。成功有大有小,但获得成功时的快乐与成就感是完全相同的。职业生涯的道路上,我们一定要善于制定并时刻紧紧瞄准自己的目标,千万不能忽略了自己所追求的目标是什么、在哪里!职场心法二:无论你身边的环境如何,你只要用心做事,就一定可以影响它!如果你真是个牛人,那就改变它!《士兵突击》中的连长高成说许三多是“明明是个强人,天生一副熊样”,令人觉得许三多真的挺有意思,因为他虽然实力挺强但总是不自知,因而让看的人觉得既觉得实在又觉得幽默。踏踏实实做事的人总是会在不知不觉的影响周边的人并进而提升身边的环境层次,而外部环境层次的提升又反过来进一步促进人形成踏实做事的态度!其实,对于每一个职业经理人所处的环境来说,对于身边的环境而言,选择一般有四种:一是离开它:通过跳槽等途径去主动求变,以实现离开它的目的;二是改变它:所谓人因心境而变,环境因人而变,千里无人的荒漠有的人看来是死寂、可怕,有的人能写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美好诗篇。三是适应它:如水般遇方则方、遇圆则圆,如果自己真的无法改变那就去选择适应它!四是抱怨它:这是最为愚蠢但很多人并不自知,却乐此不疲地使用的方式。比如,有很多企业里的营销人员习惯于说:我的业绩差是因为——价格高、货期长、质量逊、售后服务不及时等等,这些说辞我们一般称之为业绩差的“标准答案”!人有两只手、两条腿、两个耳朵、两只眼睛,却只有一张嘴巴,对上帝造人本意的理解当数中国的孔子领悟的最好,所以他智慧地说了一句:敏于事而慎于言。即上帝造人的本意是要我们多听、多看、多做、少说话!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请人首先一定是要帮助企业解决问题、实现盈利的!每一家公司请一个人去,都不可能是请这个人去做“抱怨部部长”的!你做老板你也一定这样想!职场心法三:这个世界能真正给你自尊的人,只有你自己!现实的生活中,一个人的主权来自于一个人的实力!道教圣地四川青城山上有一副对联是这么写的:事在人为,休言万般皆是命;境由心造,退后一步自然宽;有心人读了一定会有醍醐灌顶的感觉。因为是“事在人为”,所以今天我们自己的好坏、得失、成败都是由自己昨天的行为所决定。其实,现代社会中必然或多或少地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不管你去到哪里,无论工作氛围多么的友好,实际上人都是分级与排名的,就像在联想公司,你可以称呼杨元庆为“元庆”,但并不代表你和他地位平等。我们需要做到的就是明白自己的层级,并务实地通过不断的努力工作以争取获得更大的舞台。老子说: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对于我们身边的环境来说,如果我们真的不能改造它,那就选择适应它。尤其那些年轻的职业人更需要知道的就是:在每一个企业里,让人最容易发现自己的,就是成果与成就,在你没有取得成就以前,你那年轻的自尊并不值钱,如果一个年轻人在没有成绩的时候越强调自尊,则环境与结果可能对自己越会不利。《士兵突击》中的许三多的成长与史今班长最初的直接帮助是密切相关的,现实生活中的我们可能难以遇到史今班长那样善于帮助自己的人!所以,当我们陷入困境中时,不要难过更不能抱怨,因为即使你抱怨了,理会的人会很少甚至没有,但看不起你的人却可能有一大堆!其实人生中有很多苦并不是有人想吃就能吃到的,市场经济是一个典型的“差则亡”、“弱则死”的时代,强者恒强,“剩”者为王。士兵许三多为了让他爸爸不再喊他龟儿子而做事勤奋、刻苦、用心、努力,最后超额地实现了自己的目标是必然中的必然!现实的生活与工作中,让我们感谢艰难与困苦所带给我们的帮助与成长,让我们为了自己的未来而努力振作。职场心法四:人不能太宠自己!德国著名哲学家阿瑟·叔本华有一句经典名言:事物本身是不变的,变的只是人的感觉!意即:事物本身并不影响人,影响人的是自己对事物的看法。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的人因为受不了生活的艰难而颓废甚至自杀,放弃了美好的生命;也有不少的人因为困难而愈挫愈勇,激起更大雄心置死地而后生去努力行动,最终又成就了更大的梦想。叔本华还说过:一个人能做他想做的,但不能要他想要的。相对于个人而言,职业生涯没有困难是永远不存在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个人的未来是自己选择的结果!面对市场中的竞争与困难,我们可以选择坚强面对,也可以选择快速放弃;面对日常工作,我们可以选择把事情做得更好而有效满足自己顾客的需求,也可以选择浅尝即止不去深究;面对客户我们可以选择只做产品材质与用途的说明,也可以选择帮客户实现的价值进行证明与说明!职业生涯的过程中,很多人经常会说:不是我不想做好,是没法做好,你看公司的这些问题让我没有办法做好,所以结果必然差是无法选择啊!职业的征途中,不能够有效调整自己的工作态度,我们只能做身体健康但思想残疾的逃兵!一个常说自己不行的人,其实就是因为怕吃苦而太宠自己的人,这也是为什么这种人难以成功的最关键原因!困难不是用来解释的,而是用来解决的,更是用来证明一个人的能力的!工作中没有困难是不可能的!如果碰上困难就逃避,那说明这种人已经基本快报废了!而在大家都觉得难做时,你能把事情做好,那才算真的有才!所以,对于很多想要成就伟大目标的职业经理人来说,要么不做,要做就整点伟大的困难去练练!无论今天的你是多么的优秀,但你都一定可以更加卓越!在遇到困难时,既可以选择说自己不行而像孩子似的躺在地上撒泼耍赖,也同样可以选择像许三多接受特种部队挑选过程中那样咬紧牙关安心面对,用自己的意志作支撑去亲身体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时的煎熬与锤炼!职场心法五:心在哪里,收获就在哪里!古代激励读书之人最通俗且最常说的话似乎就是那句“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了,有人觉得这种思想太过俗气,言下之意似乎读书人是为了贪图女色与金钱而读书,但笔者觉得这句话的本意似乎可以这样来正确理解,即投资学习是1:100甚至1:1000的回报,因为知识是财富、知识是智慧,知识可以帮助你提升能力,最终自己能拥有自己的事业与幸福美满的家庭生活!所以,这两句话的关键点在于读书之人是否能把书真正地“读好”之上!努力做事只能把事做对,用心做事才能把事做好!漫长的职业生涯过程中,我们必须比别人付出的更多,才能比别人拥有的更多!有不少职业人在思维上的顺序是“你要先给我让我先得到——我才会努力做事——最后我才可能成为你希望的那个样子”,其实这种思维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可怕的!“重赏之下必有勇夫”是先拿到手再干事,但对于职场的人来说“有功之臣必有重赏”似乎更显合理,因为它让一个人在拿到奖励的同时还可以获得一种成功后的喜悦与成就感!其实,一个把心放在事上且用心去做的想没有收获都不可能,关键是自己的心是否真的放在了事上面了。不知道是由于历史的因素,还是因为教育的原因,在很多企业里有不少的员工只管上班而不问贡献,他们得过且过把事情做的“差不多”就行;他们粗心大意、浅尝辄止、投机取巧、眼高手低……,但谈到待遇与职位是万万不能低的!准确的描述企业与员工之间的关系,其实就是一种合作关系:企业为有能力的人提供平台,有能力的人通过平台帮助企业获得盈利,并在此基础上合理的分得自己应得的一份。如果一个人能正确看待企业与个人之间的关系,则一个职业经理人的思维顺序应该这样才是正确的:1、我会什么?2、我能干什么?3、我干的怎么样?4、我给我的企业、我的客户带来的价值是什么?5、我个人的收获是什么?一个人如果成天心不在焉、遇事拖沓,总想着通过一些小聪明获得一些小利益是很可悲的!叔本华说:等待,是偷懒的藉口,怠惰的推托。工作中抱着对公司、对上级等、靠、要的懈怠心理是一个人职业生涯中最可怕的杀手!一个人有问题不可怕,可怕的是你自己不断地为自己找借口来证明你为什么
本文标题:经理人职场“士兵突击”心法16条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49183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