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精编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精编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精编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1知识与能力1、重点认识一些字词、2、通过反复朗读,找出周恩来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原因。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体会作者所表达的感情。情感态度价值观1、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2、了解伟人的成长过程,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学习的收获。教学重点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交流资料,导入新课。1、本单元的主题是什么?本单元的学习要求是什么?2、交流搜集周总理的资料。3、同学们,你们来学校学习是为了什么?(指名说)4、周总理小时候为什么读书?(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出示自读要求:(1)自由读课文,画出生字、生词。运用查字典并联系上下文的方法理解字词。(2)遇到不懂的地方在书上标出来。2、指名分段朗读课文,要求读正确。3、出示小黑板,认读生字词,指导书写。三、读通全文,全班交流。1、课文写了哪几件事?2、周恩来小时候为什么会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参考资料,少熬夜!读书”?4、学生提出文章中不懂的地方,师生共同解决。四、有感情地读课文,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五、课堂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抄写生字词。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听写词语。模范、风和日丽、灯红酒绿、热闹非凡、耀武扬威、巡警、吵嚷、得意扬扬、惩处、抱负、胸怀、喝彩、振兴中华二、学习课文的第一部分。1、你从这部分中体会到了什么?你是从课文的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带着问题有感情地朗读。2、指名学生朗读这一部分。指导朗读伯父与周恩来的对话。“为什么”?“那又是为什么呢?”要读出不解和追问的语气。“为什么中国人不能去那儿,而外国人却可以住在那里?这不是中国的土地吗?”3、分角色朗读这部分,注意要有感情地朗读。4、从本段可以看出,少年周恩来是个怎样的人?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1、自己一边读,一边想:当时那位妇女是怎样哭诉的,那个中国巡警又是怎样训斥她的,站在一旁的洋人会说些什么?2、谈一谈:作为中国人,看到自己的同胞在自己的土地上受到欺凌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结合当时的社会现实,体会“中华不振”的具体含义。四、学习课文第三部分。1、自读读文思考:“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什么意思?2、让学生联系全文,体会周恩来从疑惑到静思到立志的心理变化过程。3、学生想一想当时周恩来一个人在沉思,他沉思什么呢?写一写当时他沉思什么?4、全班交流写的内容。5、你从本段学到了什么?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想想自己读书是为了什么?五、课外延伸。1、回忆自己成长的经历。2、了解周恩来或别人成长的故事。3、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学习的收获。板书:25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参考资料,少熬夜!疑惑目睹中华不振振兴中华立志教学反思《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是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上册第25课,我教学本课,让学生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以读说感悟为主,让学生明白周恩来立志读书的原因,感受周恩来博大的胸怀、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在学生幼小的心灵中播种下爱国的情感、《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2活动目的1、通过班会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奋斗目标,认识到立志、勤学、成才之间的关系,认识到个人发展与国家强盛、民族兴旺之间的关系,引导同学要“志当存高远”。2、通过班会活动,激励同学们为理想,为未来而更加努力学习,不断地完善自我。3、通过班会活动,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树立为新世纪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的理想,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以这次班会为新的起点,向更高的目标奋进。4、通过班会活动,在明确个人奋斗目标同时,明确班级奋斗目标。活动准备1、确定主题,选择主持人;2、讨论班会内容及过程;3、组建辩论队,确定主辨手。4、编写主持人串词5、主辨手带领本辩论队组织材料6、布置会场。活动过程(共30分钟)第一项:主持人发言第二项:故事表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第三项:诗朗诵:圆明园,你在哪里第四项:主持人宣布辩论赛程序及规则,开始辩论一、赛制四对四组团体辩论赛二、辩论赛程序1、宣布辩论赛开始2、宣布辨题3、介绍参赛代表及所持立场正方:为中华的崛起而读书反方:为自己而读书参考资料,少熬夜!4、介绍参赛队员及嘉宾5、宣布辩论规则(1)时间提示(2)辩论规则6、开始辩论:(1)正方一辨发言(2分钟)发言内容:我国地大物博,上有5千年的文明历史,可以说中国在世界上享有一定的盛誉,可是近代的中国,抗日战争……签下了一系列不平等的条约,使原本富强的中国一下子跌入谷底,沦落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处处受到外国人的欺压,侮辱。这段历史成为中国人心中难以磨灭的痛。对于侵略国这样的野蛮行径,我们有血有肉的中国人强烈抗议,每一份签名!每一份控诉!都是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爱国之心!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学生,作为振兴中华的主力军,作为祖国未来的希望,我们又该做什么呢?无法改变中国现状的,一个富强、民主、文明的国家不仅仅依靠单纯的爱国热情就能建立起来,更需要的是知识、科技、人才!以天下伟人,努力拼搏,积极进取,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因此我方认为:我们应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2)反方一辨发言(2分钟)发言内容:中国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的文明古国,历史有值得我们回忆和歌颂的,也有我们的耻辱,不过。那都已经是过去式了,面对当今这个激烈竞争的社会,我们不应该沉浸在战争的年代,我们要加强自身的素质、文化知识,强大自己的才能,然后再强大国家,俗话说“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我们应该强大自己的实力,才有能力去与外界抗衡,综上,我方认为:为自己而读书。(3)正方二辨选择反方二辨或三辨进行一对一攻辨(1分钟30秒)(4)反方二辨选择正方二辨或三辨进行一对一攻辨(1分钟30秒)(5)正方一辨进行攻辨小结(1分钟30秒)(6)反方一辨进行攻辨小结(1分钟30秒)7、自由辩论本阶段正反方辨手进行流水发言,发言辨手落座结束另一方辨手必须紧接着发言,同一方辨手的发言次序不限。(8分钟)8、观众自由提问观众提问阶段正反方各回答观众提出的问题,一个问题回答时间为1分钟,如一个辨手回答时间未满,其他辨手可以补充。9、结辨参考资料,少熬夜!辩论双方应针对辩论赛整体态势进行总结陈词。三、总结辩论赛1、班主任及嘉宾评析发言(略)2、诗朗诵:我骄傲,我是中国人3、主题班会结束四、活动意义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过:“教学的主要任务不是积累知识,而是发展思维。”蔡元培先生早在上世纪初就提出了“国民教育以养成健全人格为标准”。爱因斯坦说:“优秀的性格和钢铁般的意志比智慧和博学更重要……智力上的成就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人格的伟大。”所以,我认为,在悄无声息中对学生进行人格教育是每一个教师都应该做好的一项工作。五、配套活动计划1、观看电影《周恩来》2、系列主题班会:(1)做个有责任该的人(2)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3教学目标:1、认识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2、学会用“不但……反而……”说一句话。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重点)4、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这也是本文教学上的一个难点。教学准备: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公开课教案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收集补充与课文所处时代相关的背景资料,了解租界和八国联军入侵的一段历史,拉近学生与文本、人物之间的距离,为深入体会写人文章,感受人物的思想酝酿情感因素。流程预设:一、激情导入1、出示周恩来的照片。师:这是谁?(周恩来)你对他有什么了解?今天我们来学习1篇关于周恩来的文章。(1)指名读题(2)“崛起”是什么意思?我们来看看“崛”的字形,崛是山字旁,跟山有关,讲山怎么样呢?(山突起)山突起,在这里指中华的什么呢?(兴盛,繁荣,参考资料,少熬夜!富强)(3)说说整句话是什么意思。(读书是为了中华民族的兴盛,繁荣,富强,是为了中华民族能屹立在世界的东方)让我们坚决而有力地读——(齐读课题)。2、为什么周恩来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呢?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读课文。2、出示新词:租界巡警惩处吵嚷帝国主义耀武扬威衣衫褴褛铿锵有力(1)自由读。(2)指名读。(3)齐读。3、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或者说说你有什么感受?可以说自己愤恨的,生气的,无奈的,自豪等。预设:生1:我愤恨帝国主义列强在中国的土地上作威作福。生2:我生气中国政府腐败无能。生3:我难过中国人民不能为中国人争气。生4:我自豪周恩来从小立下“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生5:我知道了在租界里一位妇女的亲人被洋人的汽车轧死了,中国巡警不但不帮她,反而训斥了她。《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案4一、说对教材的解读首先向老师们介绍一下我对教材的理解。《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篇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情,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大志向。选编这篇课文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了解少年周恩来立志为振兴中华而读书的志向,引发学生思考自己读书的目的,激励学生将自己的学习生活与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大业联系在一起;二是引导学生继续学习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因此,依据新课程理念,我制定了这样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方面:对重点词语能够理解体会意义。2、过程与方法方面: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深入地体会文中人物的思想感情。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参考资料,少熬夜!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在教学中,我把在阅读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定为教学重点。再依据四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将了解当时的社会背景,深入体会少年周恩来立志的原因,激发学生从小树立远大理想及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作为本文教学的难点。由于事情发生在90多年前,学生对于当时的社会背景了解甚少,因此我为攻破这一难点,我准备先指导学生在课前收集资料,并采用多种方法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课文言语的形象、意境、情感,紧扣“中华不振”这四个字,通过朗读找出体会中华不振的语句,来体会周恩来立志的原因,从而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为了能让学生更好的学好课文,在课前我做了这样的准备:教师准备:周恩来同志的图片,及有关周恩来生平和当时社会状况的资料。学生准备:1、预习课文,把课文读通顺,并借助工具书理解字、词。2、收集有关周恩来同志平及当时社会状况的资料。二、说教法学法:由于本文的时代背景与学生的生活相差太远,学生不易进入文本的情境与人物产生共鸣。因此,在教学本课时我打算采取以读中悟,悟中读为主的教学方法。让孩子在读中想,想出情境来;想中读,读出感情;读中悟,悟出东西。这样层层深入,从而感受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去思考自己为何读书,树立为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学习的远大理想。我把本节课的重心放在了“中国妇女受洋人欺凌”这件事的阅读理解上,因为这件事既是激发周恩来说出“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这句话的直接诱因,又能承上启下,贯通全文。因此,我想抓住这一重点进行教学,达到抛砖引玉的目的,并引导学生深入地体会这段话,让学生从中体会到中国妇女的可怜、洋人的可恨、中国巡警的可恶以及围观群众的可悲。从而体会到隐藏在背后的“中华不振”。三、说教学过程:基于以上的理解和认识,我设想了这样的教学流程:(大体上共包括这样六个环节)一、出示课题,导入新课;二、初读课文,检查词语,整体感知;三、交流资料,直奔文章主要事件;四、研读课文,体会中华不振;五、感情朗读,感受周恩来的伟大志向;六、深化感悟,明确读书志向;《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说课稿相关内容:尊严教案
本文标题:《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教学设计(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49261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