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通用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通用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通用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一篇】教学目标1、了解声音的特性。知道声音的音调跟发声体的振动频率有关,知道响度跟发声体的振幅有关,知道不同发声体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2、通过实验进一步了解和学习研究物理问题的方法: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3、通过身边丰富多彩的发声现象,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用刻度尺和秒表测平均速度、加深对平均速度的理解,教学难点:组织实施教学目标教学工具多媒体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教师演示让小车从斜面顶端滑到底端,学生观察,教师提出问题: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做的是什么运动?在物理学中,用什么描述变速运动物体的快慢程度?如何计算一个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运动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学生正确回答后,教师引出课题,这节课我们测量物体运动时的平均速度。问题导入小明放学回家骑车行驶在斜坡上,感觉车越往下运动速度越快。小明想:车在斜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究竟有没有变化呢?能否设计一个类似实验来研究呢?推进新课一、实验准备学生自学要求学生阅读课本第23页内容,然后教师要求学生明确该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交流总结:本节实验目的是练习用刻度尺和秒表测量变速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实验依据的原理是t=,需要测量的是运动小车通过的路程和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主要有下列实验器材:参考资料,少熬夜!使用刻度尺前要观察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程和分度值,使用时要“放好”“读对”“记全”。使用停表前应观察秒表的分度值、量程和零刻线。使用秒表的方法:第一次按动——启动,长短指针开始转动;第二次按动——暂停,长短指针暂时停止转动;第三次按动——回零,长短指针迅速回到零点。活动带领学生练习用停表计时,教师将一小车放于斜面顶端,将金属片置于斜面底端,并开始数数:“5、4、3、2、1、0”;读到“0”时释放小车,学生迅速启动停表计时,当听到小车撞击金属片的声音时,学生立即按下停表。几位学生报数后,教师纠正可能出现的错误。二、学生分组实验要求强调要求按图组装器材,注意斜坡坡度较小,小车运动到底端所用的时间较长,越易计时。分组实验按照下列步骤进行:1、把小车放在斜面顶端,金属片放在斜面底端,用刻度尺测出小车将要通过的路程s1,把s1和后面测得的数据填入下表中。2、用停表测量小车从斜面顶端滑下到撞击金属片的时间t1。3、根据测得的s1、t1,利用公式v1=算出小车通过斜面全程的平均速度v1。4、将金属片移至斜面的中部,测出小车到金属片的距离s2。5、测出小车从斜面顶端滑过斜面上半段路程s2所用的时间t2,算出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2。教师辅导教师巡视,随时发现学生出现的问题,给予辅导,纠正错误操作。三、实验结果讨论数据展示将几组学生填好的实验表格用实物投影展示出来,对比每组的实验数据,教师提出问题:通过实验求得的不同路程里的平均速度是否相等?讨论总结:做变速运动的同一物体,在各段路程的平均速度并不相等,平均速度描述的是做变速运动的物体,在s这段路程或在t这段时间内的平均快慢程度。严格地讲离开某段路程或某段时间,平均速度是没有意义的。不过,生活中我们所讲的某人步行速度是m/s,高速公路上汽车速度是30m/s,这也是平均速度,是一般而论的,并不要求指定时间或路程。教师强调求解物体通过某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时,一定要用物体通过的这段路程除以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注意对应关系。参考资料,少熬夜!四、实验报告填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器材、简单的实验步骤、实验数据的记录(一般用表格呈现)、实验结果。在实验报告的后面还可以提出问题并对本实验提出意见和建议,请同学们填写完整实验报告的内容。课后小结测量平均速度?实验原理:v=,实验器材:停表和刻度尺,实验过程,实验数据,实验结果活动与探究探究车在斜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变化提出问题小明放学回家骑车行驶在学校操场的斜坡上,不蹬车时,感觉车越往下运动速度越快。小明想:车在斜坡上向下运动的速度究竟有没有变化?实验器材粉笔、停表、刻度尺、皮球进行实验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二篇】一、课前延伸(一)学习目标:1、了解平面镜成像的特点。2、了解平面镜成虚象,了解虚象是怎样形成的。3、初步了解凸面镜和凹面镜及其应用。重点难点:1、平面镜成像特点2、虚像的概念(二)课前自学:1、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自学课本P43,边阅读边观察图—1与,独立完成下列问题。(1)此实验是研究的___________与___________的关系。(2)实验所需要的器材是:。(3)实验中使用玻璃板而不使用带水银的平面镜,为什么?(4)实验中要求玻璃板如何放置?(5)观察两只蜡烛到平面镜的位置有什么关系?通过什么器材测量可以知道这个关系?(6)图中的两只蜡烛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使用这样的蜡烛?(7)用直线把图—2中的S与S1连接起来看一看这条线与平面镜所在的直线有什么关系?2、虚像1)观察—2回答下列问题参考资料,少熬夜!2)眼睛的位置与S还是S1在一条直线上?3)根据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我们感觉好像是发出的光射入我们的眼睛。但是,实际上是发出的光。准确来说,是S发出的光经平面镜以后,射入眼睛的。4)况且,由可知,S是S1是光线的延长线,物理中把象S1这样的像叫虚像5)平面镜成像的原理是6)总结:上面可知平面镜的特点有3、球面镜阅读P44科学世界回答问题(1)凸面镜对光线的作用是:举例:(2)凹面镜对光线的作用是:举例:(3)在文中什么地方涉及了“在反射现象中,光路是可逆的”这个道理(三)自学检测:1、物体在平面镜里所成的像是_____(“虚”或“实”)像,像的大小跟物的大小_____,像和物的直线跟镜面_______,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2、某人站在平面镜前处,像到镜面的距离M,人与像的距离为M.3、作出图中物体AB在平面镜中的像4、球面镜有两种,反射面是凹面的叫,对光有作用,反射面是凸面的叫对光线有对光有作用。生活中的凸面镜有很多,例如5、某同学在做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时,将一块玻璃板竖直架在一直尺的上面,再取两段等长的蜡烛A和B,一前一后竖放在直尺上,点燃玻璃板前的蜡烛A,用眼睛进行观察,如图所示。(1)直尺的作用是便于比较物与像_______关系;(2)两段等长的蜡烛是为了比较物与像的______关系;(3)移去蜡烛B,并在其所在位置上放一光屏,则光屏上______接收到蜡烛A的烛焰的像(填“能”或“不能”),这说明平面镜成的是(四)自学反思:1、2、二、课内探究[(一)情景导入:日常生活所用镜子的反射面是平的,叫做平面镜,从平面镜中可以看到镜前物体的像,你知道平面镜成像有什么特点吗?那我们就用实验来找出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二)合作探究:参考资料,少熬夜!学生组内交流预习情况,找出不能解决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初步构建知识体系,解决预习中没有解决的问题。在自主学习中不能解决的问题,开展小组互助合作请同学们边讨论、边设计实验,探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三)精讲点播例题例1、在图1中画出物体ABC在平面镜中所成的像。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体对镜面相互对称作图。用轴对称方法先分别作出A、B、C三点的像A'、B'、C',再根据像是正立的、等大的虚像用虚线连结三点即可,如图2所示。在图中AA'、BB'、CC'都属辅助线,要用虚线表示,而像A'、B'、C'是虚像,也需要用虚线来表示。例2、一个人从远处走向一块竖直挂着的平面镜,他在镜内的像将[]A.逐渐变大,并且逐渐向镜面靠近。B.逐渐变小,并且逐渐离开镜面。C.先变大后变小,先靠近镜面再离开镜面。D.大小不变,但逐渐向镜面靠。解析:根据平面镜成像规律,像和物大小相等,并且像和物到镜面的距离始终相等。例3、如图12示,如何作一点光源S发出的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经过A点(画图说明)解析:此题涉及了光反射的许多知识点,由平面镜成像的原理可知反射光线的反向延长线必经过像点。因此可两用平面镜成像的特点作出点光源的像点S';然后连接S'A,S'A和平面镜相交于O点,O即为入射点,最后完成光路图。答案如图13所示。本题先找到点光源S经平面镜形成的像S',连接S'A交平面镜于O点,再连接SO完成光路,这种解题的思路方法,应用在很多平面镜的解题中。跟踪训练1、某人站在镜子前面,在镜中会看到另一个“他”,则镜中的这个“他”就是这个人在平面镜中的______.2、某人身高,站在一块镜子前2m处,那么他的像距离镜子m,像与人相距m,当他远离镜子,此时像距为m,像与他相距m,像高为m3、湖水深10m,小鸟在距离湖面6m的地方飞翔,那么小鸟的像距离湖面m,像与鸟距离m4、作图题(作出像、或物、或平面镜)(四)归纳总结参考资料,少熬夜!1、小结本节课的知识点:2、小结本节课的学习方法:三、课后提升(一)达标训练1、汽车后视镜是__________,而汽车头灯是利用_______________来反射光的。平面镜可以改变_________,如潜水艇上经常用到的___________镜,就是这种现象的应用。2、湖水深10m,小鸟在距离湖面6m的地方飞翔,那么小鸟的像距离湖面m,像与鸟距离m3、平行光线射到一张报纸上发生漫反射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A、每条光线的反射角不等于入射角B、各条光线的入射角相等而反射角都不相等C、各条光线的入射角不相等,反射角也都不相等D、以上说法均正确4、一人从平面镜中看到对面墙上钟的像如图1所示,则实际时间为()::::4055、当笔尖触到平面镜时,发现笔尖和它在镜中的像相距3mm,那么镜子的厚度是()AA、6、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像和物体之间的距离总是相等的B.平面镜所成的像是实像C.像和物体的大小总是相等的D.平面镜所成的像是由于光的折射形成的7、如图5所示,承承家的小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甲图,此时它所看到的全身像是图乙中的()8、太阳光与水平面成60度角。要利用平面镜使阳光沿竖直方向照亮井底请通过作图确定平面镜的位置,镜面与水平面所成的度数应等于(二)反馈评价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第三篇】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复述光的反射定律的内容,并会用来解释一些有关的简单的问题;能说明镜面反射和漫反射;学会画简单的光路图。2、过程与方法:培养自己的探究能力、分析概括能力、知识迁移能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及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通过对法线的形象解释,渗透真正做人的思想教育。参考资料,少熬夜!二、重点、难点重点:光的反射定律难点:引导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全面理解光的反射定律三、教具教师用:光的反射装置(自制暗箱)、平面镜、白纸、手电筒、多煤体课件学生用:量角器、纸屏(附有角度)、激光手电筒、纸板四、师生交流过程(一)诊断补偿:光在均匀的介质中如何传播?(二)导入新课:通过课件展示:《手术室里的灯光》,介绍爱迪生为妈妈治病的故事。(三)进行新课1、意外的发现启发质疑:为什么爱迪生把镜子放在这些蜡烛的后面,就会使他妈妈的周围变得很亮?引导学生讨论得出:蜡烛发出的光是沿着直线传播的,光照射到镜面上被挡住而改变了传播方向,又反射回去。列举事例:让学生交流日常生活中所见到的光的反射现象。并将他们进行分类,说明分类的依据?(如:根据能不能发光或面的光滑程度等。)2、提出问题:光在物体表面是怎样反射的,有没有规律,有什么样的规律?为什么不同的表面反射光的情况不同?你还想研究哪方面的问题?3、设计实验与收集数据2)、实验验证a、“三线共面”,引导学生猜想入射光线相对反射光线和法线确定的一个平面有几种位置关系,怎样确定反射光线的空间位置?师生共同讨论得出实验步骤:①、将镜面平放在桌面上。②、把纸板竖立在镜面上,使接缝与镜面垂直。③、让入射光线沿着被固定的平面射到接缝和镜面的交点上④、慢慢地转动另一平面,寻
本文标题:八年级物理上册教案通用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50664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