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八年级物理教案精编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八年级物理教案精编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八年级物理教案精编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教学过程1环节一:导入新课问题导入首先我会让学生思考:我们照镜子时,我和镜子里的“我”有什么区别?由于学生自身的经验,学生很快答出:一样。那么我和镜子里的“我”到底有哪些地方相同呢?导入课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研究平面镜成像的'特点,解决这个问题。环节二:建立规律探究光的反射规律根据日常生活的感知,介绍与平面镜成像中光的几个术语:物:平面镜之外的物体。像:平面镜里可以观察到的物体提出问题:平面镜成像时,物和像有什么特点?作出猜想(1)物比像大。(2)物与像等大。(3)物比像小。设计实验(1)实验器材:两只相同的蜡烛,刻度尺,玻璃板,白纸。(2)实验方案:在桌面上放白纸,纸上竖着放一块平面镜,在玻璃板前点燃一支蜡烛,可看到镜中的像。拿未点燃的相同蜡烛,在玻璃板后移动,直到蜡烛和像完全相同。用刻度尺测量像和物的位置关系。改变点燃蜡烛的位置,多测量几次。记录数据环节三:巩固提高为什么在实验中只点燃一支蜡烛?答:一是为了比较像与物的关系,二是便于观察。环节四:小结作业初二物理教案2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了解光沿直线传播及其应用。了解光在真空和空气中的传播速度c=3108m/s。了解色散现象。知道色光的三原色是不同的。2、过程和方法阅读我们看到了古老的光的内容,了解宇宙的信息。探索色光的混合和颜色的混合,获得有关的知识。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亲身的体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亲身的体验与感悟,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探索的积极性。重、难点:1、光的直线传播的内容。2、分析解释有关现象。3、知道颜色、颜料之迷。教学器材:激光源、玻璃杯、水、烟雾、三棱镜教学课时:1课时教学过程:一、前提测评:无前面无相关内容二、导学达标:引入课题:①我们为什么可以看见物体?物体有光线射入我们的眼睛。例如:阳光、日光灯、电视等。②学生探讨:光线是如何传播的?进行新课:1、能够发光的物体叫光源。例如:学生举例上面的光源能分成几种类型?(1)、自然光源(2)、人造光源2、探究:光的传播演示试验①:图片阳光穿过树林演示试验②:激光在水中穿过演示试验③:激光在烟雾中穿过结论: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应用:影、排队、射击、日食、月食(可以让学生先讨论,部分现象要解释)3、光的速度:讨论:光有没有速度?(有,非常大)参考资料,少熬夜!在真空中,光的传播速度为c=3108m/s,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利用对比说明:34页图示在其他介质中的速度都比在真空中小4、阅读:我们看到了古老的世界问答:(1)我们为什么看到了古老的世界?(2)什么是光年?它是什么物理量?5、颜色:(1)、试验:光的色散说明什么问题?结论:白光是由各种颜色的光组成的,不同颜色的光混合后会变成其他颜色。不同颜色的光分散的过程叫光的色散。(2)、颜色之迷:不透明物体:透明物体:(3)、光的三原色:红、绿、蓝(4)、颜料的三原色:品红、黄、青3、达标练习:完成物理套餐中的本节内容。小结:根据板书,总结本节内容,明确重、难点。课后活动:1、完成物理套餐内容。2、课本后练习。教学后记:本节课在怎样显示光路、光的传播上采用了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课堂反应比较好,以后应加强这方面的探究。在需要较多时间的课时上,不要只顾进度,要避免出现学生的滞后情况。初二物理教学设计3机械效率(一)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知道有用功、额外功、总功(2)理解机械效率,会计算机械效率2、过程与方法目标(1)根据生活事例认识物理知识,并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2)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3)学习根据实验数据分析、归纳简单的科学规律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使学生勇于探究日常用品或器件的物理原理,具有将科学技术应用于日常生活、社会初中的意识。(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1)理解机构效率参考资料,少熬夜!(2)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2、难点:理解机械效率(三)教学准备长木板、木块、弹簧秤、刻度尺、细线(四)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小明家最近买了一处新楼房,三楼。想把洗手间、厨房装修一下,需把沙子运到三楼。请同学们根据需要,选择器械帮助小明家解决这个问题,看看哪个小组选的办法?二、进行新课假如用动滑轮提升沙子,请同学们观着提沙子的过程。对谁做的功是我们需要的?(板书有用功:我们所需要的功。)哪部分功是我们不需要,但不得不做的?(板书额外功:工作时,对于额外负担所不得不做的功。)一共做的功等于什么?(板书总功:有用功与额外功之和。)假如我们用下面三种方法搬运沙子,你认为哪一种方法?为什么?https:///讨论回答。(第三种方法,因为第三种方法做的额外功最少。)工作中,我们总是希望额外功越少越好;也就是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越大越好。在物理学中,用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板书机械效率:有用功在总功中所占的比例)表示机械效率;W有表示有用功;W总表示总功。那么,机械效率应该怎样表示?根据公式计算,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是多少?(机械效率没有单位,小于1,常用百分数表示。)师:同学们,刚才我们知道上面斜面的机械效率,任何斜面的机械效率都一样吗?请同学们再来观察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下面我们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板书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通过观察上面用斜面推物体的情景,对斜面的机械效率你能提出什么问题?提出问题。(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什么关系?斜面的机械效率与斜面的粗糙程度有什么关系?……)请同学们猜想上面提出的问题。根据提出的问题和做出的猜想,选择其中的一个问参考资料,少熬夜!题进行实验,设计出实验的方案。小组讨论,设计实验的方案。小组实验,同时设计表格记录数据。分析实验数据,你能得出什么结论?(五)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哪些收获?1、有用功、额外功、总功;2、机械效率:定义、公式、计算;3、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六)作业1、根据生活中你使用的机械,想想:怎样提高机械效率?结合自己的学习实际,如何提高学习效率?2、动手动脑学物理人教版初二物理教案4教学目标:1、知道什么是曲线运动;2、知道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怎样确定的;3、知道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教学重点:1、什么是曲线运动2、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方向的确定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教学难点: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新课:前边几章我们研究了直线运动,下边同学们思考两个问题:1、什么是直线运动?2、物体做直线运动的条件是什么?在实际生活中,普遍发生的是曲线运动,那么什么是曲线运动?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二、新课教学1、曲线运动(1)几种物体所做的运动a:导弹所做的运动;汽车转弯时所做的运动;人造卫星绕地球的运动;b:归纳总结得到:物体的运动轨迹是曲线。(2)提问:上述运动和曲线运动除了轨迹不同外,还有什么区别呢?(3)对比小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和弯道上行驶参考资料,少熬夜!的情况。学生总结得到:曲线运动中速度方向是时刻改变的。过渡:怎样确定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在任意时刻的速度方向呢?2:曲线运动的速度方向(1)情景:a:在砂轮上磨刀具时,刀具与砂轮接触处有火星沿砂轮的切线方向飞出;b:撑开的带着水的伞绕伞柄旋转,伞面上的水滴沿伞边各点所划圆周的切线方向飞出。(2)分析总结得到:质点在某一点(或某一时刻)的速度的方向是在曲线的这一点的切线方向。(3)推理:a:只要速度的大小、方向的一个或两个同时变化,就表示速度矢量发生了变化。b:由于做曲线运动的物体,速度方向时刻改变,所以曲线运动是变速运动。过渡:那么物体在什么条件下才做曲线运动呢?3: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1)一个在水平面上做直线运动的钢珠,如果从旁给它施加一个侧向力,它的运动方向就会改变,不断给钢珠施加侧向力,或者在钢珠运动的路线旁放一块磁铁,钢珠就偏离原来的方向而做曲线运动。(2)观察完模拟实验后,学生做实验。(3)分析归纳得到:当物体所受的合力的方向跟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线时,物体就做曲线运动。(4)学生举例说明:物体为什么做曲线运动。(5)用牛顿第二定律分析物体做曲线运动的条件:当合力的方向与物体的速度方向在同一直线上时,产生的加速度也在这条直线上,物体就做直线运动。如果合力的方向跟速度方向不在同一条直线上时,产生的加速度就和速度成一夹角,这时,合力就不但可以改变速度的大小,而且可以改变速度的方向,物体就做曲线运动。三、巩固训练:四、小结1、运动轨迹是曲线的运动叫曲线运动。2、曲线运动中速度的方向是时刻改变的,质点在某一点的瞬时速度的方向在曲线的这一点的切线上。3、当合外力F的方向与它的速度方向有一夹角a时,物体做曲线运动。五、作业:曲线运动课后练习
本文标题:八年级物理教案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50738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