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 【精品】大班数学教案锦集【精选4篇】
【精品】大班数学教案锦集【精选4篇】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教案是教学活动的依据,有着重要的地位。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网友精心分享的“【精品】大班数学教案锦集【精选4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学习下载。大班数学教案【第一篇】活动目标:1、让幼儿初步的理解两数之间的多大小。2、更进一步得理解数数。注意:在数物时的手不要遮住图案,最好是用小木棍,或时有一定长度的东西来带领幼儿按物数数。活动准备:1、一张图,上有20个苹果、15个梨、10个香蕉,按每排5个用排列法排列2、卡纸做的奖品彩色小苹果、香蕉、梨图案小勋章数个。活动过程:教师:小朋友们好,你们喜欢吃水果吗?幼儿;喜欢。教:那有些什么水果呢?幼:苹果、香蕉、杏、还有....。教:那么多,,哦那天水果王国给我送来了几个勋章图案,他们说你们好聪明,是个肯动脑筋的小朋友也很乖,所以想把它送给你们(拿出水果勋章)你们看好看吗?幼:好看。教:想要吗?幼:想。教:那好。(拿出图)你们看这上面有什么呀?幼;恩有苹果.....教:对了,我们来看看他们有多少个,我们一起来数好吗?幼:好。(1、2、3、4、5、6、...)教;哦苹果有20个,小朋友苹果有多少个呀?谁来回答。举手回答,不举手我不让回答,如果不举手,你也说我也说,那水果图案小勋章给谁呢?所以回答问题要把手举好老师叫了才回答。要不然水果家族的朋友不喜欢你们了,不给你们图案小勋章了哟(好,XX你来吧)XX幼:20个。教:恩对了,来,你回答的很好,给你一个苹果图案小勋章。(一样的依次的和幼儿再数一数香蕉和梨各多少)教:数出了香蕉15个梨10个,香蕉和苹果谁多一点呀?幼儿:苹果比香蕉多一点。(教师在黑板上写上苹果多一点,再在苹果和香蕉的下面对应的写上个数的数字)教师:对了,那苹果20个,香蕉15个,那么20个苹果比15个香蕉多,也就是20比15多、是20比15大,小朋友们跟着我说:20比15多,20比15大,20个苹果比15个香蕉多。(再依次说苹果和梨、香蕉和梨的大小关系)结束语:小朋友你们回家后再数一数别的玩具呀,杯子呀等等再比比谁比谁多,谁的数量大)大班数学教案【第二篇】活动目标:1、加深对泡棉形状的认知和组合,初步感知表格式记录的形式。2、引导幼儿进行简单的图形拼摆与组合,以此促进幼儿对形状的思维建构能力。活动准备:1、教师自制情景挂图一份。2、教师用示范统计表三份。3、图形拼摆轮廓图小房子、花园、学具泡棉人手一份。4、出示图形的粘贴纸条三张。活动过程:一、以三只小猪的故事为背景,运用表格纪录的形式,进一步加深对泡棉形状和组合的认知。二、指定泡棉拼摆指定图形。1、利用平行四边形和小三角形和大三角形拼摆小房子轮廓图。2、利用指定的三组图形拼摆花园轮廓图。(根据孩子拼摆情况可适当降低或加大难度)注:及时地出示粘贴条来提醒孩子利用的是那些形状的泡棉来拼摆。三、活动延伸:创意拼摆――鱼形、树形、船形。(注:不规定泡棉快的形状,不限制最后图画的形状)活动反思:在本次活动中,我利用三只小猪的故事为背景,以三只小猪盖房子,换房子为线索,加深对泡棉形状的认知和组合,初步感知表格式的记录方式。引导幼儿进行了简单的图形拼摆与组合。在此活动中,孩子们表现得特别积极,感兴趣。只是在题量的安排上有点多,导致孩子们有点累。应减少几个习题。保证孩子们的兴趣。大班数学教案【第三篇】活动目标:1。复习4以内数的组成,初步学习4以内数的加、减。2。认识“+”、“-”、“=”符号,理解其意。活动准备:民族娃娃的贴片教具,数字卡片(1、2、3、4),“+”、“-”、“=”符号卡片,算式卡(4以内的所有算式),《幼儿画册》活动过程:1。复习4以内数的组成游戏:碰球或对数。例:“对4”的游戏,老师报“3”,幼儿要报“1”,合起来是4。可采取两名幼儿进行挑战赛,看谁对的又快又正确。2。学习4以内数的加法。认识“+”、“=”。(1)教师口报应用题师:幼儿园来了一个藏族小朋友,后来又来了两个维吾尔族小朋友,现在一共来了几位好朋友?(并出示教具)(2)幼儿回答后,请幼儿说说是怎么样算出来的?(先来了1个,后来又来个2个,一共来了3个小朋友)。教师出示卡片;1、2、3,提问:这几个数字表示什么意思呢?(并贴在与贴片教具相对应的地方)(3)出示“+”和“=”符号卡片,并把其放在“1、2、3”数字中,形成算式:1+2=3。教师:“+”就表示合在一起的意义,“=”就表示一共有多少,和在一起念1+2=3。我们用这个算式可以表示刚才的事情。(4)幼儿学念算式。(5)练习4以内其他加法算式教师口报应用题,幼儿选择正确的算式表示3。学习4以内数的减法。(1)教师口报应用题师:花园里有4个小朋友在跳舞,走掉了2个小朋友,还剩下几个小朋友呢?师:剩下2,这个数字式怎么得来的?(2)出示“-”,认识并理解意义,形成减法算式。师:“-”就表示去掉的意义,可以用来记录刚才的事情。例式:4-2=2,幼儿跟着读。(4)练习4以内的其他减法算式。教师口报应用题,幼儿选择正确的减法算式表示。4。幼儿操作练习,完成幼儿用书:添上正确的符号,形成算式。大班数学教案【第四篇】设计意图:我们从幼儿在数学活动室的操作和集体活动表现看出:幼儿已对抽象的加减算式有一定的立即,但字实践运用中比较欠缺。此外,我们经常将计算与应用题分开教学,使幼儿无法把抽象的加减算式和实际应用有机结合。为此,我们试图通过集体活动为幼儿创设一个运用的情境,即帮助幼儿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又激发幼儿在生活中继续主动运用加减法解决问题的兴趣。目标:1.让幼儿在游戏的情境中,进一步立即10以内的加减,学习用编题三要素表述计算过程。2.在编题表述的过程中,学会运用加减法结局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准备:小菜场场景布置:青菜1.00、西红柿2.00、大白菜3.00、鱼6.00、肉7.00、螃蟹8.00.供幼儿操作的小菜图卡各18张,调价标牌2个。幼儿操作记录纸1份,笔1支。过程:一、了解价格1.今天,我们一起去娃娃城的菜场买菜吧。这些菜都要多少钱?2.今天的菜价有什么变化?分析:从幼儿原有经验出发,关注调价牌,调动孩子参与的积极性,运用了情境游戏的创设来激发幼儿参与的兴趣。二、调价1.用编题三要素表述加价的菜。例:谁能用三句话把青菜价格的变化说出来?提问:你们都是用什么方法算的?为什么?2.用编题三要素表述减价的菜荤菜价格有什么变化?(降2元)例:您那个用编题的方法说说肉的价格变化吗?第三句话有什么不同?3.降价了你是怎么算的?请幼儿摆减法算式。分析:运用编题的三要素,学会以陈述的方式讲述调价的过程,并且在教师的引领下,尝试编带提问句的应用题。发现幼儿在编题的时候按照自己的方式表达,编题的严密性不够,而且自己在执教的时候,也不敢回应孩子,如有的幼儿说:青菜原来是1元钱,现在涨价了1元钱,现在又变成了多少钱?编题的两个条件和提问的精炼不够,对于孩子懂的意思,课堂上的我只是提醒了孩子们注意表达更清晰,忽略了编应用题的严密性和孩子们适当要选择富有逻辑的编题关键词。如原来……现在……,应该给与孩子们更为确切的表述。三、买菜算钱1.如果我给你10元钱,你可以买2样什么菜?2.幼儿买菜3.算两种菜的价格(1)谁能用你们买的菜来编一道三句话的应用题?(提示:第三句话要问问别人。)(2)算得出你用了多少钱吗?请把算式列在红线上。4.算还剩多少钱(1)拿了10元钱去付钱,营业员该找给你多少钱?用什么方法算?(2)算算,还要找你多少钱?结束:你们会用加法算自己买菜花了多少钱,还会用减法算出营业员找你多少钱,那我们一起领钱去菜场玩买菜的游戏。分析:该环节是控股幼儿编应用题的能力,让幼儿学会随情景转换编题,并列式计算。从课堂效果看,孩子们买菜之后,表述一共用掉多少钱是可以的,基本编题的元素也是能够体现的。但是在算还剩下多少钱的时候,孩子们拘泥于操作的材料,对自己花掉多少钱在课堂上没有针对性的提示,因此孩子们在编这道题目的时候,出现连减的方式编题,如我有10元钱,先去买了青菜2元,又去买了鱼6元,请问还剩下多少钱?这个编题的失误最大的原因是我在设计的时候把这个环节作为延伸活动,因此没有考虑孩子们仍旧有很大的兴趣去编题和计算,因此对用掉多少钱这个部分数没有给与孩子们强调,所以出现连减,以及总数是10元钱还是用掉的8元钱没有让孩子们清晰。而且买菜环节中设计的是幼儿自主购买两样菜,没有规定不超过十元,所以有的孩子超支了,有的孩子刚好十元,这个就导致了最后算账环节的时候有的孩子不能够编题,有的孩子等于0的计算还比较模糊,其实这个环节可以省略,只要个别幼儿编题以及列算式,对于特殊情况做回应即可。活动反思:在这个活动中,孩子们首先要能够以一对用用相应的雪花片数量去买相应价格的蔬菜,否则就会算错价格,最后在菜篮子里的菜就不是10元了。但是在活动的检验环节,还是有部分孩子没有买对菜,并且对于价格和雪花片数量不能一一对应。所以我就扮演买菜人。幼儿扮演菜宝宝,每一位菜宝宝根据自己的价钱再去找一位好朋友,两种菜的价钱合起来是菜篮子上的价钱。然后一同跳到菜篮子中。以这样互相检查的方式让孩子自己检验。另外,在检验环节,孩子们的数连加能力也要提高,否则孩子是没有办法进行自我检验的。
本文标题:【精品】大班数学教案锦集【精选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51790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