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幼儿教育 > 幼儿园大班音乐《采茶》精编教案精编4篇
好范文解忧愁1/14幼儿园大班音乐《采茶》精编教案精编4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幼儿园大班音乐《采茶》精编教案精编4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小学音乐教案1教学内容唱《跳柴歌》延伸:为歌曲填词赞美家乡。动:学跳黎族的“跳竹竿”。拓展:了解黎族的文化习俗。教学目标一、通过歌曲的欣赏与学习,感受音乐与舞蹈的完美结合,对黎族的歌曲、舞蹈和文化习俗产生浓厚的兴趣。二、通过学习跳竹竿,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得愉悦的感受和体验,并在活动中增强合作意识以及在群体中的协调能力。三、能自信、自然、有表情地演唱歌曲《跳柴歌》;好范文解忧愁2/14在跳竹竿舞时,动作要求协调、合拍。教材分析本课所选的音乐作品是一首具有黎族民族特色的《跳柴歌》,歌曲欢快活泼,极富舞蹈的韵律。结合歌曲的教学,学生欣赏和学习富有传统特色的跳竹竿。了解黎族文化的人,大多会赞叹黎族人审美的独到眼光和创造美的艺术才能。因此在教学活动中,我们引导学生感受黎族人民所追求的环境美、仪容美、歌舞美。本课将要学习的是一首海南民歌,歌曲不难。但是让学生学习竹竿舞就有一定的。难度,教学时应注意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对于少数腼腆、内向而不积极参与音乐活动的学生,教学时要及时发现并予以指导、鼓励;在集体跳竹竿时要注意防止教学秩序的失控。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反复聆听中感受音乐的情绪和音乐形象。教学难点用恰当的肢体语言表现音乐的欢快情绪,培养孩子们的韵律感。教学过程一、听听动动――感受音乐1、聆听歌曲《跳柴歌》的伴奏音乐跟着老师做律动,初步感受歌曲的情绪和韵律。好范文解忧愁3/142、变换形式用打击乐器按照歌曲的节奏敲打节奏,进一步帮助学生感受歌曲的韵律。3、教师示范跳绳(跟着音乐的节奏),让学生从中发现规律。4、分组请学生跟着音乐的节奏做跳绳的动作,要求学生步伐一致,整齐划一。5、初步熟悉跳竹竿的基本步伐。要求学生一对一,面对面,蹲在地上,双手将绳子拉紧、贴在地面上反复做开、合的练习,要求与《跳柴歌》的节拍吻合,没有绳子的同学原地蹲下,模仿动作进行练习。教师有意识地从开合的绳子间跳过,完成跳竹竿的完整动作。请部分同学模仿教师的动作,从开合的绳子间跳过,为学习竹竿舞做铺垫。二、唱唱想想――体会音乐1、出示大歌片《跳柴歌》,让学生跟琴声感觉旋律,问问大家有没有熟悉的感觉。2、跟琴模唱歌谱。3、完整地听赏歌曲《跳柴歌》,让大家在歌声中再次感受乐曲的情绪和韵律。4、跟着伴奏练唱歌曲,努力表现歌曲的弹跳性和欢快的情绪。5、用打击乐器敲打节奏为歌曲伴奏,要求用欢快好范文解忧愁4/14的情绪边敲边唱,再次体会合作的快乐和满足。三、跳跳赛赛――表现音乐1、通过歌片、插图、观看录象片段等引导学生讨论有关黎族的文化习俗,交流各自做了解的有关黎族的风土人情,着重介绍黎族男女跳竹竿的音乐游戏。2、指导学生分组练习音乐游戏:跳竹竿。教师此处可以随机知道学生的基本舞步以及动作要领。着重培养大家的集体合作精神。3、分组表演,相互评价。4、师生互动:师敲生跳或生敲师跳。四、拓展延伸――升华音乐1、师:海南很美、黎族很美,我们的家乡――泰州也很美。海南人通过歌声、舞姿向世人展示自己的家乡,我们能不能借用这个旋律,创编新词也来赞赞自己的家乡呢?生:(略)。2、通过课件帮助学生了解泰州的名胜古迹、风俗人情,为创编歌词提供依据。3、新歌赞家乡分组讨论为歌曲填上新词(要求一定是赞美家乡的名胜古迹和风俗人情),同时要求每组选派一到两名同学用家乡话来唱一唱自己创编的新词,比一比,哪一组好范文解忧愁5/14词好唱得更好。4、在《跳柴歌》的歌声中结束教学。教学目标:21、通过音乐学习丰富情感体验,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大自然的情感,明白劳动光荣的道理。2、创设情景,使学生能用欢快活泼的情绪,朝气而有弹性的声音演唱歌曲。培养学生的音乐感知能力、表现能力。3、在游戏中学习掌握歌曲中的节奏,并能在音乐实践活动中运用。小学音乐教案3一、教学内容:1、乐清民歌《对鸟》2、介绍山歌及特点3、创编歌词及表演二、教学目标1、过对温州民歌《对鸟》的学唱。感受温州乡土音乐的魅力,增强学生对地方音乐的喜爱。2、分析比较山歌的风格特点,并用明亮的歌声表达歌曲欢乐,爽朗的情绪。好范文解忧愁6/14三、学重点难点重点:感受山歌具有高亢,嘹亮,悠长,奔放,节奏自由的特点。难点:用乐清方言来演唱《对鸟》及创编歌词四、教材分析:由于我国民族众多,地理环境差异大,语言和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生产方式都有所不同,从而导致了音乐风格,艺术特色,演唱方法以及艺术表现手法的迥异。温州民歌的艺术特色之一是因地处沿海山区,故形成多散板式的民歌。它的旋律优美,高亢,朴实,华彩,歌唱者可以根据其声(三一刀客☆)音条件,充分发挥其演唱才能和演唱风格。五、教具准备录音机幻灯片大歌纸道具(在教室旁边用椅子和桌子搭成两座山)六、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1、学生随温州民歌《叮叮铛》的音乐进教室。2、师生问好。设计意图:创设情景,营造气氛(二)基本教学1、导入新课好范文解忧愁7/14师:同学们刚才我们听到的是什么地方的音乐呢?(温州民歌《叮叮铛》)对,很多同学都熟悉它并会演唱这首歌。我请一位同学来唱唱。那谁还知道我们家乡还有什么乡土音乐呢?(………)哦,原来同学们知道的还不少呢。今天我们要学习一首也是温州非常有名的山歌《对鸟》(出示大歌纸)请同学们仔细的听一听,想一想,它是用温州什么地方的方言来唱的。(乐清)那这首歌中那些歌词跟温州话不同。2、出示歌纸,让学生自己试着去念一念。“介姆”“过”“打”“胭脂”“唇”这几个字与温州话区别比较大A:介姆:乐清方言,什么的意思B:天主鸟又名鸡鸟C:长尾巴丁:嘴似鹦鹉,尾长似凤凰设计意图:通过学生自己的试念来趋动学生的好奇心,从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为学好歌词做好准备。3、学唱这首歌A师无伴奏范唱B师对学生进行口头传唱。唱好下滑音(铜绿鸽夹嘴这几个字)C学生学会后由第一排对第二排,一排排接下去传唱。好范文解忧愁8/14设计意图;根据新大纲的要求,学生不一定要会唱曲谱这一要求。教师对学生的口头传唱以及学生排与排之间的传唱,充分体现出民歌口头传唱的这一特点,而教师的范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4、介绍山歌及特点并与劳动号子的区别A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民歌之一劳动号子的节奏,演唱形式,曲调的特点(出示幻灯)劳动号子节奏:固定演唱形式:一领众和曲调:粗犷有力B师:通过今天学唱的山歌《对鸟》,你认为山歌是怎样的?它与劳动号子有什么区别,带着这两个问题一起来听《对鸟》和《打夯歌》(出示幻灯片)劳动号子山歌节奏固定自由演唱形式一领众和对唱曲调粗犷有力高亢嘹亮悠长进行教学,引导学生通过比较思考了解山歌与劳动号子的区别,从而达到了既巩固了劳动号子的内容,又能加深对山歌特点的理解5、齐唱《对鸟》师:我们知道山歌应用高亢,嘹亮,奔放的声音来唱,那么让我们再来齐唱《对鸟》,唱出山歌的特点。(学生无伴奏唱,有教师来指挥)设计意图:加深印象,好范文解忧愁9/14起到巩固的作用6、创编歌词与表演唱师:我们知道民歌在歌词上有不断创新的过程,那么老师请同学们展开想像也来即兴创作歌词怎样。A小组讨论,要求在小组中先试唱B每组有由两名学生来表演,先问后答的形式C汇报时,先演唱,再问学生“你们听出他们那些地方体现出山歌的特点。”D同学们你们在山上边劳动边唱歌过吗?我请两位同学登上这两座山进行劳动,用上我们今天所学的《对鸟》和你们创编的歌词,一起来体验山野劳动的愉快心情(先表演《对鸟》,再表演自己创编的歌词)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及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的兴趣活跃气氛。同时对山歌特点的理解也起到了加深巩固的作用,并做到了初步运用。(三)、课堂小结同学们,通过今天《对鸟》的学唱和表演,我们初步掌握了山歌的特点及与劳动号子的区别,还学会了几句乐清话,以后老师还会带着你们去熟悉更多的温州乡土音乐。《采松果》教案4好范文解忧愁10/14一、情境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两位新朋友,你们看,它们是谁?(对了,就是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下面呀,老师给同学们讲一个《松鼠采松果》的故事:小松鼠和小动物们商量好星期天去郊游,懂事的小松鼠没有让妈妈给自己买许多好吃的,而是和妈妈一起采一些松果。于是它和妈妈来到大森林里,采了一会儿,你们想知道它们各采了多少个松果吗?谁愿意来猜一猜,松鼠妈妈采了多少个?这样猜看来比较困难,老师给你们一点提示吧,松鼠妈妈采的松果比20多一些,谁再来猜一猜,哎,看来比20多一些的数有很多很多,那老师再给你们一点提示吧!松鼠妈妈采的松果还比30少一些,谁来猜一猜?(25个)恩,我们一起来看看松鼠妈妈果真采了25个松果课件演示松鼠妈妈采的个数(25个)。那小松鼠采的松果可比妈妈少的多它采的松果个数可是在5的前面。谁知道小松鼠采了多少个?谁来猜一猜!恩,真不错一下子就知道小松鼠采了4个松果课件演示小松鼠采的个数(4个)。那现在大家一起来看一看松鼠妈妈和小松鼠的劳动成果,你们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生1: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好范文解忧愁11/14生2: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多少个?生3: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多少个?同学们一下子提了这么多问题,我们首先一起来解决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一共有多少个松果也就是把松鼠妈妈和小松鼠采的松果个数合起来一共有多少?那现在谁能列出算式?举手回答25+4=?(大部分都能回答的出来)哎,我们先来看看这个算式表示什么意思呢?25表示什么:表示松鼠妈妈采了25个松果4表示什么:表示小松鼠采了4个松果,那25+4表示什么:就是表示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那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多少个?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多少个?如何列式呢?25-4=?那25表示什么,4表示什么25-4表示什么(松鼠妈妈与小松鼠之间相差几个)师:那现在呀同学们我们首先来看看,你们能否求出这个算式的和吗?(25+4=29)(25+4=29)这个29你们是怎么样想的呢?可以用什么方法知道是29呢?现在请同学们讨论一下如何求出29的方法:2、探索算法,掌握规律。好范文解忧愁12/14摆一摆师:同学们想要进行摆一摆求出25+4的和,那现在请你们利用手中的小棒代替松果,进行摆一摆,并且边摆边说说你是怎样摆的先摆25也就是先2捆小棒在旁边添上五根小棒,再添上4根小棒那现在同学们数数有多少根?就是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几。我们在进行摆一摆的时候要使他们的数位对齐,整捆对整捆,一根对一根课件演示同学们还有没有其他不同的方法求出25+4的和呢?对了,还可以进行拨一拨那现在请同学们拿出计数器来拨一拨25+4待会请同学们上台来讲讲你是如何进行拨一拨的。现在分别请男生、女生代表到前面的计数器上分别拔出25+4,并讲讲你们是怎样拨的。课件演示数一数连续往后数四个数,连续往前数四个数。课件演示还可以用算一算好范文解忧愁13/1425+4=?我们可以把25分成20和5先算5加4等于9再算20加9等于29同学们现在我们已经有这么多种方法了可以摆一摆,拨一拨,数一数,算一算,那么现在请同学们同桌之间互相合作,用你们最喜欢的方法求出25-4等于几?待会请同学来说说通过刚才的活动中我们已经初步懂得求出两位数加减一位数的和与差,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这道题目吧!活动三:巩固练习,掌握方法.1.出示图片“练一练1”,学生看图,说一说图的意思.师:有22只小熊,小猴比小熊多6只,我们可以提出那个数学问题?怎么列式计算?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集体订正,并讨论用什么方法计算,为什么.2爬杆比赛.32+5=47-5=88-5=44-4=4+65=好范文解忧愁14/1483+6=72+5=26+3=67-2=66-3=5+74=78-6=同桌的两人进行比赛,看谁爬得快.学生独立做,教师巡视,及时纠错活动四:发现规律,提高速度.填一填,看你能发现什么.(1)42+3=□(2)62+5=□(3)7+40=□3+42=□5+62=□40+7=□让学生一
本文标题:幼儿园大班音乐《采茶》精编教案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51857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