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高中教育 > 2023高中语文《哈姆莱特》教案设计最新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2023高中语文《哈姆莱特》教案设计最新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2023高中语文《哈姆莱特》教案设计最新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高二《哈姆莱特》教案【第一篇】一、导入新课人人都希望生活中处处是喜剧,但古往今来,悲剧的阴影又总是徘徊在人世间,文学史上更是留下许多让人扼腕长叹的悲剧故事。谁来为大家举例?(梁山伯与祝英台、刘兰英与焦仲卿、贾宝玉与林黛玉……)同学们举的多是爱情悲剧,除此以外还有哪些?大家可知道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是哪四部?教师归纳:《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麦克白》。其中又以《哈姆莱特》最为著名。1、莎士比亚: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诗人和戏剧家,被马克思誉为“最伟大的戏剧天才”。他出生于1564年4月23日,巧合的是,又卒于1616年4月23日。于是,英国人便把每年的4月23日定为“莎士比亚戏剧节”。2、主要作品,分为三个时期:(1)早期(1590~1600年):这时期作者对生活充满乐观主义情绪,相信人文主义思想可以实现。这时期所写的历史剧和喜剧都表现出明朗、乐观的风格。人文主义是资产阶级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武器,是文艺复兴运动的指导思想,具有鲜明的革命性和先进性。但它强调个人意志,其物质基础为私有制,有一定的局限性。所谓人文主义,从原意讲,指的是文艺复兴时期借助于古典知识──主要是希腊哲学与艺术,来反驳经院哲学与神学,提倡人的个性发展与思想解放的思潮,是一种与以神为本位的神本主义相对立、反对野蛮、愚昧与迷信的世界观。但现在,人文主义已泛化成一种强调人的作用、地位与作用的世界观或意识形态。从这个意义上,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思想中蕴含着非常丰富的人文主义思想。人文主义的特征是:提倡个性解放,尊重人权,尊重人的价值,反对神权,反对愚昧和迷信。①历史剧如《理查三世》(1592)、《亨利三世》(1599)等,谴责封建暴君,歌颂开明君主,表现了人文主义的反封建暴政和封建割据的开明政治理想。②喜剧如《仲夏夜之梦》(1596),《第十二夜》(1600)、参考资料,少熬夜!《皆大欢喜》(16O0)等,描写温柔美丽、坚毅勇敢的妇女,冲破重重封建阻拦,终于获得爱情胜利,表现了人文主义的歌颂自由爱情和反封建禁欲束缚的社会人生主张。③就连这时期写成的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1595)也同样具有不少明朗乐观的因素。(2)中期:莎士比亚深感人文主义理想与现实的矛盾越来越加剧,创作风格也从明快乐观变为阴郁悲愤,其所写的悲剧也不是重在歌颂人文主义理想,而是重在揭露批判社会的种种罪恶和黑暗。创作了四大悲剧:《李尔王》、《哈姆莱特》、《奥赛罗》、《麦克白》,代表作是《哈姆莱特》。(3)晚期:莎士比亚深感人文主义理想破灭,退居故乡写浪漫主义传奇剧。其创作风格也随之表现为浪漫空幻。《辛白林》(1609)和《冬天的故事》(1610)写失散后的团聚或遭诬陷后的昭雪、和解。《暴风雨》(1611)写米兰公爵用魔法把谋权篡位的弟弟安东尼奥等所乘的船摄到荒岛,并宽恕了他,其弟也交还了王位。一场类似《哈姆莱特》的政治风暴,在宽恕感化中变得风平浪静。3、莎翁悲剧的特点:①必须以英雄人物的死亡而结束。主人公虽然死了,令人心痛,但他为之奋斗的理想却胜利了,使人感到前途光明。悲剧主人公之死给人以悲壮感,而不是单纯的悲哀、悲观。②悲剧的主人公必须是贵族。③悲剧人物的行动必须出自他们本人的意志和内心,即悲剧人物之所以走向不幸的结局,不能归咎于客观原因,而应由自己负责(《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个例外)。二、《哈姆莱特》介绍1、创作的社会背景:莎士比亚是欧洲文艺复兴时期英国伟大的戏剧家和诗人。他生活在欧洲历史上封建制度日趋没落、资本主义兴起的交替时代。哈姆莱特是丹麦古代的王子。莎士比亚故意以超越时代的误差将哈姆莱特搬到伊丽莎白统治末年的英国现实中来。此时的英国,社会矛盾激化,宫廷生活挥霍浪费,社会动乱不堪,王室与资产阶级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莎士比亚借哈姆莱特之口,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的黑暗与不平,充分表现了他的人文主义思想。2、《哈姆莱特》也译作《王子复仇记》,是莎士比亚的代表作,也是莎士比亚最著名的一部悲剧,它突出反映了作者的人文主义思想。哈姆莱特是个正直、乐观、有理想的青年,他本应成为一位贤明君主,但现实社会参考资料,少熬夜!却迫使他不得不装疯卖傻,进行复仇。他是英国那个特定时代的产物。3、戏剧情节介绍。三、整体感知:1、哈姆莱特安排“戏中戏”的目的是什么?2、戏上演前,哈姆莱特特特意作了哪些安排?3、奸王看戏时有什么表现?说明了什么?看戏后呢?点拨:1、目的是试探叔父克劳狄斯杀父娶母、篡权夺位之罪行。2、①让演员演一出情节跟自己父亲死状和死因相似的戏;②让好友霍拉旭观察奸王的容色举止;③装疯卖傻,对奸王、母亲旁敲侧击。3、国王先问戏的“情节”:有没有要不得的地方?又问戏名,担心自己的罪恶被揭穿。后来又脸色阴沉,坐立不安,不等戏演完就站起来,并大声吩咐人点起火把来,戏未演完即匆忙离开。回去以后“非常不舒服”“发脾气”。这一切反常的表现都表明了他做贼心虚、杀人阴谋被人揭穿时的被人揭穿时烦躁、焦虑的复杂的心理状态。四、问题探究1、演戏前哈姆莱特的语言,特别是回答国王“你过得好吗,哈姆莱特贤侄?”的话以及对奥菲利娅的话有何特点?(学生讨论后回答。)点拨:(1)多是疯话,这是哈姆莱特故意装出一副因痴情而精神失常的样子,胡言乱语。(2)目的是让人们尤其是国王认识到哈姆莱特是因恋爱失意而疯了,从而放松对王子复仇的警惕。2、你认为造成哈姆莱特悲剧的原因是什么?(学生讨论、交流后自由发言。)点拨:从客观上讲,首先是反动势力过于强大。其次,是哈姆莱特性格中的矛盾。哈姆莱特有美好的理想但却不切实际;他受人民爱戴却又不相信群众,而是孤军奋战;他勇敢地担负起扭转乾坤的重任,却只相信自上而下的改良,反对人民的暴动,摆脱不了宿命论的束缚。这暴露了人文主义者的局限性。3、戏剧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矛盾?(学生讨论、交流后自由发言。)点拨:戏剧以中世纪丹麦王宫艾尔西城堡内外为背景,实际上广泛地反映了英国的各种矛盾。其中主要矛盾是以哈姆莱特为代表的人文主义理想与以克劳狄斯为代表的封建反动势力之间的矛盾。参考资料,少熬夜!五、小结:课文节选部分的戏剧情节是丰富的。这场戏包含着几组矛盾线索。在哈姆莱特为父复仇的情节主线外,还写了他与奥菲利娅间的不幸爱情,他和霍拉旭间的真诚友谊,罗森格兰兹、吉尔登斯吞对哈姆莱特的友谊的背叛。揭示了社会矛盾的纷繁复杂,也增强了剧作的可读性。《哈姆雷特》阅读教案【第二篇】教学目的:1、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2、引导学生掌握探究名著的方法;3、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品评能力;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问题探究梳理情节,使学生对“悲剧”这一戏剧的主要体裁有一定的认识。2、过程与方法:问题反推法把握情节与矛盾冲突;讨论、总结品读人物与鉴赏语言的方法。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正确认识哈姆莱特复仇的意义。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理解悲剧实质,即主人公悲惨结局的不可避免性与矛盾冲突的不可调和性。2、难点:《哈姆莱特》的艺术价值。教学方法:1、以学生活动为主,课堂上教师以提问者的身份出现,以问题引入法激发学生的思维,带动学生以小组活动的方式展开讨论,学生总结,教师点拨。2、以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各抒己见,分析人物性格。3、用朗读点评法深入鉴赏分析戏剧语言。4、四个组进行回答评比,回答组加分,辩论加分。评答手。教学时数:1课时。教师课前准备1、准备问题卡片和PPT课件。2、让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做成小卡片用便利贴粘在书上,卡片内容为以下四项:A、莎士比亚简介及其主要作品B、《哈姆莱特》内容简介C、本课生字、生词D、悲剧的定义3、布置学生通读全剧和本课,在课文中划出感受深刻的句段,并在旁边作简要评注。参考资料,少熬夜!学生课前准备1、课外找资料通读《哈姆莱特》全剧剧本。2、搜集资料完成小卡片内容整理粘贴在书上。3、朗读课文节选部分,划出感受深刻的句段并在书上做评注。教师课中活动1、检查学生课前准备情况2、导入3、分发问题卡片4、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了解剧情,理解悲剧的实质之一。问题一:哈姆莱特最后是怎样死的?请为哈姆莱特寻找杀人凶手?问题二:节选部分还有没有杀害哈姆莱特的阴谋?有没有成功?举例问题三:如果比剑杀害哈姆莱特也没有成功,克劳迪斯会怎么办?他的最终目的是什么?问题四:哈姆莱特之死的悲剧有没有不发生的可能性?师生互动总结:悲剧的实质之一,即,主人公悲惨结局的不可避免。学生课中活动1、学生互查资料卡片及课文句段评注情况,做简要汇报和评比。2、选择问题卡片上的问题,小组合作讨论,完成全部或者部分问题,推选代表准备发言。3、推选代表回答自己小组讨论的问题,并评价是否同意别人的观点,说明理由。教师课中活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发现矛盾的双方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以帮助理解悲剧的实质。问题一:新王克劳迪斯为什么一定要让哈姆莱特死?问题二:新王克劳迪斯采用了哪些手段让哈姆莱特死?为什么要这样做?学生课中活动1、思考提出的问题,自由组合进行讨论。2、选代表回答或自主回答。师生互动总结:总结一:从新王克劳迪斯的角度看冲突——悲剧就意味着冲突,冲突就意味着矛盾无法调和甚至是制造死亡。总结二:从哈姆莱特的角度看冲突——不断的应对冲突不让死亡的悲剧发生,而悲剧最终发生。总结三:悲剧的实质之二:矛盾冲突的不可调和甚参考资料,少熬夜!至是制造死亡。教师课中活动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品读戏剧人物性格。由于知识水平、生活阅历、思想观念、阅读心理的差异,不同的人对同一部作品的评价往往是不相同的。展示恩格斯名言:有一千个读者,就会有一千个哈姆雷特。问题:你眼中的哈姆莱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能不能从课文里找到例证来说明?可畅所欲言。(提示:从——何处——可见,哈姆莱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学生课中活动学生思考,自由讨论后各抒己见,并对别人的观点进行点评师生互动总结:品读人物可以从哪些角度入手?教师课中活动1、指名让学生有感情的朗读预习时划出的感受深刻的句段。2、点名让其他同学对其朗读进行点评。3、让学生评析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特点。学生课中活动1、朗读自己划线的句子,并读出写的评注。2、评价同学的朗读,说明理由3、齐读指定的句段,鉴赏评析莎士比亚戏剧语言的特点。师生互动总结:鉴赏戏剧语言应立足于什么?布置作业课后练习题、小练笔、四周时间读完《罗密欧与朱丽叶》教师课后活动1、整理学生的问题回馈卡片。2、针对本课教学中的兴奋点和不尽人意点做教学笔记。学生课后活动1、完成课后练习一、二。2、思考问题:哈姆莱特既知杀父凶手是谁,为什么不去做复仇这件事?围绕这一问题探讨《哈姆莱特》的写作意图和艺术价值,写出400字的剧评。3、四周时间读完《罗密欧与朱丽叶》学生问题反馈:以四人小组为单位,由小组长负责收集整理本课学习中还存在的问题和见解。写在小卡片上交给课代表统一上交,留在下节课讨论解决。评问题组。高二《哈姆莱特》教案【第三篇】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目标]一、阅读整个剧本,在了解全剧内容基础上、品味本文诗化的语言、理解人物语言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二、揣摩人物语言个性化特征,体会人物内心情感。三、通过配音和排课本剧,激发学习兴趣,提高艺术审美能力。[教学设想]一、安排课前预习,阅读全剧剧本,以了解本课在全剧中的作用。二、课前反复阅读,体会作品诗化的语言和人物内心情感,为课上配音和排课本剧做准备。三、安排两课时(最好连堂课)。[教学过程]一、导入。人人都希望生活中处处是喜剧,但古往今来,悲剧的阴影又总是徘徊在人世间,文学史上更是留下许多让人扼腕长叹的悲剧故事。谁来为大家举例?教师归纳:梁山伯与祝英台、刘兰英与焦仲卿、贾宝玉与林黛玉……同学多举的是爱情悲剧,除此以外还有哪些?大家可知道莎士比亚著名的四大悲剧是哪四部?教师归纳:《哈姆莱特》《奥赛罗》《李尔王》《罗密欧与朱丽叶》。其中又以《哈姆莱特》最为著名。这是一部五幕剧,请同学简要了解剧情
本文标题:2023高中语文《哈姆莱特》教案设计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52315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