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5篇
写作好帮手1/25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5篇【导读】这篇文档“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5篇”由三一刀客最美丽善良的网友为您分享整理的,供您参考学习,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下载吧!课时1一、复习回顾1、听写上堂课学的生字新词。2、说一说列文虎克是怎么做放大镜、玩放大镜的。二、逐段朗读、探究发现1、学习第四自然段:⑴语言引述:列文虎克在玩中做成了放大镜,玩出了乐趣。那么在玩放大镜中,他又玩出了什么?让我们跟随着他一起去玩,一起去探究,好吗?⑵读一读:这一自然段内容很长,我们采用分组轮读的办法来读,第一排读第一、二、三、四句,第二排读第三、四句,第三排读第五至八句。再指名三位同学分读这一自然段。⑶引导发现。读了这么多遍,同学们对列文虎克写作好帮手2/25的玩又有什么发现,能和大家交流一下吗?⑷交流发现。让学生说说列文虎克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发现了什么。⑸读到这里,你想对列文虎克说些什么?⑹带着敬佩的情感自由朗读这一段。2、学习第五自然段:⑴读一读。指名读、齐读这一段。⑵说一说。读到这里,你知道列文虎克玩出了什么名堂了吗?引导学生阅读“资料袋”中的资料,大致了解微生物,从而体会列文虎克玩出的名堂很了不起。⑶有感情地朗读这一自然段。三、总结回顾1、师问:读了课文,你对玩又有了哪些新的看法呢?2、学生交流。四、拓展延伸1、古今中外,还有许多像列文虎克那样在玩在玩出了大名堂的人,你们能来说一说吗?2、小练笔:平常我们都爱玩,让我们来写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吧。《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2写作好帮手3/25学习目标1、认识“阅、固、调”等6个生字。会写“堂、镜、闲”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等17个词语。2、理解课文内容,从列文虎克玩出名堂的过程中受到启发。3、写写自己玩中的乐趣和收获。课前准备1、生字词卡片或制成的电脑课件。2、师生搜集列文虎克的有关资料,拓展“资料袋”的内容。第一课时一、谈话导入1、教师引述。爱玩,是孩子们的天性。同学们平常爱玩什么?爸爸妈妈是怎么对待的?和大家交流一下好吗?2、学生交流。3、教师导入。玩耍常被认为是浪费时间、不务正业的行为,然而在科学史,有许多伟大的发现却是在玩耍中产生的。今天,我们要学的课文,题目就是“玩出了名堂”。(板书课题并读题)4、学生读题,想想能提出哪些问题。写作好帮手4/255、教师可将学生提出的问题列在黑板上。如:⑴什么是“名堂”?⑵谁玩出了名堂?⑵他玩的是什么?⑶怎么玩的?⑷他玩出什么名堂?二、初读感知1、教师出示自读要求。⑴画出不认识的字和不理解的词语,读准字音,查字典或联系生活经验理解词语,读通句子。⑵读完以后,想想自己能解答同学们提出的哪些问题?2、学生自主读书。3、检查自学:⑴出示生字卡片,检查认读生字情况。⑵出示新词,各自交流自己是用什么方法理解词语的。⑶指名分段朗读课文。三、精读课文,领悟玩法1、多遍朗读课文第三自然段。2、画出表示“玩”的句子,指名学生再读。3、教师引导:想象一下,列文虎克是怎样磨镜片写作好帮手5/25的,他心里会怎样想?4、学生交流想象时,教师要注意点拨:尽管把厚玻璃四周磨薄是件枯燥的事,但是因为他喜欢,他想用它来看细微的东西,所以他才玩得这么投入。5、指导朗读。能用赞赏的语气读读这一自然段吗?四、课堂练习,当堂展评1、练习写“堂、镜、闲、待、阅”这五个字。2、抄写词语表中的词语。3、当堂展评。五、课后活动搜集并阅读古今中外“玩出名堂”的故事。第二课时一、复习回顾1、听写生字词。2、用自己的话说说列文虎克一开始是怎样玩镜片的。二、继续读书,了解玩出的名堂1、教师引言:列文虎克就这样玩,玩出了什么名堂?我们继续学习、研究。2、学生朗读第四自然段:⑴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想:列文虎克是怎么玩的?他发现了什么?写作好帮手6/25⑵指名学生多人次朗读,以使学生尽可能地摄取更多信息,生发感想。3、交流讨论:抓住以下要点:⑴有新的想法?: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⑵有新的玩法:一片放大镜固定,另一片可以随意调节。⑶有新的发现:看到了一个平时看不到的“小人国”世界。4、转换角色想象。假如你是列文虎克,这样改变一下玩法竟发现了一个新的世界,你的心情会是怎样的,心里会怎样想?5、朗读体会感情。请同学们朗读“他用显微镜观察水……比地球上的居民要多得多”,体会感情。⑴自由朗读这部分内容,想想朗读时应该表达怎样的感情。⑵感情朗读,评点交流。6、表达感悟。了解了列文虎克玩中的发现以后,你想对列文虎克说些什么?(可多人次谈,学生交流时教师要画龙点睛地点拨、肯定)三、欣赏玩出的名堂写作好帮手7/251、列文虎克看到的“小人国”究竟是什么?他究竟玩出了什么大名堂?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最后一段吧。2、学生朗读第五自然段。⑴自由朗读,一边读一边画出有关句子,可多遍地读,另外还可参阅资料袋里的有关内容。⑵指名学生多人朗读。3、交流讨论:⑴“小人国”指的是什么?⑵他究竟玩出了怎样的大名堂?4、指名朗读资料袋里的内容,议议发现微生物对人类的贡献。5、再次品读:对这一段中的标点符号有什么新的发现?(着重体会引号的用法)四、交流玩中收获1、教师引述。同学们平常都爱玩,在玩中也得到一些收获和启发,也得到不少的乐趣。下面交流一下我们玩中的收获好吗?2、学生先在小组里交流,然后选出一名同学到台前介绍。五、练习生字1、出示生字卡片或显示电脑课件中的生字:腿、写作好帮手8/25随、调、简、拜、访、具。2、学生说说怎样把这些字写得正确、漂亮。3、学生练写生字,当堂展评。六、拓展活动把自己的玩法和收获写下,准备在“玩法大比拼”的故事会上讲一讲。《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3一、知识与技能:1.会认6个生宇,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名堂、浪费、镜片、看守、定时、清闲、放大镜、细微、阅读、随意、调节、简单、显微镜、挤来挤去、微生物、拜访、玩具”等词语。2.有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3.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4.写玩中的乐趣和收获。二、过程与方法:1.自读,自由选择读的方式。在充分朗读的基础上理解课文内容。2.布置收集有关微生物的资料,引导读课后资料写作好帮手9/25袋,了解常识。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从而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启发生活中的细心观察,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增强创造意识,养成好习惯。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了解列文虎克是怎样从玩中发明了显微镜和发现了微生物的,并交流从中受到的启发;2.写玩中的乐趣或收获。教学准备1.课前发动学生搜集有关在玩中获得的乐趣或收获资料。2.了解显微镜的知识,收集有关微生物的资料。3.生字、词卡片。教学时数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2.初读课文,了解课文结构。写作好帮手10/25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揭题,质疑导入1.同学们,你们爱玩吗?都玩什么?玩耍可使我们得到许多快乐;玩耍常常被有些大人认为是浪费时间,不物正业的事,然而在科学史上有很多伟大的发现都是在玩耍中发现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15.玩出了名堂》2.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师边听边板书、归类。二、自读课文,读准字音1.同学们都很会思考,相信通过深入的学习课文,这些问题都能得到解决。接下来要先请同学们自学课文,小黑板出示自学要求。2.刚才大家自学得很认真,这些词语,你们会读吗?(出示课件:要认的生字组成的词语)3.词语读得真不错,这篇课文当中还藏着几个多音字呢,请你快速默读课文,把这些多音字找出来,(出示课件:看、磨、待、调)4.这两个多音字都在课文里,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吧,读的时候要注意把这几个多音字读准。三、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1.自由读文,注意正确、通顺。用你喜欢的方式写作好帮手11/25读一读。2.我想知道文中所说的放大镜和显微镜是什么?3.放大镜和显微镜的作用就是将物体放大,放大镜能将物体放大,显微镜能将物体放得更大,4.接下来让我们再把课文连起来读一(三一刀客☆)读,看看这一次是否能把课文读得流利。5.课文一共有几个自然段?6.那么老师就请五位同学来轮读。其他同学认真听,听他们读得是否正确?7.他们读得怎么样?8.老师发现第三自然段有一个句子特别难读。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老师先给大家读一读,请大家认真听。(出示课件:第三段的最后的一句话)。9.接下来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去默读课文,边读边思考,你能找到这些问题的答案吗?10.刚刚开始,有些同学对课题提出一些问题,我们共同来解决,逐个提出并自由举手发言。谁能说说课文主要说什么?(列文胡克通过玩放大镜发明了显微镜,并且发现了微生物。)。11.交流各自收集到的资料。12.你读课文非常仔细,同学们,列文胡克是怎么玩出名堂的?为什么说他玩出的名堂是大名堂呢?让写作好帮手12/25我们下节课再一起去研究吧。四、写字指导1.我们首先要解决写字的问题,小黑板出示要求会写的字:“堂、镜、闲”等字。2.交流如何识记这些字。3.非常好,强调“腿、镜、待、调、访、闲”等字结构。让我们把这些生字再来读一读,注意要把生字的`音读正确。4.同学们,你们觉得要写好这些生字应特别注意些什么?接下来我们来写字吧。(先把每个生字在田字格里写两遍,再把词语表中的词语抄写一遍。)五、课堂小结,引伸同学们,你们想知道列文胡克是怎么玩出名堂的吗,为什么说他玩出的名堂是大名堂呢?让我们下节课再一起去学习课文吧。六、作业:生字组词;抄写多音字。第二课时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理解课文内容,了解列文虎克在玩放大镜的过程中,是怎样发明显微镜和发现微生物的。2.引导从具体的语句中体会列文虎克认真观察、写作好帮手13/25勇于创新的精神。第二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十五课的生字和词语。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谁能来回忆一下,课文主要写了些什么呢?2.听写本课词语。二、品读感悟1.学习第一自然段。指名读,齐读。2.议论一下,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你能用自己的话说说吗?3.学习2~4自然段。边读边找出具体描写列文胡克是怎么玩的句子,把它画下来。4.谁来说说列文胡克开始是怎么玩的?5.原来一开始列文胡克是把厚玻璃磨成放大镜,这个内容是由课文的哪一段来写的呀?(出示课件:第三自然段。)6.那么我们一起来读读第三自然段,看看列文胡克是怎么做放大镜的?7.那后来他又是怎么玩的呢?(出示课件:后来,他突然想到,把两片放大镜放在一起会怎么样呢?他一试,啊,不得了,蚊子的腿看上去像兔子的腿。)写作好帮手14/258.这句话中的“突然想到”,说明了些什么呢?(说明列文胡克虽然在玩,但他同时也是在思考的。)9.看来列文胡克是一边玩一边还在思考,这就是我们课文的第四自然段,让我们一起读读这两句话吧。10.列文胡克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出示课件:列文胡克又有什么新的发现呢?)(出示课件:他越玩越带劲,就把一片放大镜固定,另一片放大镜可以随意调节,这样,就做成了一架简单的显微镜。通过显微镜,他看见水里有许多小生命在挤来挤去;他看见了牙齿里从未看见过的小东西;他还看到了一个小人国,一个平时我们看不见的世界)11.列文胡克有了新的发现以后,他的心情是怎么样的呢?(他一定特别激动,因为他有了新的发现。)12.那么同学们,让我们带着激动的、新奇的心情再来读读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吧。13.大家读得可真有感情呀!的确读出了列文胡克当时激动的心情。14.大家看看文中为啥要加这么多的引号?(出示课件:为什么这里的“小人国”,“居民”都打了引号呢?谁能帮帮老师?)。(出示课件:小人国是指列文胡克在显微镜里看到的另一个世界,而小人国中的居民就是指微生物。并不是指我们现在的人类,所以要加上引写作好帮手15/25号。)15.课文的第五自然段其实已经告诉我们了,小人国里的居民其实就是指微生物。现在我们一起来看资料袋(出示课件:资料袋)16.同学们,课文中写道:列文胡克玩放大镜玩出了大名堂,(出示课件:为什么说列文胡克
本文标题:玩出了名堂教学设计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530386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