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范例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范例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范例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第一篇】授课日期:教学内容:理解课文内容。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课文,使学生了解列宁由于仔细观察,善于联想分析而找到了养蜂人;懂得要细心观察周围事物,培养自己分析、判断事物的能力。2、继续练习一边默读一边想。3、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逐渐掌握一边默读一边想的阅读方法。。教学难点: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教学具:8号投影片。教学过程:一、复习字词。蜜蜂引路哪里谈天惊讶观察果然二、揭示课题。齐读课题。提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三、学习课文。1、默读全文,边读边看这篇课文有几个自然段?2、整体感知。(1)默读全文。一边默读一边想:①列宁为什么要找养蜂的人?②列宁找到养蜂的人了吗?③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④各在第几自然段写着呢?(2)默读第二自然段,说说列宁为什么要找养蜂的人?(3)默读第三自然段,边默读边想:①列宁在路上发现了什么?②他为什么要仔细观察?再默读课文。想一想:列宁为什么去敲那所小房子的门?四人一组讨论:列宁为什么去敲那所小房子的门?自读这一段的最后一句,边读边想:“开门的果然就是那个养蜂的人。”一句中“果然”表明了什么?(4)朗读第三自然段。参考资料,少熬夜!读后说说:列宁是怎样找到养蜂的人?(5)小结:列宁利用蜜蜂作向导,找到了养蜂的人。(6)默读第四自然段。读后回答:养蜂人为什么惊讶地说?“惊讶”是什么意思?提问:①列宁为什么说:“是您的蜜蜂把我领到这儿来的”?②课题为什么是“蜜蜂引路”?3、通读全文。小结:今天我们学习的阅读的方法就是:一边默读一边想。四、巩固练习。1、按课文内容填空,再读一读。(1)列宁想找养蜂人()怎样养蜂,可是别人都不知道他住在哪里,列宁就()去找。(2)养蜂的人看见列宁,()地说:“您好,列宁同志。是谁把您领到这儿来的?”(3)列宁笑着说:“我有(),是您的()把我领到这儿来的。”2、用“观察”写一句话。①说说观察的意思。观察:仔细察看(事物或现象)。②练习用观察说一句话。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第二篇】学前准备1、制作多媒体课件,制作生字卡片。(教师)2、回忆自己小时候剃头或剪头发的经历,预习生字。(学生)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学习目标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词语。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学习重点认识生字,正确读写文中的重点词语。学前准备1、制作课件。(教师)2、回忆自己小时候剃头或剪头发的经历,预习课文。(学生)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参考资料,少熬夜!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用时:5分钟)1、请同学们想一想自己小时候理发的有趣经历,并讲给大家听听。2、导入新课,引出课题: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中的小沙有怎样的。经历呢?板书课题。1、学生交流自己理发的经历。2、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识字理解词语。(用时:20分钟)1、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自由读课文,标出文中自然段的序号。2、教师出示生字卡片,指导学生学习生字新词,并理解重点词语。3、课堂检测学生对生字词的识记情况。1、学生读课文,画出文中的生字新词。2、小组之间利用识字卡片,互相交流识字方法。3、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字词,共同探讨。如:“执”“锃亮”“耿耿于怀”等。4、用词语卡片的形式学习、识记词语。1、读拼音,写词语。lǐfàdǎnxiǎo()()chóurénduóménértáo()()2、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锃亮:__________________耿耿于怀:______________央求:__________________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用时:10分钟1、指导学生再读课文,思考:小沙剃头有怎样的经历?2、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的内容。3、引导学生理清课文顺序。1、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感知文章各个部分的内容。2、第一部分(第1自然段):写表弟天生胆小,什么都怕。第二部分(第2~6自然段):店里只有老剃头师傅给小沙剃头,小沙只得由他摆布。第三部分(第7~17自然段):写“我”给小沙理发的过程。第四部分(第18自然段):写最后小沙剃成了光头,姑父被睡衣上的碎发弄得睡不好觉。3、小沙为什么只得规规矩矩地由老剃头师傅摆布?四、课堂小节。(用时:5分钟)参考资料,少熬夜!1、教师引导归类复习本节课学习的生字。2、要求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学生认读生字、词语。2、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大声朗读。4、听写词语。表弟胆小理发仇人骂人付钱双倍虽然教学反思教学本课时,我通过谈话导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家都有理发的经历,所以在谈论小沙的剃头经历时,学生都能踊跃举手发言。整个课堂教学中,学生始终保持积极、兴奋的状态,很容易就理清了课文顺序,也了解了课文内容。第二课时学习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语言的生动有趣。2、体会文中孩子的天真、自由和快乐,感受童年的美好。学习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文中语言的生动有趣。学前准备制作教学课件。(教师)教学环节导案学案达标检测一、回顾交流,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1、复习生字词。2、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1、学生复习生字、词语。2、学生讲述课文的主要内容。5、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分段读议,体会两位“大师”剃头的不同。(用时:20分钟)1、引导学生读第2~6自然段,体会小沙对剃头的害怕心理。2、引导学生读第7~17自然段,体会小沙的情感变化。3、引导学生读第二部分和第三部分,体会老剃头师傅和“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有什么不同。4、指导学生自读第18自然段,了解故事的有趣结局。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学生读第2~6自然段,交流小沙对剃头的害怕。3、学生读第7~17自然段,找出文中表示小沙情感变化的词。参考资料,少熬夜!4、读文,交流“我”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我”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随意乱剪,导致头发长长短短,后来修头发时越修越糟,整个头上坑坑洼洼。6、老剃头师傅是怎样给小沙剃头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7、细读7~17自然段,找出反映小沙态度变化的词语。央求→()→()→()→大叫一声三、再读课文,品味语言。(用时:10分钟)1、教师引导学生读文,理解“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是指谁?为什么这样称呼他们?2、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我”说“世界上再也没有比小沙更优秀的顾客了”。1、学生读文后,小组讨论交流。2、师生互相交流。8、“剃头大师”和“害人精”分别是指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四、总结拓展。(用时:5分钟)学了这篇课文,我们不仅感受到了文中语言的生动有趣,还体会到作者童年的快乐和自由。你的童年有哪些快乐、有趣的事情?请讲给大家听一听。1、年的趣事。2、小组选出代表在全班交流。板书设计教学反思设计本课时,我让学生分段读议“我”和老师傅给小沙剃头过程的不同,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孩子们的天真、快乐和自由,课堂学习效果不错。不足之处是有些词语理解不到位,比如“害人精”这类生动性的日常用语没有进行拓展。《剃头大师》教学片段◆理解“我”给小沙剃头的过程,体会童年的自由、天真和快乐。(教学重点)师:小沙为什么要让“我”给他剃头?生1:小沙天生胆小,他怕剃头。生2:小沙吃尽了理发店里老剃头师傅的苦头,他不想再去理发店里受折磨了。师:所以小沙就想到了让“我”来给他理发。可是“我”不会理发呀。在小沙的央求下,“我”答应了给他理发,还摆出了剃头师傅的架势。那么“我”是怎样参考资料,少熬夜!给小沙理发的呢?请同学们默读第7~17自然段,画出相关语句。(教师巡视指导,学生边读边画句子)生1:“我”觉得自己有剃头的天分,先把姑父的睡衣给小沙围上,再摆出剃头师傅的架势,嚓嚓两剪刀,就剪下一堆头发。生2:“我”觉得自己像个剃头大师,这儿一剪刀,那儿一剪刀,头发纷纷飘落,睡衣上落满了黑发。生3:“我”发现头发长短不齐,开始修剪,可惜越修越糟,整个头上变得坑坑洼洼。师:是呀,“我”本来不会理发,可表弟央求“我”替他理发,结果却成了这样。那“我”为表弟理发时,表弟的态度有什么变化呢?生:表弟先央求“我”为他理发,当他看到剪刀时,又有些慌;但当他看到剪掉的头发后,又高兴了起来;“我”发现头发剪得长短不齐时,表弟发现耳朵还在,对头发就无所谓了;最后他照了镜子却大叫起来。师:从这次剃头的过程中你们体会到了什么?生1:体会到了童年的快乐。生2:体会到了孩子们的自由和天真。生3:我觉得这次理发很有趣。……学生分小组自由交流自己童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第三篇】一、导入新课:1、五月的季节春光明媚,风和日丽,是一个郊游的好季节,在这个季节里大家都准备怎样安排?(大面积提问)2、指学生发表自己的想法。结合学生的回答引入课题。3、你都放过什么样式的风筝?(大面积回答)4、你听说过花儿放风筝吗?今天我们就去看一看花儿放风筝是怎么一回事。二、讲授新课:(一)初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认识新的生字。1、学生自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将课文读通顺。对阅读中有困难的地方标示出来。2、学生朗读课文,老师巡视。3、老师出示投影片:瞧草坪尾巴蝴蝶蜻蜓绿盈盈盘旋滑行。4、同位之间互相帮助检查生字的发音。5、学生开火车读词语。老师提要求:认真听其他同学读,思考哪些词语的意思自己不懂。(二)细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精读体会情感。参考资料,少熬夜!1、朗读课文,一边读一边想想每一小节诗所描写的景色。2、指学生分小结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生字和词语的发音。3、在小组内合作朗读课文,要求读通顺。4、说一说读诗歌的时候自己想象到了哪些景色?(重点指语言表达能力弱的学生)5、你想到的这些景色诗歌中写到了吗?有感情得读一读。6、诗歌中你喜欢哪些内容画出来,说说为什么?(同位交流,老师巡视)7、集体交流自己的感受和想法,互相补充,扩展思维。8、花儿为什么也会放风筝呢?他们还会放飞什么?发挥小组的力量想一想。9、指学生回答,鼓励学生续写一小节。(三)学习生字,巩固基础知识。1、出示生字卡片,交流记忆方法:瞧、坪、尾、蝴、蝶、蜻、蜓、盈、盘、旋、滑2、同桌间交流记忆方法,老师了解记忆有难度的生字。3、全班重点交流:盈旋瞧滑(老师适当的进行板书标示记忆重点)4、简单交流记忆其他的生字。5、学生独立学习生字的书写,有重点的练写:盈旋瞧滑。三、课堂小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一首诗歌,大家也来尝试做个小作家,想一想花儿还会放飞什么?写一小节诗歌,下节课我们一起来交流。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第四篇】教材分析:本组课文从不同的角度写了要正确对待别人,正确对待自己。《最后一根火柴》讲述了在冰天雪地的可可西里无人区,科考队员身陷险境,在生死关头,老班长凭借自信和镇静,用最后一根火柴创造了生的奇迹。整个故事扣人心弦,引人深思。学情分析:1、学生具备字词基础,但在概括文章主要内容、品味词句方面还有所欠缺。2、学生对可可西里无人区的神秘可怕缺乏了解。教学目标:1、重点理解并积累“凝重、稀薄、肆虐、对峙、参考资料,少熬夜!崇拜”等词语。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层层深入地理解科考队员面临的处境和他们的表现。3、积累课文中描写点燃火柴情形的句子,体会其在文中的作用。4、建立学生的危机意识,认识到在危机时刻,只有坚强、镇定和智慧才能化险为夷。教学重难点:层层深入地理解科考队员面临的处境和他们的表现,从中得到启示。教学准备:预习课文,读通课文,查找关于可可西里的资料。教学方法:情境教学法、自读自悟法。教学过程:一、课前谈话,作好铺垫。你们喜欢旅游吗?都去过哪些地方
本文标题:小学三年级语文教案【范例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537114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