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二年级语文上册雾在哪里教案精编范例精编5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二年级语文上册雾在哪里教案精编范例精编5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二年级语文上册雾在哪里教案精编范例精编5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二年级上册语文雾在哪里教案1教学目标1、能运用读图、换词、联系上下文等方法理解“雾”“淘气”“岸”“躲”“消失”等词的意思。2、借助课题,利用文中表示地点的词句有序表达雾的行踪,体会雾的活泼与淘气。3、通过朗读、想象等方式细读语段,照样子说清事情,进一步感受雾神奇可爱的淘气形象。教学重难点借助课题,能利用文中表示地点的词句有序表达雾的行踪;通过朗读、想象等方式细读语段,照样子说话,进一步感受雾的淘气和神奇。设计理念童话之美,在于语言和形象,由文本传出,驻足心间。本课教学基于童话故事的文体特点,以“淘气”为线索,通过品味重点词句,展开学习过程,与小雾孩共同历经的心里路程,品语词之美,悟形象之趣。预设过程(一)、板块一:识“淘气”,感知“雾”的样子1、看图识雾:(1)写“雾”。(2)看图激趣:这是山里的云雾,这是城市里的大雾。在我们眼里雾是白白的,浓浓的,但是有一位作家他说雾是什么呢?2、初知形象。引出故事:从前有一片雾,他是个淘气的孩子。指名读,这位作家说雾是什么?理解“淘气”:怎样的孩子是淘气的孩子?3、揭题。(二)、板块二:知“淘气”,练说“雾”的行踪这个淘气的雾孩子在哪里呢?让我们一起走进故事。先来看看读书要求。1、自由读文,提出要求:2、读一读:借助拼音,朗读课文。3、想一想:雾在哪里?用“——”画出句子。4、反馈导学:雾在哪里?(出示句子)参考资料,少熬夜!(1)雾先来到哪里呢?(板画大海)(2)再来到哪里?识“岸”:看看图,找找岸边在哪里?跟着放大镜一起去看看,你找对了吗?岸,就是靠近水边的高地,所以上面有个山字头。海边的高地是——(板画海岸)拓展:河边的高地——湖边的高地——(3)接着雾又来到哪里?(板画城市)这是海岸边的城市。①识“躲”:你能给躲换个词吗?(藏)还可以换什么词?②比较:如果把他换成(飘)读读看,你觉得哪个字更可爱更淘气?指名读。(4)最后雾去哪里了?联系上下文理解“消失”。(5)小结。(6)完成练习一:填一填。(三)、板块三:读“淘气”,品味“雾”的活泼1、自由读第3段,思考:他把什么藏起来?追问:你从哪里看出来?(大海、船只、海水和蓝色的远方)(1)理解“蓝色的远方”以及与大海的关系。如果只能用这里一个词来回答雾把什么藏起来,你觉得哪个词最正确呢?(2)句式练说:雾还会把大海里的什么藏起来呢?(出示图+句式)2、反馈导学:(1)重点指导:读好雾说的话。(2)读出淘气的语气。(3)齐读语段。3、小结:活泼淘气的雾孩子竟然把大海都藏起来,他还把什么藏起来呢?藏起来之后的景色是什么样的?(四)、板块四:说“淘气”,体会“雾”的神奇1、读4-9段,要求:学习要求:想一想,选择一处地方和同桌说一说。雾把()藏了起来。无论是(),还是(),都()。2、反馈导学3、写一写完成练习二:选择一处地方写。4、小结:雾把一切都藏了起来,白茫茫的什么都看不见了。瞧,这就是大雾笼罩下的世界;最后雾孩子藏来藏去,把自己也藏起来。这时,世界上的一切又都出现了。多么神奇淘气的雾孩子啊!结课:孩子们,在今天的童话故事里,我们又认识了一个朋友,那就是——雾孩子,在作家的眼里,他是淘气的孩子,那在你眼里,雾又是什么呢?让我们带着参考资料,少熬夜!这个问题走出课堂。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说课稿2一、说教材教材分析《雾在哪里》是部编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的第2篇课文,本单元围绕“想象”这个主题编排了《古诗二首》《雾在哪里》《雪孩子》3篇课文。这是继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后又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本单元课文侧重于体现想象之美。《雾在哪里》是一个童话故事,作者运用拟人化的手法,将“雾”这一人们熟悉的自然现象,描述成小孩子和世界捉迷藏的故事。雾把大海、天空、城市等景物依次藏起,呈现出大雾笼罩下世界一片朦胧的奇妙景象。作者赋予雾以孩子的语言,把大雾笼罩称作“雾藏起了世界”,把云开雾散称作“雾藏起了自己”,因此整篇课文显得生动有趣。因此在教学本文时除了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外,更重要的是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借助课后题,仿照课文句式想象说话,体会雾的顽皮淘气。二、说学情二年级的学生具有丰富的想象力,比较乐于阅读童话类文本,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也是一个以“想象”为主题的单元,所以学习这篇课文有一定的基础。但是二年级的学生在学习《雾在哪里》这篇课文的过程中有部分生字会造成阅读障碍,同时,二年级新课程标准要求“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像中的事物,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但二年级的学生在写话上表达还不清晰,所以,本课的教学目的主要为培养学生识字、写字和写话的兴趣。三、说教法教学是一门艺术,“教学有法,但无定法;施教之功,贵在得法”。根据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以及本课的教学目标和学生的知识基础、认知规律,我选择了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在教学过程中适时演示有关幻灯片激发学生充分想象,主要采用了如下的教学方法:1、范读法。指导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语调,体味雾的淘气。2、提问法。为了加深学生对雾这一形象的理解和认识,我设计了若干个问题引导学生在反复的阅读课文中,动脑、动手、动口,逐步体会雾淘气、顽皮的性格特点。3、比较法。通过对相似句子的比较让学生发现课参考资料,少熬夜!文结构的相似之处,并以此引出仿写句式。4、读说结合法。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说话写话还处在模仿阶段,模仿是提高写话能力的重要一步。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我采用读说结合的方法,出示图片,引导学生观察,并通过适当的想象完成仿照课文句式写话的教学任务,如此以读促说,以说促写,读写结合,提高学生的写话能力。四、说学法1、朗读法。新课标规定:“阅读教学要重视朗读。”学习本课着重从朗读入手,通过范读、自由读、齐读、指名读等多种形式让学生在朗读中体会感悟。经过以往的朗读训练,他们很容易感受到童话语言的生动有趣,容易从朗读中获得学习童话的喜悦感。2、圈点勾画法。着眼于培养学生提取重要信息的能力,要求学生在找出重要信息的同时用笔进行圈点勾画。3、自主—合作—探究。课堂上,调动各种手段,引进激励机制,把学生的眼、耳、脑、手各个感官调动起来,读一读,想一想,说一说,在这个过程中体会雾的淘气。五、说教学过程进行新课前,我已经要求学生对课文进行了预习,并提出如下预习要求:1、给课文标上自然段序号。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认准字形。3、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把课文读通顺。小学二年级语文《雾在哪里》教案3[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1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雾说话时的语气。3、知道有雾的时候,不同的场景会有怎样的变化。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样的情景,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感悟大自然的奇妙无穷。[教学重难点]1、识字、写字。朗读课文,尝试读出雾说话时淘气、天真的语气。2、在朗读课文基础上,能展开想象练习说话。[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参考资料,少熬夜!教学过程达标检测一、猜谜听故事,揭示课题1、猜谜:像云不是云,像烟不是烟,风吹轻轻飘,日出慢慢散。(打一自然现象)2、根据学生回答,板书:雾。3、看动画,听故事:听了这个故事,你觉得雾怎么样?(淘气)4、揭示课题——雾在哪里。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自由读课文,要求:(1)借助拼音把课文读正确,注意标点的停顿。(2)自学课文中的生字,读准音,记住形,不明白意思的字词可以提出来。2、指名分段读课文。3、师生点评并正音。4、思考:雾到了哪里?把什么藏起来了?(相机板书)三、学习第1自然段1、指名学生读第1自然段。2、文中说雾是个“又淘气又顽皮”的孩子,为什么这么说呢?第二课时一、复习字词师:淘气的'雾宝宝把今天学过的字词也藏起来了,你能找到它们吗?1、回顾所学字词,并随机出示字词。2、抽读生字、词语。3、读一读。淘气顽皮于是变暗岸边街道桥梁甚至躲藏二、研读课文,理解内容(一)学习雾说的话1、指名分段读课文,找找淘气的雾说了哪些话。用横线画出来。2、交流、理解重点句子。(1)师:自己试着读读这些句子,说说雾淘气在哪儿。(2)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一读,并说说喜欢的理由。(3)教师用“这片雾真淘气啊,一会儿说……一会儿说……一会儿说……”的句式引读上述语句。3、过渡:雾要把这么多景物藏起来,这下,有意思的事发生了。参考资料,少熬夜!(二)学习描写大雾时的情景的语句1、让我们再读读课文,想一想:雾把景物藏起来后,出现了什么情况呢?用“”画出相关的句子。2、交流第3自然段。(1)老师引读第3自然段。(于是,他把……无论……还是……都……)(2)师:能想象当时的情景吗?男女生交换朗读课文,试着闭上眼睛,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吧!3、交流第4自然段。(1)老师引读。(于是,他把……四周变暗了,无论……还是……都……)(2)用学过的方法理解“连同”。(3)比赛读。4、交流第6自然段。(1)指名读句子。(2)句子中为什么要用“甚至”?(所有的东西不管大小都被雾藏了起来。)通过范读、模仿读等各种方法反复朗读,帮助理解“甚至”一词。5、根据课文内容填空。雾说,他要把藏起来,他要把藏起来,他要把藏起来,他要把藏起来……6、读第3自然段,完成填空。他把大海藏了起来。无论是、,还是,都看不见了。7、读第6自然段,想一想,雾把海岸连同城市都藏起来了,他还会把什么藏起来?8、读课文,理解填空。雾最后把自己藏了起来,不久,大海连同……街道连*屋和桥梁,都露出来了。9、没想到,淘气的雾能把这么多东西藏起来,它再也没有东西可藏了,现在竟把自己也藏了起来,结果怎么样了呢?(1)读句子。(2)男女生比赛读。(3)雾把自己藏了起来,很多东西都露了出来,除了书上说到的这些,还有哪些东西也露了出来呢?请你仿照课文的句式说一说。(学习用“把”字句说话。)(提示:指导时应该注意打开学生的想象,开拓学生思路,尽力表现雾的淘气,试着说出童趣来,并引导学生注意标点符号。)9、用“连同”写一个句子。三、指导写字1、观察生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久:独体字,以“撇”起笔,第二笔“横撇”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要放正。参考资料,少熬夜!步:上“止”下“”,下部与“少”相比,少一点。2、学生书写,教师巡视指导。《雾在哪里》教案4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正确认读“淘、藏”等10个生字;正确书写“暗、街”等7个字。正确认读“淘气、无论、岸边”等词语;正确书写“大海、海水、船只”等词语。2、过程与方法目标:能借助生活经验理解课文;能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子;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感受雾的神奇,知道有雾时是怎么样的情景;能用“什么”说话;愿意留心观察自然、观察生活。教学重难点重点:正确书写“躲、失”等字;读好含有多个短语的长句;能想象雾淘气的样子,读好雾的语言;能用“什么”说话。难点:体会“甚至”在语境中的含义;能用自己的话说出有雾的时候是什么情景。教学方法讲授法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设计、多媒体电脑、图片。教学课时划分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生活导入,结合图片揭示课题。1、回顾谚语:我们积累过识天气的谚语,能谈谈知道雾的哪些知识?(春雾风,夏雾晴,秋雾阴,冬雾雪。)2、结合生活经验说说见过的雾是什么样的?(大雾弥漫;远处的景物模糊看不清;只能大约看到建筑物的轮廓;空气很潮湿等。)3、展示云遮雾绕山的山川、云雾弥漫的树林等图片。(板书课题)二、读文识字,整体把握。1、教师示范读,学生听读,并圈画出不懂的字词。2、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3、检查读课文,指导学生反复练习难度的句子,如第6自然段的长句子“不久……,有限的散步”。4、借助拼音,自读词语。参考资料,少熬夜!(1)第一组:“甚至、消失、藏起”,重点指导正音。(2)第二组:“桥梁、淘气、岸边、应该”。重点
本文标题:二年级语文上册雾在哪里教案精编范例精编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53713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