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中学教育 > 初中教育 > 家乡的风俗作文精编4篇
好范文解忧愁1/7家乡的风俗作文精编4篇【前言】本站网友为您精挑细选分享的优秀文档“家乡的风俗作文精编4篇”以供您参考学习使用,希望这篇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的话就分享给朋友们一起学习吧!家乡的风俗作文1虽然我已经离开家乡多年,但端午的习俗依然清晰地留在我的记忆中。那时,我还是一个五六岁的孩子呢!那时,四周不是高耸入云的高楼,而是连绵起伏的青山。那时,只要一听到端午节我就喜疯了,因为端午节可以和奶奶去打午时水,还能放纸龙、采草药!说起打午时水,还有一个传奇故事呢!从前有一个穷人,他每天只能吃米糠,他家门口有一口井,紧连着龙宫。一天,玉帝让龙王去降雨,结果下了三天三夜,洪水泛滥,妖魔鬼怪也出来祸害人命。水神得知后火冒三丈,便跑去与龙王大战了300个回合,终于把龙王斩于刀下。人们的生活也变得幸福起来,他们非常感谢水神,便在端午节的中午打水,美其名曰:“打午时水”。“奶奶,奶奶,可以去打水了吗?”奶奶把包好的好范文解忧愁2/7粽子放入锅中,拎上两个大水桶,我们就出发了。经过了许久的“漫漫长旅”,终于到了水井边。映入眼帘的是一座威风凛凛的水神像,他双眼炯炯有神,身材魁梧。奶奶在他的面前拜了几拜,我也步履蹒跚地走过去,有模有样地学着。眼前还有一条犹如长龙般的队伍,每个人都拎着一个水桶。有的正相互唠着嗑,有的则翘首以盼,不停地踮脚张望……我排在队伍中间,心里特别好奇,午时水到底长啥样嘞?是不是和普通的水有所不同呢?看着眼前的队伍越来越短,我也愈加兴奋了“奶奶,奶奶,轮到我们啦!”奶奶一边拉着我的手,一边靠近水井。她小心翼翼地提着水桶,把轱辘往下放,水盛的满满的,阳光反射在水中,像一大桶水晶一般亮堂。“奶奶,奶奶,我渴了!”“那也得到家才能喝。”“那你抱我看看午时水嘛。”“哇——”我惊讶地叫出来。水井的周围都贴着红色的纸,上面写满了“福”字,那寄托着人们美好的愿望,祈祷着家家户户都能安康福禄。打午时水是融欢庆娱乐为一体的。端午节,寄托了人们迎祥纳福的愿望,它会一直流传下去,也会留在我的心中……家乡的风俗作文300字2我的家乡是漯河,在漯河最大的节日是12月初八,好范文解忧愁3/7古代称为“腊日”,俗称“腊八节”。在之前,腊八节都是用来祭祀祖先和神灵,祈求丰收和吉祥。据说佛教创始人释迦悉尼的成道之日也在12月初八,一此腊八节也是佛教徒的日子,称为佛成道节。腊八节这一天有喝腊八粥的习俗,腊八粥也叫做七宝五味粥。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1000多年。最早开始于宋代。每逢腊八节这一天,无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盛行。在民间,家家户户都要做腊八粥祭祀祖先;同时,合家团圆在一起食用,赠送自己的亲朋好友。腊八粥是由各种豆类和干果熬制而成的,丰富又营养。刚才,腊月28还要泡腊八蒜。把蒜瓣放进醋里,封起来,为过年吃饺子用。到年底,蒜泡得色如宝石,醋也有了些辣味,色味双美。我和妈妈一起熬过腊八粥,熬出来的腊八粥可口诱人,甜美香醇。这就是我家乡的习俗,腊八粥美容,腊八蒜保健,你喜欢吗?家乡的风俗作文3好范文解忧愁4/7贴春联魏紫宁春节是咱们中国最隆重最喜庆的节日,说起春节的习俗啊,那可是太多了,但我印象最深的,就是贴对联,因为今年我家的对联,就是我和爸爸一起贴的!下午,爸爸一手扛着梯子,一手拿着几幅对联和一个胶布,来到家门口,只见爸爸先把梯子靠在墙上,如一只猴子利索地一步一步爬到高处,把旧对联小心地撕下来,露出光滑如新的墙壁。接着,便将新对联整齐地铺开,一点点地在墙上移动位置,移正后,再用力将它按在墙上,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用胶布贴好,最后将对联一遍遍摩平,一张端端正正的对联便呈现在我面前。我看得手痒痒了,便自告奋勇地对爸爸说:“下一张我来贴!”爸爸看我那自信的模样,说:“你看,这幅对联哪个贴左边哪个贴右边呢?”我随便指了个,爸爸笑着说:“贴对联可不是那么容易哦!”贴春联可是有讲究的呢!”于是爸爸跟我讲了春联如何区分上下联,哪种春联应该贴在哪里,我听了,恍然大悟:原来贴春联还有这么多讲究呀!我立刻就开工,奈何个子不够,只能贴低一点的地方。我颤颤巍巍地把铺开的对联移动到墙上,一手将胶带胡乱地贴上,贴好后,刚想欣赏自己的“杰作”,却好范文解忧愁5/7发现自己竟然把对联贴歪了!歪歪扭扭,皱皱巴巴的,哎呀,这可不行,这时,我灵机一动,想了个好主意,把新对联按旧对联的痕迹贴,不就正了吗!说干就干!我用这个方法试了一次,果然成功了,看着端端正正的对联,我的心里有一种说不出的高兴。经过作文我和爸爸一下午的努力,终于把对联贴好了,看着崭新的对联,红通通的灯笼,栩栩如生的年画,处处都洋溢着过年那喜庆、欢乐的味道!家乡的风俗满分作文4“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每个地方都有各自的特色,我家乡也不例外。我家乡在德庆县旧院村。那里山清水秀,风景迷人,鸟语花香,绿树成荫,连过年的习俗也别有一番风味。年三十那天,早上一起床洗漱完毕就得忙开了。首先要去柴房拜灶神。灶神是天地之间的一个神,每到今天,他就会告诉上帝这家人一年的喜忧,所以人们买来麦芽糖,先上他几株香,以示尊敬,然后放一碗麦芽糖,拜三拜,让他只报喜,不报忧,这样上帝以为我们过得很好,就能让庄稼风调雨顺。拜完灶神,大概9点左右就开始做午饭了,午饭几乎就是年夜饭的“彩排”,因为只是有些人现在来不了。好范文解忧愁6/7菜也有讲规矩哦!必须有两碟青菜,意思就是庄稼在夏天可以长得葱葱绿绿的,保证秋天好收成。然后是一大碗水煮蛋,只能是孕妇吃或者还没生的吃,除此之外,就只有小孩可以吃了。然后是一碟公鸡肉,意头是在人们满山头叫牲畜的时候不伤害到嗓子。再来1碟红鲤鱼,必须有两只,意头红红火火,年年有余(鱼)。吃完午饭,在平时,应该是每日一次的午后休闲时光,但今天不是,2点左右就要为年夜饭开始动手了,这个切菜,那个砍排骨,这个生火,那个加柴。大约4点半有多的时候,更为热闹,新屋旧屋的柴房一共8个灶洞都塞满了柴。年夜饭得在7点前开台,必须要有三个人边吃饭,边守柴房,因为这时灶神君嘴上的麦芽糖已经快没了,没了的话,就会向上帝报忧了,不过,在家人面前,他是不会这样做的,七点半上帝就回去休息了,守到七点半就OK了。到了8点30,人们守岁肚子饿了不能再吃年夜饭的了,只能吃甜食糕点,因为今后三天,是全村的休息日,吃光了就不能做了。12点00开始了“鞭炮交响曲”,全村都放超长鞭炮,不过是有节奏的哦,这边刚烧完,那边正在烧,比年夜饭和制作过程更加热闹了!这是我家乡的习俗,你的呢?好范文解忧愁7/7
本文标题:家乡的风俗作文精编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5378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