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心得体会 > 中国式现代化个人心得体会范文(精选三篇)
中国式现代化个人心得体会范文(精选三篇)中国式现代化个人心得体会篇一现代化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题,关系到中国的存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也是中国共产党人治国理政的一条主线。“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这九个方面的本质要求标志着我们党对中国式现代化认识的新升华。党的领导、中国道路:中国式现代化属性层面的本质要求从属性层面看,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属性。我们为什么要选择社会主义现代化?历史和现实都告诉我们,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这是历史的结论、人民的选择。”中国近代以来的历史充分表明,历史和人民选择了中国共产党;社会主义救了中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又发展了中国。因此,中国的现代化必然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坚持党的领导。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创造世界经济奇迹、完成脱贫攻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领导力量,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关键所在、命脉所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要求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开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模式。中国式现代化,可以概括为中国坚持四项基本原则,依靠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逐步达到发达社会标准的过程。可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经之路。因此,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必须坚持党的领导,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国家层面的本质要求从国家层面看,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中国式现代化有“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等五个前置词,对应的是建设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这五大文明。因此,中国式现代化是全面的现代化。我们从“三位一体”到“四位一体”再到“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演变可以看出,中国式现代化是一个递进累加过程。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打开了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的新格局。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实现高质量发展,这是经济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新时代国家经济发展的根本路径。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这是政治现代化的集中体现,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生动实践。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丰富人民精神世界,精神文化现代化是深度的精微的现代化,是实现人的现代化的根本标准。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这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特征,体现出社会健康发展中的和谐、互容与共享。中国式现代化要求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这是对生命共同体理念的最好诠释,是生态现代化的核心要义。全面建设中国式现代化,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领域的协调发展,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站稳人民立场、把握人民愿望、尊重人民创造、集中人民智慧。命运与共、再造文明:中国式现代化世界层面的本质要求从世界层面看,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体现为一个不断向世界开放的过程。人类文明是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中国式现代化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现代化需要中国积极推动。中国式现代化在本质上就必然包含对“世界将向何处去”、“人类将向何处去”的回答。中国式现代化要求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式现代化与对外开放是相统一的,这就把中国人民利益同各国人民共同利益紧密结合起来。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促使我们不断扩大同世界各国的互利合作,努力实现开放、合作、共赢的发展。中国式现代化要求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类文明对现代化道路的新探索。我国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历史命运、独特的基本国情注定了中国式现代化不能以资本为中心,走扩张掠夺殖民的现代化老路,而一定是以人民为中心,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为世界现代化开辟了一条崭新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新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需要坚持胸怀天下,用世界眼光关注人类前途命运,将中国式现代化进程置于人类发展大潮流、世界变化大格局之中,既立足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也通过推动中国发展给世界创造更多机遇。在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过程中,我们取得了一系列举世瞩目的重大成就、重大突破,证明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条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道路,应以更加自信、自豪的心态积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个人心得体会篇二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党的百年奋斗深刻影响了世界历史进程,党领导人民成功走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拓展了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的途径。”历经党和人民百年求索、百年奋斗,中国式现代化不仅走出了一条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道路,也走出了一条超越西方国家现代化既定模式的新道路。这一现代化新道路,使中国在短短几十年里就走完了西方发达国家几百年的路,实现了后发赶超。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一个民族也不能落下”。相较于西欧国家千万人口级别、美国亿级人口的现代化,中国56个民族14亿多人口,一个都不能少地实现现代化,进入现代化社会、享有现代化生活,这在人类发展史上是从来没有过的。这样的超大规模,具有他国不具备的特点:一是发展任务之重前所未有。中国现代化的任务,人口数量超过了西欧的3倍和美国的4倍。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大阶段性成果,我国已经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意味着占世界五分之一人口的中国迈出了现代化道路上的一大步。中国实现现代化,必将改写世界现代化的战略版图,在人类发展史上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二是改革难度之大前所未有。中国实现现代化的难度远远大于其他先发国家,推动巨量人口从乡村向城镇有序流动,解决东中西部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问题,缩小先富群体与低收入群体收入差距,都是需要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去化解的重大复杂挑战。三是潜在优势之大前所未有。巨量人口不仅带来压力和挑战,也给中国式现代化赋予了重要的潜在优势。14亿多人口超大规模市场,是我国最为特殊也最有希望的资源禀赋。从供给看,它将促使我国更加重视独立自主,把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加快建设门类齐全、高质高效的现代化产业体系;从需求看,能够孕育超大规模的需求和消费,能够为抵御外部风险提供强大韧劲和回旋空间;从科技创新看,能够提供催生创新创造的丰沃土壤,从而成为我国加快现代化的持续动力和不竭源泉。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在马克思主义看来,两极分化是私有制的产物,特别是以资本与劳动对立为基础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产物。由于利润的增加比工资的提高更为迅速,导致社会生产力越是发展,工人群众的贫困化和财富两极分化就越是加深,这是西方国家现代化无法解决的顽瘴痼疾。特别是上世纪80年代推行新自由主义政策以来,西方国家社会贫富悬殊问题越来越严重,近年来兴起的美国“占领华尔街”、法国“黄背心”抗议运动等就是生动缩影。据统计,2020年3月至12月,美国亿万富翁们的财富增加了1.1万亿美元,但同时美国却有800万人返贫,2000万人失业,1000万人陷入饥饿。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21年6月警告称,全球收入不平等成为“这个时代最明显的挑战”,发达经济体的贫富差距达到数十年来最大。法国总统马克龙坦承:“资本主义与市场经济为中产阶级提供了进步机会,但这个体系如今已经破败。”中国式现代化则是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共同富裕本身就是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一个重要目标,绝不能出现‘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的现象”,“现在已经到了扎实推动共同富裕的历史阶段”。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坚决防止两极分化作为重要的政治原则,把逐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摆在更加重要的位置上,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郑重提出到本世纪中叶基本实现共同富裕这一前无古人的伟大目标。可以说,有党的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有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有14亿多人民奋斗实干,有先富带后富、帮后富的方针政策,就一定能够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为更加公平、更可持续的人类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现代化。资本主义现代化促进了西方物质文明的发展,也产生了如影随形的精神危机,造成马克思所说的“无知、粗野和道德堕落的积累”。在商品拜物教、资本拜物教的支配下,各种类型的虚无主义、相对主义、幻灭主义、后现代主义等思潮大行其道,告别崇高、消费主义、娱乐至死、道德糜烂、空虚颓废成为普遍景观,精神世界被严重挤压。人们内心充满了失落感、无力感和无意义感,丧失了人之为人的本质,成了无根性与分裂性的物化存在,成为“单向度的人”、“大地上的异乡人”、“现代文明的囚徒”;从唯物史观看,西方世界的精神危机根源于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现代人精神层面的体现,是其自身难以克服的“精神荒原”。与此形成鲜明对照的是,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构成了中国式现代化的题中应有之义。从新中国成立之初毛泽东同志预言“中国人被人认为不文明的时代已经过去了,我们将以一个具有高度文化的民族出现于世界”,到改革开放后邓小平提出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方针,到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的“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中国共产党始终高度重视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旗帜鲜明反对和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历史虚无主义,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可以坚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当高楼大厦在我国大地上遍地林立时,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厦也应该巍然耸立”,中国式现代化也一定能够克服西方现代化滋生精神危机的先天弊病。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能否正确认识和处理人与自然关系问题,是人类现代化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从生态角度看,西方国家现代化的历史,也是一部对自然环境肆意征服和疯狂破坏的历史。马克思指出:“资本主义农业的任何进步,都不仅是掠夺劳动者的技巧的进步,而且是掠夺土地的技巧的进步,在一定时期内提高土地肥力的任何进步,同时也是破坏土地肥力持久源泉的进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是西方生态环境问题的总根源。这种以追求利润为前提、以无限扩张为基础的掠夺式生产方式,加上启蒙运动以来西方社会“支配自然”、“征服自然”的观念,将自然看成是资源的“水龙头”和废弃物的“污水池”,滋生各种生态环境问题甚至导致生态危机。在短短几代人的时间里,美国自然环境发生了巨变:数以千万计的各种动物濒临灭绝,大片原始森林消失殆尽,导致土壤盐碱化、水土严重流失和新物种不断入侵,直至发生20世纪30年代西部大草原沙尘暴。中国式现代化坚决抛弃轻视自然、破坏自然的现代化模式,绝不走西方现代化的老路。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国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注重同步推进物质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中国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坚定不移贯彻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推动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中国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为实现全球可持续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西方资本主义现代化的原始积累,很大程度上是依靠对亚非拉人民的殖民掠夺,“用血和火的文字载入人类编年史的”。从葡萄牙、西班牙、荷兰,到法国、英国、美国,都相继推行殖民政策,先后走上对外殖民掠夺的道
本文标题:中国式现代化个人心得体会范文(精选三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55619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