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在2023年全市《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稿范例
在2023年全市《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稿范例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同志们:2023年7月25日,教育部印发《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明确了“大思政课”建设的总体要求、具体做法,为办好社会主义特色的思政课、为思政课教师上好思政课作出整体部署。其中强调,高校要紧扣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和要求,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实践教学,在实践教学中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因此,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创新、实现思政课的高效化是“大思政课”背景下提升思政课实践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各高校应紧紧围绕学生主体,从课堂、校园、家庭、社会等四大维度着手,深入挖掘思政课实践教学形式的时代性、创新性,使思政课实践教学驶入行稳致远的“快车道”。一、立足课堂实践教学,把课堂教学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要阵地第一课堂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主要战场,承担着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任务。把握好课堂实践教学,是推动思政课实践教学落地落实的重要基石。一是明确课堂实践教学目标。立德树人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目标。传统思政课实践教学属于封闭式教学模式,其特点是“教师是主体、教材是基础、课堂是载体”;“大思政课”背景下的思政课实践教学属于开放式实践教学模式,其特点是“学生是主体、实践是基础、课堂是载体”,努力打造更具灵活性、开放性、创新性的思政实践教学课堂。课堂实践教学通过一系列实践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厚植民族精神和爱国情怀。二是丰富课堂实践教学内容。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着力打造融通中外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达,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因此,思政课堂实践教学要以“故事思政”作为基点,通过学生自主讨论、课堂辩论、案例分析、学生课堂讲课(模拟教学)等实践教学方式,让学生将课堂知识与生活实际、经验相联系,让课堂知识教学得到延伸和发展,使学生在实践课堂中丰富知识,增长才干。三是完善课堂实践教学考评。有效的课堂实践考评方式是落实实践教学内容的重要保障。在课堂评定过程中要明确考核对象、考核方式、考核标准等要素,制定教学效果测量表和考核评定表,对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进行评价、督查,并依据相应的激励奖惩机制进行奖赏惩处,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和人才培养质量,实现思政课堂实践教学的高质量发展。二、把握校园实践教学,把校园活动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第二课堂校园活动是教育教学的第二课堂,也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抓手。各高校要同时把握两大抓手,使思政课实践教学与校园文化建设犹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缺一不可。一是树立校园实践教学理念。校园实践教学作为第二课堂,是更具灵活性、丰富性、实践性的教学形式,在传统课堂之外发挥着重要作用。在新时代思政课程建设中,各高校要建立有效的机制体制,在“协同育人”的育人理念下实现第一课堂与第二课堂的共建共享,在常态化教学中发挥育人优势,凝聚育人合力,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利用资源整合的优势,切实提高第二课堂的教学质量。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校园实践教学的教育意义,摒弃只注重传统课堂的教育观念,充分发挥第二课堂的教学作用。二是丰富校园实践教学内容。各高校紧扣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和要求,构建思政课“大实践”模式。校园实践可以依托学生社团、学生协会等,开展歌唱比赛、宣讲比赛、主题征文比赛、微电影比赛、读书笔记评比、课本剧表演等。学校将思政课教学蕴含在一系列校园实践活动中,以各式各样的活动为重要载体,让学生在如沐春风的教育中提升综合素质、培养健全人格。三是建设校园实践教学基地。在“大思政课”背景下,校园思政课实践教学基地建设呈现不断发展的趋势,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和提升课程质量提供了全新思路。学校应当充分调动思政资源,打造综合体验式教学、互动式教学、专题式教学等为一身的教学基地。如xx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在“一化六制”的制度改革下,创建首个温大马克思主义实践教育基地,集党史宣讲、主题教育、理论讲解等功能于一体,打造“沉浸式”教学环境,让学生在实地参观的过程中提高人文素养,传承红色基因,发扬爱国、爱党、爱民族的精神,切实提升自身理想道德素质。三、回归家庭实践教学,把家庭教育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坚实保障家庭思想政治教育是思政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坚实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如何在“大思政课”背景下拓展家庭教育的价值性,如何发挥好家庭实践教学的基石作用,是当下思政课实践教学面临的重要课题。一是建立优质线上平台。实现家庭教育与学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的联动,需要利用好网络这一重要载体。家长可通过网络平台与教师联系,咨询教育问题,防止走进家庭教育误区。教师可在平台上直播授课、录制微课,为家长提供更多的教育资源。网络平台的建立,能拓宽思政工作新途径,实现家庭与学校教育的联袂,彰显出“家庭思政课”的教育魅力。二是确立家庭教育辅导员。家庭教育辅导员是家庭教育的重要角色,在家庭思政实践教学中发挥着引导作用。教育部门牵头,系统制定专业素养基础课程,聘请专家学者、道德模范、社区工作者对辅导员进行培训。各校家庭辅导员通过开展家访、育人讲堂、亲子关系课堂等“网格划”服务,既向家长传授家庭教育理念和方法,又吸引思政教师加入其工作行列,实现家校教育形成一体化共同体,激发思政实践教育的活力。三是拓展家庭教育外延。家庭教育在空间上不应仅仅局限在家庭里,可以进一步延伸至社区。如绵竹市成立首个社区家庭教育服务站,根据社区群众需求,免费派驻高级家庭教育指导师、心理咨询师及社工等专业团队,开设家教沙龙、家庭教育大讲堂、家教讲师团、亲子教育体验活动等线下活动,为家长提供针对性的教育指导,解决家长“教不来”“管不好”等难题。四、落实社会实践教学,把社会实践作为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社会实践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载体,实现了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的动态联袂。“大思政课”即打破时空的限制,让思政课的内容和形式都呈现“大”的形态,是对传统思政课模式的发展。高校要紧扣思政课实践教学目标和要求,构建思政课“大实践”模式,利用暑期实践活动、“三下乡”志愿服务、基层理论宣讲、家乡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开展多样化的思政实践教学。一是搭建“双实践”教学平台。“双实践”教学平台即专业技能实践教学与思政课实践教学相协同的教学平台。在“社会大课堂”中,既要给专业技能提供教学机会,又要充分发挥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性,使学生既提升自身的专业技能,又从社会实践中开阔视野、增长才干、提升素质。二是制定“大思政”实践主题。“大思政课”是教育时代背景,也是思政课实践教学的重要主题。学校在此背景下,依据不同专业、不同学科的教学进度和教学目标,以拓展视野、增长知识、涵养美德、提升品质、提高能力等为最终目的,制定符合学生认知和具有现实意义的主题活动。三是建立“高质量”保障体系。“高质量”的保障体系是落实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关键所在、重要基石。各高校要建立实践教学的管理机制、活动经费管理机制、学生安全保障机制等,在完善的保障体系中实现高质量社会实践教学。在新时代的大环境中,“大思政课”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新理念、新方法,为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指明了新方向。在“大思政课”的背景下,我们要推动思政课教学形式不断创新,在更具价值性、时代性、创造性的教学环境中打造高质量思政课,真正实现思政课实践教学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本文标题:在2023年全市《大思政课》实践教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稿范例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5659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