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小学教育 > 小学教育 > 《观察物体》教学设计最新4篇
参考资料,少熬夜!《观察物体》教学设计最新4篇【导读指引】三一刀客最漂亮的网友为您整理分享的“《观察物体》教学设计最新4篇”文档资料,供您学习参考,希望此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喜欢就分享给朋友们吧!《观察物体》教学设计【第一篇】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二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观察物体”。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初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所看到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实践操作的能力,发展学生初步的空间观念,渗透数学来源于生活,并用于生活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3、情感目标:通过探究活动,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培养主动探究的能力;让学生感受对称图形的美,学会欣赏数学美。教学重点:学会根据看到的形状正确判断观察者的位置。教学难点:能正确辨认所观察的物体的形状。教具学具:照相机、电脑、实物投影仪、玩具等。教学过程:一、游戏引入同学们,我们一起做个游戏愿意吗?老师说方向,你们用小手指出以自己为中心的方位,做好准备,开始。指指你的前面在哪里?指指你的后面在哪里?指指你的左面在哪里?指指你的右面在哪里?小结:刚才,我们一起找出了以自己为中心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老师观察到同学们指的非常正确,那么你的前面又称为“正面”,左面和右面又称为“侧面”。板书:“正面后面侧面”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从这些不同的方位去“观察物体。”板书课题。二、学习新课(一)创设情境1、观察照片谈话:小朋友,你们喜欢拍照吗?老师给一位好朋友拍了两张照片,想不想看一看?(课件出示照片)引导:仔细观察这两张照片,你发现了什么?参考资料,少熬夜!小结:观察的位置不同,看到的样子也不同。老师还给笑笑和淘气拍了一些照片,笑笑和淘气是谁,你们想知道吗?(课件出示照片)再让学生判断哪张图片是笑笑看到的,哪张图片是淘气看到的,是从哪个方向观察的?2、实物观察用准备好的玩具放在桌子上,请4个同学上台观察,说出观察到了什么?是从哪个方向观察的?(二)合作探究1、用小组准备好的玩具放在桌子上观察,然后交流、汇报,你观察到什么?是从哪个方向观察的?2、换位观察小组内换位观察,说说现在你观察到的跟刚才观察到的物体一样吗?为什么?换个小组,老师指着玩具的不同的面让学生判断这几个面分别是谁看到的。小结:同学们,通过刚才的演示,你们发现了什么?引导学生说出:“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3、全面观察让学生自由观察,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的形状。(集体汇报)4、打开书p67,看看书上例1的同学是怎样观察的,谁来说一说图中的同学在干什么?(观察恐龙)他们是怎样观察的?小亮观察的是恐龙的正面;小明观察的是恐龙的侧面;小红观察的是恐龙的后面。小天使问:“下面这些图分别是谁看到的?”同桌讨论后再让学生说说判断过程。三、活动交流1、想想做做p67做一做(小组汇报)2、想想做做练习十五第1题。3、猜猜游戏课件出示熊猫图、茶壶图、大象图,让学生猜一猜这几个面是谁看到的。4、同学们真聪明,说到大象,老师再给同学们讲一个摸大象的故事:想听吗?从前,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不知道大象长的什么样,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第一个人摸到了大象的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大象的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大象的身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大象的腿,他说:“大象像一参考资料,少熬夜!根粗粗的柱子。”同学们,同样一头大象,为什么四个人的说法都不一样呢?其实把这四个人说的综合起来才是大象的真正样子。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四、课堂总结看来我们在观察物体时应该从多个角度、全方位的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还要特别注意细节,才能比较准确。谈谈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五、板书观察物体正面后面侧面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可能是不同的观察物体教学设计【第二篇】教学内容:教材第63页~64页教学目标:1、通过由低到高来观察物体,体会不同的位置看到的范围不一样。2、通过由远到近看景物,体会看到的范围越来越小。教学重点:观察、想象,培养学生的空间感觉。教学准备:一个圆柱体的茶叶盒或者饼干筒。教学过程:一、准备铺垫1、教师将一个圆柱体的饼干筒放在讲桌上,让学生分别蹲着看、站在讲台下看、站在讲台上看。2、让其他同学猜一猜,他们分别看到的是什么样子,再让看过的学生谈一谈看到的情况。3、让学生用自己的话总结一下由低到高看物体,看到的有什么不同。二、探究新知(一)由低到高观察物体(第63页)1、在讲桌上照书上的图摆好教具,让学生由下到上进行观察,说出感觉有什么不同。2、让学生看书,并模拟书上的情景观察讲桌上的物体,体会由低到高不同的画面。3、标出观察顺序。4、师:你在生活中有类似的经历吗?和同学说一说。(二)由远到近观察物体(第64页)1、模拟情景,在讲桌上摆一个房子模型,房子后参考资料,少熬夜!面摆几个高一点的长方体当作小树。2、让4、5个学生在教室最后观察,然后向前走到讲桌近处观察。3、其他同学猜一猜,他们两次看到的画面有什么不同。4、让观察的同学谈一谈自己的感受。三、尝试练习1、独立解决书上“说一说”。2、指导学生完成“试一试”。《观察物体》教学设计【第三篇】第1节看一看(一)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活动,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最多能看到物体的三个面。2、知道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3、积极主动参与观察活动,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能辨认从正面、侧面、上面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教学难点:体验站在不同的位置观察物体看到的形状不一样。教学过程:活动一:观察讲台1、今天我们来观察物体,你们猜一猜要观察什么物体呢?2、同学们学习离不开自己面前的课桌,老师上课离不开讲台。今天老师就请大家观察这张讲台,从不同的角度观察它,能看到什么?3、下面我们分五个小组活动,请第一小组先到前面来观察这张讲台。你们各自选择一个位置观察,再交换位置观察,说一说你发现了什么。4、刚才同学们从不同角度观察了讲台,先在小组内交流。5、哪一个小组先汇报?请说一说你们是站在哪个位置观察的,看到了什么?6、你们认为哪种说法好?7、你们小组真能干,同学们还有补充的吗?8、你们观察得真仔细,还有不同的吗?9、通过实地观察,发现了站在不同的位置看到物体的形状是不一样的,对于长方体来说,最少可以看到它一个面,最多可以看到它三个面。活动二:想一想,连一连参考资料,少熬夜!1、书本第26页图中老师、淘气、笑笑分别看到讲桌的哪一面,先想一想,再连一连,做完后把你的想法与同桌进行交流。2、师生交流。活动三:认识长方体的上面、侧面、正面1、观察长方体形状的物体,不论它的大小,最多只能看到它的三个面。现在每人都拿出一个自备的长方体,看看这个结论是不是正确的,然后,再打开书本第26页,找一找怎么称呼所看到的三个面。自己看书认识长方体的上面、侧面、正面。2、我们的牙膏盒一样,为什么同一面有的同学叫它侧面,有的同学叫它正面呢?谁能帮我解决问题?(朝上的是上面,两边的是侧面,牙膏盒放的位置不同,名字就变了。)活动四:总结收获,体验成功。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你学得快乐吗?第2节看一看(二)教学目标:1、经历用正方体搭简单物体,并从正面、侧面和上面观察它的活动,辨认简单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的形状。2、在搭摆和观察物体的过程中,体验从同一个方向看不同物体,它们的形状可能相同;正面与一种形状对应的物体不是唯一的。3、培养动手实践能力,发展空间观念。教学重点:辨认简单物体的正面、侧面和上面的形状。教学难点:正面与一种形状对应的物体不是唯一的。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复习引入。1、同学们平常喜欢玩什么?今天我们来玩积木,好吗?2、看,这是什么?(出示一个长方体、一个正方体积木)谁能说出它的正面、侧面及上面的形状?同桌互相指着说一说。3、同学们说得很对。今天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大家,我们的朋友智慧老人要过生日,请我们去他家做客,笑笑、淘气已经去了,我们快点走吧。(电脑演示:智慧老人的家,笑笑、淘气、机灵狗把三个正方体积木一字摆在桌子上。)二、组织活动,探究新知。1、同学们,你们敢和笑笑他们比比,看谁摆得更好吗?参考资料,少熬夜!(学生开始摆物体)2、看,我们摆得也很不错。今天我们就与笑笑他们一起来学习观察由正方体搭成的简单物体。活动1:看一看,连一连。1、请认真观察自己搭的物体,是什么形状?2、你们能指着说出自己搭的长方体的正面、侧面、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吗?3、针对观察到的形状,你们有什么发现?4、观察得很仔细!想一想,笑笑、淘气、机灵狗他们看到的分别是什么形状呢?请试着连一连。(电脑验证结果)活动2:搭一搭、看一看。1、同学们搭得好,看得细,下面请你用3个小正方体搭一个你喜欢的物体,看一看所搭物体的正面、侧面、上面分别是什么形状。请在小组内交流,比比看,哪一组动作最迅速,搭的形状最多,观察得最准确。2、全班汇报,用实物投影演示各种搭法。三、巩固新知,创新发展。1、(电脑出示,教材28页练一练第1题)笑笑也搭了2个物体。从上面看,看到的是什么形状?请同学们试着连一连。(集体汇报)2、(出示28页练一练第2题)这是淘气搭的,你能回答淘气的问题吗?3、看看所搭物体,从上面、正面、侧面看,看到的各是什么形状?告诉你的同桌。4、(出示29页练一练第3题)智慧老人也搭了很多形状的物体。(语音出示智慧老人的话:同学们,欢迎你们的到来,用你们的火眼金睛来辨认一下吧!)5、同学们好眼力!老师为你们的表现感到骄傲!看智慧老人还有什么要求。(语音出示:小朋友们,你们能用正方体搭一搭、想一想,还有什么样的物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图a?什么样的物体从正面看到的形状是图b?)四、课堂总结。这节课你有哪些收获?有什么出色的表现?和你的好朋友说一说。第3节节日的广场教学目标:1、培养应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2、进一步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会得出不同的形状。教学重点:培养应用乘法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教学难点:参考资料,少熬夜!体会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会得出不同的形状。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同学们,国庆节期间,你们有的外出旅游,有的在本市游玩,你们都看到了什么,有些什么感受?(让几个同学说一说)2、国庆节,不仅我们市,全国上下都是一派喜气洋洋。现在我们一起走进“节日广场”,再次感受一下节日的喜悦。(板书课题:节日广场)二、探索学习。(一)广场上1、请同学们认真观察“节日广场”图,你看到了什么?(引导学生认真观察图,并体会祖国的美好)2、同学们看到了祖国富强、人民欢庆的景象,那你能根据看到的景象提出乘法问题吗?请按从上到下、从左到右的顺序仔细观察。3、学生独立观察画面,思考,把自己的问题在小组里说给其他同学听。4、集体交流。各小组同学派代表,将本小组问题提出,指名由某位同学或某个小组同学回答。5、小结:同学们真会动脑,发现了这么多的乘法问题,那请你们在课本上找到每个算式相对应的图画,把算式写在旁边。(二)瞻仰烈士纪念碑。1、同学们,在节日中,少先队员在烈士纪念碑前,敬上队礼,他们会对烈士说什么呢?2、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少烈士用鲜血、生命换来的。我们不能忘记烈士,更不能辜负烈士的热血,要好好学习,长大后才能把祖国建设得更美!3、连一连。请问下面三幅图(课本31页)各是谁看到的?连一连,说一说每一幅图是从纪念碑哪个面看到的。(观察图画,发挥想像力,独立思考,动手连)4、全班交流。三、实践与应用。今天走进节日广场,感受到祖国的欣欣向荣,还发现了许多数学知识,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你还能发现哪些乘法问题?观察物体教学设计【第四篇】教学目标1、体验从不同角度观察同一物体,看到的形状是参考资料,少熬夜!不同的2、能结合具体事物辩认从不同位置(正面、侧面、上面)看到的物体的形状。3、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察和合作意识,培养初步的辩证唯主义思想。教学
本文标题:《观察物体》教学设计最新4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59814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