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演讲稿/致辞 > 倍的认识说课稿(通用5篇)
倍的认识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编写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我们该怎么去写说课稿呢?以下是网友收集分享的“倍的认识说课稿(通用5篇)”,欢迎学习下载与收藏。倍的认识说课稿1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稿的题目是《倍的意义》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46、2、教材分析:“倍的认识”一节是在学习了乘法口诀后出现的。引导学生用画圆圈图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3、教学目标:(1)经历“倍”的概念的初步形成过程,体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2)在充分感知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计算思路(3)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能力及善于动脑的良好学习习惯和对数学的学习兴趣。4、重点:理解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实际上就是看: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难点:在理解倍的意义基础上,掌握求一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5、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数学练习本二、说教法:根据以上分析,教学时,我主要采用电化教学、启发谈话、实物操作、合作交流等教学手段,创设一定的学习情境与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自觉主动地获取知识。在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他们通过动手摆小棒和图片,沟通新旧知识的联系,初步建立“倍”的概念,进而明白“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具体意义。三、说学法:1、通过操作活动,让学生体验“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2、运用独立思考和合作交流相结合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用简洁的语言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四、说教学过程: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理解,所以本节课创设情境奇花岛探迷,先复习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从而推进学习自动生成知识: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就是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熟悉感,为学生创设一种用数学眼光分析观察日常生活问题的能力,激发学习兴趣。本课教学过程充分依靠教材的编排思路,挖掘教材的编排特点,分以下环节进行教学。一、切入举偶,谈话导入二、对话平台温故知新原来老爷爷在给他做介绍呢:“我今年种了牡丹花和兰花(随机操作课件:牡丹花为1个2,)谁能来说说兰花是(4)个(2)。”生回答。师:“表现得好,(多媒体)送你们一枝蝴蝶花,看!漂亮吗?”“再来一枝。”你看到了什么?数数果实有几个,花朵有几朵?“谁会再来说一说这句话?”(多媒体)师:春天到了,大地一片生机,万物复苏,老爷爷想把奇花岛打扮得更加美丽,他想在南边的坡上种上一些花。看,爷爷把坑都挖好了。师:大家看看爷爷挖的两排坑数有什么关系呢?谁再来说说第二排的坑数是第一排坑数的几倍?师:你知道为什么说第二排的坑数是第一排坑数的二倍吗?生反馈。师:看看大家的劳动成果吧!(多媒体)操作课件以示奖励和赞赏。师说:如果老爷爷在第2排再挖3个坑,现在的你们还能发现什么“倍”的关系吗?生思考,反馈:第二排坑数是第一排坑数的三倍。师:你说得真棒!可你知道为什么说第二排坑数是第一排坑数的三倍吗?师:想知道第二排的个数是第一排个数的几倍,就先想想第二排的个数里有几个第一排的个数。师:孩子们你们表现真的精彩!我提议,大家为自己鼓鼓掌加把油好不好?玩中学师:3个题目都没有难倒大家,爷爷十分高兴,他要邀请大家到他的后花园去玩玩。师:哟!爷爷后花园门口就有两种漂亮的花。嘿,这边墙上还有两行字呢。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喇叭花2朵,白玉兰12朵)师:过去我们都用O来表示物体,今天我们用一个O代表一朵花,比如:喇叭花:OO玉兰花:OOOOOOOOOOOO请大家拿出练习本来画一画吧!看谁画得又快又好。学生绘画,老师巡视。生反馈绘画过程和想法。师:如果现在请你来圈一圈,你认为应该几个圈一圈?师:好,动手圈一圈吧把你发现的说给大家听听吧!你能试着写出算式吗?生反馈师:倍不是单位名称,不能带作单位。师小结并板书:像这样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用除法。齐读师:今天同学们的收获真不少,大家在奇花岛上获得了一个关于求谁是谁的几倍的秘密方法。学了这么久,大家想不想玩一个刺激的。现在老师要来给大家变一个魔术,好吗?学中做(操作多媒体:)摆花老师在第一排摆上2朵花,在第2排摆上2个2朵,请大家说第2排花的朵数是第一排的几倍并且说出算式。老师在第1排增加到4朵,在第二排摆上12朵,学生说倍数以及算式。第一排摆上3朵,如果我想让第二排的朵数是第一排的2倍,我该怎么摆?大家看看这两排花下面还有3行字,大家齐读题目:把第一排的花朵数看成()份,把第2排的花朵数有这样的()份,所以,第2排是第1排的()倍。把你想到的说给周围的同学听听。反馈。齐读。玩中乐师:美景欣赏够了,我们来做个拍倍数的游戏好吗?生拍我跟:生拍2下,我拍6下,说:老师拍的次数是你的3倍。6÷2=3我拍生跟:生说倍数,说算式。生生互动。做中得(多媒体幻灯)1、书中练习P46-472、按ESC退出奇花岛课件,切换到幻灯课件。3、填空:4、课件出示主题图:再过两个多月就要到元旦节了,咱们校长和老师为了让同学们能够过得有意义和快乐,决定在那天进行一场文艺演出,瞧!这就是同学们在彩排节目的现场。咱们一起把上面的句子读一读吧。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写算式,说想法。小结:我们在这节课中学会了什么?三、活动延伸,知识应用与拓展量一量班上的黑板的长度和宽度,再估一估长度大约是宽度的几倍。这里有一封信,是我们刚才离开奇花岛的时候老爷爷悄悄给我的,他告诉我考验完小朋友的时候,一定要记着把这封信读给大家听听。大家想听听老爷爷都给我们写什么了吗?以上就是我对这节课的粗浅的见解和认识,欢迎提出您宝贵的意见,谢谢!倍的认识说课稿2一、教材及学情分析《倍的认识》是苏教版小学数学第四册第73~74页内容,教学倍的认识以及“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简单实际问题。倍数关系是生活中最为常见的数量关系之一,但倍的概念,对于二年级的学生而言还是一个比较陌生的名词。之前学生已经理解掌握了乘法与除法的意义,根据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本节课让学生以实际操作为基础,结合生活经验,理解“一个数里面包含几个另一个数”的含义,由浅入深,由具体到抽象,逐步建立起“倍”的概念。通过学习,学生将进一步理解乘法和除法的含义,提高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拓宽应用乘、除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的范围。二、教学目标及教学重难点依据新课标,结合教材内容和学生年龄特点,制定以下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观察、交流、操作中理解“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体会数量之间的相互关系。2、使学生经历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实际问题转化为“求一个数里有几个另一个数”的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学会用除法解决简单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实际问题。3、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学习活动,使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教学重点:让学生体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方法。教学难点:建立倍的概念。三、教具和学具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小棒、彩色花片学具准备:20根小棒、12个圆片四、教法和学法指导课堂教学中,充分运用直观教学法,配合引导发现、讲练结合等其它教学方法进行教学。通过摆花片,让学生动手、动口、动脑,在获得大量感性知识的基础上,再通过抽象、概括上升到理性认识。教学中注重指导学生如何观察、操作、说理,指导学生在自主探究的基础上进行合作交流,总结概况。五、教学流程的设计结合以上分析,和本节课的内容特点,本课设计的教学流程分为五个部分:流程一:初步感知“倍”的概念,理解倍是研究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这个流程分两个层次教学。第一层次,课件出示情境图。提问:图中有几只小狗?(2只)几只花猫?(4只)如果把每2只看作一份,4只里面有几个2只?设计思路:由于“倍”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不容易建立表象。所以采用情景教学法,根据学生已有知识看图说话,寓学于情,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初步渗透倍的概念。第二层次,在黑板上贴出2朵蓝花、2朵红花。让学生理解把2朵蓝花看成一份,2朵黄花也有这样的一份,从而引导学生发现6朵黄花里面有这样的3份,并能用圈表示“一份”这一概念。讲解说明:蓝花有2朵,把2朵看作一份,黄花有这样的3份,我们就说黄花的朵数是蓝花的3倍。设计思路:处理例题时首先从一份下手,让学生先理解“一份”的概念,并在板书过程中有意识的用彩色粉笔圈出份数,直观地表示出数量之间的关系,通过直观的指引,帮助学生理解一个数量是另一个数量的几倍的含义。流程二:深化理解“倍”的概念,渗透求一个量是另一个量的几倍的思考方法课件出示第74页“想想做做”第2题。学生同桌合作,用小棒摆一摆、分一分、说一说,完成书上填空。指名回报过程,课件配合演示。设计思路:本环节通过摆一摆、分一分等操作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观察、思考、合作交流中,理解要求第二排小棒的根数是第一排的几倍,就是看第二排小棒里面有几个3根,为后面除法算式的出现做好铺垫。流程三:构建“倍”与乘除法含义之间的联系,学会运用算式解决倍的相关问题在黑板上贴出2朵蓝花、8朵红花,出示教材上的填空:红花有()个2朵,红花是蓝花的()倍。让学生先圈一圈、填一填,再启发学生思考:你能列出算式算出红花是蓝花的几倍吗?设计思路:因为有了前面理解的基础,出现要求红花朵数是蓝花的几倍,学生很容易联想到,这个问题就是求8里面有几个2。直接让学生回顾除法的含义,想到可以用除法解决这样的问题,顺理成章的写出除法算式解决问题。流程四:练习巩固,深化拓展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两个方面的练习:基本练习和趣味拓展练习。1、基本练习:完成教材第74页“想想做做”第1、3题。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集体交流。强调:把绿带子看作1份,红带子有这样的5份,所以红带子的长度是绿带子的5倍。第3题,让学生先用课前准备好的小圆片摆一摆、分一分。同桌互相说一说,把谁的数量看作一份?第二排物体的数量有这样的几份?再让学生独立连一连,完成填空。集体反馈。2、趣味练习。①课件出示前面的动物情境图,请学生用“倍”说句话。②教师说学生画:先画3个三角形,再画12个圆形,问:圆形的个数是三角形的几倍?③拍手游戏:教师拍3下,请学生拍手,拍手次数是教师的3倍;同桌做拍手游戏。设计思路:本节课练习环节,是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掌握倍的知识的重要环节,根据二年级学生年龄特征,练习的设计突出层次性、多样性和趣味性。流程五:全课小结1、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2、对今天的学习还有什么疑问吗?3、自我评价:这节课学得怎样,用什么方法学习,印象最深的内容是什么?六、板书设计设计思路:板书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手段,好的板书能具体、直观地帮助学生开启思路,排疑解难,掌握新知识。我的板书设计简单、明了,突出教学的重、难点,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掌握“倍”的知识。七、总体设计意图本节课教学始终围绕学生的活动展开,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经验,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操作、观察和思考理解倍的概念及形成的全过程,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地位。课堂上,以学定教,顺学而导,突出了教学重点,突破了难点,强化了教与学的实效性,确保了课堂教学的高效性。使每一位学生都能得到不同的发展,获得了成功的体验,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和生活的联系,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增强了与同伴合作的意识。倍的认识说课稿3一、说教材:1、教材内容:义务教育新课标二年级数学上册第76页例2,例3,“做一做”及相关练习。2、教材分析:“倍的认识”一节是在学习了7的乘法口诀后出现的。例2,是以三个小朋友用小棒摆正方形的情境,根据2个4根,3个4根与1个4根的关系,引出“一个数的几倍”的含义。例3,是引导学生用摆点子图的`方式,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为解决问题构建“思维模式”。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几倍”与“几个几”的联系,建立“倍”的概念,以及建立“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的计算思路。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操作、观察、推理、迁移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善于动脑的学习习惯
本文标题:倍的认识说课稿(通用5篇)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60612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