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办公文档 > 组织学习教育 > 关于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关于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进一步完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机制,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标准和规定进一步细化、量化,并融入乡村工作全局之中,与经济社会建设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以下是小编分享的内容,欢迎参考借鉴与借鉴。为更好的发挥政协参政议政职能作用,进一步推动我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快速发展,8月31日,县政协农业农村委员会组织部分政协委员对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组先后深入到xx乡xx村、xx镇xx村、十星级文明户xx家等地现场参观,通过实地查看、听取汇报和座谈交流等方式,详细了解了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进展情况,参加调研的政协委员根据调研情况,结合县情实际为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积极建言献策,提出了一些意见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一、xx年以来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开展情况xx年以来,我县围绕促进乡村振兴,狠抓精神文明建设,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丰富农民群众文化生活,乡风文明程度明显提升,群众内生动力不断激发,农民精神面貌明显转变,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提供了精神力量和道德支撑。(一)转观念、聚人心,树立乡村文明风尚。一是革除陈规陋习,提升精神风貌。开展“改环境、塑形象、树新风”、“美在农家”、“美丽家园”等主题活动,举办“清洁庭院”评比,开展“共青团路、红领巾街”创建,共绘制文化墙15处,设置公益广告牌300余个,建成示范街路400余条,修订村规民约79部,建立村民议事会、红白理事会79个。组织开展“提升乡风文明、助力乡村振兴”主题宣讲15场,xx年推出“云宣讲”3期。制发《关于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推动乡村振兴实施意见》和《全县进一步深化文明村镇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打造示范村屯122个。二是坚持典型引路,把好精神导向。开展“做文明有礼xx人”实践活动,举办文明礼仪培训班5期,培训1000余人次。召开最美家庭事迹巡讲会、家庭教育公益讲堂、爱岗创业巡回宣讲报告会等50余场,选树市级以上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等典型70余人。创建国家级文明乡镇1个、省级文明村镇5个、市级文明村镇13个。开展“乡伴童行”爱心公益活动,组织志愿服务组织参与乡村建设,开展疫情防控、环境整治、爱心救助等志愿活动400余次,参与人数达900余人、捐赠各类物资5万余元。三是狠抓志智双扶,强化精神激励。制定《开展扶志扶智工作助力脱贫攻坚实施方案》,评选“立志星”、“增智星”等“十星级文明户”4264户,选树“最美第一书记”“最美扶贫乡村干部”“最美脱贫户”等五类脱贫攻坚典型112人。建成“爱心超市”79个,发放奖励资金56万元,累计开展积分兑换4890多人次。县内媒体开设脱贫攻坚媒体专栏专版21个,在省市县各级媒体播发报道190多篇,我县“志智双扶”经验在《xx宣传》刊发,为继续推进减贫工作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二)改环境、重长效,塑造乡村文明形象。一是坚持环卫保洁常态化。把农村环境整治作为一项长期工程,xx年以来,共设置垃圾收集点104处、垃圾箱2741个,配置保洁车辆132台(套),集中清理柴草垛3550个,建设垃圾转运站10处,成立清扫队79支,保证了日常清洁需要。推进农村“三清理一绿化”,实施垃圾、柴草、粪肥三出村,试点推广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并采取日保洁、月会战等多种形式,彻底治理农村脏乱现象,全面清除视觉污染,村容村貌得到显著改善。二是坚持基础建设长效化。实施天然气入户、改厕等乡村振兴试点项目46个。在胡吉吐莫、连环湖、敖林西伯和江湾四个乡镇,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示范点。深入推进“硬化、亮化、美化”工程,累计改造农村泥草房4万余户,绿化、美化庭院7000余户,整修城乡公路总里程达到1708公里,村屯绿化率达100%,成功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10个、省级生态村73个、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9个。xx年至今完成了农村户厕改造2884户,另有1355户改造计划将于年底完成施工。同时,建设户外公厕28座。三是坚持管理机制规范化。突出制度约束,在全省率先实行草原禁牧、生态责任审计,划定生态红线面积1203平方公里,设立县乡村三级河湖长110人,完成水权、草原、林权确权。强化投入保障,县财政每年安排专项资金,对环境整治达标乡镇、村进行补贴。制定出台《村庄清洁行动目标评价细则》,对全县农村环境实行常态化巡查,加大对破坏环境等不文明行为处理力度,确保整治效果不反弹、不回潮。(三)惠民生、促和谐,丰富乡村文化生活。一是加强阵地建设,增加文化设施投入。构建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设施网络,建成村屯文体广场133个、村级文化活动室46个、乡镇文化站11个,安装健身路径553套、篮球设备109副,79个农家书屋补充图书5000余册,广播电视信号实现全覆盖。完善乡镇综合性文化设施,建设“四室一窗口”标准式服务站,推进总分馆制改革,建成图书馆、文化馆分馆18个,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公共文化资源。改造东吐莫村蒙古族特色民居87户、围墙4011延长米,建设乡风文明体验馆1处,完成蒙古族特色文化墙绘2900平方米,形成了具有浓郁民族文化特色的现代民居和景观长廊。二是注重队伍建设,丰富文化服务供给。扎实推进“结对子、种文化”活动,结成县乡文化对子10余个,年举办公益性文艺培训班40场、4000余人次。举办“阅读助力人生”农民朗诵演讲比赛和“我的书屋•我的梦”征文活动。实施农村电影放映工程,5支放映队常年活跃在村屯,年放映电影1000余场。创办农村文化团体40余个、广场舞及秧歌队70余支,发展城乡文化志愿者2000余人,实现了既有红色文艺“轻骑兵”,也有“不走的”宣传队。三是强化品牌建设,助推文化活动开展。加强民族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积极开展马头琴、蒙古四胡进乡村、进课堂活动,累计培养业余文艺骨干1000余人,12人被评为全省“十百千工程”农村优秀文艺骨干,1人被评为优秀民族民间文艺带头人。加速旅游与文化深度融合,建成民族地方特色景区14处,定期举办那达慕、民族文化节等特色活动,年开展文化活动200余场,参与群众6万余人次,在丰富群众文化生活的同时,弘扬了正能量,促进了社会和谐。二、存在的问题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势头强劲,形势喜人,形成了党委政府重视、群众积极参与、活动内容丰富的良好格局,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一)思想认识不到位,重视程度有待提升。部分基层组织不同程度存在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地位和作用认识不足,一些农村干部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长期性、艰巨性、重要性认识不到位,重视不够,存在“一手硬一手软”的现象,部分农村干部常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抓生产、抓收入、抓增收上,对村民精神文化、道德文明层面抓得不够紧。(二)经费投入不足,阵地建设滞后。我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水平虽有所提高,但受经济条件制约,部分乡镇综合文化活动场所建设、管理维护环节薄弱,活动设施短缺、老旧过时,文艺项目少,带头人匮乏,无法满足农民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需求,阵地作用发挥不突出。(三)农民思想道德教育有待进一步加强引导。随着农村社会经济结构、组织形式、农民生活水平提高、人口构成日益多样化,农民的思想观念、道德意识、价值取向、文化认同也趋于多样化,艰苦奋斗精神、勤劳致富精神、遵纪守法、诚实守信、关爱“空巢”老人等美德和体现真善美的做人准则有所弱化,封建迷信活动和赌博等违法现象仍然存在,不赡养老人等情况时有发生,参与非法宗教活动屡禁不止,缺乏健康的精神追求,红、白事讲排场,大操大办,影响了农民整体文明素质的提高。尤其是部分农村进城务工或外出打工的人数较多,农村青壮年人数在不断减少,对推进农村精神文明建设造成了一定的消极影响。三、对策建议(一)加强领导,建立健全协调联动长效机制。进一步完善组织领导和统筹协调机制,把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有关标准和规定进一步细化、量化,并融入乡村工作全局之中,与经济社会建设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结合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进一步明确目标任务和责任要求,加大日常督促检查和奖惩考核力度,形成县文明委牵头抓总、成员单位协调配合、乡镇抓落实的工作机制,实现县乡村三级联动,做到层层有人抓、事事有人管,推进各项工作落实。(二)以人为本,着力培育新型农民。围绕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统领,树立良好的乡风民风,加大对农民群众法律知识的普及和技能教育培训工作,选树道德典型,积极拓展文明村屯、文明家庭、道德模范、好婆媳、好夫妻、好邻居、好少年等创评活动,弘扬社会正气,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思想道德水平;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完善“一约四会”制度,积极发挥村规民约和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协会、红白理事会“一约四会”的调解、监督和服务作用,倡导婚事新办、丧事简办、厚养薄葬;坚决治理农村黄赌毒、封建迷信、非法宗教等突出问题,把不良风气压下去,把新风正气树起来。着力培养有道德、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三)加大投入,培养特色农村文化。积极争取省、市农村文化建设项目资金,进一步加强农村公共文化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实施乡镇综合文化站、村(社区)文化活动室建设提升工程,淘汰更新老旧文化活动设备。加强农村文艺骨干队伍建设,培育乡村文化带头人,吸纳离退休文化工作者、民间艺人、乡贤人士,参与策划乡村文化活动,积极开展送文艺、送书画、送电影等活动,激发乡村精神文明建设活力。(四)强化宣传,狠抓农村先进典型引路。做好各类先进典型宣传,在全社会树立“好人有好报”的舆论导向,组织先进典型评议会,传播先进典型事迹,发挥先进典型带动作用。在各村建设“好人榜”“善行义举榜”“最美家庭榜”等宣传阵地,评议身边的文明行为与不文明现象,引导农民向上向善、孝老爱亲、重义守信、勤俭持家。(五)加强环境整治,提高农民生活质量。抓好村屯建设规划,按照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对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以及道路建设、村落建设、房舍建设进行统一规划;逐步改善农村卫生环境。大力实施“清洁乡村”活动,加快治理农村卫生“脏、乱、差”现象。一方面广泛向农民群众宣传普及科学卫生知识;另一方面继续着力加强环境卫生集中整治,逐步改善农村的环境卫生状况。
本文标题:关于全县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情况的调研报告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648057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