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政治/理论 > 北大《行政管理学》教学大纲
《行政管理学》教学大纲中文名称:行政管理学周学时:3英文名称:PublicAdministration学分:3课程类别:全院通选专业基础课程《行政管理学》是全国行政管理专业和公共事业管理专业本科生必修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北京大学《行政管理学》课程既是政府管理学院通选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法学、社会学等院系的选修课程。本课程全面系统地讲授政府(国家行政机关)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自身事务等活动的知识,通过对这些活动的本质与现象、主体与客体、观念与技术、内容与形式、制度与过程、历史与未来的学习与研究,使学生认识公共行政管理的规律性,以及推动这些活动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合理化、效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行政理论与行政方法。通过该课程的系统学习和研究,培植学生行政管理方面的理论功底,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扩大学生的理论知识面。在全面系统掌握行政管理学知识的基础上,本课程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提升学生对当前行政管理实践问题的了解和把握,尤其是对当代中国公共行政问题的理解和分析,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有关行政管理领域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学习公共管理其他课程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奠定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一、授课进度具体内容可以分为二十四讲来进行讲授。由于我们设置的教学内容丰富,而教学时数有限,所以,我们将根据学期长短以及相应的课程进度安排、学生们理解和掌握的程度、实践教学安排等因素,对这二十四讲中的部分内容进行综合或合并讲授。详细教学大纲二、授课方式课堂讲授、学生自学为主,课堂讨论、社会专题调查为辅。详细教学大纲:一、课程教学目标本课程既是政府管理学院通选的专业基础课程,也是法学院、社会学系等院、系的选修课程。本课程全面系统地讲授政府(国家行政机关)管理国家事务、社会事务和自身事务等活动的知识,通过对这些活动的本质与现象、主体与客体、观念与技术、内容与形式、制度与过程、历史与未来的学习与研究,使学生认识公共行政管理的规律性,以及推动这些活动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合理化、效率化和现代化进程的行政理论与行政方法。通过该课程的系统学习和研究,培植学生行政管理方面的理论功底,强化学生的专业意识,拓展学生的学术视野,扩大学生的理论知识面。在全面系统掌握行政管理学知识的基础上,本课程以理论联系实际的方式提升学生了解和把握当前行政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尤其是对当代中国公共行政问题的理解和分析能力,促使学生逐步形成观察、思考、分析和解决有关行政管理领域问题的能力,同时也为学习公共管理其他课程创造良好的条件和奠定扎实的专业理论基础。本课程的学习力图使学生系统、完整、准确地掌握《行政管理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理解政府在国家社会生活中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中外行政改革的动态和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以全新的视角和开放的视野,将中国传统的行政管理思想、国外前沿的行政管理理论与中国行政管理实践紧密结合,提升关注现实、运用所学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当代中国政府管理、公共政策和公共经济学等专业课程奠定良好的知识基础,有利于学生树立依法行政、民主行政、责任行政的意识,提高行政管理技能。二、课程授课内容第一讲绪论1、行政管理学概述2、行政管理学的演进3、国家行政管理的基础第二讲行政职能1、现代政府行政职能问题的由来与发展2、行政职能的涵义3、行政职能的构成4、关于政府职能的争论第三讲行政权力1、行政权力概述2、行政权力的分配3、行政授权4、行政权力的行使第四讲行政领导1、行政领导概述2、领导者的人生价值观3、优秀领导者的品格4、优秀领导者的基本素质5、领导力及其提升第五讲行政组织1、行政组织概述2、组织目标3、组织结构4、组织原则5、组织环境6、组织变革第六讲人事行政1、人事行政概述2、现代人事行政制度:国家公务员制度3、现代人事行政中的职位分类4、现代人事行政的更新机制:考任、退休与培训5、现代人事行政的激励一保健机制:考核、奖励、晋升与工资福利6、现代人事行政的行为调控机制:义务、道德、监督与惩戒7、中国公务员制度第七讲行政决策1、行政决策概述2、行政决策体制3、行政决策过程第八讲行政执行1、行政执行概述2、行政执行的能力和有效性3、行政执行研究的线索、途径和模型4、行政执行的方式第九讲行政方法1、行政方法概述2、行政基本方法3、行政程序4、行政计划5、行政技术第十讲行政效率1、行政效率概述2、行政效率研究的现状与历史3、行政效率测定与绩效评估4、行政效率测定的方法与技术第十一讲机关管理1、机关管理概述2、机关文书管理3、机关会议管理4、机关后勤管理第十二讲公共财政1、公共财政的职能与国家预算2、公共财政支出3、公共财政收入4、公共财政政策第十三讲依法行政1、依法行政的历史缘由及发展2、依法行政的理论基础3、依法行政的制度机制第十四讲行政行为1、行政行为概述2、行政行为的功能3、行政行为的基本方式4、行政行为的合法要件5、行政违法、行政不当及其行政法律责任第十五讲法制行政1、法制行政概述2、行政监督3、法制监督4、社会监督第十六讲行政责任1、行政责任概述2、行政责任的基本范畴3、行政责任的确定第十七讲行政伦理1、行政伦理概述2、行政伦理的结构与功能3、行政伦理制度化第十八讲现代政府能力1、现代政府能力问题的缘起2、现代政府能力的内涵3、现代政府能力的构成4、公共危机与政府能力第十九讲当代中国政府改革1、我国政府机构改革的历史沿革与发展2、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界说3、当代中国行政改革的基本价值选择第二十讲西方国家行政改革的理论背景1、新自由主义2、公共选择理论3、新制度经济学4、新公共管理5、第三条道路6、治理理论第二十一讲典范革命与官僚制典范批判1、典范革命2、“威尔逊—韦伯范式”原则批判3、“威尔逊—韦伯范式”官僚制度批判第二十二讲政府理论创新1、理论创新的进程与内容2、新公共行政3、重塑政府、撤出制高点4、创新公共行政第二十三讲修正政策与改革政府1、福利国家、公共管理与改革2、市场化、社会化与改革3、修正政策与改革政府国家案例:英国、美国、新西兰第二十四讲问题与争论1、关于“企业家政府”的批评2、政府职能与“钟摆”3、公共行政(学)的任务三、课程教学方式在课程教学方式和手段方面,我们一方面注重充分挖掘传统教学方式的优势,另一方面着力引入现代化的教学工具和教学方式。1、课堂讲授与分散自学相结合。课堂讲授仍然是本课程教学的关键环节,课堂讲授要向学生展示全景式的课程内容体系,并在思考本课程前沿实践问题的基础上开始课程内容的学习和研讨,从而有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分散自学的目的在于提升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2、利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年来我们一直坚持利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每次上课前我们都会制作相关课程内容的多媒体课件,并将其放在课程网站上供学生下载使用。通过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学生听课可以不必受制于记笔记的速度,而是可以思考更为关键性的问题。这既有利于改善课堂教学校过,又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3、指导专题小组撰写报告。每学期,我们会将选修本课程的学生分成若干兴趣小组,并由学生自主选择和确立他们的小组主题。教师将指导学生进行小组课题研究,指导他们进行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梳理,同时开展社会实践调查,指导他们以小组为单位按照严格学术论文的规范撰写研究报告,并将小组报告挂到课程的网页上,以开展学术交流。对于有代表性的优秀小组报告,我们将进行表彰,并安排在课堂上讲演宣读。这样就将课堂学习与小组研究结合起来,既提高了学生小组协调合作的能力,又初步培养了学生的学术研究能力。4、通过科研促进教学。我们始终坚持“以研究带动教学”的基本原则,要求各位教师积极从事研究工作,并将研究的最新成果带入课堂,增强课程教学的时代感和问题意识。在课程教学与建设中,我们充分利用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和北京大学公共管理研究中心的研究力量和优势(课程主讲人包括学院副院长和中心主任),引导学生关注国内外行政管理改革的热点难点问题,进行深入分析思考。除此之外,我们还将组织学生参加行政管理领域的有关讲座、论坛,开拓学生的理论视野,丰富同学们的课余学术活动。5、安排寒暑假的主题性社会调查。作为该门课程结束之后的专业培养的延续,我们还在寒假或暑假期间鼓励学生开展以行政管理前沿思想为主题的社会调查,促使学生将书本理论与现实实践结合起来,加深对理论的理解和辩证分析。主题性社会调查的成果将得到课程教师的指导和评分,并计入学生成绩。
本文标题:北大《行政管理学》教学大纲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661449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