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 北大环境生态学课件04人类社会与循环型经济
第4章人类社会与循环型经济第一节循环型经济—国际社会关注热点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知识经济和循环型经济,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发展趋势,并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2005年是《人类环境宣言》发表33周年,《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发表13周年。两个宣言发表以来发达国家和某些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发达地区的生态环境有所改善,但是世界环境的总体形势依然相当严峻。特别是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尤为突出。有些国家和地区的生态环境已威胁到人类的生存安全。地球上供人类生存的土地、淡水、生物多样性等资源锐减和遭到严重污染;气候变暖趋势加剧;自然灾害频繁发生。严重影响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促使人类考虑经济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问题。所以,循环型经济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时期的必然产物。于是,人类反思得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结论。由此可见,可持续发展要解决的是“生态环境危机”问题。由于“生态环境危机”指的是,在人类社会行为的作用下,自然环境所发生的结构和状态上的改变,不利于甚至威胁着人类的生存。所以可以说,“生态环境危机”实质上是人类社会的“生存危机”。从生态环境和人类社会系统中的物质流示意图可以看出:当前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是导致“生态环境危机”的根源,也是使人类社会的生存方式遭遇无法再继续下去的根源。所以,也可以说,“生态环境危机”实质上是人类社会“生存方式的危机”。图3.1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流示意图产品流通与分配加工自然资源消费自然资源或产品索取自然资源废物弃置自然环境人类社会废物弃置自然环境自然循环回顾人类的发展史可见:人类从古代渔猎、采集文明——农耕文明——工业文明,但人类的基本生存模式没有发生质的改变。特别是人类在工业化、城市化和区域开发过程中忽视对自然的保护,滥耗资源,污染环境,已造成严重后果。以技术创新为核心的生产发展,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美国生态学家康芒纳在《封闭的循环》中指出:“新技术是一个经济上的胜利,但它也是一个生态学上的失败。”也正如哲学家海格尔所言:“技术时代潜伏着巨大的危险。”如核技术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贡献,但也给人类的安全带来了巨大的威胁(世界反核组织);空间和航天技术给人类带来空前的通讯和交通便利,但也造成前所未有的空间污染。自然生态系统被快速破坏,自然环境质量在迅速地恶化,人类的生存面临严重危机。于是迫使人类产生了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思想。所以,可持续发展思想源于自然环境的恶化,包括生态系统的破坏和环境质量的下降。然而保护生态环境和整治环境污染又不能等同于可持续发展。这是因为,依靠投入人力、财力来保护和整治环境,就可能减少对经济发展的投入,从而削弱和妨碍经济的发展,这显然与发展经济的要求发生矛盾。究竟怎样做才符合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要求?应该是达到“三生共赢”即“生活提高,生产发展,生态改善”;可持续发展所追求的应该是实现“生活上的高消耗、高品位;经济上的高增长、高积累;自然资源的低消耗;废弃物的低排放”这一目标。核心内容是要做到“在增加物质性产品消费的同时,减少物质和能量的消耗”。可概括为“高消费、低消耗”。这一目标的明确是对人类现有生存模式的巨大挑战,也为新的人类生存模式的构建指明了方向。实现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在于构建符合可持续发展要求的世界系统中心物质模式。使向环境中排放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和无害化。特别是把弃入环境的废物量控制在自然环境消纳污染物的能力之内。第二节构造循环型经济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众所周知,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提出,是源于人类生存的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受到威胁,及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相处、协同共进的向往;是源于人类对解决资源、环境危机所作努力的反思。人类与自然环境时时刻刻都处在互动状态。人类一方面在不断地适应着自然环境,一方面又在不断地改造着自然环境。人类社会的文明史、发展史,就是人与自然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史。人是地球生态系统的构成要素,生态系统中的一切变化都会直接、间接地对人类产生影响。生态危机意味着人类的生存危机。这种危机即使对当代人不构成直接的威胁,也会对后代构成间接威胁。同时,人类的生存、发展,尤其是经济的发展,不可能完全不影响自然环境,而是必须以一定的资源、环境为代价。这种影响超过了自然环境的承受能力就会造成生态灾难。自然生态系统是一种开放系统。来自太阳的能量在系统中流动,而物质则在系统中循环。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所有有机体产生的废物,都可自然转化为其它有机体的食物。其实,人类的生产活动并没有创造物质。只是通过技术改变了地球物质的存在形式。过度利用资源,损害了地球资源库;过度排放废弃物,增加了地球废物库。掠夺式、破坏型的生产和人类活动严重扰乱了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导致了生态危机,形成了生物和人类的生存危机。生态危机实质上是生态系统的失衡。生态系统的失衡和平衡是相对的、变动的,失衡的生态系统可以经由系统的内在调节重新达到平衡,使其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物质和能量输出、输入接近相等。同理,生态平衡也是相对的、动态的平衡,当生态系统内部要素产生变化,如物种减少,则会打破生态系统内部的稳定。自地球诞生以来,地球生态系统经过平衡——失衡——再平衡的无数循环,完成新陈代谢,推动地球的进化。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是传统社会发展模式的一个固有症结。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各国政府和环保组织提出了一系列的发展模式和战略,其中循环经济是目前国际上反映这一思想的一种较为成熟的模式。循环经济的基本趋向是,按照生态规律利用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实现经济活动的生态化转型。发展物尽其用的循环经济,有利于从根本上解决发展经济与节约资源、保护环境之间的突出矛盾。传统的经济是由“资源——产品——污染排放”所构成的物质单向流动的经济。在这种经济中,人类以越来越高的强度把地球上的物质和能源开采出来,在生产加工和消费过程中又把污染和废物大量地排放到环境中去,对资源的利用常常是粗放的和一次性的。而循环经济倡导的是一种建立在物质不断循环利用基础上的经济发展模式,它要求把经济活动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的模式,组织成一“资源——产品——资源再生”的物质反复循环利用的过程,使得从整个经济系统以及生产和消费的过程基本上不产生或者只产生少量的废弃物。传统经济通过把资源持续不断地变成废物来实现经的数量型增长,这样最终导致了许多自然资源的短缺与枯竭,并酿成了灾难性的后果.而循环经济要求物质和能源在这个不断进行的经济循环中得到合理、持久的利用,把经济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降低到尽可能小的程度。循环经济解决了环境与发展之间的尖锐矛盾,是21世纪世界各国走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战略选择。循环经济已经在一些发达国家中进行了成功的实践,从企业层次污染排放最小化实践,到区域工业生态系统内企业间废弃物的相互交换,再到产品消费过程中和消费过程后物质和能量的循环,都有许多很好的成功实例。其中比较成功的国家是德国和日本。德国德国分别于1991年和1996年颁布了《包装废弃物处理法》和《循环经济和废物管理法》。自1995年7月1日起,玻璃、金属、塑料和纸等包装材料的回收率达到80%以上。在德国的影响下,欧盟和北美国家相继制定旨在鼓励回收、绿色包装等法律,同时规定了包装废弃物的回收、再生产的具体目标。德国人的环保和资源意识,不但节约资源、能源,还大大改善了德国的生态环境,使德国整个国家的环境得到了很大改善。人与自然达到了一种高度的和谐,环境优美,人与鸟兽共生、和睦相处的景象随处可见。1、核能-洁净能源的利用;2、太阳能、风能和水能-生态能源的利用;3、雨水储存利用的普及。德国共有核点厂19个,但德国环境部已决定分阶段逐渐停止利用核能,关闭核电厂,寻找新的环保替代能源。2001年4月1日,德国《可再生能源法》生效,其目的是政府希望通过实施这项法律,推动德国可再生能源的发展,使2010年德国生产的生态电能(风能、水能、太阳能等)在其电力生产结构中所占比例比目前提高一倍。中国风能、水能、太阳能等生态能源的利用率极低.北京太阳能的利用就非常低.日本日本是发达国家中循环经济立法最全面的国家.立法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资源“循环型的社会”。目前,日本已经颁布了:《推进建立循环型社会基本法》;《有效利用资源促进法》;《家用电器再利用法》;《食品再利用法》;《环保食品购买法》;《建设再利用法》;《容器再利用法》。从2001年4月开始,日本开始实施这七项法律,争取一边控制垃圾数量、实现资源再利用,一边为建立“循环型社会”奠定基础。日本将走出大量生产、大量消费和大量废弃的社会,逐步走向“循环型社会”。日本七项法律的基本精神就是体现循环经济的三个要素,即减量化(Reduce)、再使用(Reuse)、循环化(Recycle)的3R原则。日本的节能、节约资源的做法:1、房屋建筑设计时充分考虑:绿色建筑、高效率使用能源、节约资源、自然采光、自然通风、雨水收存利用;2、中午光照强时和房间无人时随时关掉电源;3、垃圾分类回收;日本早稻田大学的办公用纸张75%是用废纸换来的,节电、节水措施。。。“垃圾是放错了地方的资源”。在循环经济日益崛起的今天,这句话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的共识。目前地球上一面是资源日趋短缺影响人类发展,一面是垃圾堆积如山破坏环境,如果把垃圾再生成有用资源,对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将具有重大的意义。在许多国家,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已经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产业。据统计,目前世界上主要发达国家的再生资源的回收总值已达到2500亿美元/年,并且,以每年15——20%的速度增长。全世界钢产量的45%、铜产量的62%、铝产量的22%、铅产量的40%、锌产量的30%、纸制品的35%来自于再生资源的回收利用。利用再生资源进行生产,不仅可以节约自然资源,遏制垃圾泛滥,而且要比利用天然原料进行生产能耗低,污染物排放少。要发展循环经济,实现环境资源的有效配置,需要建立一套绿色保障制度体系,包括绿色产权制度、绿色生产制度、绿色消费制度、绿色回收制度、绿色财政制度、绿色税收制度、绿色投资制度,等等。我国虽然制定了一些鼓励开展资源综合利用的政策措施,但至今还没有一部这方面的法律,根据国外发展循环经济的经验,必须加快制定必要的循环型经济的法规,通过法规对循环型经济加以引导和规范化。世界经过工业革命以来近300年的消耗之后,地球上可供人类利用的自然资源已经所剩无几,人类必须寻求新的发展道路,循环型经济正是最重要的选择之一。新的文明时代必然伴随着新产品的出现,废物再利用产业的兴起就是人类社会步入环境文明时代的标志,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THEEND
本文标题:北大环境生态学课件04人类社会与循环型经济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661480 .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