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访问三七文档
当前位置:首页 > 高等教育 > 理学 > 北大环境生态学课件07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
第7章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一、环境文化的由来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发达国家,盲目追求产业升级、经济的高速发展和高消费,并且向发展中国家大规模地转移污染型的产业。而发展中国家却仍未摆脱传统工业文明的框架,将制度优越性寄托于经济高速增长的“赶超战略”上,忽略了“可持续发展”与环境生态问题。中国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类似情况。我国一系列严重的生态灾难事件,已使环境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中华母亲河黄河一年断流长达226天,七大江河水系遭到严重污染,沿海海域赤潮不断发生,使全国公众猛然惊醒,痛心疾首气候变化和人为对环境的污染;大江大河的洪涝灾害,向公众展现了我国严重的森林破坏和水土流失;沙尘暴的肆虐,将公众的视线带向了我国大西北的草地退化和土地荒漠化;2003年春夏SARS的爆发流行,引起公众对生物环境和环境生态破坏的恐惧和对公共卫生的忧虑。这一切,促使人们去正视我国严峻的环境安全问题,促使人们更深刻地反省人与自然的关系,促使人们重新反思现在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所带来的一系列价值观念的思考。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是全世界中国人的百年梦想和不懈追求。民族复兴的重要基础是文化复兴。世界环境文化的兴起,为中华文化复兴带来了重大机遇。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环境文化,就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什么是环境文化?凡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形态,既是环境文化。环境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文化运动,是人类思想观念领域的深刻变革,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反思和超越,是在更高层次上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与回归。几十年来,环境文化的理念广泛渗透到人类经济、科技、法律、伦理以及政治领域,预示着人类文明已从传统工业文明逐步转向生态工业文明,并将以自然法则为标准来规范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300多年前,西方从传统农业文明转向了传统的工业文明,形成了传统工业文明主导下的世界经济与政治格局。传统工业文明带来了科技与经济的飞速发展,带来了人类物质生活水平的极大提高。但其与生俱来的缺陷也日趋暴露;即以惊人的速度消耗自然资源,排放大量自然界而无法吸纳和溶解的废弃物,打破了全球生态系统的自然循环和自我平衡,使人与自然的关系恶化,造成了日益严重的环境危机,直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安全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人们开始重新审视传统工业文明,反思它的种种弊端,以求摆脱它所造成的种种危机,以新型的生态工业文明代替传统的工业文明。因此说,生态危机产生环境文化,环境文化的核心是生态文明。环境文化即是今天的先进文化。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中国的人口占全人类的五分之一,中国的环境问题对全世界的可持续发展具有特殊的意义。中国的历史悠久,文化灿烂,中国环境文化将在广泛吸收世界文化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向世人展示出海纳百川、与时俱进的独特风韵。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离不开经济的持续增长,离不开政治的长期稳定,离不开法治与德治的逐步完善,离不开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有序发展,离不开中华民族精神的大力弘扬,离不开环保意识和综合素质的提高。这一切,都与环境文化息息相关。二、环境文化与经济增长世界性的环境危机,突出地表现在传统工业经济增长方式与环境保护的矛盾上。否定传统工业经济的增长方式,探索生态工业经济的新型增长方式,是环境文化的重要内容。大自然不是静态循环而是动态增长的,这是一条根本性的自然法则。在人类这种复杂生命形式出现之前,地球上的各种植物与微生物不断进行光合作用,吸收和转化太阳的能量,将其积累在地球上,地球日趋肥沃,使其它生命在地球上得以繁衍。我国古代思想家将自然界动态增长的法则,概括为“生生不息”。马克思也注意到这一点,他将其概括为“自然生产力”。这种源于宇宙深处的自然增长力,表现在人类身上,就是对“增长”的追求。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一切站在“增长”对立面的力量,无论是思想观念还是社会制度,都会被人类历史的进程抛到一边。传统工业文明之所以能取代传统的农业文明,是因为它打破了传统农业文明静态循环的经济模式,在“增长”上取得了革命性的突破。但其致命的缺陷,又在于它只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抛弃了自然循环法则。在生产过程中造成了大量的能耗和污染。自然界中本无废物,一种物种的废弃物,就是另一种物种的生存资源。人类从自然界中获取物质和能量,要使它们再回归到循环使用的系统中,尽可能减少浪费和破坏。按自然法则运行的这种能量循环系统,正是中国古人所说的“天道圆圆”。环境文化认为,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要使人类的财富持续增长,就必须改变传统工业文明的生产方式,实现“污染排放最小化、废物资源化和无害化”,以最小成本获得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这便是我们前面章节讲到的循环经济的概念。在环境文化所倡导的公众环境意识、社会环境道德和国家环境法律的压力下,循环经济在发达国家首先兴起,许多企业研制绿色产业技术,实行清洁生产,实现了经济和环境的“双赢”。可以说,是环境文化所倡导的生态工业文明,使传统农业的循环法则和传统工业的增长法则成功结合起来,也使资本收益率与自然资源收益率的提高统一起来。发展循环经济既是解决环境问题的治本之策,也是增强国家竞争力和综合国力的重要措施。例如,20世纪70年代的石油危机,带来了日本节能技术的革命,并首先提出了建立循环型社会,形成“慢节奏”的生活方式。可以预料,这种生活方式的改变,不仅能培育环境文化,而且将在资源环境极度紧张的时代,通过环保技术革命,占领新的经济制高点。发展循环经济要求政府积极而科学地介入。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追求的是资本的高收益率,其主体是企业股东。而循环经济追求的是自然资源高收益率,其主体是全社会公众。谁来代表全社会公众,当然是政府。政府必须具备“绿色控制”能力,从追求单纯的经济增长到追求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将环境文化的理念从单纯的自然环境保护扩展到教育、科技、企业经营及废物处理等诸多环节之中。通过环境教育、环境立法、环境税收、环境标志、环境审计、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战略环境影响评价等诸多手段,使绿色控制的链条从规划设计环节开始,到废物重复利用这个终端,实现完全的物质能量循环使用的目标。发展循环经济需要社会的广泛参与。消费者是市场的主体,只有他们自觉地选择循环经济的产品,才能形成绿色消费市场,实现可持续消费。据联合国统计署提供的调查资料,84%的荷兰人、89%的美国人、90%的德国人,在购物时,会考虑消费品的环保标准。绿色消费市场能阻挡非环保产品的流通,成为拉动循环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可以说,环境文化是绿色消费的基础,而广大的消费者又在绿色消费中发展了环境文化。三、环境文化与国家安全从国际安全的角度讲,环境保护在全球的兴起,使环境文化构成了国际经济与政治关系中新的因素,成为国家安全战略不得不考虑的重大问题。我国人口众多,资源匮乏,经济的持续增长,只能建立在以人力换资源的基础上,即扩大加工产品出口,扩大资源进口。近年来,对外贸易成为我国经济增长的拉动行业。但绿色消费市场的逐步形成,以及一些发达国家运用WTO规则提高涉及环境的技术标准,对我国的农产品、食品、印染、服装等行业的出口已造成了重大影响。(2001年日本限制我国农产品出口2002美国限制我国水产品出口)传统工业经济的增长,往往建立在对不可再生的稀缺性自然资源的消费上。稀缺必然导致争夺。传统工业能源结构从煤转向石油、天然气和核能,并没有从根本上解决资源的永续供应问题。为此,西方国家长期致力于开发新能源,并取得了丰硕成果。如太阳能充电式飞机和汽车、氢能汽车、电动汽车等等。一旦这些以可再生的丰裕能源为基础的技术系统得以成熟,廉价洁净能源得以充分利用,现有的以不可再生资源为基础的污染严重的技术体系将被抛弃,这对仍沿袭传统工业经济模式的发展中国家,将会是一场灾难。发达国家将因廉价资源和先进的技术而使经济更强盛,发展中国家则因资源的匮乏和技术的落后,经济发展更缓慢。文化理念养育技术哲学,技术哲学引导技术发展,一系列新技术的产生,将导致国家间力量对比的变化和国际关系的全面重组。环境无国界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政治概念。西方某些战略家认为,一国内部的环境问题可能对地区乃至世界安全构成威胁,为此,鼓吹建立对其他国家内部环境问题的国际干预机制。西方国家无论什么党派,都已将环境问题纳入其外交、贸易乃至军事政治,形成了新的意识形态体系。可以预见,未来生态工业文明领先的国家,将主导世界的格局。谁完成了由传统的工业文明向生态工业文明的转型,谁就将取得道义、经济、技术和文化的全面优势。谁的环境日趋恶化,谁就在国际关系上日趋被动。发展中国的环境文化,不仅仅是对我们面临的环境危机的反应,也是对世界格局和国际关系变化作出的积极应对。更关系到中国的国际地位。从国际安全角度讲,由于长期不合理的资源开发,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导致我国的环境质量严重恶化,我国已经是世界上环境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中国以世界9%的耕地,6%的水资源,4%的森林资源养活了22%的世界人口。而中国膨胀的人口和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却早已超过自然环境合理的承载能力。空气、水、土地、生物等环境要素遭破坏,维持生存的土地功能退化,自然灾害频发,资源支撑能力下降,经济发展受阻,民族生存空间缩小。环境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经济危机是短暂的,往往影响于一时,而生态危机则是长期的,一旦形成大范围不可逆转的生态破坏,民族生存安全就会受到严重威胁。而环境不安全的根子,在于我们继续沿袭西方传统工业文明的价值观、发展路径和生活方式。这不仅对资源和环境安全构成严重威胁,也加剧了社会失衡与国家的不稳定。解决以上问题,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国家发展战略的调整,涉及到体制、机制、法制的一系列的改革,涉及到领导人观念的改变,涉及到干部考核的综合指标与绿色GDP核算体系的建立,当然,还涉及到我们文化价值理念的进一步提高。与此同时,在环境成为稀缺资源的情况下,环境文化所倡导的生态经济,也应成为调整地区差距、城乡差距、人群差距等利益关系的内生变量。总之,要使环保理念真正成为协调社会关系的新杠杆,成为我国生产力布局与资源配置的调节器,就必须大力弘扬环境文化。任何区域开发,都要考虑资源环境;任何经济建设,都要尊重自然法则;任何赶超战略,都要兼顾社会公平;任何市场行为,都要补偿生态环境。这才是环境文化极力营造的道德氛围与社会共识。四、环境文化与法治德治回顾什么是环境文化什么是环境文化?凡致力于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关系,致力于可持续发展的文化形态,既是环境文化。环境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新文化运动,是人类思想观念领域的深刻变革,是对传统工业文明的反思和超越,是在更高层次上对自然法则的尊重与回归。几十年来,环境文化的理念广泛渗透到人类经济、科技、法律、伦理以及政治领域,预示着人类文明已从传统工业文明逐步转向生态工业文明,并将以自然法则为标准来规范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环境文化的理念,需要通过相应的法律和道德体系来实现。这在当今人们的环保意识还不强的时期尤为重要。环境文化即是遵循自然法则维护群体延续的文化,从环境文化的角度看待“德”,是将自然法则视为我们自觉行为的准则。从环境文化的角度看待“法”。就要坚决维护自然法则不受侵害。法律与道德如鱼与水的关系,缺一不可。道德是法律的基础,防备犯罪行为于前;法律是道德的保障,惩罚犯罪行为于后。法律是通过惩治来警示人,人们担心受惩处而不做违法的事。道德是通过是非荣辱来引导人,人们出于自觉而耻于做坏事。社会不能没有法律,更不能没有道德。缺乏道德与法律的社会,是无序的社会。经过多年的努力,截至到目前,我国制定颁布了9部环境保护法律,10多部与环境相关的资源保护法律,30多项环境法规,466项环境标准。2002年,国家又颁布了两部具有重要意义的法律,即《清洁生产促进法》和《环境影响评价法》。从我国环境法制的现状看,无论是新法律还是正在修订的法律,都吸纳了环境文化的基本理念。但是目前,我们法律的实施存在着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的严重现象,原因之一就是环境法律缺少足够的环境道德文化的支撑。从领导到公民缺乏环保意识和执法的自觉性。中国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国,经济越
本文标题:北大环境生态学课件07环境文化与民族复兴
链接地址:https://www.777doc.com/doc-10661483 .html